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下昭通苹果提质增效路径研究

2023-01-16张萌唐世凯

中国集体经济 2023年2期
关键词:提质增效乡村振兴

张萌 唐世凯

摘要:文章选取影响昭通苹果产业发展的六个因素,运用SPSS软件对各因素进行线性分析。研究表明,苹果种植面积逐年增长,苹果产值近三年增长迅速,年涨幅为262.7%,昭通苹果产业种植面积、增加值及中间消耗随着产值增加均呈上升趋势,化肥农药施用量对苹果产值的发展负向相关。昭通苹果产业应从品牌建设、果品质量、品种结构、管理模式四个方面解决问题,进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繁荣,凸显苹果产业在昭通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支柱地位。

关键词:昭通苹果;提质增效;乡村振兴

昭通苹果作为昭通市最重要的脱贫产业之一,起到带领农户致富、提升昭通市产业名声的重要作用,但其作为昭通市“绿色食品牌”的特色产业,目前仍存在品牌影响力弱、品种优势不够明显、一、二、三产业融合欠缺等问题。昭通市立足于“十四五”规划,将苹果作为高原特色发展产业,推进昭通市苹果提质增效发展,充分发挥昭通市产业的发展潜力,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近年,昭通蘋果受到国内不少学者的关注,各学者从昭通苹果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昭通苹果的市场竞争优势,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马媛(2019)根据昭通苹果在产业规模扩大、销售模式转变、带动农户致富的现状下,对其需求要素及生产要素进行分析,了解到昭通苹果顺应目前苹果市场的需求,满足大部分消费者的需求偏好。柏斌(2018)提到昭通市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龙头引领、群众参与”的思路和“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运作模式快速推动苹果产业规模化发展。

为实现产业提质增效发展,学者们考虑建立质量安全溯源体系以“提质”;建立苹果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以“增效”。黄毅梅(2020)为了昭通苹果的高质量发展建立了昭通苹果质量安全溯源体系,提高苹果标准化生产,为昭通苹果打造安全高质的品牌效应。陈永燕(2018)提出在苹果主产区建立多个苹果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防治成本,增加农户收入,提高果品品质,为提质增效发展提供了减量化思路。

部分学者们在苹果产业发展过程中发现该产业要实现稳步高效的发展仍存在品牌、质量、技术、市场等许多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王斌(2021)提出要科学布局、新果区带动旧果区、招商引资完善现代化市场体系等解决对策。李云国(2015)也指出昭通苹果要可持续发展还要做到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加快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建设、加强科技支撑体系、转变产业扶持方式、强化苹果品牌创建、开拓东南亚国际市场等举措。

已有不少学者研究昭通苹果产业发展较其他地区的自然资源禀赋性优势,探析其实现增产、增值、提质的路径,针对昭通苹果发展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对策建议,但目前还缺少对制约昭通苹果产业发展的因素的实证研究。本文基于昭通苹果产业现状选取六个影响其发展的因素运用SPSS软件进行线性分析,从四个方面指出目前昭通苹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供参考的对策建议,有针对性地为昭通苹果产业探索提质增效发展路径提供思路。

一、产业现状

(一)生产现状

1. 生产环境

自然条件适宜,产业基础牢固。昭通市是典型的低纬度、高海拔的高原季风立体气候类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温差较小、日温差较大,年日照时长1917h,降雨量约740mm,无霜期230d~240d,有利于果品固形物和糖分的形成。且昭通市土壤多为黄土,呈酸性,是培育苹果的沃土,昭通市内无大型工业基地及工厂,拥有优质的大气环境,无工业环境污染。昭通市为苹果生长提供了优越的光、热、水、土等自然资源,造就了昭通苹果“早、甜、香、脆”特点。

2. 生产规模

规模逐年扩大,产业稳步发展。2020年我国苹果种植面积已达200万公顷,产量达4406.6万吨。其中,云南苹果种植面积在全国排名第六位,种植面积为5.5万公顷,昭通市苹果种植面积为4.9万公顷,占比为82.3%,其中农户分散种植面积3.1万公顷,企业流转土地规模化种植1万公顷。苹果种植覆盖22个乡镇;培育0.67万公顷以上的主产乡镇有1个、0.133公顷以上的乡镇有6个。表1可看出近11年昭通市苹果产业规模逐年扩大,其在全国苹果生产规模中的占比均呈上升趋势,但比例仍微乎其微。受昭鲁坝子的自然条件影响,昭通苹果的种植面积增长缓慢,由于矮化密植示范园区的改造及优化,其产量增长较为迅速。昭通苹果产业虽已进入稳定发展阶段,但其要位居全国苹果产业前列仍需努力。

(二)加工现状

企业带动发展,深加工潜力无限。目前,全市已建成10万亩现代苹果示范园,优果率由2016年的65%提高到2019年的70%。截至2020年,昭通市已拥有省级龙头企业7个,市级龙头企业16个;已有规范化管理的苹果产销专业合作社254个,其中省级示范社3个,市级示范社10个。并在全市有现代苹果分选加工冷链物流园2个,合计加工产能30 t/h,果品贮藏冷库、气调库近300座,贮藏能力达4.5万吨。苹果深加工延伸的产品有苹果罐头、苹果醋、苹果酱、苹果汁、苹果酒、苹果片等,目前昭通市销售的仍以鲜食苹果为主,表明昭通市苹果深加工产业上未来发展还潜力无限。

(三)销售现状

1. 销售市场分布

昭通苹果销售市场正在扩大,市场占有份额逐渐增加。由图1可以看出,昭通苹果在经过分级包装后,主要销往全国各地及东南亚。其中,有接近一半的昭通苹果销往云南的其他城市,其次销往北京、台湾、湖南、福建等地区的占比为17%,昭通本地自销的数量占比仅有4%,其余都是省外销售,但销往四川、重庆的数量占比最小。近几年昭通苹果的市场竞争力逐渐提升,让种植农户及企业增加了种植积极性和致富信心。

2. 销售途径

昭通苹果销售途径多样结合,市场竞争力逐渐增强。图2表明,昭通苹果有四大销售途径。其中,以招商代理为主,其占比为45%;合作出口和网络销售次之,占比为25%;果农直接销售这一途径占比最小为10%。由此可见,果农已逐渐放弃原来直接销售的模式,更倾向于承包给入驻的商户销售。值得一提的是一部分果农已开始接受网络销售的途径,该途径占比20%。这几种销售方式的结合为昭通苹果的销售减少中间环节,提供方便快捷的销售渠道,实现产销对接,保证其在销售过程中的好果率,利于提升其品牌影响力,增强市场竞争力。

二、昭通苹果影响因素线性回归分析

(一)数据分析

通过采集2010~2020年昭通市苹果产业发展数据作为样本,基于以上数据,使用Excel对初始数据进行分类汇总、整理和计算,运用SPSS软件对整理好的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并初步建立线性回归模型:

y=β0+β1x1+β2x2+β3x3+β4x4+β5x5+β6x6+ε (1)

β0为模型中的未知参数,ε为随机误差。表达式(1)中以产值为解释变量y(亿元);x1表示产量(wt),用来解释产量对昭通苹果产值的影响;x2表示种植面积(hm2),用来解释由于新老果园改造后种植面积的大小对苹果产值的影响;x3表示增加值(亿元),能客观反映苹果产业的生产经营的最终成果;x4表示为昭通苹果的化肥施用量,用来解释化肥施用量的增减对苹果产值的影响;x5为昭通苹果的农药施用量,用来解释农药施用量的增减对苹果产值的影响;x6为昭通苹果的农用塑料薄膜的使用量,来解释塑料薄膜的增减对苹果产值的影响。

由于选择的解释变量过多,应首先分析每个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的关系,以及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所以使用SPSS得到相关性矩阵(表2)。但从方差膨胀因子看,模型目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所以需要考虑剔除部分变量。

通过表2可知,各解释变量都与被解释变量显著相关,并且各变量之间两两相关,所以先按照逐步回归原理建立回归模型。

1.建立一元回归模型

根据相关性矩阵表可得出,解释变量增加值与被解释变量产值的相关性最强,为0.991,所以将下式作为基础模型:

y=a+bx3   (2)

2.将剩余变量逐个引入模型

利用SPSS软件,运用向前筛选策略引入其余变量,基于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新模型:

Y=2.001+0.343x2+0.738x3-0.077x5

(3)

3.统计检验及计量经济学检验

利用SPSS软件采用最小二乘法建模并对其进行检验,根据表3可知,判定系数检验中调整后的R2=0.999接近于1,因此认为拟合优度较高。F检验中F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为385.118,大于临界值,且概率p值近似为0,小于显著性水平r=0.05,因此认为各回归系数不同时为0,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全体的线性关系是显著的。自相关检验中,DW检验值≈2,残差序列无自相关,说明回归方程能充分说明被解释变量的变化规律。所以本文的最终模型估计结果为:

y=2.001+0.343x2+0.738x3-0.077x5  (4)

基于获得的数据,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对昭通市苹果产业的产值发展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经过分析验证,线性回归模型(4)通过各项检验,证明昭通苹果产业的种植面积、增加值与其产值存在正向线性关系,而農药施用量与苹果产业的产值存在一定的负向线性关系。该模型说明昭通苹果的种植面积增加及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都会使苹果产业的产值得以提升,同时减少农药的使用也是提升苹果产业产值的重要途径。为实现昭通市苹果产业的提质增效发展需要发挥其资源禀赋性优势,积极响应“两减一增”口号,加强苹果质量安全监管力度、降低其中间消耗,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为昭通苹果打造安全高质的品牌效应,进一步提升昭通苹果的市场竞争力。

(二)存在的问题

本文运用调查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基于乡村振兴战略下对昭通苹果产业内外部环境及现状综合分析提出其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昭通苹果产业提质增效发展对策。

1. 品牌塑造不完善,监管力度不够

“昭通苹果”品牌虽是国家最有影响力的十大区域公用品牌之一,但与“新疆阿克苏苹果”、“陕西洛川苹果”等相比还有差距。全市仅有GAP、有机食品、绿色食品认证数量19个。果园有机肥投入不足,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绿色化生产技术推广困难,投入品及外销果品监管力度有待加强。

2. 品种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落后

昭通苹果较北方苹果成熟期早一个月,但其早中晚熟品种结构为1∶3∶6,并没有最大程度地发挥早熟优势,市场占比较小。昭通市地处高原,山地地形复杂,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产业投入不足,与陕西、新疆等全国苹果主产区相比规模小,生产方式单一、劳动力素质低下、管理不平衡等原因导致低产果园占比重大。

3. 加工产业链不健全,三产融合欠缺

昭通市农产品加工产值只有38.43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的比仅0.16∶1,农产品加工产业链不健全。昭通苹果生产基本以鲜食苹果为主,加工产品单一、低级,苹果深加工产业链在市场份额占的比重轻。由于传统的种植模式导致加工苹果缺乏专业技术,无法增加效益,专业化、商业化程度低,深加工产业链不健全,严重阻碍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4. 产业壁垒难破除,市场竞争加剧

昭通市苹果产业面临的产业壁垒有政策壁垒和资金壁垒两个方面。政策方面,云南省虽然颁布了一系列激励政策,但在短时间内很难落实,企业得不到相应的实惠;资金方面,昭通市刚刚实现全面脱贫,还需在防止返贫中投入大量时间与精力,财政资金有限。2018年苹果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我国苹果生产进入缓慢增长期,这一时期苹果栽培面积增长缓慢,但总产量快速增长。2019年苹果栽培面积仅197.8万公顷,而产量达4242.5万吨,这客观上加剧了苹果市场的激烈竞争。

三、结论及对策

(一)结论

第一,昭通苹果产业生产规模呈上升趋势,推广矮化密植苹果示范园区,苹果种植面积增长缓慢,产量及产值增幅较大,在全国苹果产量的市场集中度占40%以上。

第二,昭通苹果产业增加值对产值的影响程度较大,提升产品增加值后产值随之增加,种植面积增长缓慢的情况下健全深加工产业链是提升苹果附加价值的有效途径。

第三,昭通苹果产业落实“两减一增”成效明显,有化肥农药施用量呈下降趋势,有机肥施用量逐年增加,果品质量受此影响得以提高,提高昭通苹果提质增效驶入快车道。

(二)政策建议

第一,强化品牌建设,促进产业发展。将“昭通苹果”这一代表昭通苹果整个产业的品牌推广至全国甚至国外,改变生产观念,提高技术水平,保证果品质量,强化品牌建设,充分发挥其品牌效应,提高昭通苹果的市场竞争力。

第二,农药减施增效,提高果品质量。保障果品质量安全,促进苹果产业节本增效和可持续发展,继续减少施用化肥农药并增施农家肥,构建“绿色食品牌”。

第三,转变管理模式,优化品种结构。转变管理模式,从散户向家庭农场、合作社转变,提升发展苹果专业合作社,扶持种植大户、种植能手发展苹果家庭基地;统一管理生产,形成有规模、有特色的生产种植基地,抵抗种植风险;开展相关技术推广、农资供应、病虫害防治、产品销售等配套服务,提高企业组织化程度;突出早熟优势,进一步推进品种结构调整,为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品种结构,新植果园以重点发展早中熟品种,提高全国苹果市场优势。

第四,落实政府政策,助力乡村振兴。鼓励龙头企业建设高标准苹果种植示范园与农户之间建立连接机制;依托苹果产销专业合作社,组织果农实施老果园标准化提质增效改造,逐步实现统一种植、统一技术、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实现昭通苹果向高质量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促进昭通苹果产业提质增效高速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马媛.昭通苹果产业基地发展的竞争优势研究[J].商讯,2019(09):16-17+20.

[2]柏斌.云南:改革开放40年昭通苹果实现跨越式发展[J].中国果业信息,2018,35(11):49-50.

[3]黃毅梅,刘萍.苹果质量安全溯源基础信息体系建设项目实施研究——以昭通市为例[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01):45-46.

[4]陈永燕,马永翠,张汉学,石安宪. 昭通市苹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应用[A].云南省植物保护学会.云南省植保学会2018年度学术年会-绿色植保支撑高原特色农业论文集[C].云南省植物保护学会:云南农业科技编辑部,2018:2.

[5]王斌.昭通市昭阳区苹果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J].基层农技推广,2021,9(03):55-56.

[6]李云国,蔡兆翔,马静等.昭通高原苹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5,9(05):69-73.

[7]王顺富,张丹,夏敏等.昭通苹果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的经验及成效[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0,14(06):36-41.

[8]宋贤武,权申春,王茜等.昭通果园半夏种植模式效益与应用前景探索[J].农业与技术,2021,41(03):166-169.

[9]王庆艳,王声荣.乌蒙山片区扶贫开发最具特色的昭通苹果产业及对策[J]. 农业技术经济,2018,25(09):78-80.

[10]庞桂娟,张复宏,宋晓丽.我国苹果产业转型升级路径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23(07):22-25.

[11]赵声馗.昭通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视角[J].昭通学院学报,2018,40(06):17-21.

*基金项目:云南省三区人才支持项目(21902419)。

(作者单位:张萌,西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唐世凯,西南林业大学绿色发展研究院。唐世凯为通信作者)

猜你喜欢

提质增效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贡山县核桃提质增效措施探讨
精细化管理促提质增效分析
基于扁平化管理的精益烟叶生产模式的实践应用
新形势下基层国土资源工作提质增效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