APP下载

中风康复莫心急规避误区重坚持

2023-01-17张洪军

家庭医学 2022年22期
关键词:偏瘫中风误区

张洪军

“中风”是老百姓对脑卒中的俗称。脑卒中是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生命的常见疾病之一,发病率、致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不少患者会留下肢体偏瘫、言语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等不同程度的脑卒中后遗症。而康复治疗的及时介入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受损情况,提高生存质量,为后期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康复治疗是在脑卒中患者生命体征已经稳定,病情不再进展的48小时后开展的。早期及时的康复治疗干预,可以有效预防患者出现各种并发症。康复治疗根据不同病程的不同阶段,分为脑卒中急性期康复、早期康复、恢复中期康复和恢复后期康复。临床资料表明,发生脑卒中后越早干预其预后越好,越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脑卒中急性期康复主要是通过科学且适宜的姿势摆放、定时翻身,来缓解脑卒中后出现的以上肢屈曲肌肉痉挛、下肢伸展肌肉痉挛为主的偏瘫,还可以有效预防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出现;通过气压治疗等物理方法改善患者的关节肿胀情况,并可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通过吞咽功能训练改善患者的吞咽能力,因为有不少患者在卒中早期往往会出现吞咽障碍。

在腦卒中的早期,康复治疗的主要目标是抑制不正常的肢体运动模式,缓解患侧肢体的肌肉张力过度升高,预防出现关节挛缩等并发症。康复治疗方案应尽可能地提高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平衡功能、言语功能及手部功能。

在康复治疗的中后期,以抑制不正常的肌肉张力,加强患者能够自主支配肢体的运动训练为主。在恢复后期,选择适宜的辅助支具和矫形器,继续加强患侧肢体的运动功能恢复,强化日常生活中需要经常使用的一些活动(穿衣、如厕、行走等)的训练,为患者回归家庭和社会做准备。

提倡早期康复训练,并非随意乱练力量。偏瘫患者的康复过程是质的变化而不是量的变化,是将患者的异常运动模式转化为正常运动模式。所以必须在专业人员指导下科学地进行训练,否则将会走进以下一系列康复的误区。

误区一:认为不用做康复治疗,打针吃药就能治好偏瘫。由于对康复治疗的重视宣传力度不够,多数大医院都没有正规的康复科,再加上老百姓康复观念薄弱,就造成了中风后不去康复训练,而是只打针吃药,导致康复效果差的情况。所以应该普及康复治疗的重要性。

误区二:迟迟不进行康复训练,错过康复治疗黄金期。脑卒中后最好的康复时机是在发病三个月内,这是“康复的黄金期”。发病六个月以内的治疗效果都会比较好,治疗超过六个月就开始进入平台期。

误区三:认为康复治疗很简单,就是活动胳膊,用力练腿。这是最严重错误的观点。康复训练必须在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以及康复护士等专业人员指导下,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然后制订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由治疗师按步骤一步一步进行训练,具体的可以精确到每一块肌肉、每一动作的训练,都不是随意的。比如有些患者在软瘫期,接受了没有经过治疗师指导的家属的错误训练,家属强行暴力地拖拽患者的患侧肩关节,导致患者出现肩关节半脱位、肩关节疼痛、肩手综合征等问题,后果非常严重。因为一旦出现肩手综合征,会对患者以后的康复造成极大的障碍。所以康复治疗不要自作主张、自以为是地进行,要在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在软瘫期,家属如能做到对患者进行良肢位的摆放,就能减少很多后遗症。早期良肢位的摆放是极其重要的。所以,陪护人员了解一些康复的常识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误区四:以为康复训练就是力量训练,不讲究方法。很多患者知道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也很用功刻苦锻炼,但要讲究方法;方法不对,只会徒劳无功,甚至有害。大部分偏瘫患者瘫痪侧的肢体会出现肌肉痉挛,适当的康复训练可以使这种痉挛得到缓解,从而使肢体运动趋于协调。但是如果使用了错误的训练方法,例如用瘫痪侧的手反复练习用力抓握,则会使患侧上肢负责关节屈曲的肌肉痉挛加重,手指张开困难,反而对手功能的恢复形成更严重的阻碍。偏瘫不仅仅是肌肉无力的问题,肌肉收缩的不协调也是导致运动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因此,不能误以为康复训练就是力量训练。

误区五:以为越早下床练习走路越好。恢复步行能力是大多数中风病人及其家属最迫切的要求,也是康复治疗的重要目标之一。但并非越早下床练习走路越好。临床中常见有的家属在早期架着或拖着病人行走,这样做是错误的。因为这样会引起患者足下垂画圈和拖拽等异常步态,出现腰椎和髋、膝关节的损伤。一旦出现这些异常,纠正起来相当困难。如能在偏瘫早期开始正规的康复训练,在患侧肢体负重和重心转移基础上再进行步行训练,则能够形成较为接近正常的步行姿态,提高恢复步行的康复效率。

误区六:忽略心理关怀。中风对一个人的精神打击是很大的,他们常常会因为中风而变得抑郁。据统计,40%~70%的卒中患者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认知障碍、焦虑、抑郁、性格改变等问题,如果家属不能及时察觉和干预,不仅严重影响康复效果,也明显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有一些病人中风后,由于完全由家人照顾,自己从来不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结果肌肉发生失用性萎缩,大脑出现了认知障碍,人也变得懒惰、不爱说话、抑郁等。因此,在康复过程中,不仅要认真考虑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还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心理和认知上的问颢。家属应多鼓励关心病人,增加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康复的意愿。患者的运动功能康复训练效果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成员的关心程度。临床发现,与子女同住者比不与子女同住的患者功能恢复得更快。同时,患者在完成每一步时可能要花费很长时间,这时陪护人员及家属要有极大的耐心,对其每一个微小的进步都予以恰当的肯定和赞扬。

脑卒中后的康复治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患者及家属要有耐心和决心,不能半途而废。刚开始时感觉疗效非常显著,而中后期的康复需要慢慢来,主要是加强患者的残存能力及代偿性的功能训练,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语言能力和认知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偏瘫中风误区
循经往返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预防中风应做到八要八不要
冬季洗澡的误区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冬病夏治走出误区才有效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