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医改对医院物价管理工作的影响与对策

2023-01-13高翠翠

上海商业 2022年9期
关键词:物价耗材申报

高翠翠

一、引言

新医改政策推行十多年以来,随着药品、耗材加成取消以及医药分开、财政补偿等各项政策的落地实施,医院收费项目、收入结构得到优化,物价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但物价管理工作依然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2020年以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对医疗物价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规范管理医院物价,防止政策执行偏差,是医院当前必须面对并严格履行的任务。

二、新医改背景下医院物价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1.调整收入结构

对于集公益属性和市场属性于一体的医院来说,药品价格体系并不能完全套用市场经济手法,它更应体现社会性和公益性的特征。为理顺医院价格管理机制,医改政策从收入结构层面入手对物价进行调整,一是逐步取消药品和卫生材料加成,切断物价乱象的源头;二是进一步调整财政补偿方式,逐步解决医院收入结构单一、运营成本加大的问题。通过物价管理方式的变革,为优化医院收入结构产生积极正向作用。

2.提升社会形象

自新医改政策推行以来,规范物价管理工作一直是医院改革的焦点问题,随着物价政策的落地以及医院自查自纠,越来越多不合理收费得以取缔,收费项目价格趋于正常,这为提升医院社会形象、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3.指导临床医技科室规范收费

物价管理不仅涉及药品、耗材以及医疗设备收费的定价、申报、认证等前置工作,更与临床医技科室处方开具、财务核算等配套工作息息相关,而随着医院物价管理工作的逐步规范,医院的物价管理组织架构逐步完善,并普遍设立了价格管理委员会,组织专人对医生、护士及财务人员的收费问题进行培训与指导,相关人员在处方开具以及收费管理方面就显得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三、新医改对医院物价管理工作的影响

1.新医改下医院物价管理面临外部监管更为严格

长期以来,由于医院服务类收入占比比较低,药品及耗材的收入占比较高,在创收指标以及利益驱使作用下,医院存在过度医疗收费、自定项目收费、超标准收费等现象,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医院收入水平,但由于药品和耗材的物价管理过于混乱,医院的公信力不断受到质疑。在新医改时代背景下,国务院、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卫健委等部门频发医疗价格改革新政,并加大了对医院物价管理的检查监督力度。随着2017年药品加成取消方案的成功落地,国家卫健委再次将物价整治重点转移到医用耗材,并分别于2017年发布了《医用耗材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在随后的2019年再次发布高值医用耗材的价格整治计划,陕西省并于2020年1月1日起取消耗材加成,以解决医用耗材价格的乱象问题。随着新医改进程不断加快以及国务院和相关部委对医院物价工作的重视,医院将面临更为严格的外部监管。

2.新医改加大医院内部调价补偿压力

在药品及耗材价格改革实施之前,医院的收入来源一方面来自药品价格加成,并形成了“以药养医”的经济利益格局;另一块收入板块来自大型医疗设备提供检查所收取的费用,比如CT、核磁共振、高压氧舱医疗设备都是医院创收的基础资产,也就是说,医院的收入主要来自大型检查、药品、耗材加成。2017年,在新医改政策的要求下,药品加成模式被逐步取消,2019年,新医改政策再次剑指耗材板块,高值耗材加成收入也逐步淡出,取而代之的是临床诊疗、手术治疗、康复、护理服务价格的调整,以及财政补偿方式的优化,通过服务价格调整和财政补偿缓解医院收入结构和收入模式变化所带来的收入锐减问题,然而,由于医疗服务收费标准长期处于低位,医生的诊疗服务项目得不到全面开发,服务收入来源短期内难于弥补药品和耗材收入锐减额度,这就对医院内部调价补偿带来巨大压力。

3.促进医院物价管理水平提升

在医改政策实施之前,由于药品及耗材加成比例较为单一,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标准的制定权也归属于政府相关部门,而且价格大多处于固化状态,物价管理人员只需对计费网进行日常维护即可,然后通过对物价执行效果的日常检查监督做出评价,总体来说,物价管理流程较为简单。而新医改政策的实施,对医院物价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对一些收费项目实行市场调节价,医院可以根据成本核算的要求对部分服务价格进行自主制定、自行调整,之前只需按部就班执行政府指导价,而随着医院药品、耗材以及医疗器械收费项目的多样化和复杂化,需要医院物价管理部门主动适应新变化,即要积极与政府物价管理职能部门沟通联系,完成物价申报与收费可行性论证工作,同时也要与医院各科室协同配合,听取并汇总各科室和医护人员、财务人员的定价建议,以确保定价的合理性。

四、新医改要求下医院物价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医院物价管理职能体系有待完善

由于医院物价管理的重要性还存在认识偏差,大多将物价管理工作视为不增值的虚岗,因此很多医院都没能建立或健全物价管理专职机构,物价管理工作大多由财务人员兼任,而对于缺乏物价管理专业能力和操作技能的财务人员来说,一方面要承担日常财务核算和报表事项,另一方面还要对医院物价申报、价格执行检查监督等方面的工作,集两种不相容岗位于一身,兼职物价管理人员对物价管理工作往往会采取被动应对的态度,这就难于确保物价管理工作质量。

2.物价管理人员专业能力有限,难于把握物价管理细节

医院物价管理人员大多由财务人员兼任,受专业知识限制,财务人员不仅对物价管理流程存在操作不规范的现象,而且也缺乏医护、临床以及药品耗材和医疗器械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因此物价管理效果难于体现。当然,物价管理涉及采购、物流、库管、申领等多个环节,需要兼职物价管理人员与医院各科室、各环节人员主动对接,以取得物价管理方面的信息资料,但对于普通物价管理人员来说,大多不会深入医院各科室内部进行详细调查和核实工作,而对于跨领域、跨专业知识的理解难免存在偏差,特别是对相关专业术语、药品功用、医疗项目的技术含量的理解显得难于应对,这就容易造成定价、申报以及日常物价检查工作的被动,对于患者的物价投诉更是无所适从。

3.缺乏动态物价管理机制

随着社会经济环境以及社会总体物价大幅波动变化状况,医院服务价格应与之保持同步变化,并根据行业特征以及当地居民消费能力,对医院各项收费价格进行动态调整。然而,从医院物价管理现状来看,由于医院物价长期执行政府指标价,医院也大多形成了对政府指导价的路径依赖,对价格变化情况缺乏敏感度,特别是在当前医疗新技术、新药品、新项目以及各种高端设备不断面世应用的时代背景下,需要进行及时、动态化、合理化的物价调整,但由于物价执行的政府指导价,价格调整跟不上新技术的步伐,这也就是某些医疗服务项目亏损的原因所在。

4.医院新收费项目申报存在滞后性问题

当前,随着新医疗技术、特色医疗项目以及大型医疗设备在医学临床中的应用,医院收费项目和内容更为多样化和复杂化,虽然新医改对医院的部分收费价格赋予了自主定价权,但医院常因新收费项目申报滞后而出现收费延迟或错收、乱收费现象。而新收费项目申报材料审核严格、申报时限长,在缺乏物价管理部门专业指导的情形下,医院兼职物价管理人员对申报流程和申报相关规定不熟悉,因此在材料收集、成本测算到专家论证的整个流程中,也常因各种不合规的原因拖延审核时间。

五、新医改要求下医院物价管理完善对策

1.完善组织管理体系,规范医疗收费标准

物价管理是新医改政策不断推进的时代背景下的新任务,物价管理状况与政策落实、医院运营效率有着密切关系。为化解医院物价管理机构和专职管理人员缺失的所带来的价格管理混乱问题,应首先从设置物价管理机构入手,或者成立价格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小组成员由财务、审计、医务处、设备科、药剂科、医技科室等不同部门人员组成,通过完善物价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职责,确保医院物价管理组织体系规范运行;设备科负责医用耗材的价格调整,交由物价管理专职人员复核;药剂科负责药品调价,并报送物价管理员审核。与此同时,医院物价管理机构还应从制度建设入手,通过制度约束规范管理医药价格调整、服务项目价格申报、价格公示以及价格自查自纠等重点工作,确保医院物价管理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2.配备专业物价管理人员,提升物价管理员专业素质

针对兼职物价管理人员知识储备、操作技能不能胜任物价管理工作现状,医院应配备专业物价管理员,以提升医院物价管理效率。物价管理员的职责主要表现在日常收费项目的维护以及新收费项目收费标准的测算、申报和论证,医疗服务收费的日常检查与监督、价格公示、与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对接沟通等方面。就要求物价管理员具有医学、财务、信息技术等多方面的专业能力,为解决物价管理员专业能力不足的问题,一是应与政府物价管理部门协作,采取委托培训的方式提升其专业能力;二是采用第三方培训的方式,鼓励岗位人员参与各种线上或线下专业学习。

3.建立动态的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机制,提升医院运行效率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医疗行业新药品、新设备、新技术、新项目不断推出和更新迭代,如果医院固守传统的政府指导价而缺乏自行成本测算能力,那么医院的整体运行秩序和运行效率都将受到不利影响。在医改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框架体系下,医院应按照“结构调整、有升有降”的原则,对药品耗材以及各种医疗服务项目的成本与收入结构进行测算,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对相关服务项目进行价格动态调整做基础。当前,随着药品耗材加成取消的政策落地,诊疗、手术、护理、中医特色项目等成为医院开辟收入来源的新渠道,这就要求医院与政府物价管理部门保持良好互动,并在其指导下动态监测收费项目的价格。

4.规范项目申报流程,增强物价管理预测分析能力

医院收费标准的调整、新服务项目收费审核,都需要向不同层级的政府物价管理部门申报,而医院申请流程不规范或成本收入测算不准确,都会影响物价申报的审核进度。因此,医院应对新增收费项目积极向属地物价局申报,对自行定价项目也需提前向属地物价申请备案,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这就要求医院规范项目申报流程,首先,在新设备、高值耗材采购招标之前,医院物价管理人员就须提前与物价局取得联系,核实收费内容及收费标准是否收录在收费目标内;其次,对拟采用的医疗新技术或新项目,物价管理人员与医务部、设备部、临床科室以及相关专家保持协作配合,论证相关收费项目的可行性,并对收费项目的成本进行准确测算;再次,物价管理人员根据物价局的申请递送申报资料。

六、结语

随着药品、耗材加成取消以及医药分开、财政补偿等各项政策的落地实施,物价管理的重要性更为明显,并受到社会多方关注,特别是在新医改政策背景下,医院内部调价补偿进一步加大,而且医院物价管理将面临更为严格的外部监管,这就对医院物价管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医院物价长期执行政府指导价,物价管理工作还较为薄弱,目前,医院大多存在管理职能体系薄弱、物价管理人员素质不适应、物价动态管理滞后、物价申报不及时以及信息化功能单一等五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医院补齐短板,提升医院物价管理效能。

猜你喜欢

物价耗材申报
“少年工程院活动校”暨“航天未来人才培养校”共同申报
贝昂 无耗材空气净化器
贝昂 无耗材空气净化器
贝昂 无耗材空气净化器
贝昂 无耗材空气净化器
国际收支间接申报问答
2012,物价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