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天下没有难种的地”访科芯(天津)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胡建龙

2023-01-12撰文潘丽娅美术编辑丁国明赵霞

求贤 2022年12期
关键词:天津联网芯片

撰文/潘丽娅 美术编辑/丁国明 赵霞

传统农业,是“靠天吃饭”的。如今,借助先进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技术,中国的农业已抛弃了原始的粗犷型耕作方式,让“靠天吃饭”这一绵延数千年的难题得到巨大改观。科芯(天津)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一家利用“黑科技”解决难种田和种田难问题的农业科技企业。

与传统农业相比,科芯不断探索智慧农业技术,以大数据采集和农业种植模型为基础,对田间地头做精细化数据管理和分析,借以云端管理后台辅助,实现水肥一体数字化、可视化、精细化控制。

扎根智慧农业

科芯(天津)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是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的一家高成长新锐物联网大数据企业。作为一家芯片和物联网应用的人工智能大数据企业,科芯运用物联网、边缘计算、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聚焦农业生产种植环节,服务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数字化,提供生态农业产业链系统解决方案,致力于“让天下没有难种的地”。科芯以“AIPA”战略为核心技术载体,通过精准种植、科学预测实现订单式标准化农业生产,服务农业农村发展。

“该不该浇水,需不需要施肥,在科芯的智慧农业种植基地里,都是农作物说了算。”科芯(天津)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胡建龙介绍说,天津市滨海新区北塘街宁车沽绿郡农业种植养殖基地是科芯在天津的首个智慧种植基地。在这里,农作物下面都装载着精准灌溉设备,通过地面上铺设的一条条管道与智慧农业云平台连接,实现了种植的精细化、智能化操控。通过使用科芯的设备,不但在农作物的种植过程中降低了人力投入,而且果蔬的各种营养参数在平台上也一目了然,同时也使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大大提高。“智慧种植基地里主要展示的是人工智能的精准农业,大棚里的各类农作物所需的温、光、水、气、肥都通过旁边的传感器来检测,反向指导设备浇水施肥,形成生态闭环。”胡建龙说,科芯的精准农业节水灌溉项目已入选农业农村部优秀案例。

目前,科芯的产业化基地已从滨海新区逐步扩展到北辰区、西青区。在约3500亩农田当中,科芯正在尝试建立农业全产业链体系和农业大数据中心,努力形成集高端种植、研制开发、生产加工、经营销售、示范推广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现代都市型农业“样板间”。此外,为了持续促进企业的创新研发,科芯还与天津科技大学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探索保鲜初加工技术的应用落地。

从“芯片”到智慧农业

“80后”的胡建龙来自“农业重镇”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的农村,上大学时学的是通信工程专业,毕业后很长一段时间,他都从事着工业物联网芯片领域的工作。但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胡建龙总是在心里琢磨,如何能把芯片、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技术融入农业,改变农民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作物培植模式,让农民的工作和生活更有“幸福感”。

“我在从事芯片行业的过程中,发现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上是空白,就想把先进的芯片技术在农业上应用落地,让高科技能够真正为农民所用。”胡建龙说,刚开始创业的时候,科芯在北京做水肥一体化等智慧农业设备的原始研发工作,但他发现,技术有了、设备有了,科芯却没有可以实现产业化落地的场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2017年,胡建龙第一次踏入了位于滨海新区的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实地考察创业环境,并于次年将科芯总部从北京迁到了天津。“科芯是2018年首批入驻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的企业,我们希望在天津可以建立自己的研究院并实现产业化落地。最初,科芯在滨海新区只有两名职工,企业营收只有100多万元,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如今,科芯在滨海新区的团队已达到40余人,销售收入达到4000万元以上。”胡建龙说,科芯从北京中关村来到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后,享受到税收返还等优惠政策支持,同时,科技园不仅给科芯协调了高校资源和科研基地,周边还有很多农业市场对接,科芯实现了产学研的流畅过渡,发展驶上了快车道。

目前,根据科芯的整体布局,科芯北京公司主要负责研究技术和产品,天津公司则负责研究系统、造场景,这样的搭配让科芯实现了从技术到产品系统、再到场景的全周期覆盖。

发挥人才的力量

科芯的成功秘诀,在胡建龙看来,有一点非常关键,那就是人才。

“智慧农业是一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兴专业,需要工程师、农艺师和经济师等各领域的专业人才。”胡建龙说,在企业发展的前端,需要工程师、农艺师和经济师等各个领域的人才,科芯联合各园区所在省市的农业高校培养高校学子,总结当地种植户的实践经验,在实践中丰富知识储备,从而提高自身专业技能素养,进入园区后实行竞争上岗方式选拔人才,为能力突出者提供渠道。负责研发技术管理的企业发展后端,我们采用与高校联合举办大赛并提供奖金鼓励的方式,以此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选拔出能力突出的人才。在与高校合作过程中,科芯承担起了振兴人才等一系列社会责任,也缩短了高研发成本转化为研发成果阶段的进程。

实现了前后端人才同时培养引进,科芯的发展步伐稳健有力。目前,科芯与山西省农谷管理委员会、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农田灌溉技术研究所、神农科技集团、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农科院)、全国水肥一体化产业联盟、全国特色农产品产业联盟、中国农垦节水农业产业技术联盟、中国农业大学、天津农学院、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农业科学院、中国移动、北京物联网智能技术应用协会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建农业高标准试验示范园区。科芯下设“科芯智慧农业产业研究院”,围绕“AIPA 战略”,以“种好”为目标宗旨,按照“一平台四中心” 专业化运营,即全数据物联网平台、智能装备研发中心、云计算研究中心、作物表型机理研究中心、农田水利灌排设计中心,研究院拥有独立自主的研发团队和芯片以及算法的核心,目前已申请和在申请的知识产权数量超过60项。

“‘让天下没有难种的地’是科芯成立的初心,也是我们为之不懈奋斗的目标。”胡建龙说,未来,科芯将牢记初心,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帮助农业升级,带动更多农民增收。

猜你喜欢

天津联网芯片
如果天津有“画”说
芯片会议
“身联网”等五则
《物联网技术》简介
《物联网技术》简介
人体微芯片
关于射频前端芯片研发与管理模式的思考
物联网下的智控萌宠屋
天津卷
《天津之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