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中融入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2023-01-15胡江良骆红超印朝闯范佳鑫

云南化工 2022年5期
关键词:控制工程污水考核

胡江良,骆红超,印朝闯,朱 山,范佳鑫

(六盘水师范学院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贵州 六盘水 553004)

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网络信息时代背景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高校思政政治教育受到多种社会思潮的侵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同样受到市场经济利益驱动的挑战[1]。而当前高校思政政治教育仍存在专业教育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不够,重教书而轻育人等问题。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大多都是“00后”,部分学生缺乏理想和信仰、功利欲望心强烈、过分自我和追求个性,且正处于价值观养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2],特别需要价值引领、人格塑造,提升思想政治文化素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恰逢其时,充分发挥思政课和课程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协同作用,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3]。如何开展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当前高校专业课教师亟需思考和探讨的课题。课程思政就是要探索在课程日常教学过程中有效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专业知识学习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达成,克服“两张皮”现象。

本文以《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为例,通过教育教学改革,挖掘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探索提出课程思政教育实施途径与方法,实现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思政育人功能。

1 课程概况及目标

六盘水师范学院2014年开始招环境工程专业学生,每届招生1个班,约50名学生。《水污染控制工程》是环境工程专业一门核心主干课,共64学时(4学分),在大二年级的第6学期或第7学期开设,教材是高廷耀等主编的《水污染控制工程》。该课程围绕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理与处置,主要内容包括:污水水质与污水出路、污水物理处理、生物处理、污水的化学与物理化学处理、污泥处理与处置、工业废水处理、城市污水回用和污水处理厂设计、运行和控制等[4]。

1.1 知识学习

①掌握污水水质指标、水体自净过程、污水排放标准及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②掌握污水的物理处理方法,熟悉格栅和筛网、沉沙池、沉淀池、隔油池、气浮池等基本原理及构筑物的设计计算;③掌握污水的好(厌)氧生物处理方法,基本原理、工艺特点、构造物的设计计算;④掌握污水的物理化学处理法,熟悉中和、混凝、沉淀、氧化和还原、吸附、离子交换、萃取、膜析、超临界处理技术等基本原理、工艺和设备、特点及应用的范围;⑤掌握污泥的处理与处置,熟悉污泥浓缩、污泥稳定、污泥脱水等工艺的基本原理、设备和构造物设计计算;⑥掌握工业废水处理,熟悉工业废水来源与特点、工业废水污染控制的基本策略、工业废水治理技术途径及工业园区的废水处理案例;⑦熟悉污水处理厂设计、运行和控制管理。

1.2 能力培养

①具有通过查阅文献,根据污水水质、水量和排放标准,结合当地水文、地质、场地等特点,提出合理的污水处理工艺流程;②具备初步的工程设计能力,会计算各种构造物尺寸和设备的选型,污水处理厂日常运营管理实践能力;③具备环境工程系统观念、创新精神,能从原理上解释相应的工程问题和现象。

1.3 素质目标

①具备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养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②具备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及就实际问题与同行业界、社会公众有效沟通交流和处理的能力;③具备撰写报告、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的能力;④具备扎实的专业背景,有持续学习和发展的潜力。

2 思政元素挖掘

首先是深入挖掘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再通过灵活的教学手段,找准切入点,将思政元素“如水化盐、润物无声”地有效融入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2.1 生态文明素养

生态文明,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要求人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5]。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6]。

水污染控制工程主要任务是根据进水水质和出水水质或回用标准,选择污水处理的最佳工艺路线,将污水经处理后达标还至自然水系统,达到人与水环境的和谐共生。中水回用是循环经济理念在水处理领域的实践,通过清洁生产和废物循环利用,减少生产过程中废物的产生,用生态系统的理论指导社会再生产活动。在绪论中播放《人类是如何破坏地球的》记录片,使学生认识到人类不是大自然的主宰,大自然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基础;告诫学生,我们必须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与节约水资源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2.2 职业素养

作为未来环境工程专业的从业者,环境人所从事的环保事业是利国利民造福子孙的平凡而伟大的事业,帮助学生树立职业荣誉感,增强对环境工程专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帮助学生树立职业荣誉感,不能空谈口号,可以结合案例呈现。如,组织学生参观六盘水市钟山区小屯污水处理厂,从进水又脏又臭的污水,经过格栅、沉沙池、曝气沉沙池、AAO生化池、二次沉淀池、V型砂池、紫外线消毒(或氯气消毒)等工序以后,排放清澈干净的水,水质达到城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18918-2002),实现一江清水永续向东流。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专业知识的力量,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同时明白身上肩负着社会责任。再如,讲授第十七章“城市污水回用”,从水的消毒可以阻止病原体的水体中的传播,如何防止新冠病毒在水介质中传播的问题出发,讲授消毒设备在水处理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水污染防治知识的兴趣与增强抗疫责任感、使命感,使他们明白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心系国家、学好专业知识,将来更好为国家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扩展一下,中国和美国在抗击新冠病毒防控方面的情况,截止2022年1月4日:美国感染新冠病毒人数累计5729万,死于新冠病毒83.31万人[7],而中国在新冠病毒防控方面是世界上做得最好的国家之一,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都不多,同时中国还积极帮助其他国家抗疫,无偿捐助疫苗等抗疫物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引导学生自发增强“四个自信”,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青年大学生要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行者,起到引领和表率作用[8]。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中讲授污水性质与污染指标时,引入典型水污染事件。比如,2011年5月贵州乌江水污染事件,乌江息烽县境内某磷矿公司在乌江流域河段排放的氟化物和总磷严重超标,引起游鱼类黄磷中毒大量死亡,河流水污染,甚至威胁乌江下游遵义市区200万人口的饮用水安全[9],造成了严重后果。调查发现主要原因是该公司排放污水不达标,存在偷排的现象。通过典型环境违法案例引发学生思考,作为企业要切实承担自身社会责任,不能盲目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水生态环境是公共产品,是普惠性的民生福祉。要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引导激发同学们刻苦钻研学习水环境保护专业知识,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要切实承担自身的社会责任,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促进社会和谐安定。

2.4 创新意识

能够针对水环境污染问题复杂性,综合考虑社会经济、法律制度、环境标准等因素,设计符合实际需求的解决方案,在水处理工艺流程对比选择中体现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比如,在讲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时,可以结合“智慧水务”[10],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水务技术有效结合,实现资源共享、业务协同、智能应用三者有效统一,提高管理效能。加强协同创新,不唯上,不唯书,敢于质疑,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3 课程思政实施途径和方法

3.1 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提升教师思政水平

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组织者、主导者与合作者,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和质量取决于教师[11]。教师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在肩,责任重大。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是一位经师,更是一位人师;不仅是一位“专才”,更是一位“通才”。教师需要有良好的师德,合理的知识结构,能真心关爱学生,激发学生对水污染控制课程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作为环境工程专业课教师,要帮助同学们树立环境工程专业意识,增加对专业的满意度。

任课教师的主导性作用还体现在教师对教学目标、内容、手段、进度等方面的整体调控,能把握水污染控制工程重难点,具有化繁为简、以简驭繁的教学能力,能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深奥问题浅显化,理论问题生活化,让学生更易入耳入脑入心[12]。比如,水污染控制课程就是通过物理方法去除污水中悬浮物或漂浮物,然后用化学、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除去水中溶解或胶体状的有毒有害物质,实现污水中污染物质转移或转化。实质就是去除水质杂质的过程,净化水质,恢复水体自身功能。

3.2 以学生为本,增强课程思政亲和力

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主动聚焦学生,关注学生对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的现实需求和期待,让学生有更多的获得感,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全面发展。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激发者、帮助者和各种能力的培养者[13]。

“天边不如身边,道理不如故事”。课程内容越是贴近学生、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越能得到学生的青睐,融于其间的思政道理也更容易被学生接受[14]。水城河治理案例,原来的“臭水沟”向“幸福河”华丽蜕变,实现了“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生态目标,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提升了六盘水城市形象。原本“高大上”水处理专业知识变成学生可知、可感、可讲的身边事,让课程思政更有亲和力。

“亲其师,信其道,更其学”,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更容易使学生增强对教师产生信任和认同[15]。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发挥教师在课程思政中主导作用,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才能吸引学生增强对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学习的兴趣,达到了育才与育人有效统一。

3.3 与时俱进更新教学内容,让课堂更有吸引力

坚持“四宜”原则(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课制宜、因生制宜),优化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更新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可以结合六盘水经济社会特点。六盘水是“江南煤都”,煤炭和炼焦产业一直都是六盘水传统支柱性产业,在教学内容优化方面可以着重介绍焦化废水和洗煤废水处理主要工艺、技术瓶颈及技术学科前沿。在教学中选取具有典型性和时代性的案例来印证理论知识;不回避热点问题,善于将热点社会问题融入课程教学,提高课堂的吸引力。比如,我国承诺在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可以提出“双碳战略”将对污水处理行业工艺路线产生哪些影响?低碳时代的污水处理要走向何方?我们能为实现“双碳”目标做哪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引发学生关注与思考。

3.4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度

对于任何一门课程来说,单向灌输和照本宣科都是教学大忌。课程思政既要重视知识传授,又要致力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塑造,这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因而不能墨守成规、生搬硬套。要讲好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思政,教师要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基础上多采用师生互动来提升学生的参与感[16]。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运用多种“学习通”建立网上学习资源,录制短视频帮助学生预习和知识回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学生实现深层“互动”。这种互动既包括师生互动、学生之间互动,也包括课堂上小组专题汇报PPT,同组成员补充发言,其他小组成员点评。在教学方法方面,开展现场教学。比如,到六盘水水城河、六盘水德坞污水处理厂和六盘水小屯污水处理厂现场教学,聘请污水处理厂工程师讲解污水处理工艺。另外,在讲污水处理工艺过程中,可以引入虚拟仿真技术,让学生直观地观看SBR、AB、AAO、UASB、氧化沟等工艺,一目了然。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课外互动,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事半功倍。结果表明,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3.5 强化课程思政考核,营造良好思政氛围

考核是管理链条的一个重要环节,考核是指挥棒,事关教育发展方向。加强对课程思政工作考核,建立健全考核机制,是深化课程思政建设的必然要求[17]。不仅要考核教师,同时也要考核学生,且在考核方法具有可操作性、可实施性,能全面客观评价课程思政成效。

在教师考核方面,要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情况纳入到教师的考核之中,将考核结果作为教师岗位聘用、职称评定和评优选先重要依据,充分调动广大教师从事课程思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生考核方面,改革考核方式,采用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有机结合的课程考核方法[18],在水污染控制课程考核方面要提高平时成绩的比重,将平时成绩比重提高到占综合成绩的50%,将考勤、课堂表现、专题PPT汇报、每章知识点梳理纳入到平时成绩考核之中。全面考核学生对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中知识点的掌握、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目标达成情况,以考辅教,以考促学,教学相长,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4 结语

在水污染控制课程融入思政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学生、教师、社会等各方共同承担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教师要在课程思政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持续优化教学内容,结合地方产业特点体现专业办学特色,同时又具备鲜明的时代内涵,改进教学方法,落实以学生为中心,提高思政课程的亲和力,让课程思政有温度、有高度、有深度、有情怀。各方需在思想上同心、在目标上同向、在行动上同行,久久为功,持续改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形成育人合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猜你喜欢

控制工程污水考核
生活污水去哪儿了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关于隆重表彰在“中国主导、引领制定的ISO23123《腐蚀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通用要求》等三项国际标准”的工作中做出贡献的单位的决定
内部考核
污水的自述
污水罐坍塌
控制工程在机械电子工程中的应用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
污水零直排,宁波已经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