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艺”之首

2023-01-10本刊编辑部

科学大众·小诺贝尔 2022年12期
关键词:琴家八音抚琴

本刊编辑部

古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成熟的、活着的艺术,为中国所独有,已有3000多年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符号之一,是中国文人所必须具备的素养“琴、棋、书、画”中的一种,且位居首位,与书画、诗歌以及文学一起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承载者。2008年,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我国传统的拨弦乐器。根据文献记载,早在周朝时期,古琴就已在民间广泛流传,且备受人们喜爱。在“四大名著”中,也有对古琴的明确描写。

古琴属于“八音”中的“丝”。“八音”是指我国古代制作乐器的八种材料,其余“七音”为金、石、竹、匏、土、革、木。

造型优美,形神兼备

古琴长约三尺六寸五分(约1.2米),象征一年365天;面圆底扁,象征天与地。

琴身与人身相对应,分头、颈、肩、腰、尾、足。具体来说,古琴由琴面、琴弦、琴头、琴尾、琴底、轸子、雁足等部件组成,琴面上还有琴徽、断纹、龙池、凤沼等部分。

古琴最初只有5根弦,内合“五行”——金、木、水、火、土,外合“五音”——宫、商、角、徵、羽,象征君、臣、民、事、物5种社会等级。后来,周朝的周文王、周武王增加文、武二弦,象征君臣之合恩。

古琴一弦外侧的琴面上嵌有13个圆形的物件,称为徽。居中最大的徽象征君,代表闰月,其余12个徽分别代表12个月。

天地之音,安静悠远

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被称为“太古之音”“天地之音”。

“静”可以说是古琴音的最大特点,这里的“静”还有两层意义:一是抚琴需要安静的环境,二是抚琴更需安静的心境。抚琴者利用7根弦、13个徽,通过不同的拨弦方式,可以演奏出4个八度。

古琴有3种音:散音7个、泛音91个、按音147个。“散”是空弦发音,其音刚劲浑厚、松沉而旷远,让人起远古之思,常用于曲调中的骨干音;“泛”是以左手轻触徽位,发出轻盈虚飘的乐音,音如天籁,有一种清冷入仙之感,多弹奏华彩性曲调;“按”是左手按弦发音,移动按指,可以改变有效弦长,以达到改变音高的目的。按音非常丰富,吟猱余韵细微悠长,时如人语,可以对话;时如人心之绪,缥缈多变。

派系众多,各具特色

琴乐是人心灵的外在体现,琴家对琴文化的理解,受天资、性格、个人修养、思想境界、心理状态的影响。

由于各個琴家的理解不同,流露于指下,则神韵各异,形成不同的艺术风格。风格相近者,最终形成琴派。琴派之间的差别,主要取决于地域、师承和传谱等条件。

古琴有浙派、京师派、江西派、金陵派、广陵派、浦城派、泛川派、诸城派、九嶷派、梅庵派、岭南派等琴派。每个琴派都由不同的创始人建立,具有各自的曲风特点和代表琴曲。如清代徐常遇等人创建的广陵派,主要风格为中正、跌宕、自由、悠远,代表作有《梅花三弄》《广陵散》等曲目;再如南宋末年郭沔创建的浙派,主要风格为流畅清和,代表琴曲有《潇湘水云》《樵歌》等。

猜你喜欢

琴家八音抚琴
《八音的秘密》
I want to be ……
《修真秘要》导引系列之一 “仙人抚琴”导引法
《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馆藏音响档案珍粹:丝桐神品
——古琴》
伯牙抚琴
古人弹琴 五不弹
乡村八音
布依八音坐唱
十大琴曲
抚琴只为弹一曲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