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体育花样跳绳教学的有效性探索

2023-01-14冀陇

教育界·A 2022年33期
关键词:花样跳绳初中体育有效性

【摘要】花样跳绳简单、易行,学生在训练中很快就可以掌握花样跳绳的技巧,而且合理的跳绳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素养。文章就优化初中体育花样跳绳教学的意义进行阐述,并对花样跳绳的教学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初中体育;花样跳绳;教学;有效性

作者简介:冀陇(1980—),男,甘肃省临夏市第二中学。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是教师开展教学探究的重要内容。从当前的体育教学情况来看,难度较高的体育项目不适合大面积地推广和教学。花样跳绳是以跳绳为基础的创新型体育运动,教师将其应用在体育课堂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探索花样跳绳教学的方法。

一、优化初中体育花样跳绳教学的意义

(一)优化初中体育课程结构

教师把花样跳绳这种创新型的体育教学内容引入初中体育课堂可以有效优化初中体育课程结构。在传统的体育课堂中,教师更重视教授学生运动技能,对学生体育素养和综合能力方面的培养略显不足[1]。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和综合能力是教师开展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师在初中体育课堂开展花样跳绳教学,能够有效弥补初中体育课程缺乏创新性的问题,进而有效优化初中体育课程结构,为提升初中体育的教学效果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花样跳绳教学是以跳绳为基础的创新型体育教学,本质上是引导学生在跳绳中锻炼身体。学生在课堂练习中需要积极参与,并在跳绳的过程中掌握运动技能,提高身体协调性,为提高身体素质奠定良好的基础。跳绳虽然简单易学,但需要身体、四肢协调一致才能真正地完成动作。在跳绳的过程中,学生身上的肌肉和骨骼也能得到充分锻炼,达到在提高身体协调性的同时提高身体素质的效果,为其后续训练更高难度的、更具复杂性的体育运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初中体育花样跳绳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结合其他体育项目,突出花样跳绳的

趣味性

教师在体育课堂中优化花样跳绳教学时,可以结合其他体育项目,达到突出花样跳绳趣味性和激发学生训练积极性的目的。换言之,教师可以将花样跳绳与其他体育项目相结合,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探究不同体育项目的特点,寻找不同体育项目与花样跳绳之间的联系,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将其他体育项目中的动作巧妙地融入花样跳绳中,从而提高花样跳绳的趣味性和观赏性[2]。

教师在花样跳绳教学中,为了锻炼学生的耐力、协调能力等素质,可以将跑步与花样跳绳结合在一起,创新花样跳绳的教学形式。举例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边跑边跳,采用跳跃式前进的跳绳形式,将跑步与跳绳的优势相结合。教师先指导学生回忆跑步过程中的动作,再向学生演示跑步跳的动作,让学生仔细观察。学生发现跑步跳与跑步的大致动作相同,只是前者需要在摆动双腿的同时配合甩绳,对协调能力、平衡能力的要求更高。教师在保证教学安全的前提下,还可以适当为学生提高花样跳绳的难度,如为了提高学生的灵活性,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尝试负重跳绳。形式多样的花样跳绳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充分地体验花样跳绳的趣味性。

(二)跨学科教学,提高学生花样跳绳训练的

积极性

为了保证花样跳绳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以根据花样跳绳的特点引入其他学科知识,让二者碰撞产生璀璨的火花。具体来说,为了提高学生花样跳绳训练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尝试从科学的角度分析花样跳绳的动作技巧和甩绳轨迹,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教师也可以利用音乐来突出花样跳绳的节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训练氛围,进而实现高质量的教学[3]。

在花样跳绳教学中,部分学生认真训练,但训练的效果却始终达不到预期。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学生训练的方式不合理,另一方面是学生對花样跳绳的形式不感兴趣。教师在花样跳绳教学中,可以引入其他学科的知识,提高花样跳绳的趣味性。

例如,教师为了给学生营造良好的训练氛围,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教学中可以将花样跳绳与音乐相结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乐曲作为课堂伴奏使用。在实际训练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几首节奏轻缓或紧凑的乐曲,指导学生根据节奏完成花样跳绳训练。刚开始训练时,学生难免会有不适应或出错的情况,教师要根据节奏拍手,指导学生调节跳绳的节奏,引导学生随着节奏来完成花样跳绳动作,增强训练的韵律感和趣味性。

又如,教师为了提升花样跳绳教学的效果,在教学中引入物理学科的知识。部分学生在花样跳绳的过程中经常出现脚踩绳的现象,这不仅会影响跳绳效果,还会埋下安全隐患。此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物理的角度分析花样跳绳的动作,结合运动规律、甩绳轨迹,分析花样跳绳动作背后蕴含的物理知识,从而让学生认识到甩绳轨迹、双脚离地高度以及双臂用力情况之间的关系,提高花样跳绳教学的科学性。

再如,教师为了锻炼学生的耐力,可以在教学中引入生物学科的知识。教师在课堂中先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在训练的过程中会发现,部分同学跳绳几分钟就气喘吁吁,而另一部分同学毫不费力就能跳绳十几分钟,这是为什么呢?”学生根据教师的问题思考,并结合所学生物知识,从呼吸频率、体力消耗等方面进行探究。由此,学生在熟悉动作技巧的同时,也思考如何控制呼吸频率、如何节省体力等问题,进而更有效地掌握科学的训练方法。

(三)开展社团教学,丰富花样跳绳的组织形式

为了践行素质教育,部分学校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及兴趣爱好,在校内组建了多种类型的社团。体育教师为了提高花样跳绳教学的有效性,也可以在校内组建花样跳绳社团,引导学生将课堂训练延伸到课外[4]。社团教学最显著的优势就是突破了年级和班级的限制,基于兴趣将志同道合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训练,不仅可以突破训练的时空限制,还能在相互切磋中提高花样跳绳的水平。

举例来说,在花样跳绳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社团教学的重要性,并充分利用社团资源来丰富花样跳绳的教学形式。首先,教师在取得学校的支持后,与同组教师合作组建花样跳绳社团,确定社团的地点等要素后,在校园官网、校园展示屏发布招募社员的信息,不限制学生的年级和年龄,只要求学生对花样跳绳有兴趣即可,从而招募第一批社团成员。此时,教师结合学生的课程安排情况,确定社团教学的时间和频率。其次,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教师可以从社团成员中选拔2~3名学生作为社团的团干,负责社团日常的事务管理、新人招募、活动策划等工作。为了社团的良性发展,团干需要利用自身的感染力与号召力带动身边的同学,逐步扩大社团的规模。再次,为了调动学生的训练积极性,教师可以在社团内部建立积分排行榜,在每一次训练中根据学生花样跳绳的技术、花样、速度等多个要素进行评分,在每学期末对积分排位靠前的学生进行奖励。最后,教师可以定期组织社团内部的比赛,鼓励学生在比赛中检验自身的花样跳绳水平,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认清自身的不足,在后期对自身的训练进行有效调整,从而提高训练的针对性。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花样跳绳训练效果会大大提升,并能将花样跳绳逐渐培养成自己的爱好,树立终身体育的良好观念。

(四)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激发学生的花样跳绳训练热情

“互联网+教育”是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来激发学生的花样跳绳训练热情,从而发挥信息技术的育人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当下常用的社交媒体搜索花样跳绳的信息,利用新奇有趣的花样跳绳动作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花样跳绳训练的热情;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拍摄软件为学生拍摄短视频,记录学生花样跳绳的精彩瞬间,并在征得学生本人同意的前提下,将这些短视频发布在社交平台上。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渴望得到关注和重视的年龄段,这种方式容易得到学生认可,可以在无形中提高学生的训练热情,进而提高训练效果[5]。

举例来说,教师在花样跳绳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训练热情,并让学生发自内心地热爱这项运动,可以融入现代化教学手段,利用信息技术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与改革。首先,教师根据当前学生喜欢看短视频的习惯,推荐学生关注一些跳绳达人或民间跳绳高手的视频账号,从中发现并搜集有新意的花样跳绳方法或是新颖的花样跳绳道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花样跳绳短视频的内容,并以此为素材开展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训练兴趣。其次,教师结合学生现阶段的身体素质和能力水平,从短视频中筛选符合其运动规律的花样跳绳动作,并在课堂中带领学生实践。教师先展示短视频,并提出问题:“同学们,在这段视频中,动作技术要领及难度关键点有哪些?”学生则要根据视频内容进行回答,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内容可以进一步了解学生的训练情况。再次,教师带着学生到操场上开始训练,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花样跳绳技巧。最后,教师将学生花样跳绳训练的精彩瞬间或学生自创的花样跳绳动作拍摄下来,再以班级为单位在社交平臺建立账号,在取得学生同意的基础上,借助后期制作技术把简短、精良的花样跳绳训练视频上传到社交平台中。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内心希望得到他人的关注和重视,教师把其花样跳绳训练的视频上传到社交平台,学生会期望自己的视频能够被更多的人看到、认可。如此可以促进学生在花样跳绳训练中有意识地去探索和创新动作,也可以促进学生身体素养与综合能力的发展。

(五)定期组织竞技活动,帮助学生感受花样

跳绳的魅力

初中阶段的学生胜负心比较强,教师在制订花样跳绳教学计划时,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这一心理特点,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设计不同主题的花样跳绳竞技活动,让学生在竞技中激发花样跳绳的训练热情,并在竞技中感受花样跳绳的魅力。

举例来说,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感受到跳绳的魅力,并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上这一运动,在训练过程中可以定期组织竞技活动。教师为了考查学生对花样跳绳动作的掌握情况,组织班级内的竞技活动,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拼。在比赛开始前,教师要向学生说明比赛规则,比赛分为团体赛与个人赛,其中团体赛每小组5~7人,计时3分钟,3分钟内哪个小组的成员跳绳次数之和最多,哪个小组就可以获得胜利。个人赛则更重视考查学生对花样跳绳技巧的掌握,小组内成员依次展示自己所掌握的花样,教师与其他学生则作为裁判进行点评。每名学生都希望在比赛中为所在的小组争取荣誉,进而使出浑身解数,表现出不凡的实力。此外,教师在征求学校同意的基础上,将花样跳绳纳入学校运动会项目,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比赛。学生将班级荣誉看得非常重要,在比赛中各出奇招,使出浑身解数,不断突破自己的极限。比赛后评委组要评选出这次跳绳比赛的优胜奖并为其颁发奖状,让学生感受到竞技体育所带来的激情和荣誉。跳绳竞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凝聚力,展现学生敢于拼搏的精神风貌,还可以验证学生花样跳绳运动的水平,帮助学生感受花样跳绳的魅力。

结语

总的来说,花样跳绳对运动环境和运动器材的要求较低,造成学生身体损伤的风险也比较低,适合在初中体育课堂中大力地推广。教师在初中体育课堂中开展花样跳绳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动作敏捷性,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弹跳力和平衡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为了有效地发挥花样跳绳的运动价值,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采用灵活的方式开展教学,引导学生在花样跳绳运动中收获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赵建慧.论花样跳绳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巧妙融入及有效教学[J].新智慧,2021(18):13-14.

[2]陈海波.探讨初中体育花样跳绳教学方法[J].天津教育,2021(15):20-21.

[3]陈会彬.初中体育花样跳绳教学指导策略探析[J].考试周刊,2021(35):99-100.

[4]蒋建祥.初中体育花样跳绳教学指导分析[J].知识文库,2020(22):127-128.

[5]黄宗铠.解析初中体育教学中花样跳绳的教学[J].当代家庭教育,2020(31):122-123.

猜你喜欢

花样跳绳初中体育有效性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跳绳速度训练——30秒单摇》教学案例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关于开展农村小学花样跳绳运动的实践研究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
创建“花样跳绳”特色学校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