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四位一体生产实习教学模式

2023-01-14*李

当代化工研究 2022年23期
关键词:课程目标生产专业

*李 岩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 102249)

生产实习是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认识过程工业装备和控制的重要方式,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手段。通过生产实习让学生了解本专业在过程工业中的作用和地位,对毕业后从事的技术工作有所认识,为适应从学生到工作者的过渡做好思想准备。

作为石油类高校,本校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具有典型的行业特色,生产实习跟石油炼化企业密切相关。本专业每年有三周时间到炼油厂体验真实的生产过程,熟悉完整的炼油工艺及装备,并现场实践换热器、塔器、储罐等多种化工装备的实际制造过程。生产实习对学生认识实际企业生产和将来工作环境具有重要作用,本专业历年来都投入较大的人力、财力用于生产实习教学。

但是当前企业生产实习普遍存在场地联系难、实习费用高、动手操作少、校企安全压力大、实习效果不理想等问题[1-3],生产实习教学也成为了许多专业的难题。笔者在带队实习过程中也遇到了以下主要问题:(1)企业装置大部分都在生产运行中,学生实习时只能远观,无法近距离操作,对装置认识不够深入;(2)暑期实习时,企业接待非常多的高校学生,因此企业人员现场讲解不够充分,容易形成走马观花式地参观;(3)企业工人虽然现场操作经验比较熟练,但是有些工人师傅不能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地讲解工艺原理和设备结构,不利于学生迅速掌握关键要点,而且工厂噪声巨大,一个班学生同时实习时,外围的学生听不清讲解,导致学生积极性不高,实习流于形式。

得益于与相关炼化企业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本专业经过多年的企业实习经历取得了丰富的实习教学经验和成果[4-5]。在此基础上,本专业制定了四位一体的生产实习教学模式,即通过炼油厂和机械厂现场实习、校内石化设备拆装实习、线上工艺单元仿真、企业专家授课四个环节全面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动手操作、勤于思考、积极交流等各方面能力。该教学模式能够一定程度上弥补现场实习的不足,结合虚拟仿真信息技术直观动态展示生产装置内部工作流程,极大帮助学生深入掌握企业生产状况。

此外,特殊时期以来,学生生活和学习都受到很大的影响。为了缓解长期封闭带给学生的负面影响,生产实习课程还特别开展了课程思政,邀请炼化企业专家和教师介绍企业筚路蓝缕的发展历程和一些先进的人物事迹,鼓励学生们不惧艰难、奋勇拼搏。

1.四位一体的生产实习教学模式

本专业通过了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按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建立四位一体的生产实习教学模式。该模式基于OBE理念反向设计教学过程,根据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需要制定课程教学目标,然后根据课程目标设计实践教学内容。经过多年实践和优化,本专业制定了如下的实习模式。

(1)依托北京燕山石化公司,学生一周时间在其石油炼化装置现场实习,掌握常减压蒸馏、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和加氢裂化等炼油基本工艺;同时以北京燕华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为实习基地,学生在其机械制造车间进行一周的实习,掌握主要化工设备的结构、原理和加工制造工艺。

(2)校内建有化工设备拆装室,有单级泵、多级泵、闸阀、气动薄膜调节阀等多种设备供学生亲自拆装,利用一周时间在学校训练学生动手能力。

(3)课程设有石油炼制单元仿真系统,学生在计算机上对炼厂实习过的众多石油加工工艺进行仿真操作,通过对加热炉、反应器、塔器、泵、压缩机、阀门等各种炼化设备单元模拟操作,进一步巩固生产实习效果,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结合。

(4)邀请企业专家进行现场讲授或线上授课,并组织专业教师现场针对实习中的工艺和装置补充授课,强化学生对生产工艺及设备的认识。

2.生产实习课程思政建设

当前大学生在校园生活和学习中存在较多问题[6-8],特别是考虑到特殊时期对学生的不利影响,本专业借助于生产实习能够跟学生长时间、近距离接触的时机,开展了课程思政建设,建立了教师—学生—工人三元思政教学机制,基于三方的交流互助引导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大学生活和即将踏上的工作道路。该机制包含三个方面内容。

(1)教师对学生的思政引导机制

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和引导作用,充分利用学校和专业的资源,通过开展专题学习和讲座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思想引导。组织学生参观本专业奠基人时铭显院士特展,在本校所建的时院士纪念馆,展示了时院士在教书育人、科研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和所获奖励,通过一个个奖章、一本本证书、一摞摞教案、一页页笔记展现时院士严谨治学的学术作风,将时院士热爱祖国、心系民生的赤诚之心和诲人不倦的思想精神,以及他淡泊名利、为人师表的崇高品格启迪学生们在新时代继承和传扬。

(2)教师与学生的深入交流机制

实习期间,教师和学生在一起吃住,一起入厂实习,二者有很多交流的时间,可以充分利用好这些时间,增加教师和学生的彼此认识和深入交流。实习期间,组织教师针对学生实习内容进行补充,增加教师与学生讲座交流。教师针对学生反馈的问题进行集中解答,也可以介绍学习经验和工作心得,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教导学生该怎样学习、怎样面对挑战、怎样面对挫折,以及是否读研从事科研道路,还是毕业后工作,或者是否自主创业,教师丰富的经验能够给学生很大的帮助,引导学生正确的道路,少走不少弯路。

(3)工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机制

开展了企业工人与学生交流,邀请工人讲述企业发展的历史,宣传企业文化和党建工作,特别是一些优秀事迹的报告,带给学生正能量,鼓励学生积极奋进的斗志。同时也讲述个人多年来的实际工作体会、如何适应从学生到工人的转变、如何面对企业生活等经历,在校期间应该做好哪些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这对学生是很大的帮助。在专业实习期间,还有学生班级党支部主动联系企业党支部进行党支部共建活动,受到了企业的极大欢迎,实现了专业技能和党建工作的共同进步。

3.开展知识—情感二元结合的课程建设

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效果跟其心理状态息息相关,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情感问题,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对于学生成长至关重要。因此,本课程开展了知识-情感二元结合的课程建设,了解学生在知识和情感等多方面的需要,并提供指导。

(1)知识层面教学设计

实习前发放生产实习指导书,让学生了解每套装置的功用,主要结构和部件,以及容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并让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准备好问题。现场实习时,学生认真听从现场企业专家的讲解,积极交流和探讨,特别是针对以上问题向企业专家更深入地了解每套装置。实习结束后,组织学生在住宿地提供的教室内完成当天的实习日记,根据现场专家讲授内容、提问问题、实习教材以及网络资料等,详细阐述当天实习的主要内容。

全部实习结束后,将学生6~7人分成一个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套实习装置制作PPT课件,向全体学生讲授装置的结构和用途。近几年来各小组学生团结合作,分工明确,通力协作完成本组的汇报题材整理以及现场讲授,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涌现出一批有思想、有口才的优秀学生。

此外,生产实习教学过程加入了一项负责人能力的培养,让每个小组成员轮流担任负责人,组织好当天的实习任务和仿真操作训练,就实习中遇到的问题组织大家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负责人总结小组当天的实习情况,提交一份负责人报告。通过上述措施,既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又提高了学生自我表达能力,同时对于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以及担任团队负责人的角色具有一定的作用。

(2)情感层面教学设计

实习开始前,针对学生所面临的学习、生活和心理问题开展问卷调查,从学习现状、心理感受、当前面对的问题以及对未来的期待等四个方面了解学生目前的情感处境,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给与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实习过程中,组织教师定期去学生宿舍聊天,分享实习过程感受,了解学生实习中的困难,处理遇到的问题,对个别有需要的学生进行单独会谈,确保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毫无心理负担,能够专心一意的参加实习。

实习结束后,对学生在实习中所呈现的心里状态和问题进行总结,掌握本专业学生的心里状况,并在后续专业课程中继续跟进这些学生。针对学生的一些共性问题,联合过程系全体教师进行教学会议共同讨论,通过讲座、班会等形式予以解答。对于个别个性问题比较突出的同学,制定一对一帮扶策略,更多给与鼓励和支持,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4.精细化、多元化考核评价方式

本专业按照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所要求的OBE教学理念,根据学生毕业要求制定了生产实习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必须达到的能力和素质。基于该课程目标,本专业制定了上述教学模式,提出了多个创新性的具体措施,可为其它实习类的课程提供示范。

针对该课程的考核制定了精细化的评价方案,每个课程目标都结合多种方法进行全面考核。本课程包含5个教学目标,采用量规表方式对实习类课程进行考核,如表1所示,考核材料包含实习日记、实习报告、仿真实习记录、安全考试记录、实习表现记录、实习小组PPT汇报、各人的负责人报告。每位同学都依据其考核材料进行考核,制定详细的考核评价表,针对每个课程目标都单独进行考评,并给出考评成绩和评语。

表1 生产实习考核评价方式

图1展示了近三年生产实习课程目标的平均达成度。从图中可以看出,各课程目标都取得了较高的达成度,除了课程目标1最低达成度为0.72,其它课程目标都接近或超过了0.8。通常课程目标的达标值设为0.6,本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远高于达标值,表明该课程较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图1 近三年生产实习课程目标平均达成度

5.结论

(1)本专业基于当前生产实习中面临的共性问题,制定了四位一体的生产实习教学模式,即通过炼油厂和机械厂现场实习、校内石化设备拆装实习、线上工艺单元仿真、企业专家授课四个环节,全面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

(2)开展了生产实习课程思政建设,建立了教师—学生—工人三元思政教学机制,基于三方的交流互助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激发学生不畏艰难、勇攀高峰的理想信念和爱国情感。

(3)针对大学生的心理情感需要,开展了知识-情感二元结合的课程建设。一方面通过分组汇报和小组负责人制度,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自我表达能力,同时也锻炼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帮助其担任团队负责人的角色。另一方面,通过调查问卷、谈话等方式了解学生目前的情感处境,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给与及时的引导和帮助。

(4)制定了精细化、多元化的生产实习考核评价方式,能够对每个学生进行全面的考核,详细掌握学生每个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有助于针对性地找出每个学生的不足之处,通过及时教学调整保证学生达成全部课程目标。

猜你喜欢

课程目标生产专业
《计算方法》课程的“面向产出”评价改革实践
课程目标来源理论的批判与重建:从“小三源”论走向“大四源”论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基于不同主体的课程质量综合评价
——以“交通运输规划”课程为例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课程目标达成度定量评价研究
——以信号与系统课程为例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