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助力河源乡村振兴的战略措施

2023-01-13谭琦喆

上海商业 2022年9期
关键词:河源市河源文旅

谭琦喆

一、引言

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支持乡村振兴工作。作为粤北山区的河源市更应该抓住时代的契机,借助新媒体的力量促进乡村振兴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可从以下措施来助力河源乡村振兴的发展。

二、通过新媒体打造河源的文旅品牌

1.利用新媒体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标志。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保护和抢救,更需要传承。例如,河源的客家童谣、客家山歌、舞狮文化可以通过新媒体的形式进行推广,首先,可以拍摄纪录片,将这些文化进行有意义的记录,然后把片子通过公众号和视频号进行推送;然后,可以利用现场舞台剧与直播相结合的形式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直播可以吸引受众观看,让更多人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可以跟学校合作,让学生演绎客家童谣、客家山歌,让这些文化融入孩子们的心里,让非遗文化在青少年中得以传承。

2.新媒体助力河源开展乡村绿色生态旅游

新媒体+绿色文旅品牌相结合,有利于消费者与经营者进行良好的沟通,旅游经营者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小红书、抖音等平台发布信息,经营者针对不同的客户开发不同的旅游产品供游客选择,游客可以根据新媒体平台获取位置、项目特色、评价等信息,对旅游产品进行客观评价。

2019年9月,河源市源城区埔前镇陂角村成功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新媒体助力旅游产业带动,让村子“旺”起来。春沐源项目自2016年7月正式落户以来,先后建成了智慧农场、咖啡厅、温泉酒店等项目,无论是雕梁画栋、青砖黛瓦的禾悦庄,还是引领农业科技尖端潮流的蔬果梦工厂,以及被心型稻田、田园栈道、油菜花海环绕的网红咖啡厅,通过新媒体的助力,这里的照片和视频在公众号和视频号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很快这里就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点,吸引了周边城市大量的游客到村里旅游。在旅游产业的带动下,村集体收入2021年突破了200万元。每年接待游客超过200万人次。

春沐源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的乡村绿色旅游活动,促进了河源乡村绿色旅游产业链的发展,带动了城乡消费,推动了农村经济复苏,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增长值。

河源市东源县顺天镇突出发展旅游产业,利用新媒体平台推动党演村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及河源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并依托灯塔盆地田园综合体、岭南农耕文化博览园等当地旅游资源打造更多精品旅游线路,打造“农旅、文旅”的绿色旅游品牌。

三、利用新媒体助力河源开展乡村红色生态旅游

在国家的推动下,红色教育、红色旅游、红色文创产品都成了红色文化传播的新载体。通过前期的采访与调研了解到,河源市东源县义合镇依托自身丰富的文化大力发展旅游与乡村振兴。阮啸仙的故居就坐落在下屯村,这里2012年被认定为广东省古村落文化遗产,2020年,阮啸仙纪念馆进行了第三次修缮,吸引了更多党员干部和游客前来参观和学习。下屯村在广东省审计厅的定点帮扶下,按照“啸仙故里红色下屯客家古村生态田园”的发展方向焕发了新活力,建成了啸仙小学和文化广场,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阮啸仙纪念大桥最终建成通车,“阮啸仙干部学院”开始启动,义合镇“爱国主义学习、生态旅游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文旅综合发展体已现雏形。

硬件设施配备齐全,在阮啸仙大桥通车时,政府通过新媒体平台的公众号、视频号等形式进行了大力的宣传,将该镇的啸仙故里红色品牌进行亮相。然后依托红色品牌,打造成一个将党史教育、研学培训、生态旅游融于一体的红色文旅品牌。

2021年,义合镇还结合自身优势,利用新媒体助力其“香溪村稻田文化节”,通过新媒体平台的宣传,割稻比赛,客家山歌表演等节目成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加,成功打造农旅新模式。今年还会开展“研学课题”,打造有客家特色的青草药,将红色文旅品牌与研学、农旅结合。

广东东江国家湿地公园获国家林业局正式授牌成为2017年度广东省唯一一个授牌的国家级湿地公园,这个湿地公园就坐落在义合镇,东江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环境优越,动植物区系起源古老,珍稀动植物丰富,是生物资源宝库。河源新媒体平台发挥多维跨时空体验特性,保护义合镇的生态环境,传承红色文化,借助智媒体平台、拓展更新区域性新媒体生态资源整合创作中心功能。让市民参与到湿地公园的“生态课堂”,了解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倡导健康低碳出行的理念,将知识与旅游一体化。

目前正在筹备中的火车民宿,是义合镇重点文创项目之一,也是粤东西北第一个火车民宿,它以“绿皮车”为载体,把咖啡馆、民宿、主题酒吧、火车餐厅、站台演艺、书馆等多种文旅业态融为一体。目前,媒体单位已经在为其设计一个新媒体宣传方案,争取吸引更多的游客过里住宿游玩。

义合镇通过新媒体平台打造乡村生态、研学、农旅相结合的红色文旅品牌,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

四、新媒体助力河源滞销农产品,打造农特产品和特色旅游品牌

3月23日,河源市紫金县义容镇均安村农户李焕良橘子滞销的消息分别经南都的“深圳大件事”微信号发出。其中,深圳大件事的微信推文《紧急求助!疫情冲击,深圳周边约4万斤甜桔滞销,果农盼销路求扩散》获得10万+阅读,这个数据非常庞大,也就是说有超过10万的网友关注到了农户橘子滞销的故事,而且知道了紫金春甜橘。在微信推文下方,有网友留言:“我的故乡紫金,春甜橘买了,借此推荐家乡特产”“希望农民伯伯的橘子不要烂在果园里”“帮助农户渡过难关”。微信新闻发出后,深圳人爱心助农接力赛上演,微信号自助下单、朋友圈转发、微信群转发,爱心订单应接不暇,一度令网店订购系统崩溃。短短24小时,3万多斤滞销的春甜橘就全部订购完毕,果农李焕良感受到了深圳这座城市的速度与温度。

2020年,由于受疫情影响,河源市江东新区的雅色葡萄园的葡萄滞销了,最后,工作队通过新媒体的方式为雅色葡萄进行大量的宣传,最后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采摘和购买,很快,葡萄园的葡萄被销售一空。

深圳帮扶干部还积极帮助村民进行特色种植项目,为乡村打造文旅品牌。深圳报业集团为了帮扶江东新区的雅色村,他们利用自身的优势,帮助雅色村建立了党员培训基地和艺术家工作室,走进雅色村,乡村壁画映入眼帘,整个乡村都充满艺术的气息,一个高6米、宽5米的镂空雕塑《雅色新画卷》矗立在雅色村中心,象征着乡村振兴后雅色村的新希望,同时工作组还为雅色村建立新媒体宣传平台,利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形式打造雅色村的文旅品牌,吸引了市内外众多的游客前来游玩,雅色村让游客欣赏艺术的同时品尝到最新鲜的葡萄,成功打造了特色文旅品牌。

河源乡村形成的红色文化是农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动力。

五、利用农村电商推动河源乡村振兴的发展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乡村振兴带动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增长5.9%。农业生产形势较好促使经营净收入由降转增。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5307元,人均经营净收入增速实现转正。

为了打造河源融湾融深的市场通道,在河源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支持指导下,建设运营了以乡村振兴为主要元素的“深河E家”电商平台。以培养电商人才、促进农村电商发展为主要目标,大力助推我市乡村振兴事业发展。“深河E家”电商直播中心拥有10间直播室,方便商家进行直播带货,助力农产品的销售。该电商平台运营以来签约入驻了348个优质商家,主要涉及蔬菜蛋肉、时令水果、粮油米面、干货特产等行业领域。京东、天猫、抖音、小程序等全渠道电商交易突破2.8亿元。

南山区沙河街道帮助连平将生产端与深圳消费端进行产销对接,开拓鹰嘴蜜桃等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如通过联系协调,发动辖区企业今日头条参与消费扶贫,通过抖音等平台推广当地农产品等。

2020鹰嘴蜜桃文化节由深圳市南山区对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举办,7月17日和7月18日两天,旨在将河源市连平鹰嘴蜜桃农产品推向深圳市场,提升其知名度,助力乡村振兴。

当天,参与展销的其他扶贫农产品和鹰嘴蜜桃一起,以“线下体验试吃+线上下单认购”的方式进行销售。市民只需扫码进入“连平鹰嘴桃的微店”App下单预订,就能让香甜可口的鹰嘴桃送到顾客的家中。据了解,连续两天的展销活动中,参与的企业代表和市民共订购扶贫农产品23万余元,助力乡村农产品的销售与推广。

2017年5月12日河源埔前镇双头双创电子商务创业园正式开园运营。创业园的建设将以河源特色产业为基础,充分与电子商务产业整合,通过新媒体平台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提升产业化的效益。创业园开园后引导村民通过电子商务实现就业、创业,目前已签订入园的团队、企业共54家,2021年净利润20万元,全村有劳力贫困户增收3226元。2020年被评为省“E网兴农”农村电商示范站。

六、提高乡村新媒体、智媒体、互联网涉农服务体系架构

为了促成新媒体构成要素深度响应与转化,为充分借助新媒体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可构建乡村智媒体互联网涉农服务体系。该体系根据乡村核心主题智媒体和互联网中心,将河源乡村地区的文化资源、农产品资源、乡村自媒体人力资源相融合,推动新媒体和智媒体多元构成要素的共享,提高服务效率。

新媒体构建与发展中具有跨时空特性,其在推进河源乡村振兴过程中,可构建良好的媒体传播机构,依托新媒体的跨时空特性,把媒体机构的文化传播理念与价值进行统一与协调。

整体把控新媒体创作题材、内容、思想的导向性,创作主题应符合国家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总要求。

可推动媒体联合,多层次媒体共同宣传,促进乡村振兴的发展多媒体联合,进行农产品的宣传,不仅可以增进新媒体资源的互惠互利,提高同类特质乡村的区域性联动发展。

七、结语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新媒体的形式越来越多,我们应该借助新媒体中心平台和乡村振兴的战略时机,打造出乡村绿色文旅品牌、宣传红色文旅品牌,推广农特产品,根据不同地域的乡村文化,发展乡村经济生态,激发文化活力,使之转化为有特色能量的文化生产力,从而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

猜你喜欢

河源市河源文旅
地域民俗文化类展览的实践与思考——以“客风古韵——河源客家民俗展”为例
齐鲁大地上的文旅盛宴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粤赣古驿道河源段考古发掘现场及出土器物
河源市2006-2019年风疹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近期原创作品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广东自然学院河源分院成立
为一条河命名——在白河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