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下河南玉米产业绿色发展策略

2023-01-11吴宗奎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开封475004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2年15期
关键词:河南省玉米绿色

吴宗奎(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开封 475004)

乡村振兴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重要支撑,而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前提。在河南省乡村振兴实施过程中,绿色发展理念已被提升至与创新、协调、开放、共享同一高度,产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已然成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与新主题。河南省作为一个粮食大省,其玉米产业的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与绿色发展成为河南省农村地区产业兴旺的重大战略课题。河南省玉米产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是河南省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河南省农村地区的产业兴旺。然而玉米产业的绿色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其在转型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唯有对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进行科学探讨,准确找到问题所在,攻坚克难,才能实现河南省玉米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达到河南省农村地区产业兴旺的要求,进而实现乡村振兴。基于此,本文通过对河南省玉米产业的绿色发展现状进行梳理,厘清产业绿色发展面临的挑战,合理规划发展路径,提出绿色发展的建议,以期为河南省玉米产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一、乡村振兴战略下河南玉米产业绿色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河南省玉米产业绿色发展现状

自2003年起,河南省玉米产业迅速发展,玉米产量与种植量实现了17个年份连续增长。2021年玉米产量为2 342万吨,播种面积约3 818千公顷,是名副其实的玉米生产大省。河南省玉米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玉米初加工品类较多,但深加工品类较少,玉米产业深度与广度不足。2016年后,河南省加快了玉米产业的转型,玉米产量与种植面积出现调整,呈下降趋势,单产波动明显,震荡幅度较大,河南省玉米产业呈现集约化与现代化发展的趋势。河南省玉米消费主要以饲料消费为主,鲜食玉米消费相对较低,饲料消费占玉米消费总量的七成以上,但近年来,随着国家畜牧业发展逐渐放缓,以玉米为主要饲料的需求也逐渐放缓,玉米需求逐渐下降。在玉米鲜食方面,随着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健康的食品绿色的需求不断扩大,对鲜玉米的需求也在逐步扩大,但从总体来看,河南省玉米鲜食产业规模依然较小。以此同时,玉米生产成本快速增长,从2009年到2020年玉米生产成本正在逐年升高,其中人工成本年增速最快,是推动河南省玉米生产成本升高的主要因素。

2.河南省玉米产业绿色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资源环境质量堪忧

玉米具有较强的耐旱、耐寒性,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的山区与半山区的干旱地区,是河南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河南省多丘陵,农田水利等现代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并有设施老化缺位现象,部分地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较低,落后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与严峻的外部资源环境影响了河南省玉米的单产与质量。随着河南省对农业生产环境与农村生态文明的大力整治,河南省农业生产资源环境有所改善,但河南省玉米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距目标还存在较大差距。

2.2 绿色科技亟待突破,绿色发展效能低

虽然玉米作为河南省农作物中杂种优势利用最广泛、种植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农作物,但种植基础相对单一,高抗品种相对较少,绿色高产新品种培育难度高,品种研发技术有待加强。其次,绿色种植生产技术有待创新集成,传统化肥、农药有污染、效率低,应以病虫害绿色防治、绿色高效施肥来代替传统种植技术,实现玉米生产的绿色高产高效。同时,玉米种植的单向扩张,易导致农作物种植结构单一,不利于地区多样性,易导致地区土壤肥力退化。玉米的副产品循环利用技术有待提高,传统玉米秸秆多以牲畜饲料与取暖为主,绿色发展效能较低,应以“五化”与循环利用为出发点,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提高能效。

2.3 产业专业化经营水平低

现阶段,河南省家庭农场、种植、养殖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四种产业化经营模式为代表的新型经营主体得到了初步发展。但仍存在管理松散、盈利效率低等问题,以玉米为代表的粮食生产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水平低,生产经营组织能力相对欠缺,部分优质耕地长期闲置,经营组织生产规模小且较为分散,玉米产品深加工能力弱,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生产效率低,导致玉米生产加工成本过高,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产业容错率低,限制了河南省玉米产业的发展。

二、乡村振兴战略下河南省玉米产业绿色发展路径选择

1.河南省玉米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基础条件

1.1 良好的粮食制度环境与政策支持

在经济高速发展状态下,通常伴随着严峻的资源环境问题,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全面的、全方位的资源环境保护政策体系。针对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新政陆续实施,为全面推动河南省玉米产业绿色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随着河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逐步提高,河南省粮食与必要农产品供给已从“严重不足”转变为“总量平衡”,虽然粮食进口量有所增加,但总量平衡的基本格局未发生改变,中央储备粮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河南省粮食的有效供给,为河南省传统玉米产业转型升级与绿色发展提供基础条件与回旋余地。

1.2 较强的资金支持与业态根基

在产业绿色转型过程中,要追求产业的高效、和谐与可持续性,但产业转型初期难以避免高投入、高成本与低经济性的问题,需要一定的公共资金支持与生态补偿,而我国经济增长迅速,能为玉米产业的绿色转型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20世纪80年代以来,河南持续开展以生态农业、标准化农业为核心的农业产业革命探索,对农业资源环境污染进行了遏制,农业生态环境与食品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为河南省玉米产业的绿色转型提供了一定的业态基础。

1.3 日渐成熟的绿色消费市场

随着相关制度日益完善、宣传的不断跟进以及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等理念逐渐深入民心,全民绿色消费的意识与绿色消费意愿逐渐增强。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推动下,日渐成熟的绿色消费市场,为河南省玉米产业绿色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群众基础与发展空间,也为玉米产业的绿色发展提供了新的市场动力与需求。

2.河南省玉米产业绿色发展路径选择

2.1 加强玉米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

以河南省乡村振兴实施为契机,加大财政投入,加强玉米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玉米生产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大河南省玉米优势产业与生产功能产区培育力度,分批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河南省玉米等粮食作物的综合生产能力。注重生产技术创新与技术示范推广相结合,改善玉米生产的机械化条件,建设玉米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合理轮作休耕,提高耕地基础地力与有机质含量,为玉米产业的创高提优提供良好的肥力支持。

2.2 推进制度建设,培育优质经营主体,优化产业布局,提高生产效率

河南省应强化玉米产业的顶层设计,进一步厘清产业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循环发展的内涵和意义,有针对性的完善河南省玉米产业绿色发展的相关制度,并从碎片化、分散化向规范化、制度化转变。厘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之间的矛盾关系,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互动发展关系,加强职业农民的培养与引导,因地制宜的实现玉米产业从分散化、单一化向集约化、专业化转变,积极引导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发展浪潮中。优化玉米产业布局与品种结构,根据市场动态变化,合理规划生产,逐步完善玉米全产业链条,全方位提升河南省玉米产业生产加工能力、市场竞争力与自主创新能力。

2.3 加大玉米产业污染整治,提高资源环境质量

以乡村振兴生态宜居要求为契机,大力整治玉米产业环境污染,科学划定玉米生产功能区,以土地肥力与水资源为重点,推动玉米生产区的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推进河南省玉米“三品一标”生产,以“三化”、“三膜”为重要抓手,对农田污染,进行深入、广泛、持久的环境治理,以提高资源环境质量,为河南省玉米产业的绿色发展提供优质产地环境。

2.4 深化玉米产业技术创新,推进绿色生产技术应用

现在绿色生产技术不再仅局限于提高生产效益、降低生产成本,而是强调在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系统协调发展状态下,“倒逼”产业的绿色发展。应不断深化河南省玉米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创新产业发展机制,增大科研投入,开发玉米杂交新品种,采用绿色高效栽培、绿色水利、绿色储运等技术,使用绿色有机化肥、绿色化学农药、生物防治等手段来解决玉米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将绿色生产技术应用到玉米全产业链中,建立绿色发展的相关技术标准评价体系,并推进绿色创新成果转化应用。

三、结论

河南省玉米产业绿色发展顺应国内农业绿色发展趋势,其绿色转型发展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河南省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一环。河南省玉米产业绿色发展过程中应注重培育玉米生产创新主体,提高绿色技术供给能力,不断优化外部市场环境,建立高效的监管服务体系,不断深化市场准入制度改革,加强政策支持,夯实玉米产业绿色发展制度保障。

猜你喜欢

河南省玉米绿色
绿色低碳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收玉米啦!
我的玉米送给你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