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法治的力量保护生态环境

2023-01-12撰文李柏彦

求贤 2022年12期
关键词:天津市法规条例

撰文/李柏彦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天津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市的进程中,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强化法规标准引领,持续强化生态环境领域立法,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构建严密的生态环境法治体系

突出重点,系统设置立法项目。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自然要素、环境问题为导向,围绕生态环境重点问题,将大气、水、土壤等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态环境要素管理作为立法方向,先后制定或者修订《天津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天津市水污染防治条例》、《天津市土壤污染防治条例》等地方性法规,系统构建生态环境法规制度体系,形成以《天津市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为统领,大气、水、土壤等专项法规为支撑的生态环境法规体系,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开门立法,群智共谋凝聚共识。生态环境立法涉及面广、因素复杂、技术性强,必须坚持民主立法。天津市在制定或者修订生态环境地方性法规过程中,始终坚持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努力做到范围更广、研究更深、意见更真,通过调研、座谈、论证、公开征集等多种方式,吸纳社会各方面意见。法规草案全部实现网上公示,充分听取人大代表、基层立法联系点和专家学者意见,深入相关行业企业进行调研,最大限度凝聚社会共识,为公众有序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立法提供法治渠道。

协同推进,同步立法开创先河。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要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率先取得突破的部署,在立法过程中注重服务保障京津冀协同发展。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京津冀三省市考察并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时强调,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强化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近年来,京津冀三地大气污染协同防治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在制定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水污染防治条例等地方性法规时,设专章或专门条款规定京津冀区域协同内容,力求在制度上增强京津冀区域一致性、协同性和融合性。2020年1月颁布的《天津市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条例》,对京津冀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联防联控联治作出专章规定,突出区域协同,加强联合防治,该条例由京津冀三地协同起草、同步审议,各自在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并同时施行,率先在省级层面为全国区域协同立法提供了制度范本。京津冀三地人大分别通过的条例是京津冀区域第一个同步立法的实质性成果,在法规名称、立法原则、调整对象、篇章结构、主要制度、协同机制等方面制度安排上保持一致,实现了京津冀区域协同立法工作的重大突破。

突出地方特色找准立法“小切口”

生态环境是关系实现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保护生态环境既要依靠法律制度的力量,更要发挥思想教育的作用。2017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讲话指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强化公民环境意识,推动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风尚。2021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强调要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要强化宣传引导,创新生态环境宣传方式方法,广泛传播生态文明理念。

天津市近年来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制定情况汇总表

2012年颁布施行的《天津市环境教育条例》,对于推动天津市生态环境教育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这对于全面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提升公民生态文明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有必要制定新的地方性法规,为促进我市生态文明教育工作提供更为完善的制度支撑,依法引导和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2022年9月27日,天津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天津市生态文明教育促进条例》,自2022年11月1日起施行。

作为全国首部以促进生态文明教育为主旨的省级地方性法规,《条例》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依法普及和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增强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推动全民参与美丽天津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条例》坚持完整、准确、全面地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精神要义,明确生态文明教育应当深入宣传贯彻坚持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深刻革命、坚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坚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条例》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纲为要,明确生态文明教育以生态文化教育、生态经济教育、目标责任教育、生态文明制度教育、生态安全教育为重点,着力促进构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生态文明教育内容体系,推动天津市生态文明教育全面系统深入开展。

建设生态文明,重在建章立制,要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天津市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强化生态文明法治保障,用法治力量护航绿水青山,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猜你喜欢

天津市法规条例
有趣的云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如果画笔会说话?
天津市津农果树研究所
网络谣言的刑法规制
新版党纪处分条例修订要点
天津市第三届“未来之星”初中数学邀请赛
新修订的党纪处分条例干货全在这里
政策·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