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林省创业型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2023-01-13雍路畅

上海商业 2022年9期
关键词:吉林省战略政策

雍路畅

一、引言

创业型中小企业一般是指在初创阶段的民营企业,是高增长、高风险的创新型企业。相比之下,创业型企业的资产规模、人员规模及经营规模都处在相对薄弱的起步阶段。创业型中小企业不仅有创业型企业特点,也有中小型企业特点,而在吉林省创业型企业中,绝大部分都是中小企业的经营规模。创业型中小企业的特点在于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等优势,是激活区域经济、推动产业升级、解决就业问题的基本力量,近年来中小企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也被越来越多的群体所关注。

二、吉林省创业型中小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1.政治法律环境

吉林省创业型中小企业在政策的扶持下迎来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趋势。尤其是针对中小型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给出了强有力的支持和奖励,相对缓解了创业型企业在起步阶段资金匮乏的尴尬境遇。同时,新的政策对中小企业创业扶持方面也给出了优化政策,鼓励吉林省高校毕业生等群体自主创业,并给予不同数额的创业担保贷款和创业培训、咨询等社会化服务。但对部分创业型中小企业来说,虽然前期在政策的支持和鼓励下,中小企业资金压力可以得到暂时的缓解,但在日后的经营中仍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如何帮助创业型中小平衡前期投资与后续经营的资金配比是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在法律环境层面,吉林省加强对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依法查处侵害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的行为。充分发挥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机制作用,为中小企业提供维权渠道。鼓励中小企业投保专利保险,专利保险实行一年一投,对符合条件的投保企业按年度给予补贴。

2.经济技术环境

根据吉林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来看,2021年上半年吉林省各地区生产总值(GDP)6083.46亿元,同比增长10.7%。虽然,疫情对吉林省创业型中小企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负面作用,但省内的经济恢复情况较好,对创业型中小企业来说,未来仍有较为乐观的环境和发展空间。

三、吉林省创业型中小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1.内部结构不完善

吉林省创业型中小企业普遍存在内部结构不完善的弊端,股东结构形同虚设,通常由一个或少数管理者自主判断企业未来发展状况和制定发展战略,这就导致创业型中小企业未来是否能继续前行与管理者个人判断能力直接挂钩,也为企业的经营发展带来极大的风险。目前为止,一部分创业型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但却无法有效地从内部解决,其原因是由团队成员数量不足和能力参差不齐导致的,招募人并留住人才对吉林省创业型中小企业来说是解决内部结构问题最重要的一点。

2.发展战略制定不合理

现阶段吉林省创业型中小企业普遍缺乏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多数都是跟行业内其他企业制定类似的发展方向,并没有把自己的特点充分纳入发展方向和发展战略的制定。所以,当某行业出现市场环境发生改变、经营环境发生变化等情况,行业内创业型中小企业会接二连三地陷入经营危机。这也是间接导致创业型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的原因之一。

3.资本运营匮乏

吉林省创业型中小企业在资本运营方面普遍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这也是吉林省中小企业的明显特征。虽然,省内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大多都对资本运营有一定了解,但对其认知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对资本运营存在的风险有着过度的警惕。这也使一部分企业管理者产生了“小富即安”的想法。但对创业型中小企业来说,时间是能否成功的关键,快准稳抢占市场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小富即安”的经营理念会使创业型中小企业错过进入市场的黄金时间并限制创业型中小企业未来的发展。

4.缺乏专业人才

现阶段吉林省创业型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缺乏专业人才,一部分创业型中小企业管理者认为缺乏专业人才直接导致企业雇佣专业技术人才的成本增加,这给创业型中小企业良性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吉林省虽然出台了一系列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省内高校毕业生首选的工作地点往往是就业机会更多的南方城市,导致吉林省人才外流情况严重。

5.缺乏创新能力

吉林省创业型中小企业分布在科技领域和创新领域的较少,普遍缺乏创新意识,虽然近几年吉林省创业型中小企业数量相较于以往有所提升,但仍处于全国末端水平。部分创业型中小企业在进入市场初期盲目选择多元化发展战略,以迅速抢占市场作为经营核心,忽视了研发、创新、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质量等可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方面,间接导致省内创业型中小企业在与同行业中大型企业竞争时无法脱颖而出。另外,部分省内创业型中小企业管理人员仍在沿用“模仿”的经营方式,把一线城市短期内流行的产品和服务复制粘贴到二线城市,缺乏充分的前期市场调研,也间接导致一部分产品和服务在省内水土不服,可持续发展性不足,这也是造成一部分省内创业型中小企业内面临经营困难、退出市场的主要原因。

四、吉林省创业型中小企业发展政策优化建议

1.建立更加完善的创业型中小企业政策支持体系

在未来政策制定方面应考虑到不同行的创业型中小企业和不同类型的创业者的需要,进而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政策。例如,针对科创型中小企业适当降低准入门槛,给予更多技术保护和支持,整合财政厅、科学技术厅等资源建立一体化平台,更好地服务企业、解决企业面临的经营问题。另外,针对不同的创业者制定不同的扶持政策,例如,针对高校学生创业者可以加强产业孵化平台的建设,使学生可以有更好的条件孵化创业计划,并加大对学生创业成果的奖励力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创业活动中。

2.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吉林省人民政府对中小企业的财政扶持主要集中在建立全省产业基金投资工作协调机制上,并加强了对创业投资基金与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投向力度。但现阶段通过对省内创业型中小企业的调查发现,创投基金的申报难度仍较大,不少创业型中小企业对创投基金与发展基金有一定了解,但是迫于申报竞争激励并没有获得实质性的扶持与帮助。相反,政策中财政扶持的另一种方式是帮助中小企业在创业扶持下,符合相应条件的前提可申请最高不超过4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这项政策在吉林省内创业型中小企业的发展中起到了更为关键的作用,也是大部分创业型中小企业负责人表示更为实际的创业扶持政策。因此,财政扶持力度应向创业担保贷款方面倾斜,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增加创业担保贷款的金额。

3.与第三方合作接受资本运营

部分相对成熟的创业型中小企业想要在短期内突破经营瓶颈,首要考虑的就是适度接受资本运营,与其他地区有资质有经验的第三方企业合作,从专业的角度挖掘创业型中小企业本身的特色和亮点进行资本运营,使企业尽快实现连锁经营,迅速抢占市场。与此同时,创业型中小企业不能完全忽视资本运营存在的风险,需要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制定未来的发展方向。

4.关注不同市场、精准创新

吉林省创业型中小企业在对产品和服务进行创新时,可以把目光投放在下沉市场和吉林省内特色市场中。现阶段省内创业型中小企业普遍扎堆在省会城市,这也间接导致企业之间竞争压力增加,市场份额减少,而下沉市场的需求却被企业管理者忽视。在进入下沉市场之前,创业型中小企业管理者应对下沉市场消费者需求进行充分调研,再对现阶段企业经营的产品或服务进行创新改造确保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能满足下沉市场消费者需求,进而突破瓶颈在下沉市场抢占先机。

五、吉林省创业型中小企业发展战略优化对策

六、结语

1.完善人才吸引与培养政策

现阶段吉林省内创业型中小企业对人才吸引与培养并没有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政策支撑企业吸引或留住人才。对于省内创业型中小企业来说,单纯靠“五险一金”和提高薪资待遇等传统的办法已经无法有效吸引人才加入。创业型中小企业需要把目光放在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吸引与培养政策上,如运用股权、企业文化等因素吸引志同道合的人才加入,并对现有的成员提供更为多元化的锻炼机会,使更多成员有能力晋升到企业的管理层从根本上解决创业型中小企业内部结构不完善的缺陷。

2.对企业现有发展战略进行创新

吉林省创业型中小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的过程中需要多考虑企业自身条件及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发展战略,而不是复制粘贴现有中小企业的发展战略。对于创业型中小企业而言,对现有传统的企业发展战略进行创新,尤其是对技术、管理、营销等方面要不断根据市场环境进行创新才能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区别于传统型中小企业并脱颖而出。

吉林省内中小企业外部发展环境有着明显的优势,但也有待加强的方面需要政府与企业相互配合,共同完善并改进现有政策。创业型中小企业应从人才、创新、合作运营三个维度打造发展战略。“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吉林省内冰雪市场也为创业型中小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会,创业型中小企业管理者应对省内特色市场多加关注,根据特色市场的需求对现有产品和服务进行创新、精准定位,走“小而精、信达雅”的发展路线。

猜你喜欢

吉林省战略政策
政策
政策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吉林省“十四五”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走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大步
吉林省梅河口老年大学之歌
助企政策
3月份吉林省原煤产量89.67万t 同比下降11.19%
2月份吉林省原煤产量53.67万t 同比下降49.92%
实施农村“党建护航”战略的创新实践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