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后的抉择

2023-01-12吕高排

中关村 2022年12期
关键词:艳红爸爸

文本刊特约记者 吕高排

吴艳红穿着一身黑色的衣服,显得无比孱弱。

浙江衢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领导将慰问金递到她手上,她没有说话,感激的眼神从镜片后透出来,瞬间击中人心。没有人能够看得出,5个月前,这个女子果敢地代替丈夫、退役军人钱芳炎作出的决定,挽救了3名器官衰竭患者,让2名失明患者重见光明。

他们全家人身上,似乎有一束光,照亮了一方天地,照亮了平凡人生,照亮了他人的希望和明天,让这个世界变得美丽而温暖。

不堪回首的往事。

6月27日凌晨一点,上了整整一天班、又开了四个小时代驾车的钱芳炎,疲惫不堪地骑着电瓶车回家,一头撞倒在孙姜大桥护栏上,造成重型颅脑损伤。这座大桥离家只有1.5公里,可他再也没能回到幸福的家中。

抢救钱芳炎期间,吴艳红每天徘徊在ICU门口,突然想起与丈夫的约定:百年之后,捐出所有可用器官,挽救更多的生命!这个约定,钱芳炎一共说了四次,第一次是5年前在老家桔园里,两人一边摘桔子一边讨论;最后一次是去年夏天,他一边炒着菜,一边抹掉满脸的汗珠:“人死如灯灭,一把火烧掉,还不如把器官捐献了,造福其他人。”她听了,点点头,两个人达成共识……

吴艳红立即拨通主治医生的电话。得到医生的肯定答复后,她先给大女儿钱歆苗说。钱歆苗懵懵懂懂,边哭边说:“我就想要爸爸,要是爸爸能延续别人的生命,就像他还活在世上一样,我同意……”

正在准备后事的公公钱云昌听完,毫不犹豫地说:“这是件善事,我支持。儿子是党员、退役军人,儿媳妇的决定是对的,我要成全儿子。”吴艳红的婆婆红肿着眼睛,对儿子纵有万般不舍,也选择了同意。

7月4日晚上7点,衢州市人民医院。吴艳红在浙江省器官捐献获取服务管理中心工作人员陪同下,在浙江省红十字会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见证下,郑重地在《人体器官捐献亲属确认登记表》上签字。他们捐出钱芳炎身上可用的双肾、肝脏和双眼角膜。一周后,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告诉她,5个受捐助的对象,手术全部成功,她会心地笑了。一个多星期以来,她第一次露出笑容,凄美而好看。

陈世民是衢江区大洲镇武装部部长,提起同年入伍的好战友钱芳炎,他的声音顿时哽咽了:“在我们那一批兵中,钱芳炎好得让人羡慕。他又高又帅,军事素质特别过硬,单双杠训练全连第一名。下连不久就被旅长挑去,很快当了公务班班长。我们是野战部队的侦察连,训练很苦,他的腰椎训练受了伤,手臂也骨折了,后来还做了手术,评了九级伤残。但他对自己的要求一直很严,每次10公里武装越野,他都要帮战友扛枪,有时身上挂着四五杆,不叫一声苦。”

“我们在吉林通化一个叫二道江的地方集训时,村里有位老人九十多岁了,佝偻着腰,孤身一人生活,特别艰难。钱芳炎每天早上和晚上都要去她家,不是打扫院子就是挑水,把老人感动得非要认他当儿子。后来钱芳炎还做过一年的炊事班长,东北天气奇冷,每天早晨他不忍心叫战士起床,都是第一个起来,把火烧上,把面和好,再把战士们叫起来教他们做馒头。”和钱芳炎在一个公务班工作的程英华说,“一共当了5年兵,他入了党,立了一个三等功,还获得四个优秀士兵,没有一年落空的,可见表现多突出了……”

退役军人钱芳炎

龙涧公馆位于衢州市城南,就建在一片庄稼地里,很偏,为了孩子上学,2017年,钱芳炎和妻子吴艳红咬咬牙,贷款50万元买下了位于二楼的这处房子。

门口走道外种着各种蔬菜,因为太久没有打理,已经枯萎,刚结的果实也掉下来。钱芳炎因公受过伤,退役后干不了重活,在柯城区政府事务中心做了一名编外司机,每月有3000元的工资;下班后也不闲着,在网约平台注册了代驾司机,也有2000元的收入。发现门口有一片闲置的地方,钱芳炎翻过一米高的护栏,种上辣椒和西红柿,不仅绿化了环境,还可以小有收获。

日子有些难,但他坚持不让吴艳红外出工作。“你血压低,脑供血不足,容易出事。”他劝她,“照顾好两个女儿,就是最大的贡献。”每天早晨,两人一人一个,送孩子上学、上幼儿园,虽然很辛苦,却甜蜜无比。如今,再也没人为吴艳红分担了。

他一直就是一个好人,对谁都好。整理钱芳炎的遗物,吴艳红才发现他无偿献过四次血。今年2月,正是他工作最累的时候,又悄悄献了300毫升。“他要说一声,我也给他买些营养品,补补身子。可他一声没吭。”村民郑定慧出了车祸,成了植物人,他送去500元钱,不好意思地说:“太少了,太少了。”没人知道,500块钱对他来说,要没黑没白地跑上一个星期的代驾。“我们都是农民,家里条件不好,但是他说‘他都不能动,我还能动呢,还能靠自己的力气赚钱生活呢,我应该帮助他’。”

他对她好,好到了让人嫉妒的地步。27岁结婚后,吴艳红从来没有上过班。“他出差,看见好看的衣服,就给我买回来,也不管贵贱。单位食堂发一个酸奶,他也要带回家给孩子喝。还声称自己不爱喝。”“他一下班,就穿上围裙,跑进厨房说,‘你休息一下,我来做饭。’他在部队就是炊事员,做饭好吃,我和孩子都喜欢……”吴艳红回忆起点点滴滴,“周围邻居都说,你老公怎么这么好,这世上怎么有这么好的人?”说着,她像断了电的收音机,突然没有声音了。

7月26日,吴艳红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平台上注册了自己的信息,拿到一张金灿灿的捐献志愿卡。她要和丈夫一样,去后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她还打算把房子卖掉,把贷款还上,再找一份工作,用心抚养两个孩子成人成才。

与周边那些镶着漂亮金边的小楼相比,钱芳炎家的房子已经相当破旧。因为年久失修,一些地方开始漏雨,墙皮一片斑驳,大块大块地脱落下来。“说好的,这段时间要回来帮我修理房子,可是……”钱芳炎69岁的父亲钱云昌说不下去了。

大门口竖起了门框,最终却没有安上大门,“总有装门的来打听,要3000块钱,”他摇摇头,“太贵,就一直没安。”

屋子里空荡荡的,一架叶片黑得逞亮的电扇拼命地摇摆,仍然无法去除夏天的燥热。除了农具,就是用作装桔子的筐,撂得林林总总,直抵房顶。钱云昌个头只有1.56米,头发全白了,却是一把种地的好手,至今和67岁的老伴毛樟花打理着1.5亩桔林和1.5亩水稻。

就在这个并不富裕的家里,出了两个响当当的人物,钱芳炎的爷爷钱规成和外公毛炳奎都是抗美援朝老兵,在朝鲜战场上,两位年轻士兵拼死搏杀,立下赫赫战功。外公因此伤痕累累,去世前肚子里还藏着弹片。1999年,18岁的钱芳炎说:“我也想和爷爷、外公一样……”全家都为他骄傲,他也因此成为一名好兵。

“搬到城里去住后,他几乎每周都回来,干不了重活,就给我们打扫院子,把东西收拾得整整齐齐。” 毛樟花说着,眼泪已经止不住流下来……

有一条小溪,在缓缓流动;远处的榕树,还灿烂着一片嫣红。

43岁的吴艳红带着两个女儿来到钱芳炎的墓地——离他家一公里的一片桔园里祭奠。很多的花圈,仍然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一共69个,全是部队和他的战友送的,我爸没舍得烧。”吴艳红将一个被风吹倒的花圈扶正。

大女儿钱歆苗1.72米,瘦高瘦高的,是兴华中学的初三学生。问她想不想爸爸。她说完“想”,就把头扭过去,双手捂住眼睛,再也没有转过来。

“爸爸,开门……”5岁的小女儿钱米可站在墓门前,用力拍打着。她说:“爸爸最疼我,晚上再晚也给我买吃的,我每天都等着。”

吴艳红将钱米可从墓碑前拽下来,向回走。“爸爸,开门……”钱米可挣脱开,又跳到墓门前,仍然大声地呼喊着。稚嫩的声音,在广袤的桔林里传出很远很远……

离开衢州,记者发现,这是一名再普通不过的退役军人,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农村家庭,几乎找不出耀眼的光环。但是他们全家人身上,似乎又有一束光,照亮了一方天地,照亮了平凡人生,照亮了他人的希望和明天,让这个世界变得美丽而温暖。

猜你喜欢

艳红爸爸
难忘的一天
冯艳红作品
与祖国同行
A Note on Stage Structure Predator-Prey Model with Prey Refuge
我和爸爸
Comments on A New Concise Course on Linguistics For Students of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