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闪的传统工艺

2023-01-12文胡玉枝北京

中关村 2022年12期
关键词:景泰蓝珐琅传统工艺

文胡玉枝(北京)

那些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与交织,仿若在时空中穿梭,拾起了散落在角落里每一个遥远记忆;每一件作品所凝含的故事和意蕴,燃起心底希望和温暖。

当社会飞速发展,人类不断进步时,人们将目光投向了时尚和科技,传统似乎是很遥远的追忆,与当下的生活脱了节。那些儿时的回想,似乎也停留在穿越时空的叫卖声里;纺线织布的吱吱声,也只是旅游中的项目。

快闪(Flash mob)是一个国际很流行的当代词语,原本是爱赶时髦的年轻人喜爱的一种嬉皮行为。就是许多利用网络联系的人,通过短信或bbs约定一个指定的地点,在明确指定的时间同时做一个指定的不犯法却很引人注意的动作,然后赶紧闪人。如今,这项原本带有一些戏谑意味的行为艺术,已经渐渐成为许多品牌在街头进行宣传推广的一种手段,甚至成为商业销售方式,形成快闪街区。

随即采访了这次展览的总设计师马江浩先生,他介绍:2022中国传统工艺振兴主题设计展以“融汇东西,营造生活”为主题,展示东西方文化中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融合的项目和作品。这个展览坚守“现代设计走进传统工艺,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的策展理念,可持续性地开展非遗传承和设计创新活动,增强了传统工艺设计的市场消费能力,引导和促进“非遗之美”为美好生活服务。此项展览,自2018年北京国际设计周设立非遗设计板块,作为北京市文化创意重点扶持项目,至今已连续举办五届。经过五届以来的展示推广,中国传统工艺振兴主题设计展已经成为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融合创新的展示平台,具有传统工艺设计创新的品牌价值,通过展示现代手工设计创意作品,创造出鲜活的文化活动场景。

经过马江浩的介绍,对此有了新的认知和提升,再次走进一个个展区,感受那些时尚与传统的融合与撞击,以及附着的那些故事。

传统手工艺者,沉在心底的印象,是满脸苍老围着围裙的老者,而当你走进这些展区时,看到的都是衣着时尚,话语先锋,很艺术的年轻人,他们都有着很高的学历和专业造诣,如果不是通过作品和深谈,很难看出他们是传统工艺者。

Formless的美好与期待

在C4标牌下的第一展区,是来自蒙古草原的手工智慧——皮木镶嵌的包包展区。展台上摆放着很时尚的寓意深刻的各色包包,墙面上有图文并茂地介绍。他们将他们的手工艺品牌定义为“Formless無形”,有些神秘感,很让人联想。

进到展区,一个梳着长发声音很好听的男孩(听声音以为是个女生呢),热情地接待着每一位参观者,并详细地介绍着他们的产品:他们皮木镶嵌的包包,是借鉴传统建筑的架构,以木为骨,以皮为肤,享有传统结构所带来的“墙倒而屋不塌”的美誉。“無形”,不拘泥于外形的描绘,在似与不似之间,追求一种寥寥数笔带来的意犹未尽的感觉。表达了一种不受限不拘泥,摆脱束缚的别有洞天。

随后他拿起一款绿色手提小包包,向参观者介绍道:这款叫中国式浪漫|月亮慢慢变圆,事情慢慢如愿。

在某些不可控因素造成物料供应不及时的情况下,由生产站段向供应商催料、供应商再向生产商催料的模式转变为物资供应段直接向生产商催料,催料信息的直接传递能够有效减少生产站段与生产商之间信息不对等现象。而该种机制得以有效运行的前提条件有以下三点:一是物资供应段对库存信息的精确掌握;二是生产站段明确自身的定期用料需求;三是物资供应段与供应商之间良好的协作关系来保证物资供应段的临时需求计划得到有效执行。

包包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月相“望月”,月亮慢慢变圆,一切都会慢慢变好。放慢脚步感受生活。放慢节奏,去感受生命的每一个瞬间;放慢节奏,去专注我们正在做的每一件事情;放慢节奏,去感受春光雨露;放慢节奏,去感受人生的一段旅途,无论结局如何,不管好的坏的,最终我们都将什么都带不走的结束这段旅程。所以,放松自己,美好的事情总在下一个转弯,月亮慢慢变圆,事情慢慢如愿……

木材的加入,天然的纹路让它变得与众不用,并且让整只包包变得有型轻巧,26厘米的尺寸却只有420克左右,外皮由法国REMY CARRIAT自然摔纹牛皮制作,内里选用了意大利植鞣牛皮。内部构造合理实用,一个小小的拉链内袋将空间一分为二,日常需求轻松满足。

他又拿起一个包包,介绍道,这款叫“福禄双至,未来可期”。

葫芦(福禄)在怀,财源滚滚来。以一双小葫芦,来特指“福禄双至”,自古葫芦就用来表示祥寓之意,有着“福禄”“多子多福”的美好寓意。

卡包中间的纹样使用了皮革镶嵌工艺,简约而不简单,不同颜色的皮料,无缝拼贴,形成美丽图案。外皮使用了法国REMY CARRIAT工厂生产的自然摔纹牛皮,内里使用小羊皮,整只卡包轻薄小巧,方便日常使用。配有精美绒布礼盒,精美的工艺和美好的寓意,让礼品充满心意。原创产品,图样及外观都做了版权登记及外观专利保护,侵权必究。

之后,他又介绍了“枣生贵子”“好事连连”等几款传统又新潮的包包,每一款都很时尚,寓意吉祥,而且被越来越多的时尚青年人所青睐,并且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Formless無形”精巧的手工艺包包,已走进当今的生活中,成为时尚,成为更多人的期盼。

原乡回望

从包包展区出来,径直走进由散布在北京的十位金工匠人组成的多人联展“金工散”展区。展区有十位匠人的照片及作品展台,在这里,看到了不同风格的金工艺术作品。每一幅作品,都结满了匠人的故事。

王焜:KunJewelry高定珠宝工坊以“形+魂”的设计哲学,诠释东方美学。时光流转,一晃,千百年过去,总有人要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深刻铭记设计者的灵魂所在,并拥抱着那颗匠人之心与赤忱的设计热情,在这条漫长的道路上持之以恒,挥动着梦想的旗帜,冲破时间界限,最终站在思维的尖端上。

刘过:没有任何语言,能比创作者手下的作品更能诠释出一个人的灵魂,他可以远远地站着,或者只是淡淡一笑,他无须自我剖析,一言一行,一思一想,就都藏在了作品之中,从每一笔认真的勾画,到每一个奇思妙想,一个人因此而栩栩如生起来,就好似真实地出现在了你的面前,用他的双手,用他清澈的眼眸,告诉你,他是谁,他有着怎样自由而灵动的心绪。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刘过,他应该是,在这人世间不断翻着跟头把式的自由妖精。

汪旺:他对日本锻金、藏族锻金及錾刻、苗族花丝等传统工艺有深入的研究和长期实践,作品集现代设计之简和传统工艺之美。太太黄容同样是金工艺术家,两人工作生活在北京,并共同创立了艺术金银器品牌:十方金工。汪旺希望自己的家是属于自然的一部分:“手工艺最吸引我的,是能把自己拉回到平静和回归自然的状态,我们周围的环境也在滋养着我们自己。”

孟祥东的新作《游》是他在寻找自由过程中的一次尝试。作品灵感来源于《赤壁赋》中“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置身于广阔天地中的蜉蝣,游荡于大浪沧海中的粟米,如此渺小的存在,却蕴含着与天地叫嚣的能量。一如他的品牌“尚末”——崇尚细微的情绪感情,珍视细小的存在。孟祥东始终将设计目光聚焦在中国传统文化领域,他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携在设计中体现“自由”。

郭靖凯“无饰不生花”的品牌理念,融在每一件作品里,那些首饰是戴在指间的情书,是流星与蝴蝶飞舞的永恒,是星际穿越的灵动。因而珠宝首饰是与人最亲密的艺术品,如果衣服算是人的第二层皮肤,那么首饰就是这皮肤的眼耳鼻,会呼吸,会说话,带上她,你就拥有了一个历久弥新的美丽生命。

尹衍雪则认为:首饰应该承载愿望,首饰对人的影响强大而细微,戴上王冠就会一本正经地端坐;而戴着大链子,走路时也会情不自禁地晃动;如果戴了一枚钻戒,会自然不自然地摆出一副优雅的样子;而如果是佛牌,就会要求自己中正,说话也变得平缓。

袁春然创立“Chunran Jewelry”首饰品牌,面对年轻的消费人群,以几何化、抽象化的自然形态为设计主线,在形体上更倾向于简洁、活泼的创新形态,更加适合佩戴的轻量首饰产品。出品过《羊·Forever Young》、《Dark Horse》、《Reindeer》三季产品。

尹相琨的《骸》品牌,用骨骼和金属还原生命丰满的样子,然后变成一件件封印灵魂的珠宝,给予它永生。用他的单纯与才华,颠覆着我们对珠宝意义的理解。还有《GABYKING》品牌创始人兼设计师曹伦,独立珠宝设计师郑妍芳,他们独特新颖时尚的设计理念和作品,既有自我的积淀,又有古远的诗意浸染。

这十位金工者,都是这个行业的佼佼者,有着不菲业绩。他们将那些远古的隐喻和心绪,镶嵌在时尚的潮流中,并以快闪的形式,闪烁在星空。多元的时代美学和商业面貌注入了新活力,也是传统金属工艺在当下的一种接续发展。

尊贵珐琅品质生活

当来到中外珐琅美术馆展区,看着那些碧丽堂皇的景泰蓝展品,心里有点怯怯的发憷,因为对此的认知匮乏,于是卑恭地向工作人员请教。工作人员见怪不怪地宽容:没关系,这本来就是小众的,了解的人不多,很正常。之后给我介绍了,珐琅,景泰蓝,中外珐琅美术馆。

珐琅就是景泰蓝的别称,在古代是宫廷里的饰品物件,民间很少流传,因此被视为尊贵的象征。的确,那每一个精美的作品,都高贵得让你不敢轻易触碰,怀着崇仰。

工作人员介绍说:中外珐琅美术馆,于人民大会堂揭牌成立,致力于国家非遗珐琅艺术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促进中外珐琅艺术的融合与发展,是专注于铜胎掐丝珐琅(俗称“景泰蓝”)、画珐琅、珐琅彩等珐琅艺术展示与交流的重要平台。此外,中外珐琅美术馆还专注于珐琅在生活领域的实用特性,设计研发年轻、时尚、精美的生活器皿及穿戴配饰,实现“让每一个家庭都拥有一套珐琅器”的美好愿景。

此次展览中,中外珐琅美术馆共展出了近百件景泰蓝精品,并带来了趣味性和互动性的景泰蓝点蓝体验,充分展现了景泰蓝以及传统非遗工艺的独特魅力。这些表达方式的变化,为景泰蓝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全新的生命力。

日晷,在古代有与日月同行之谓,是中华文明的经典图腾,是权威和智慧的象征。《世纪荣光》以故宫太和殿日晷为原型创新设计,兼有与时俱进之意。作品以景泰蓝(铜胎掐丝珐琅)、花丝、宝石镶嵌、汉白玉雕刻四大非遗技艺结合构成。

景泰蓝《和平颂宝鉴》是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钱美华为联合国成立60周年特别创作。时隔15年,钟连盛、李静两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再度领衔制作,见证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紫禁城新600年三大历史时刻的传世经典。

《八骏马》瓶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戴嘉林、钟连盛设计创作,2017年11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访华,受邀参观故宫时对其高度赞誉,并在故宫畅音阁与中国领导人在白马与棕马的图案上“点蓝”……我仔细地观察着每一个艺术品旁边的介绍,感叹之余,不禁升起一份崇敬。

反过来,又走到挂满风铃的展区,一下被那些风铃吸引,悠悠着往昔的思绪。“子衿”品牌,呈现“德化·中国白”陶瓷的魅力,以点带面推介德化白瓷的历史、人文、材料及工艺,学习和探讨传统材料与工艺在当下生活美学中的应用,在自然与人文中找寻新的机遇与可能。

“释然生活”色之所见——曹震徒手植物扎染作品展,用“快闪”的方式,展出了以中国传统植物染手工艺为依托进行当代艺术表达的“徒手扎染”系列作品及相关主题设计衍生品,呈现出其独有的艺术创作语言和观念。

沿着展区,走了几个来回,一个一个展区的看过来,那些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与交织,仿若在时空中穿梭,拾起了散落在角落里每一个遥远记忆;每一件作品所凝含的故事和意蕴,燃起心底希望和温暖。

在当下越来越快的节奏中,越来越多的人渴望慢下来,走回那些没有尘烟的日子。其实当下的传统,也早已不是记忆中的传统了,看那些穿着时尚的年轻人,他们有很深的底蕴,他们有着很高学历和造诣,他们的情怀,不仅仅是过去那些只为讨生活不得已而为之的匠人,他们将精致的艺术浸染到每一件作品中,并得到彰显,从而充分体现了“现代设计走进传统工艺,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的策展理念,以及振兴中国传统工艺的设展主题。

猜你喜欢

景泰蓝珐琅传统工艺
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La eterna belleza del cloisonné chino
雍正款珐琅彩蓝料山水图碗
签约42家 中国珐琅盛典首站告捷,成功起航!
何谓景泰蓝?
弗得一窥画珐琅
浅谈“锔瓷”传统工艺及其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