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防霉盲区动态监测霉变预警平台

2023-01-10湖南省宁乡市第十三高级中学欧子嘉左可欣

发明与创新 2023年4期
关键词:报警信号盲区温湿度

◆湖南省宁乡市第十三高级中学 欧子嘉 左可欣

一次,我们在公交车上听到两位老人在讨论粮食的收成与储存问题。其中一位老人说,这两年虽然谷子丰收了,但家里的粮仓年代已久,有点渗水,导致储粮因霉变板结变质白白浪费了。在为他们感到惋惜的同时,我们不约而同地想要发明一个能自动监测粮食储存状况的装置。

在学校科技辅导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我们开展了研究。

一、前期准备

(一)搜索、查找资料

了解粮食储存的相关知识,以及粮食因储存不当造成的浪费情况。

(二)作品查新

通过上网搜索,查到与本课题相关的专利8项。经过比对发现,“防霉盲区”从未被提及,具有原创性,传感器综合技术也是新概念,因此,本项目的研究具有新颖性。

(三)成立研究小组

我们成立了粮仓防霉变研究小组,欧子嘉负责调查问卷的设计、研究报告的撰写,左可欣负责资料(包括拍照、上网查新等)的收集整理,联系作品的制作、调试与实验等事宜。

(四)实地调查与访谈

通过实地考察、访谈、上网查找资料,我们对粮食储存情况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

大型的粮食储存仓库(如中央储备粮宁乡直属库)的设备、设施很先进,配备了复杂而又全面的粮情监测和管理、处理系统,智能化程度较高。储存在这里的粮食损耗率只有1%~2%。

小型粮库(如双江口金霞粮库)现代化水平低,主要靠工人眼观、鼻闻、手摸等方式了解粮情,因此储存在这里的粮食经常存在表面良好而内部已变质的现象,粮食损耗率达4%左右。

农户储存粮食时,主要将粮食堆放在粮仓、墙角,或将粮食装袋后堆在一起等。当粮食出现受潮、渗水、发热等现象时,人们不能及时发现,所以农户家中储存的粮食发霉变质的情况时有发生,损耗率达8%~10%。

我们决定针对储存粮食时不易被发现而又极易出现霉变的区域(我们称之为防霉盲区)进行研究,设计制作基于无线传感技术的防霉盲区动态监测霉变预警平台。

二、设计原理

在防霉盲区安放温湿度传感器,即时捕捉温湿度信息,并设置温湿度超标报警程序。相对湿度超过75%或温度超过30 ℃,传感器发出报警信号,巡查机器人实时监测、接收信号,数字显示屏显示出现异状的具体区域,同时语音报警器发出警报声,提醒管理人员及时采取降湿、降温措施。

三、技术方案

利用无线传感技术采集温湿度信息,设定温湿度异常的报警区间。将敏感元件放在防霉盲区,当温湿度都处于正常区间时,传感器进入休眠状态。当温湿度处于非正常区间时,传感器启动报警程序,发出报警信号。动态监测平台收到报警信号后发出语音警报,并显示异常位置。

四、装置设计

本平台由信息采集端(温湿度传感器、传感器信息采集处理器)、无线信息发送端、信息接收端(无线信息处理器)、监测控制器(温湿度信息显示端、温湿度超标语音报警)、电源及开关等构成。

信息采集端由DHT11数字温湿度传感器和检测、多路开关组成。信号分析模块由NRF24L01无线收发模块、STM32F4单片机控制模块组成。信号处理模块由STM32F4单片机、TTS文字合成语音模块、TFTLCD触控屏、FSMC接口等组成。

图1 信息采集端执行流程

图2 信息监测端执行流程

五、模拟实验

基于无线传感技术的防霉盲区动态监测霉变预警平台做成后,我们进行了模拟实验。

用嘴巴呼气,增加2号防霉盲区的湿度,利用湿度传感器测量湿度。当湿度达到75%时,动态监测预警平台发出报警信号,显示湿度异常的区域。

用电吹风热风加热1号防霉盲区,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当温度达到30 ℃时,发出报警信号,显示温度异常的区域。

测试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该平台能在防霉盲区实时自动显示温度和湿度,一旦监测数值超标则马上显示红色预警字幕,并发出语音报警。

图3 防霉盲区动态监测霉变预警平台测试

六、创新点

(一)提出粮食储存中“防霉盲区”的新概念,并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发现霉变盲区,为农户储存粮食提供新方法,帮助其升级改造家用粮仓。

(二)利用传感器技术,动态监测温度、湿度的变化,提高信息的可靠性与准确性,为及时处理粮食霉变问题提供了技术保障。

猜你喜欢

报警信号盲区温湿度
盲区50米
基于AT89C51的数字型蚕用温湿度计的设计
YY0709-2009医用报警系统标准难点分析与解读
基于DSP的多路温湿度监测系统
交叉感应环线通信盲区分析和应对
一起典型的站内电码化故障处理
基于温湿度控制的天气预测装置
基于DSP和μcos的温湿度检测系统的设计
产能不足、去向不明,危废监管盲区依然存在
蜜蜂语音报警信号被破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