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强不息,以厚德载物
——浅析作品《金钟》的陶刻装饰

2023-01-14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2年3期
关键词:古钟金钟陶刻

顾 亲

紫砂壶被人们称为是“世界茶具之首”,它精美绝伦的造型与无可挑剔的性能铸就了其独一无二的艺术辉煌。紫砂壶与中国的茶文化不谋而合,都有着高雅清心的特点,这样的相似性也造就了紫砂壶温润风韵的特点。一把壶,一杯茶,开启一场温情脉脉的紫砂艺术之旅。

单从紫砂壶的外型来看,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整件作品的颜色,也就是紫砂泥呈现出来的色泽。这件作品采用的是原矿段泥,也被称为是“老团泥”。色泽如古铜,与古钟的金属色泽十分相像,并有几分做旧之感,让人觉得古典脱俗。紫砂又被称为是“紫玉金砂”,这是在说紫砂有着玉的细腻光滑,有着金的光彩夺人,这虽是夸张的手法,却也实实在在地点名了紫砂的特点。紫砂泥的选择奠定了整件作品的基础,作品《金钟》低调、温润、古色古香的特点,就是紫砂泥第一呈现的。

紫砂艺术其实并不太讲究形态的相似,而是更注重情感的表达。形态只是在模拟一件物品的状态,而情感是在贯穿整件作品的灵魂。融于作品的情感,是创作者对紫砂艺术独一无二的理解,也是对作品倾入的至高无上的热爱,让整件作品可以传递出十成十的情语。以作品《金钟》为例,其脱胎于古钟,但却是进行了艺术性的改造,抹去了古钟的笨重与憨厚,增添了一份玲珑与小巧。这就是艺术性的取舍。在情感表达上,此壶既有古钟的威严庄重,又有紫砂壶的温和内敛,非常具有中国的审美特征。可以说,创作者在艺术的重创上有着明显的偏向性,更加偏向古色古香的气质,这一点与紫砂壶想要传达的内涵也相一致。

此件作品以“金钟”为主题,实际上是借用了金钟踏实平稳的寓意去塑造一种稳重、踏实的古朴之意。古钟的声音庄重、悠扬,可以荡涤人们的灵魂,以不灭的声响激励着人们自强不息,以厚德载物。

《金钟》壶有着超乎圆器的张力与弹性,其线条柔和流畅,却有着力道,根根俊朗,使整件作品刚柔并济。从外观上来看,此壶呈古钟的形态,上收下放,整体舒展而放松,重心下放,有着节奏的律动。此壶主要以圆的几何形态展开,各部分衔接自然,在气质表现上更加注重温和与古色古香之感。

此壶采用了嵌入式的壶盖,这样做是为了保证古钟造型的整体性。壶盖与壶身融为一体,也体现了创作者在进行紫砂外观设计时的整体感。壶钮是一个麒麟的样式。麒麟自古以来就是能够带来祥瑞的吉祥意象,给此壶增添了几分吉祥韵味。此外,人们常常用麒麟化作图腾来装饰古钟,因此古钟与麒麟直接也有着一段妙不可言的缘分。这两个元素的结合,给人们留下了无限遐想的空间。

二弯流的壶嘴、耳朵形状的壶把与壶身的整体形态十分的和谐,壶嘴与壶把的最高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完美契合紫砂壶的设计要求。壶把较往常来说更为宽大,贯穿了整个壶身,配合了壶的整体形态,体现了紫砂艺术中的平衡之感。

在壶的颈部位置创作者运用了两条平行的线条作为装饰,给整件作品增添了丰富性,同时打造了层次感。与壶靠近底部突起的一圈带状装饰相呼应,体现了创作者对结构对称的理解。

壶底镂空,采用了古钟的下端边缘,凹凸有致的形态增添了几分仿生的趣味,仿佛敲击壶身耳边就能传来悠扬的钟声。镂空的表现方式十分考验创作者的工艺水平,壶底大小、间隔均衡的纹理表现足以体现创作者高超的工艺能力。

壶身的陶刻装饰也值得一提,创作者以娴熟的手法刻下了“厚德载物”这几个字。篆书具有对称的特点,给人端庄大气的感觉,与作品整体的气质相吻合。在进行陶刻创作时,匠人以刀为笔,一气呵成,每一个字都圆润流畅,落刀稳重。虽是陶刻,但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在宣纸上落笔,笔法厚重而圆润。虽说篆书笔法柔和,端庄大气,但用陶刻的手法表现,就多了几分劲挺、快利与雄健,给人以刚柔并济的感觉。从每个字的笔锋处,可见创作者的刀法飘逸流动,握刀舒缓,笔迹之间宛若李唐之画,劲挺而凝练,足见匠人的书法功底。此壶陶刻的装饰手法确实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是整件作品的灵魂之处。

结语:细观紫砂壶《金钟》,我们仿佛能听到穿越历史而来的那声钟声,宛转悠扬,却依然铿锵有力。此壶型美,韵也美,从中国文化中汲取的灵感有着天然的古典韵味,每一处的细节设计都贴合主题的表现,集中体现紫砂艺术的古色古香。此壶并不是局限在一种风格,从小小的一把壶中,我们能读到的有柔情似水,也有庄严厚重,体现了紫砂艺术的变化多样。

猜你喜欢

古钟金钟陶刻
论陶刻作品“逍遥游”的艺术审美以及人文内涵
浅析国画与陶刻之间的关系
——以“梅兰竹菊四君子陶板”为例
盘山行旅,山店风簾
——浅谈陶刻作品“山店风簾图”的陶刻艺术以及寓意内涵
从“永乐”看紫砂壶造型与陶刻装饰的结合
新开河-金钟河防洪工程控制运用原则分析
小雪释怀
古钟的多重教育功能
木朵朵的“金钟花”
韩偶像歌手在酒店自杀
古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