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师德师风治理与建设之高职院校发展策略研究

2023-01-11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师德师师德育人

安 伦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 教务处, 河北 张家口 075051)

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事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师德高尚。教师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目前,高职院校广大教师师德师风总体上呈现教书育人、甘于奉献、爱岗敬业、严谨治学、为人师表的积极健康态势。但在国家加大对职业院校的投入扶持力度,职业院校处于“提质培优”的大背景下,随着办学机制、办学环境的变化,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出现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师德师风的治理与建设工作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加强师德师风的治理与建设是一项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

一、高职院校师德师风治理与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少数教师在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问题表现为:一是重个人、轻集体,重收入、轻奉献。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少数教师使命感与责任感变弱,把党的教育事业片面地当成是谋生的手段,奉献精神缺乏。有的教师把精力时间用于兼职和商业活动,热衷于兼职兼薪,对教学工作专注度减少,对学生漠不关心、采取回避的态度。二是重教书,轻育人。有的教师不注重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觉得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综合素质培养与己无关。极个别教师忽视自身的师德修养,自身的“三观”不正,在与学生交流过程中有意无意流露出一些负能量的思想观念,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健康的人生观和发展观的确立。三是对待学生冷漠,缺乏必要的爱心和耐心。教师的天职就是热爱学生、教好学生,这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底线,不爱学生的人就不能成为一名合格教师。个别教师对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想漠不关心,教学简单粗暴,动辄指责埋怨,甚至侮辱人格;还有的教师把学生当出气筒,将个人生活、工作上的成见、怨气撒在学生身上,损伤学生自尊心,伤害学生心理健康。四是思想境界落后,服务意识不强,精神状态不佳。现有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在实践工作经历、教学经验、学历层次、教学能力与水平上存在一定差异,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千差万别,良莠不齐。有的教师对喜欢动手学习的高职学生,不能因材施教,以“教师爷”的身份自居;有的教师夸夸其谈,纸上谈兵,备课不备学生,教书不看对象,教与学成“两张皮”,教不懂,学不会,“两难受”,教与学严重脱节。

二、高职院校师德师风治理与建设问题成因分析

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也在发展壮大,在多元化思想的冲击下,高职院校教师的师德师风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追其原因主要为:一是坚定理想信念、敬业奉献精神的缺失。少数教师重文凭轻人品,没有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对以德修身、以德育人不重视,不珍惜来之不易的教师身份和不断提高的社会地位,以至于职业荣誉感和责任心不强,理想信念不坚定,敬业奉献精神缺失。二是“三全”育人意识的缺失。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求,建立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职业院校要由载体资源的要素整合上升为体制机制的全新驱动。少数教师理念认识不高,将教师教学与学生成长过程脱离开,将思想政治工作与教育事业分离开,忽视了立德树人这个教育的根本任务,忽略教师、学生、家庭、学校、社会五大育人主体的全过程链接的重大作用,“三全”育人意识缺失,师德师风水准不高。三是考评机制的缺失。虽然高职院校对教师的评价采取的是师德一票否决制,但在具体的量化上不好操作,主要以教师的学历、工作量、发表的论文课题、获得的教学荣誉等对学校办学规模、排名有影响的方面来具体量化评价,个别教师工作趋功利性、实用性,甚至道德观与价值取向出现偏离,造成对教师师德师风有效的评价和约束的缺失。四是治理方法、手段上的缺失。师德建设的制度、组织、任务的落实不够,师德建设各部门各方面履行的职责不到位。师德师风建设在管理方法、手段上也存在有形式陈旧、内容单调、手段呆板等问题。教师乐于接受并积极参加的师德师风治理与建设的教育学习活动不多,没有形成一个真正的长期的师德治理与建设的系统工程。

三、加强高职院校师德师风治理与建设的建议

针对上述高职院校师德师风治理与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治理。

(一)提高思想认识和政治站位是前提

把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准和政治思想素质放在第一位,提高政治站位,对在师德师风方面出现的问题要高度重视,积极认真对待处理,继续增强高职院校师德师风治理与建设的紧迫感与责任感。强化高职院校党委的主体责任,各级党总支、党支部坚决落实学校党委的部署,加强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师德修养;严把高职教师进口关,对新进教师重点考察师德师风,实施青年教师培养计划,深入开展师德师风的督导、表彰、宣传、教育、学习等活动;加强师德师风理论学习,以高尚的道德情操熏陶高职教师,把师德师风建设与教师培养结合起来,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吸引力,强化每一位教师师德师风的自我约束与自我修养;落实高职教师下企业锻炼政策,进而提高教师道德水准和职业素养。让师德治理与建设覆盖学校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单位,坚决做到全员、全过程育人。

(二)着力加强制度体系建设是基础

自始至终把制度建设贯穿高职院校师德师风治理与建设中,一是加强师德师风治理与建设的制度体系建设,明确师德师风治理与建设的基本规范、基本要求及政策措施。坚持和完善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建立教师师德师风定期调研制度。完善学校的规章制度,完善科技学术研究规范,完善教学工作量标准和质量,完善辅导员工作条例,明确评优评先等工作的要求。二是抓好主体责任,使学校各方面工作形成合力,沟通及时、责任明确、协调有力,制定高职院校教师师德师风评价标准体系,科学地、全面地评价系部、评价教师。三是加强监督,狠抓落实。建立以师德为先的校内绩效工资发放方案,师德高,收入高;制定重在体现师德师风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标准,师德高,职称高。划定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红线,一旦违反,公开处分,一票否决,可以调离教师岗位,撤销教师资格等。

(三)建立创新监督机制是关键

坚持院领导听课教学一线,督导督学、督教制度,及时把握学校每一位教师师德师风治理与建设的情况,定期抽查教师的教学资料、教学环节的情况等,督促教师自觉履行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同时,建立由政府、学校、在职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社会人士、教学督导齐抓共管、共同参与的“七位一体”的师德治理与建设监督网络,建立并创新师德问题零报告制度和舆论监督的长效机制及办法,及时将社会、家长、教职工和学生通过互联网、意见箱等多种形式反映的师德师风治理与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相关部门、反馈给教师本人。

(四)切实抓好工作落实是保障

高职院校师德师风治理与建设的根本保障是工作落实,要将其纳入学校总体发展规划,纳入“十四五”发展规划,加强领导,层层抓落实,深入教学一线,调查研究,发现新问题,分析新问题,探索新规律,总结推广师德师风治理与建设的新经验,把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发挥教师党员的作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挥好党组织的先进堡垒作用,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环境。各级党员干部带好师德师风治理与建设的头,以身作则,做好表率,引领师德风尚。

结语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要求全体教职员工都要成为“育人者”,实现育人无时不有,将立德树人覆盖到课上课下、网上网下、校内校外,实现育人无处不在。

猜你喜欢

师德师师德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新时期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实践路径
谨防师德师风失范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组织人事视角下的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研究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的实践思考
浅谈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