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渥堆对黑茶色泽形成的作用及适度判别分析

2023-01-12王辉刘亚芹郑东周汉琛黄建琴雷攀登

中国茶叶加工 2022年4期
关键词:汤色叶脉茶汤

王辉,刘亚芹,郑东,周汉琛,黄建琴,雷攀登*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安徽黄山 245000;2.黄山市天方茶叶有限公司,安徽黄山 245000)

渥堆是黑茶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1],现有在微生物、滋味物质、香气、汤色等方面的研究表明:在湿热和黑曲霉、酵母属、冠突散囊菌等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2-6],促使茶叶中醛、酸、酯类以及芳香族化合物发生转化,黄酮类、儿茶素类等刺激性、收敛性的物质发生深度的氧化、聚合、降解[7-8],生成茶 黄 素 类(theaflavins,TFs)、 茶 红 素 类(thearubigins,TRs)以及茶褐素类(theabrownine,TB)物质,脂溶性色素(如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和胡萝卜素)发生脱镁和转化,纤维素、果胶和蛋白质等物质发生降解和异构作用,生成茶多糖、游离氨基酸等[9-10],最终造就了黑茶独特的色、香、味品质。然而,如何快速准确判别渥堆的程度,成为加工的关键,对提升黑茶加工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黑茶色泽作为其品质评价的重要特征指标,包括叶色、汤色及干茶色泽[11-12],在加工过程中变化大、直观性强,外观表现反映了其内含物质的变化[13],制茶师通常根据茶叶色泽的变化来判断加工的程度,但制茶师的判断以主观经验为主,缺乏可靠的数据支撑和广泛的操作性。随着图像技术和数据分析的发展,茶叶中已开始利用色泽变化建立相关数据模型,通过数据的采集判断加工含水量、萎凋进程等[14-15]。能否利用黑茶渥堆色泽的变化,建立一种快速准确判别渥堆程度的方法,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因而,试验通过研究黑茶渥堆过程中叶色、汤色及感官品质变化规律,分析利用色泽与感官品质的变化规律,探讨建立一种基于色泽变化的渥堆程度判断方法,实现渥堆快速准确的数据化判断,对黑茶加工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其他茶类加工适度判别提供研究方向。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茶鲜叶原料为舒茶早一芽二、三叶,2021年4月26日采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试验茶园基地。

50型电热茶叶杀青机,浙江上洋茶叶机械有限公司;40型茶叶揉捻机,浙江上洋茶叶机械有限公司;斗式烘干机,浙江春江茶叶机械有限公司;人工气候箱,上海一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水分快速测定仪,德国sartorius公司;计算机液晶显示器,View Sonic公司;图像传感器CCD摄像头及支架、底座,YUESHI公司;便携式摄影棚(80 cm×80 cm×80 cm,配有白色PVC背景布、LED灯片),德普公司。

1.2 实验方法

1.2.1 黑茶样品制备

黑茶加工方法基本工艺流程:鲜叶→摊放→杀青→热揉捻(→摊凉→初烘→摊凉)→渥堆→毛火→摊凉→足火。处理A与处理B在热揉捻后进行初烘至实验要求含水量再渥堆(表1);ck、处理C与处理D直接热揉捻后渥堆。渥堆在控温控湿培养箱进行(依据现阶段黑茶渥堆生产实际情况:温度大概范围35~55℃,湿度大概40%~60%。通过单一变量研究渥堆变化情况,设定相关实验参数),取不同渥堆时间样进行图像采集,同时制备成干茶样100 g,具体样品信息和编号见表1

表1 样品信息与编号Table 1 Sample information and number

加工技术参数:鲜叶自然摊放10 h,厚度8~10 cm,期间翻叶3~4次;电热杀青机控温在280~300℃,叶温保持在75±5℃,杀青时间2 min,杀青至茶坯含水率58%左右;茶叶杀青后散失部分水蒸汽趁热重压揉捻10 min;部分揉捻叶斗式烘干机初烘至含水量40%、48%;将揉捻叶、初烘叶放置于设定参数的培养箱渥堆,取渥堆过程中不同时间段茶样品,进行图像采集和干茶样品制备;取400 g渥堆叶放置斗式烘干机120℃打毛火5 min;毛火后摊凉20 min;斗式烘干机90℃足火20 min。

1.2.2 含水率

含水率测定参照GB 5009.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利用快速水分测定仪,取3 g样品放入仪器测定含水量,重复三次取平均值。

1.2.3 图像采集

为保证采集图像数据的一致性,利用计算机图像系统,设置同一参数,在同一位置进行图像采集。根据渥堆叶采集的图像与实物接近度,设定图像采集参数:饱和度38、对比度100、红色24、绿色32、蓝色41,取30 g渥堆叶平铺白色A4纸上,放于摄像头下方,保证渥堆叶填满摄像头镜头,同时保持与摄像头距离相同。茶汤图像采集设定参数:饱和度50、对比度85、红色25、绿色32、蓝色33,将泡好的茶汤冷却10 min,统一盛放于白色审评杯中,置于摄像头下方,保证茶汤中心置于摄像镜头中心位置,同时保持与摄像头距离相同。

1.2.4 感官审评与茶汤制备

感官审评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感官审评室进行,参照GB/T 23776—2018《茶叶感官审评标准》,以茶(散茶)审评方法制备茶汤,每个样品称取3 g茶样,置于审评杯中,注满150 mL沸水,加盖浸泡4 min,按冲泡次序依次等速将茶汤沥入评茶碗中,过滤去除茶渣,避免茶渣残留对汤色色泽的影响。

1.2.5 色泽参数提取

基于Adobe Color CC图像处理技术,提取茶汤图像色泽参数,即将茶汤图片依次上传到Adobe Color CC后移动光标至茶汤区域,快速读取对应的色泽参数亮度(L)、红绿度(a)、黄蓝度(b)值。

1.2.6 色泽参数的验证

通过渥堆叶脉、叶片a值与感官审评的线性相关性,建立基于色泽a值的渥堆预测模型,带入部分未应用建模的a值和渥堆过程中各时期a值的平均值,得出预测审评值得分,基于预测审评值与实际审评值计算之间的偏差率,验证预测模型的准确度。

1.3 数据处理

利用Adobe Color CC提取图像L、a、b值;利用Excel进行数据统计;利用origin 9.0绘制折线图;利用SPSS 22.0完成差异显著性检验(Duncan法,p<0.05);利用最小二乘法完成预测进程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渥堆过程中叶色与汤色变化的分析

渥堆过程中受湿热和微生物的作用,能够促进儿茶素类物质发生酶促氧化、聚合形成茶黄素类(TFs)、茶红素类(TRs)、以及茶褐素类(TB)等物质,同时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和胡萝卜素等脂溶性色素发生脱镁和转化,形成了黑茶特有的色泽品质特征[16-17]。实验通过研究渥堆过程中叶色与汤色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渥堆叶色泽整体上呈现由绿向黄绿、浅黄亮、黄亮转变,在12~18 h叶色呈现黄亮的品质特征,其中叶脉由绿向浅绿、浅黄、黄亮转变,叶片由深绿向浅绿、淡黄、黄褐转变(图1);分析渥堆中叶脉与叶片色泽值变化(图2-Ⅰ、2-Ⅱ),两者L、a、b值变化趋势相同,叶脉、叶片L值随渥堆进行呈现显著性差异,两者a、b值在渥堆中呈现显著性增加,主要原因是由于长时间的湿热作用,导致了代表绿色素的叶绿素a、b和脱镁叶绿素a、b含量的显著降低(色泽a值增加,向红转变),代表黄色素的类胡萝卜素的增加(色泽b值增加,黄度增加),使叶色向黄逐渐转变,形成黑茶叶色品质。(2)渥堆中汤色由浅绿明亮向黄绿明亮、绿黄明亮、浅黄亮、黄亮转变;分析汤色色泽L、a、b值的变化(图2-Ⅲ),L值和a值渥堆中呈现波动变化,阶段性呈现显著性差异,渥堆18 h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b值在渥堆中整体呈现显著逐渐增加,特别是渥堆12 h后,呈现快速直线增加,汤色黄度明显增加(图1 CK12-T、CK15-T、CK18-T),表现出黑茶的汤色品质,这主要与茶汤内氨基酸、茶多酚、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及黄酮醇等物质含量有关。

图1 渥堆过程中叶色与汤色变化Fig.1 Changes of leaf color and liquor color during the pile-fermentation

图2 渥堆中叶脉、叶片及汤色色泽值Fig.2 Color value of leaf veins,leaves and liquor color in pile-fermentation

2.2 渥堆温度对叶色与汤色的影响

温度是影响渥堆品质的重要因素,分析不同温度条件下渥堆叶色的变化(图3),随渥堆的进行叶色都呈现由绿向绿黄、黄转变,且温度越高变化速率越快,表明温度促进叶色由绿向黄转变。比较温度对叶片与叶脉L、a、b值的影响(表2),温度对两者的影响具有相似性,对L值和b值影响较小,对a值的影响较大,渥堆6 h之后出现了显著差异,其中55℃下渥堆18 h已表现出红色,说明温度对渥堆叶a值的影响较大,呈现显著性差异,且温度越高,向红色转变越快,这主要可能是由于低温叶绿素降解存在延滞期,高温不存在延滞期,更易快速促进叶绿素降解转化[18-19]。由不同温度下a值的变化速率可看出,渥堆保持在45~55℃条件下,既可以保证渥堆速率,同时保证渥堆叶在18 h内不变红,结合不同温度下叶色的变化情况,45~55℃更有利于黑茶渥堆叶色品质的形成。

分析温度对茶汤色泽的影响(图3),不同温度条件下渥堆,茶汤都由绿向浅黄绿、浅黄、黄转变,且温度越高变化速率越快,表明温度促进茶汤由绿向黄转变,这与温度对渥堆叶的影响相同。比较温度对茶汤色泽L、a、b值的影响(表2),代表亮度的L值在12 h后出现了显著性差异,且温度越高亮度越低,代表红绿度的a值在6 h后有显著性差异,且温度越高向红度方向转化越快,代表黄蓝色的b值在6 h后呈现显著性差异,且温度越高向黄色转变越快,由此表明:高温下渥堆汤色转化较快,主要是影响红色a值与黄色b值,特别是黄色b值变化速率较快,但高温渥堆不利于汤色亮度增加,这主要是由于高温下多酚类物质容易转化成茶黄素,茶黄素进一步转化成茶红素、茶褐素,从而影响汤色。因而,45~55℃条件下渥堆更有利于黑茶汤色品质的形成。

图3 温度对渥堆叶色及汤色的影响Fig.3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leaf color and liquor color of pile-fermentation

表2 温度对渥堆叶片、叶脉及汤色色泽值的影响Table 2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the color value of leaves,veins and liquor in pile-fermentation

2.3 含水量对叶色与汤色的影响

分析含水量对渥堆过程中叶片与叶脉色泽变化的影响(图4),含水量58%的揉捻叶在渥堆过程中呈现由绿向绿黄、黄转变,含水量48%与40%的初烘叶在渥堆过程中呈现深绿向乌黄、乌褐色转变,且初烘含水量越低向乌褐转变越快,表明:揉捻叶与初烘叶在渥堆过程中色泽呈现较大差异,主要是由于经过初烘,脂溶性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b发生热作用,形成颜色更深绿的脱镁叶绿素a、脱镁叶绿素b。比较含水量对渥堆过程中叶片色泽L、a、b值的影响(表3),揉捻叶叶片L值显著性高于初烘叶,初烘叶叶片a值显著性高于揉捻叶,且整体呈现含水量越低值越大,揉捻叶叶片b值显著高于初烘叶,且整体呈现含水量越高值越大,由此可看出揉捻叶L、a、b值色泽变化趋向于黄亮色,初烘叶L、a、b值色泽趋向于乌褐色,且含水量越低向乌褐呈现越深,这与渥堆叶色的整体变化趋势一致;比较含水量对渥堆过程中叶脉色泽L、a、b值的影响,揉捻叶亮度L和b值呈现逐渐增加,初烘叶呈现降低,12 h后L值、b值与含水量都呈现显著性正相关,6 h后a值与含水量呈现显著性负相关,表明:含水量对渥堆过程中叶脉与叶片L、a、b值的影响一致,与渥堆叶色泽的变化趋势相同。

分析含水量对渥堆过程中茶汤色泽的影响(图4),随着渥堆的进行汤色都由绿向浅黄绿、浅黄、黄转变,不同含水量对茶汤色泽变化速率无明显的影响,表明不同含水量对茶汤色泽变化的影响基本相同。比较不同含水量条件下茶汤色泽L、a、b值的变化(表3),不同含水量渥堆对L值无显著性影响,对a值整体无显著性影响,对b值18 h有显著性影响,但b值差异较小,整体体现出茶汤变化速率无较明显的差异,都在黑茶渥堆汤色变化的区域范围内。从茶汤品质评价的角度分析,含水量对渥堆工艺的影响较小。

表3 含水量对渥堆叶片、叶脉及汤色色泽值的影响Table 3 Effect of water content on leaf,vein and liquor color value of pile-fermentation

图4 含水量对渥堆叶色及汤色的影响Fig.4 Effect of water content on leaf color and liquor color of pile-fermentation

2.4 渥堆进程预测分析模型建立

对渥堆叶片与叶脉L、a、b值及渥堆进程图像变化分析,表明了叶片及叶脉a值与渥堆进程图像变化呈现一定的线性趋势关系,且渥堆对叶片与叶脉a值具有显著性影响,同时不同温度下渥堆叶片与叶脉色泽也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结合渥堆进程图片变化和黑茶感官审评结果,将不同温度下渥堆进程按适度情况及感官审评结果划分成6类:35℃、45℃、55℃渥堆0 h感官评分为75分;35℃渥堆3h感官评分为80分;35℃渥堆9 h,45℃渥堆3 h、6 h,55℃渥堆3 h感官评分为85分;35℃渥堆18 h,45℃、55℃渥堆9 h感官评分为90分;45℃渥堆12 h、15 h、18 h,55℃渥堆15 h、18 h感官评分为95分;55℃渥堆12 h感官评分为100分。依据本实验渥堆叶片、叶脉色泽与渥堆进程图像关系,建立以叶片及叶脉a值对应渥堆叶感官审评结果的评价模型。图5-Ⅰ为渥堆叶脉预测进程模型,线性回归R2相关系数为

0.86,图5-Ⅱ为渥堆叶片预测进程模型,线性回归R2相关系数为0.72。通过测量渥堆过程中叶片、叶脉a值,带入模型得出预测审评得分,再结合制茶工人感官评价,可以实现渥堆进程快速准确的判断。

图5 渥堆预测进程模型Fig.5 Pile prediction process model

2.5 渥堆进程分析模型准确性验证评价

为验证本实验建立的叶脉及叶片预测模型准确性,取不同温度渥堆过程中各时期a值的平均值,带入相关的预测模型,得出预测值,结合感官审评实际值,算出预测偏差率,结果见图6。由图6-Ⅰ、6-Ⅲ、6-Ⅴ表明:不同温度下渥堆9 h以后,其进程判断的偏差率在-2.48%~10.29%,表明叶片预测进程模型的准确度在89%以上;由图6-Ⅱ、6-Ⅳ、6-Ⅵ表明:不同温度下渥堆9 h以后,其进程判断的偏差率在-5.30%~4.02%,表明叶脉预测进程模型的准确度在94%以上;由此可见,叶脉预测模型判断的准确度高于叶片,两者可同时用于辅助制茶工人快速准确地判断渥堆进程情况,提升黑茶渥堆适度的判别准确率。

图6 基于a值的预测模型准确性验证评价Fig.6 Accuracy ver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prediction model based on a value

3 讨论

渥堆过程中叶色整体上呈现由绿向黄绿、浅黄亮、黄亮变化,主要是因为渥堆过程中叶片与叶脉色泽a、b值显著增加,同时渥堆过程中叶脉与叶片色泽变化趋势相同,但呈现显著性差异;温度与含水量对渥堆叶主脉与叶片都有显著影响,前者主要影响红色a值,后者主要影响L、a、b值。这是由于渥堆过程是一个高湿热伴随微生物胞外酶作用的过程,茶叶中的叶绿素a、叶绿素b快速降解Pya(灰褐色)、Pyb(黄褐色),而类胡萝卜素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在热作用下叶色逐渐向黄转变[20-21]。不同温度对叶脉和叶片a值的显著影响,体现了温度升高加快了叶绿素的降解,对b值的影响,体现了类胡萝卜素的相对稳定。不同含水量体现了高温烘干加热,导致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向黄褐色、灰褐色物质转化,叶色L、a、b值发生巨大变化,与揉捻叶色泽形成显著性差异。

渥堆过程中汤色由浅绿明亮、黄绿明亮、绿黄明亮、浅黄亮、黄亮、黄褐色转变,主要是因为汤色b值显著增加,不同温度与含水量条件下渥堆茶汤色泽转变方向相同,含水量对汤色的转变速率无显著性影响,表明含水量的差异对多酚的转化影响较小;温度与汤色向黄转变速率呈显著正相关,这是由于多酚类物质在湿热作用下发生自动氧化,形成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等物质,且高温加快多酚物质的转化,有利于茶黄素和茶红素向茶褐素转化,在渥堆24 h后茶红素和茶褐素快速增加,24 h前茶黄素的含量相对较高[22-24],表明了试验中温度较高下,渥堆时间较长,汤色明显向黄褐色转变。

色泽是茶叶加工变化最直观、最明显的特征,色泽的表现体现了加工中内含物的变化,茶叶生产实际中,通常以色泽的变化程度判断茶叶加工的适度情况,这也是制茶师傅中流传的“看茶做茶”,但以经验的判断并不适用于标准化、广泛性的加工。基于现代图像处理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建立数据化的图像判别模型,辅助人工经验,对茶叶加工的判断具有标准化和广泛的操作性。本试验探究了黑茶渥堆色泽变化与感官品质的关系,发现随着渥堆的进行叶色由绿向黄转变,色泽a值呈现线性化变大,基于此建立了渥堆叶色泽a值与感官评价的线性相关模型,通过模型的验证性分析,基于渥堆叶色泽a值的变化可较好的判断黑茶的感官适度情况,实现黑茶渥堆加工品质的快速判断,对提升黑茶加工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基于黑茶渥堆加工环境条件、茶树品种与季节等条件的改变,实验判断模型的数据化量还有待增加,建立更广泛、可靠的预测模型。同时,基于数据化的图像技术运用到各类茶叶加工、感官评价、茶叶等级等方面,建立相应的评价模型,对提升茶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5-27]。

猜你喜欢

汤色叶脉茶汤
最美叶脉
把“照片”印在叶脉上
叶脉书签
追求美追求品味的茶汤店
从一杯茶汤启程(组诗)
一字蚀骨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只燕子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只燕子
我是一片叶子
一方鉴评 专家审评漳平水仙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