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仿写式读写结合探寻

2023-01-11符敏华

中学语文 2022年14期
关键词:孔乙己抒情文体

■ 符敏华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常常出现读写分离和重读轻写的问题,这导致学生虽然阅读赏析能力有所提升,但是写作的时候却显得立意单一、结构混乱、语言贫乏。要改变这种情况,教师可引导学生将课文当成例子,展开仿写活动。学者钱梦龙曾经提出了模仿、改写、借鉴、博采、评析的写作训练方法,教师可以借鉴这种方法,结合各种写作技巧和语文元素设计不同的仿写环节,促使学生递进地提升自己的读写综合水平。

一、聚焦语言特点,渗透体裁知识

“文无体不立”,掌握体裁知识对提升写作水平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很多学生文体意识比较模糊,在自主创作的时候自然不能把握住题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文体。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展开仿写活动。首先聚焦各种不同文体的语言特点,然后总结归纳其写作特点,最后再尝试仿写,在写作中要贯彻自己总结的体裁知识。这样学生就能在创作中把握各种文体的特点,写出色彩鲜明的作品。

《列夫·托尔斯泰》是人物传记,文章通过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托尔斯泰的外貌,不仅体现了该人物的容貌特点,而且还通过展现其目光的犀利,体现了他的精神世界。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作品的语言展开探究,总结传记类作品的写作方法,然后展开仿写。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一张好的肖像画能将人的外貌特点清晰地展现出来,而传记则不仅要展现出该人物的外貌特点,还要体现出他的性格和能力。那么,《列夫·托尔斯泰》一文又是通过何种方法展现托尔斯泰特点的呢?”这促使学生总结文章的语言特点,学生发现作者用夸张的比喻现了托尔斯泰平庸的外貌,但是又同时用对比的方式展现出他的灵魂十分高贵。在认识到这一点后,学生再展开仿写,在描写人物外貌的时候尝试把握住人物典型特点,如茂密的头发、扁平的鼻子等,此外还可以运用对比的手法,体现出该人物的精神世界。

在结合语言特点展开分析总结,并进行模仿的过程中,学生逐步了解了各种不同文体的特征是什么。教师要设计一系列的课程,让学生围绕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不同文体进行总结归纳,并围绕自己的创作意图思考要选择哪一种文体。在此基础上进行创作,学生就能把握住关键要素,写出精彩的文章。

二、唤起内心波澜,拓展题材视野

不少学生的文章内容匮乏,缺乏生动有趣的写作素材,针对此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仿写活动,首先在阅读中进行总结,说说作者选择了哪些题材,然后拓展开来,思考还可以从哪些不同的角度入手选择题材。这样学生的视野变得更宽阔,他们也能在日常生活中唤醒内心波澜,积极积累各种写作素材,并加以灵活运用。

在学习《孔乙己》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要写封建社会,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入手,但是为何作者单单选择围绕孔乙己展开创作呢?作者写了孔乙己的哪些故事,他为何要如此选择呢?”学生发现作者并没有写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情,而是选择酒客揭短、孔乙己教小伙计识字、孔乙己给孩子分茴香豆等故事展现人物形象。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样的人物给读者怎样的感受。学生认识到:“作者所写的都是生活中的小事,让读者感觉到这就是生活在自己身边的人可能发生的事,这样他们就会思考,为何这个社会可能产生孔乙己这样的人,那么作者的创作目的就达到了。”此后教师又让学生思考:“如果要你展现我们当前的社会,你会从哪些不同的角度入手进行选材、创作呢?”学生认为可以从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人们精神世界的变化等角度入手写作,他们继而尝试收集相关的资料。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人和人、人和自然、人和社会等不同的角度入手分析,尝试给课本中的各篇文章进行归类,这样学生就会发现,可以写作的素材很多,自己平常生活中忽略了相关的内容,所以才会造成文思枯竭。这样学生能唤醒内心深处的共鸣,在生活中积极积累素材,将自己的人生经历、生活感悟等融入到创作中。

三、调动个性思维,创新结构布局

马正平先生认为学生在写作中常常出现“立意上庸、材料上枯、结构上套、语言上死”等问题,从文章结构布局上来说,他们很难形成一个创新的文章布局,而是常常陷入模式化的死胡同。不少学生在写作时喜欢选择总分总的结构,在叙事的时候喜欢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写作,这样创作的作文给人清楚、明白的感觉,但是同时也让读者觉得千篇一律,没有新意。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调动个性思维,看看作者运用了哪些独具特色的写作结构,然后思考如何借鉴吸收,运用到自主创作中。

在学习《故乡》的时候教师组织学生关注文章的结构,从平凡中看出不普通之处:“从表面上看,这篇文章是按照回故乡、在故乡发生的事情、离开故乡这样简单的顺序来写的,但是大家仔细看看,是否有一些值得一提的结构设计呢?”学生认识到:“在文章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想象的世界和现实世界结合在一起,展现了闰土、杨二嫂的变化,这样能更好地展现作者对故乡的反思。”教师引导学生在自主创作的时候创造性想象:“如果大家也要写一下回乡过程中看到的事情,你认为要如何安排文章的结构呢?大家尝试写一些更新颖的结构。”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探索,如有学生认为:“我觉得可以采用倒叙的写法,先写一下故乡有哪些变化是让我意想不到的,然后再慢慢叙述,说说这些变化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教师鼓励大家展开自主创作,尝试设计出更有新意的结构。

刘勰提出:“筑室之须机构,裁衣之待缝缉”,认为文章结构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要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各种写作结构,在创作中不只是简单模仿,而是要在模仿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创想,有所创新,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文章的行文技巧,从而提升写作水平。

四、基于行文需要,调整表达方式

在仿写活动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结合行文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教师首先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到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各种不同的表达方式,然后思考并总结它们的特点是什么,此后分析作者出于何种目的选择特定的表达方式,最后再进行自主创作,思考如何根据自己的行文需要选择表达方式。

在学习《背影》一文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文章中哪些地方是记叙,哪些地方是抒情,并说说作者为何如此设计。如有学生发现:“作者在描写父亲过铁路给自己买橘子的时候,用的是叙述,这样有助于使用细节描写的手法,更好地展现出父亲为了孩子付出了很多,后面‘我’的抒情就不显得突兀了。”还有学生发现:“文章最后提到自己和父亲的关系,揣摩父亲对自己的情感,这里作者添加了抒情的成分,如‘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等。”也有学生认为这样有助于直接抒发感情,表达孩子对父亲的爱。作者的情感已经升到了定点,如果不用抒情的手法,很难表达清楚。教师让学生围绕自己的家庭生活选择材料,进行创作,并合理运用抒情、记叙、议论等手法。如有学生写了自己和父亲因为打游戏的事情发生争吵,在描写父亲扔掉自己手机的时候,用了记叙,表达“我”的愤怒时,用了抒情,分析父亲为何要如此做的时候,用了议论的方法。

在读写结合的过程中,学生认识到可以将各种不同的表达方式糅合在一起,通过巧妙的组合让文章的形式变得更新颖、多变。这样学生在自主创作的时候也会谨慎思考,巧妙结合各种不同的表达方式,更好地抒情表意,阐述自己的观点,得心应手地创作。

五、增强文化认同,实现情感迁移

在读写结合的活动中,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探究文章中蕴藏的传统文化内容,感受其中蕴藏的爱国精神,提升文化认同感,然后再引导学生在仿写的活动中,尝试将家国情怀融入到写作中,从而实现情感迁移。

《白杨礼赞》一文用了象征的手法,用白杨树象征坚韧而勤劳的北方农民,展现出他们力求上进、朴实而坚强的精神。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体会其中的爱国情怀:“作者为何要用充满情感的词句展现白杨树呢?为何要选择白杨树来代表北方的人民呢?”学生认为作者体会到了北方人民的精神,所以想要用充满情感的词句来抒发自己的爱戴之情,作者认为白杨树最能代表这种精神,所以他就写了《白杨礼赞》。此后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创作,将某种植物和中华民族的某种精神结合在一起,运用象征的手法进行创作。如有学生选择了“梅花”,认为梅花有傲立霜雪的品质,和坚贞不屈的精神有相同之处。

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受到文章中积极健康的情感和态度影响,从而促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此基础上,学生展开迁移仿写的时候也会不由自主地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文章中,写出充满真情的文章,展现自己的审美创造能力。

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收录了不少精彩的文章,教师要利用它们的特点,组织学生展开丰富多彩的仿写活动。这样学生能逐个击破,逐步了解语文元素,学会如何将各种写作技巧运用到自主创作中,这样他们的创作水平就会一步步得到提升和发展。

猜你喜欢

孔乙己抒情文体
点赞中国为抒情女高音而作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论中国文体发生与早期发展的途径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会抒情的灰绿
孔乙己(下)
孔乙己
抒情和说理,“宗唐”和“宗宋”
『双阳』抒情十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