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啖荔枝三百颗,会上火吗

2023-01-10许秀华

科学大众·小诺贝尔 2022年12期
关键词:现代医学肿痛果糖

许秀华

罗浮山地处今天的广东省博罗、增城、龙门三县区交界处,亚热带高山气候,四季如春,每天都能从树上采摘新鲜的枇杷和黄梅。如果每天都能吃到300颗荔枝,我就待在这里不走了,做个地地道道的岭南人。

惠州一绝

〔宋〕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苏轼借荔枝明志

若论古代文学家里的“吃货”或美食家,非北宋苏轼莫属,他毫不掩饰自己对于美味的追求。今天的我们在餐馆里点菜,时常会和东坡肉、东坡肘子不期而遇。据说,其烹制方法由苏轼首创。苏轼甚至专门作诗,广而告之自己对某种食物的喜爱。

苏轼给荔枝“做代言”时,人在岭南。不过,他可不是去那儿旅游,而是被人在皇帝面前告了状,被贬谪到岭南的。今天的广东是中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表率之一。然而,在古代,原生态的自然环境虽然生物多样性丰富,但是对人类并不友好。受限于医疗水平的发展,疫病肆虐的广东不是一个居住生活的好地方。苏轼仕途失意,心中颇为苦闷。好在苏轼有着强大的自我调节能力,善于苦中作乐。这不,苏轼借荔枝明志:只要有荔枝吃,何惧贬谪!

荔枝真的不能多吃吗

不过,每天吃300颗荔枝却是一件有争议的事情。有人说,荔枝吃多了,会上火。荔枝真的不能多吃吗?

在现代医学上,并没有“上火”这个术语,“上火”是我国传统医学范畴的一个术语。这是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在医学观念上的区别。相比于传统医学,现代医学更加侧重于从分子机理上研究人体出现各种异常病症的原因,希望将病理过程像写剧本一样,详详细细地描述出来。即在特定的环境背景下、某个特定场景中,有主角,有配角,随着时间的推进,通过各种交互作用,上演一台分子之间“爱恨情仇”的电视连续剧。

首先,荔枝吃多了,有一部分人确实会出现身体不适。比如,有些人会大便干燥、牙龈肿痛、咽喉肿痛、脸上长痘痘,有些人还会出现头晕、心慌、出汗、手抖、饥饿甚至晕厥等低血糖症状,后者也被称为“荔枝病”。因此,很多人建议,荔枝一次不要多吃,吃十几颗就行了。这和苏轼的300颗可真是有着数量级的差距。但是,有些人狂吃荔枝,却一点儿异常情况也不会发生,很有可能苏轼就是这样的荔枝友好体质。

为何不同的人对荔枝的耐受性不同

为什么不同的人对荔枝的耐受性有这么大的差异?其实,对于这个问题,到目前为止,科学界也没有得到标准答案,很多科学家甚至都不愿意去花时间去研究。所以,网上众说纷纭,谁也说服不了谁。

实际上,“上火”在现代医学的概念里就是身体局部产生了炎症反应。荔枝吃多了,会出现牙龈肿痛、咽喉肿痛,很有可能是荔枝中的某些成分引发了这些部位的炎症反应;而大便干燥,很可能是荔枝中的某些成分干扰了肠道菌群之间的微生态平衡;脸上长痘痘,则可能是荔枝影响了脸部微生物菌群的组成,导致一些致病菌偶尔占了优势,在脸上过度繁殖,导致皮肤溃疡。这也许就能解释为什么有人多吃荔枝会上火,有人不上火。不上火的人,身体免疫功能好,可以抵御荔枝中某些特殊成分的刺激;而上火的人,可能正好那段時间身体状态不好,被荔枝中的某些成分诱发了身体局部的炎症。现在有研究推测,荔枝中的促炎症成分可能是一种特殊的水溶性蛋白,它会使血液中巨噬细胞中的促炎因子变得活跃,进而引发人体产生炎症。

果糖含量高,不宜贪吃

科学界比较一致的观点是“荔枝病”的成因:荔枝中的果糖含量极高。人体的血糖过高时,会加大胰岛素的分泌量,将血液里的葡萄糖水平降低到正常水平。但是,胰岛素无法降低血液中的果糖水平。当食用大量果糖时,也会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这时,血液中的葡萄糖被胰岛素大量消耗,而果糖转化为葡萄糖的速度远远比不上葡萄糖被胰岛素消耗掉的速度。在葡萄糖的消耗量远大于生成量的时候,人体的血糖就会过低,进而出现低血糖的各种症状。

猜你喜欢

现代医学肿痛果糖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温胆汤在现代医学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雪莲果低聚果糖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
果糖基转移酶及低聚果糖生产研究进展
家用小方治疗咽喉肿痛
鼠疫促进现代医学
小方子治疗咽喉肿痛
评方小平《赤脚医生与现代医学在中国》
HPLC-ELSD法测定不同产地麦冬及山麦冬中的果糖
消肿止痛散外敷治疗四肢闭合性损伤肿痛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