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体融合的发展现状与建议

2023-01-11

中国传媒科技 2022年7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融合发展

王 枭

(北京悟生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100000)

导语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日常接触到的信息数量呈爆炸式增长。信息的来源、正确性都难以在短时间内确认,错误信息造成的社会性恐慌等恶性结果。以微信公众号、微博社交网络平台、短视频信息流平台为首的新媒体在带来信息“去中心化”传播好处的同时,也给我国主流媒体的宣传带来了的挑战。例如传统媒体及时发布信息能力的相对欠缺,信息传播速度及范围不及新媒体、自媒体,部分信息发布运营人员专业性不足,造成了谣言大范围扩散,政府公信力遭受质疑甚至境外宣传势力的渗透等问题。

如何在新时代既保障新媒体快速更新迭代,又发挥主流媒体权威、专业的宣传优势,需要政府部门、宣传部门、媒体行业共同研究与突破。自2014年《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1]公布以来,我国媒体融合战略发展已推进至第9年。2022年做好媒体融合研究不仅关系到互联网时代国家能否利用好信息技术利器稳固思想舆论宣传,也影响着我国整体形象在国际方面的树立,同时更是我国媒体在新时代能否掌握一定国际话语权及国际影响力的关键要素。

信息技术与信息传播迅猛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从业者投入到信息领域、传播领域来为国家媒体融合战略贡献自己的研究成果,实现为行业兴盛、为国家尽责、为人民服务的价值。本文从行业、高校、政府三个方面介绍了媒体融合的现状,并从战略分析、人才培养、行业升级三个方面提出了发展建议。

1.媒体融合研究的意义

1.1 媒体融合研究的起源

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将“融合”(Convergence)一词引入传播学领域,开启了媒体融合(Media Convergence)研究的大门。中文“媒体融合”翻译自英文词汇Media Convergence,又译为“媒介融合”。2005年,伴随着中国人民大学蔡雯教授发表的多篇相关学术研究成果,“媒介融合”一词也被引入国内。[2]

根据蔡雯教授对于媒介融合的定义[3],新时代下的媒体融合可以理解为:通过互联网信息、通信等科学技术的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通力合作,形成在内容生产、传播渠道、接收终端、运营手段、组织管理等方面融合发展的全媒体产业链。

我国媒介融合的研究与发展过程跨越了四个台阶。一、传统媒体(报纸、广电)机械地将新闻信息上传至互联网;二、纯电子版信息产出;三、全媒体信息联合产出;四、融媒体(融合媒体)信息生产。融媒体已成为我国目前媒介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4]

1.2 我国研究者对媒体融合概念的不同理解

自蔡雯教授将“媒介融合”即媒体融合概念引入国内传播学领域后,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开始重视媒体融合研究,同时对“媒体融合”或“媒介融合”的概念也有不同总结。

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归纳了三类媒介整合形式,其中最核心的概念是“电子化和数字化是所有媒介未来的发展形势”。[5]中国人民大学高钢教授对媒体融合的假设是否成立、理论体系是否形成等进行了分析与验证,指出“现代信息技术推进的信息传播的技术手段、功能结构和形态模式的界限改变及能量交换”。[6]复旦大学孟建教授总结出媒介融合的两种表现形式,即在传媒业界跨领域的整合与并购,和媒介技术的融合。[7]喻国明教授将媒介融合扩展到广播电视领域,提出媒介融合“是基于数字化技术的不同媒介之间的资源共享,是电视媒体获得市场竞争力的一种有效策略”。[8]

1.3 媒体融合对促进国家发展的作用

加速建设与完善融合统一的全媒体传播体系,有利于巩固党中央宣传阵地,有利于主流思想正确引导舆论传播,有利于进一步改革与统一思想宣传战线。[9]

2.我国媒体融合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2.1 早期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

我国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在不同阶段与不同层面都出现过若干问题。诸如传统单一化生产模式难以适应融合发展要求,媒体融合不适应用户习惯的变化,发展策略的评判标准呈现泛化趋势,渠道扩展与创新面临着新的困境等。[10]暨南大学支荣庭教授早在2011年就指出了媒体融合发展中的核心问题,即传统媒体在打破与新兴媒体的产业壁垒与市场边界中存在的困难。[11]传统媒体的优势无法简单地复制平移到新兴媒体中,这使得转型非但没有升级,反而制约了媒体融合的发展。一味地强调数字化、网络化,却不深入了解互联网思维,单纯模仿新兴媒体的表面形式,是早期传统媒体转型中面临的一大问题。传统媒体在打造了自己的数字平台后,在新媒体市场的开拓业绩远远低于期望的水平,甚至可以说总体上并没有多大的成功。问题就在于传统媒体的最大优势是内容的专业度,而在注重用户与媒体互动性的新媒体面前,传统媒体失去优势,忽略了与用户的互动性。

2.2 国家政策加速媒体融合的发展

为解决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党和国家推出了一系列的指导方针,为媒体融合的创新路径与科学方法指明了方向。

2014年4月,《人民日报》刊载了中宣部部长刘奇葆的文章——《加快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12]文章指出了媒体融合升级为国家战略的紧迫性,要注重提升传媒行业发展媒体融合的观念与认知水平,充分利用新兴科学技术,不断促进传媒产业内容生产力与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形成科学组织架构、管理制度、运营体系与传播流程。

2014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13]《指导意见》的通过标志着媒体融合正式升级为国家级战略,同时也为之后的媒体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

我国媒体融合已进入全媒体、融媒体时代。2019 年1 月2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发表讲话——《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14]讲话一方面肯定了媒体融合发展的成果,同时也强调了下一阶段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和规律,为融媒体传播体系的构建打下坚实基础。

2.3 媒体融合在产业实践中的成效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制定“互联网+”计划。[15]“计划”强调我国制造业要能够与新技术相结合,通过互联网、移动通信等创新科技推动工业、电子商务产业与金融行业的发展,进一步拓宽国际市场。这不仅标志着“互联网+”升级为国家战略,同时也为我国传统媒体升级与媒体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互联网思维的引入与实践,促进了传统媒体产业的转型与升级,加速了我国媒体融合的发展进程。

2015年,阿里巴巴集团宣布投资12亿元人民币参股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16]互联网巨头本身就已形成数字化科教文娱及媒体传播的生态圈,能够发挥其自身科技创新、渠道对接、营销策划、产品形态、内容生产等诸多优势,助力上海本地传统媒体升级新型数字化媒体生态链。

2.4 媒体融合领域学术研究的硕果

一直以来,我国媒体融合研究人员致力于如何超越新旧媒体跨界壁垒的研究, 在引入互联网技术的前提下不断创新,走出了融合时代下“互联网+媒体”的传媒发展新路径。

中国人民大学陈丽丹教授提出了用互联网思维推进媒介融合。[17]媒体融合不仅仅是抓内容、拼渠道,而是要形成“内容优势+产品创新+渠道铺开”的整体。胡正荣提出“广播电视媒体智能化发展的四条路径”。[18]严三九教授提出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路径创新“十项建议”,推动媒体管理部门领导、媒体单位领导、媒体一线从业者共同努力,开拓创新,扎实推进,并在我国媒体融合发展的基础上,加快推进我国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建立我国现代传播体系。[19]

在党的政策指导下,媒体融合工作者们通过多年来的共同努力,一步步解决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为新时期的媒体传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我国媒体融合发展不断打破瓶颈,融合更加深入、发展更加多元,已步入新的发展阶段。这一点在《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2017-2018)》中也有体现。[20]

3.展望新时代的媒体融合

3.1 媒体融合发展的未来方向

融媒体时代,媒体融合要寻求新的突破。媒体智能化、管理法制化、传播国际化,将成为媒体融合下一阶段纵深发展的重点。

3.1.1 媒体智能化

媒体智能化将进一步加强移动互联网与创新技术在融媒体领域的融合。2021年8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8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1]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 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11亿,其中移动互联网用户占比已经飙升至历年之最,高达99.6%,互联网普及率达71.6%。因此,无论是在信息生产领域,还是媒体传播领域,都应该充分利用网络与科技,根据党政方针,把控正确的舆论方向,提升信息传播价值,造福国家和人民。

媒体智能化不仅仅是要实现融媒体的互联网覆盖或是运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信息传播,新时期下更要拥抱尖端科技与前沿创新模型。随着我国通信领域的5G技术领跑全球,以及人工智能、大数据领域的飞速发展,未来将有更多超越现代互联网与移动通信技术的新科技模型出现。这不仅需要国家与有关部门出台新政策,加大相关领域的研发投入,更要求媒体融合相关从业人员具备科技视野与创新精神,不断关注创新科技的发展,并能够投入到媒体传播与科技融合的研究与创新中,探索出一条新科技服务融媒体的创新路径。

3.1.2 管理法制化

管理法制化,要建立健全融媒体的运营标准与管理法规,让媒体传播走上法治轨道。统一的管理与规范,一方面提升了传统媒体转型与升级的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也促进新兴媒体的科学迭代与发展。在由信息数据主导的互联网传播背景下,全面强化科技治网手段与能力是媒体融合深入发展的保障。

管理法制化是要统一发展与管理的标准,让各地各级传统媒体转型新媒体及新兴技术、产业结合的战略上、过程中都有法可依、有规可循。在媒体智能化发展的大趋势下,媒体融合行业要能够预见产业新模型的发展所带来的立法与规章制度确立的滞后现象。因此有关部门要提前做好适应新产业的新法规的发布流程,从而能够及时补充法律条款,不断优化行业尤其是互联网传播领域的规范。推动法规政策落实的执行者要能够科学高效地调用创新科技资源,使技术手段融入法治管理中,促进融媒体行业健康、健全、正规、高效发展。

3.1.3 传播国际化

传播国际化,不仅要求我国媒体融合要引导国民思想意识,掌握舆论场主动权,同时也要把握国际传播领域的趋势,不断提升对外传播效果。随着移动技术的进步、社交网络的繁荣、可视化传播的壮大,我国融媒体发展要充分利用好新兴技术,不断完善对外传播的话语体系,提升国家与民族自信,通过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我国的国际话语权。

将相位屏仿真的在轴闪烁指数结果与理论公式计算的在轴闪烁结果进行对比可得到图3所示结果,该理论结果与文献[15]相一致.图3为贝塞尔高斯涡旋光束在轴闪烁指数随光束宽度的变化情况,其中参数设置为从图3中可以得出贝塞尔高斯涡旋光束在轴闪烁指数相位屏仿真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相差无几,且随着光束宽度的增大,贝塞尔高斯涡旋光束的在轴闪烁指数变化呈现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情况,其中w0≈0.012 m附近处的在轴闪烁指数呈现最大值,w0≈0.044 m附近处闪烁指数呈现最低值.

媒体智能化、法治化是实现传播国际化的必要前提。引入创新技术做好传播手段的升级,有助于拓展传播范围在全球的覆盖,有助于信息在不同区域文化间的纵深推广。做好行业发展的监管有助于规范传播路径,提高国际传播层面的效率,从而更迅速、更及时地把握住国际话语权,稳固我国媒体在舆论与宣传上的主导地位。

传播国际化不但着眼于当下,更是未来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多年来我国从业者对媒体融合的探索正不断趋近成熟,这为国家发展战略从优化行业、产业内部问题向更广阔的国际视野升级提供了坚实基础与必要保障。融媒体时代,全行业要上下一心,形成合力,将战略格局从微观层面的自我升级提高至宏观层面的国际话语权把握。为了实现传播国际化这一重大战略目标,媒体融合的推动过程必将进一步促进国内融媒体产业优化与升级,创新技术的开发与利用,以及法律政策的完善与落实。

3.2 相关从业人才的培养路径

在媒体融合的发展过程中,从业者专业素质与综合素养的缺失一直是人才层面凸显的问题。由于“传统媒体要向新媒体转型”的紧迫性,诸多传统媒体,尤其地方性主流媒体在人才招聘与培训方面缺乏科学体系,组织架构、运营管理、渠道疏通、信息发布的环节都有不足,导致不少地方性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遭到群众诟病。时代发展越迅猛,对人才的要求也就越迫切。我国媒体融合发展必不能因人才数量上的不足而掣肘技术层面、法治层面,以及国际传播层面的推进。

媒体融合的发展离不开行业人才的培养与人才对行业的贡献。早在2013年,南京财经大学新闻学院王漱蔚教授就已提出高校媒介融合人才的培养路径,通过师资结构重整、课程体系革新以及培养环节变革,来培养媒体融合时代背景下的新闻人才。[22]

我国目前已进入融媒体时代,从业人员已不仅局限于新闻人才。新时代,汇集互联网信息、移动通信、计算机科学、新闻与传播等多领域人才已成为发展媒体融合的迫切需求。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体系应面向媒体智能化、传播国际化的客观需要,进一步加强新闻学、计算机、新媒体等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培养兼具创新技术与国际视野的行业精英。如,2019年中国传媒大学成立了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标志着我国高校已开始着力培养媒体融合与传播领域的高端专业人才。

3.3 主流媒体的策略升级

主流媒体作为媒体融合发展的核心,应不断升级发展策略,进一步完善融合实践。主流媒体未来的发展策略,必定是在互联网领域不断深耕。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与开拓中,要注重细分领域的战略升级——大平台矩阵的建设与完善至关重要。

主流媒体布局大平台建设的策略,核心是形成互联网传播的媒体矩阵。MCN机构已成为当下制造媒体矩阵的重要组织形式。主流媒体应发挥自身优势,利用商业化MCN机构的成功经验,尽早布局MCN组织建设。主流媒体具备传播权威性、渠道独立性、内容专业性、管控能力强、政府资源多等优势,布局MCN必将助力主流媒体再次升级。

主流媒体布局MCN与平台矩阵,要把握好“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关键原则。“从群众中来”,一方面是要跟广大成功的媒体企业借鉴成功经验,以更开放、更包容的心态做好产业规划与管理运营;另一方面也要承接好综合化人才的培养与招募。“到群众中去”,则是要能够做到更加科学而有效地引导用户及广大信息传播接收者,把控主流思想在人民群众中的传播重点、传播方向、传播渠道。

在MCN组织机构的运营管理下,主流媒体能够实现与更广泛的用户达成深入的互动,这又是对主流媒体的一个重要的正向反馈,形成了主流媒体融合发展的良性循环。

结语

近年来,媒体融合发展已成为国家重要战略之一,着力构建并完善从全媒体到融媒体的传媒体系已成为传媒行业自上而下的共识。媒体融合的发展格局包括但远不局限于传统媒体的转型、思想宣传及其存在与发展价值。而是要着眼于更高的格局,把融合传播视为更高效地组织社会的形式,提高信息流通效率,减少国家治理成本,促进未来社会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新时代下媒体融合发展,更要着眼于未来远景与国际视野。媒体智能化、管理法制化、传播国际化、人才综合化、平台矩阵化,顺应融媒体时代的发展需求,将助力我国媒体融合走向更高的台阶。在“十四五”规划指导下,在对2035年远景目标的展望中,中国媒体融合的发展必将走在世界前沿。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融合发展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传统媒体创新发展方向
以资本运作纾解传统媒体困局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