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视创制竞技真人秀节目的创新模式
——以《开拍吧》为例

2023-01-10魏冕

中国地市报人 2022年8期
关键词:真人秀创作

魏冕

随着真人秀影视节目产业的快速发展趋势,大量真人秀综艺节目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出现,其中不乏一批优质的节目作品,但是更多真人秀节目由于本身制作质量不过关或是没有做好宣发及受众定位工作等种种原因,导致最终口碑与收视率不佳,不仅浪费了节目制作方的资源与精力,更有可能会因为节目的一些价值观取向问题在社会舆论方面产生不良的影响。如何制作一档口碑与收视率双丰收的节目,这是当下相关电视从业者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真人秀类型节目在中国也经过了多年的发展,由最初的大量引进国外真人秀进行改编,逐渐演变成核心创意原创为主流的模式,观众常见的真人秀也是从最早演唱音乐竞赛为主演变为生活、亲子、游戏、演员竞技、导演竞技等多种不同的类型。其中腾讯视频在2019年推出的《演员请就位》,就是在之前《演员的诞生》等演员竞技类节目的基础上进行的创新制作,在制作上最为明显的特点就是加入了导演这一职位,从之前的演员现场话剧表演演变成了在导演指导下,演员加入剧组演出并进行拍摄的方式。这样的模式相对来说更直观地体现电影电视演员在短片中呈现出的整体效果,对比最初《演员的诞生》中只进行影视段落表演的模式,这种方式更能考验演员与导演之间的配合默契度和演员表演的完整性。在这样的节目制作方式下,也让观众初窥影视化短片的制作流程与当下演员们的生存状态。

一、节目竞赛环节与现实交互

《开拍吧》是爱奇艺制作的影视创制竞技真人秀节目。现在很多电视台开办了这类真人秀竞技节目,人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观看节目,参与真人秀节目的演员本身就有一定知名度,有的甚至拥有大量粉丝,通过参与真人秀节目,参演者也获得了一定的关注度。

通过整季节目播出后的口碑反馈,可以发现节目竞赛部分的设置也是十分巧妙。通过三轮导演短片的拍摄,最终挑选一位导演拍摄院线长片,每轮节目组都尽量通过规则流程,将一部影片从立项投资到最终的宣发放映环节都进行了还原,虽然有碍于节目时长与操作难度,对部分流程环节进行了缩减,但是其影片制作的核心内容部分都进行了展现,这样不仅对参与节目竞赛的青年导演们是一种锻炼,也让观众能够了解一部影片诞生的整个过程,更是相关电影从业者学习的一个范本。

节目中每一轮竞赛的第一部分就是导演与演员的互选,在优秀的影视作品当中,导演和演员之间是相互成就的。导演的影片呈现需要演员的表演,所以节目中的导演会和演员进行互选,这时导演考虑的问题不仅是需要找符合自己影片人物定位的演员,同时为了影片放映后的票房参考成绩,还需要对演员的演技与知名度进行综合考量、进行平衡,选择最适合自己影片的演员。而演员们同样也有自己心仪的故事与导演,那么这就产生了节目的戏剧效果。

每位导演对演员选择完毕后就需要与“绿灯会”的成员进行剧本阐述争取投资,节目中的几位“绿灯会”既是投资人也是导师,他们会通过投资青年导演们的影片,再根据最终投资影片的票房进行比拼,这样无形中就让他们之间也产生了竞争关系。当遇到心仪的导演与故事的时候,也会根据投资金额的多少进行竞争,确定影片投资权的归属。这其实就是展现了在电影制作过程中投资人与导演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说明导演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头脑,并且有制片能力,会合理地规划投资资金,完成影片的拍摄。但是这个环节在节目中呈现得过于简单,影片投资制片环节在电影制作产业中是非常严谨的,而这样的娱乐化表达虽然符合综艺真人秀节目轻松的氛围,但是却不够专业。

在进入影片拍摄阶段时,节目组会对每位导演的拍摄制作过程进行跟拍,在这个环节也将每位导演的性格和拍摄时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展现。一部短片的拍摄其实是一部长片电影的浓缩,时长短但同样要求故事具备完整性,拍摄时除了客观条件的限制,导演在主观呈现上也只能有选择性地表达。节目当中这部分内容所占比重不大,但是从这些环节可以让观众看到影片创作的不易,调动了观众的情绪,为下一部分观众观看最终影片提前进行引导带入。

影片拍摄制作完成后,节目组为这一阶段也设置了一个较为合理的环节,首先进行影评人评分,再让参与节目的观众上座观影。而在这个阶段出现的结果与现实当中能见到的情况进行了真实的展现,并提出了一个问题“专业影评人与普通观众的审美是否割裂”。如郝杰导演偏个人化表达的文艺片获得了影评人的高分,但在线下观影的最终结果中获得了最低票房。这个问题是电影从业者都需要关注的问题,在整个电影市场中如何平衡文艺电影与商业电影,电影产业创造商业价值的同时,也能包容一部分导演的影片进行艺术上的探索。

二、节目嘉宾选择策略

影视创制真人秀《开拍吧》是在当下大量真人秀综艺节目中脱颖而出的一匹黑马,节目的制作目的是为扶持新锐青年导演,为导演们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节目组选择了六位影片风格各异的青年导演,在得到四位资深电影人组成的“绿灯会”的投资帮助下,展开多轮角逐,拍摄多部短片作品,接受票房、口碑、专业等多维度的评判,最终选取一位导演在爱奇艺平台的资助下拍摄院线长片。该节目在前期的宣发力度略有不足,与同类型的《导演请指教》对比,无论是在媒体平台宣传投放上还是在舆论爆点引导上都不占上风,但在节目正式播出后却在观众口碑上及评分网站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不仅让观众相对深入地了解当下电影制作业的发展,也给予有实力的导演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

(一)设置相互照应的参赛人物关系

对于《开拍吧》的节目制作来说,如何选择合适的参赛导演与资深电影人组成的“绿灯会”成员,是节目组面临的第一个重要问题。在真人秀节目制作中,节目的参与者的选人是否得当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节目最终的成败。首先从导演的选择上来说,节目的宗旨是为了扶持优秀的新锐青年导演,那么就需要对导演的拍摄实力及个人风格特色进行筛选,同时为了增强节目的娱乐性和可看性,还要兼顾导演们的出身背景及个人经历,这样不刻意制造冲突,也能让观众看到导演们的思想碰撞。

最终节目组选择了易小星、王珞丹、沙漠、胡国瀚、郝杰、彭宥纶这六位导演参与节目,而这些导演的风格类型也是较为多元。比如易小星导演,已经有过院线长片的拍摄经验,并且其影片的票房成绩也较为不错,已经熟练掌握喜剧类型影片的拍摄技巧。通过节目幕后采访也可以了解到,他是一个市场定位非常清楚的类型片的导演,参与节目的拍摄,其实也是主要为了能够在未来的电影拍摄类型上,打破观众认为他只会拍喜剧的印象。那么这就产生了节目里的故事冲突,导演自己想要寻求改变而打破观众的固有认知,这样就给易小星在节目中立下了一个想要自我突破的人设,使节目的观众加深对其的印象。而王珞丹作为一名知名演员,零经验转行当导演来参与节目,在影视行业中演而优则导的例子并不罕见,有许多导演出身于演员。对于王珞丹来说,参与节目不仅是锻炼自己导演能力的一个机会,也是为了打破自己演员身份所带来的束缚,使观众了解到她也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导演。王珞丹与易小星有相似之处,易小星是想在拍摄的影片类型上进行突破,而王珞丹则是由演员转变为导演,力图进行自我身份突破。

对于沙漠导演和胡国瀚导演来说,就有区别于其他几位导演,两位导演之间有很多相似点,都是“90后”,同时也都是电影专业科班出身,沙漠是北京电影学院毕业,胡国瀚是中央戏剧学院毕业,近几年都有几部不错的作品被大众认知,这两位导演出现在同一个节目中自然就很容易被观众和“绿灯会”的成员进行对比。而在竞技类型的真人秀节目中有较多相似点的参与者很自然相互会产生竞争,不过从节目呈现效果来看,两位青年导演相互间的良性竞争也为节目增强了戏剧性,增加了可看性。

节目导演中郝杰导演和彭宥纶导演也有许多与众不同之处,两位导演近些年来虽然都少有作品产出,但是以往他们的作品都拥有非常鲜明的个人特色;而参与真人秀节目拍摄时展现的性格都比较内敛,这就会让观众对他们产生好奇心,使观众对他们的作品产生期待,这对于两位导演来说也是让观众重新认识他们的机会。

(二)设定多维的导师人物形象

节目中身份定位对应这六位导演的导师就是由四位资深电影人组成的“绿灯会”,其成员包括刘震云、陈凯歌、陈思诚、舒淇。这几位都是国内资深的电影行业从业者,从资历到能力都非常出众,并且他们代表了电影工作的各个维度。刘震云是文学作家也是电影编剧,陈凯歌是知名的电影导演,陈思诚则是从演员转型成为了导演监制,舒淇则是非常优秀的电影演员,他们各自擅长的部分几乎包含了整个电影从立项、改编到影片拍摄、最终宣发上映的各个阶段。由他们对六位导演的影片项目投资和最终成片评定,对国内电影行业的发展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节目中聚集了各种类型的职业电影人,通过导演与“绿灯会”的交流,展现出的是沟通的艺术,呈现的是个人思想的碰撞。四位“绿灯会”成员每个人的聊天风格都有特点。刘震云的每一次发言都特别幽默,特别尖锐,点评也很到位。舒淇很直率,对自己喜欢的导演或者项目非常鲜明地表达自己的喜爱。陈思诚是非常地练达,对怎么去平衡现场的各种突发的状况十分专业。陈凯歌则是特别有大局观,发言得体,对关键点他点评精确。他是用专业的智慧,人生的经验,最后用准确的表达不断地去接近每位导演和作品之间的真相。在第一期节目中他跟沙漠导演交流的时候,可以用简单的两个问题让沙漠导演真情流露。陈凯歌对他说:“就当你说你所拥有的一切,都是从你的孤独而来,就像你一个人坐在屋子里面,你的头上有一个灯泡,你把它点亮。而对你而言,电影就是那个灯泡,照亮了自己,让你能够尽情地去拥抱属于自己的内心。”陈凯歌用他的智慧与专业,在跟同样对电影创作尊重敬畏的创作者进行深度的交流,鼓励这些青年导演勇于表达,敢于突破。这样不煽情不做作自然的情感流露也是能够直击观众内心的,感动了众多节目的观众,同样也证明了节目组在参赛青年导演与导师们选择上的成功。

三、节目反思与前瞻

电影是造梦的艺术,但是拍电影的过程是现实的,电影的制作过程是复杂的。这个过程如果展现了过多,其实是容易让现在很多观众失去耐心,因为造梦和现实本来就是一对矛盾。对于这个节目到底是确定一个什么样的风格定位是十分重要的,做好节目需要踏实求真,以真实性为基础,带领观众看到影片创作背后的细节,发现行业的问题,去除刻板印象,去除奇观化的表现,引导观众放弃猎奇的心态,让更多的观众来了解电影,热爱电影。这就要求节目组也需要做好节目娱乐性与真实性的平衡,用心对待影片创作,鼓励导演进行个人创新性的表达。

节目中参赛导演们的创作作品也要注意到影视伦理问题,如沙漠导演的几次影片当中都选择了少数特殊群体为主题进行创作,虽然立意是在呼吁整个社会关注他们,帮助他们,但是在实际的影片创作过程中导演们需要考虑到,在拍摄这类群体时,不会让他们再受到二次伤害,在保护的同时,如何使用平等的视角来展现他们的生活状态。这就需要在影视拍摄前进行更严谨和深度的调研,未来在创作时,节目组可以给予导演更多影片拍摄制作时间,鼓励导演们在正式拍摄前进行资料梳理和田野调查等方式,更全面深入地了解这个群体人们的真实生活状况,同时提升社会责任感,使影片整体的完成度更高,真正地帮助弱势群体在社会当中更好地生活。

导演在影片创作上与演员的配合也是十分重要的,在节目当中可以给予导演更高的创作自由度,在演员选择方面可以考虑选择类型更多样化的演员,节目组邀请的演员应该以演技派为主,不用刻意追求流量明星。同时在前期与导演就可以进行及时沟通,了解所需演员的类型,邀请时确定好演员的拍摄档期,减少因意外情况从而导致演员拍摄时间紧张的情况出现,保证影片创作的质量。

由于节目受众面除了相关影视从业者外,更多的还是普通观众,那么在真人秀综艺节目快节奏剪辑的同时,可以将各个环节展现得更加清晰,可以通过字幕、图片、解说等多种方式帮助观众理解影视制作的过程。通过浏览节目弹幕及评论,其实可以发现大多数观众对影片投资资金的使用方式上有一些疑问,节目组可以尝试更直观地展现影片的各个制作环节所使用的资金,帮助观众了解影视创作过程的不易,看到导演们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加强相关节目的延伸创作,节目当中的参赛导演与“绿灯会”成员都是有一定的影迷号召力的人物,节目组可以邀请他们参与衍生节目的制作,开发更多的节目类型,提升用户黏性,从而扩大节目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形成节目品牌效应,根据目标受众进行精准化内容生产,在丰富节目内容价值的同时进一步形成传播价值。

结语:

真人秀综艺节目通过多年的发展,不断进行创新,由娱乐至上的创作模式转变为娱乐性与社会价值共同驱动作用。对于观众来说,通过优秀的电视节目可以获得知识得到精神满足。而对于节目创作者,要求有更高的文化素质,依靠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导向,不断创新,创作团队要不断地对节目进行变革,从内容制作、节目定位、价值传播上寻求突破。抓住节目内核,做出节目风格,优化节目形态,做好与观众的交流互动,在节目的整体质量与收视率上达到平衡。

猜你喜欢

真人秀创作
咱也过回『创作』瘾
《如诗如画》创作谈
谜语真人秀
一场史无前例的乐队真人秀
《一墙之隔》创作谈
真人秀节目基本元素的呈现
调查
创作随笔
户外明星真人秀为何火?
时尚真人秀节目《女神的新衣》的成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