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四届“华夏衣裳
——中国高等院校服装史教学与学术论坛”研究

2023-01-10贾玺增彭泽洋

关键词:服饰文化服饰服装

贾玺增 彭泽洋

1.清华大学 美术学院,北京 100084; 2.湖州师范学院 艺术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

“华夏衣裳——中国高等院校服装史教学与学术论坛”(以下简称“华夏衣裳论坛”)是服装史方面的专业学术论坛,论坛已经走过了三届,其中第一届、第二届共同主办单位有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第三届共同主办单位有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清华大学中意设计创新基地和江西服装学院,承办单位有东华大学出版社、东华大学期刊中心和江西服装学院中华服饰文化研究院。[1]

本届论坛以“宁波时尚节”的举办为契机,由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宁波时尚节暨宁波国际服装节组委会、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主办,东华大学出版社、东华大学期刊中心承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贾玺增教授担任学术策划;诚邀中国高等院校、研究机构、行业企业的专家学者相聚“云端”,围绕“服饰历史、历史研究、民族服饰、设计创新”四个版块,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开展主题发言和学术交流。“华夏衣裳——中国高等院校服装史教学与学术论坛”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研究者在服饰领域的拓展深化、推动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在国内外的传播和弘扬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华夏衣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宝贵文化财富,不能仅仅简单归结为一种文化自信,“华夏衣裳”学术团体不仅是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更是在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努力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华夏衣裳与技以载道”,将会议放在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这样一所行业职业院校举办,似乎更有意义。作为在举办时尚纺织服装类会议方面专业类别最完整、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国内高职院校之一,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把“技以载道”与“德技并修、匠心匠意”对应,以弘扬“传承创新、敢为人先、精于技艺、诚信重诺、勤奋敬业”的宁波红帮精神为己任,构建起以“红帮精神修德、匠艺课堂长技、通识教育求真、专业素养上美、劳体教育固本”为内涵的“五位一体”育人体系,培养“匠艺相生”专门人才。现将会议主要内容与核心观点综述如下。

一、服饰历史

服饰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朝历代的服饰文化瑰宝都以其鲜明的特色在世界文化长流中熠熠生辉。首先,清华大学贾玺增教授以《一眼千年,中国古代服饰史的演进与发展》为题概述了不同时期传统服饰的基本内容和大致的演变过程,并从中国服装历史中的几个重要时期着手,分享了传统服饰呈现出的状态、式样和礼仪构成的形式。从三星堆出土的“大型青铜立人像”我们认为,殷商时期中国的传统服饰已经形成了比较好的形制特征;到了周代,中国就形成了制度化的服饰,除了冕服之外,周代还开始实行弁服;到了汉代,外衣(表衣)、“中干”、“内衣”组成的“三重衣制度”成为流行的服装样式;到了魏晋时期,胡汉杂居、南北交融,“小冠、大袖衫、袴、褶、两裆”成为当时流行的几种服装形制;唐代,中原地区农耕文化和北方地区游牧文化相交融,汉式的冠冕衣裳用作祭服、朝服、公服,常服由幞头、圆领袍、銙带和乌皮靴构成,形成了包括礼服和常服的“双轨制”服装制度;到了宋代形成了文人治国的格局,女装的风尚由唐代的宽袍大袖、雍容华贵转向质朴、洁净、瘦长、细弱。褙子是宋代最流行的女装,它是一种不分等级尊卑通用的服装款式;明代是中国传统服饰最璀璨、最丰富的一个时期。当时的皇帝服装,是“冕服、通天冠服、皮弁服、武弁服、常服、燕弁服”这几种形式;清代的服饰呈现出了非常多姿多彩的面貌。例如:皇帝穿的朝服、龙袍、雨服、荣服、衮服等等。

其次,关于清代的服饰制度,大连艺术学院的张志宇教授以《清代官定服饰制度的形成与基本形制》为题,从服装结构的角度对袍、褂、马甲、衬衣、裤这几种类型的服饰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梳理。张教授从制度这一维度对清代的服饰,尤其是礼仪方面的服饰进行了详细梳理,对不同服饰具体的应用场合、应用特点、结构特征,包括一些图案、一些特殊的形式作了细致的分析。

此外,东北虎前婚纱设计总监张宇专注于清代服饰历史研究,作了《清代纺织服饰龙纹研究》专题报告[2]。该研究综合史料记录、实物图片、复原过程三个方面,对于清乾隆明黄色朝袍进行分析研究,重点解析了朝袍形制、朝袍色彩及朝袍中龙纹相对应的工艺。其中详细分析了缂丝工艺中的本缂丝、绒缂丝、雕镂缂丝三种缂丝类型以及刺绣工艺中的平金绣、抢鳞绣、叠鳞绣、套鳞绣四种特殊针法。基于实物复原,张老师分享了自己在设计画法、工艺表现、质料配比、艺术价值上的深刻认识,特别是云锦、缂丝、刺绣等具体技法对于纹样形成所起的推动作用,以及“正龙、行龙、团龙”等龙纹局部特征对服装制造工艺和图案表现工艺提出的要求。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高文静老师以《清华艺博馆藏缂丝凤穿牡丹团花考》为题作了报告[3]。该报告针对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馆藏的非常知名的一对缂丝凤穿牡丹团花补子上的纹样进行了考证,介绍其著录情况、色彩搭配、主体纹饰与构图形式,并介绍相关缂丝工艺及织造技法。通过文献资料、考古实物、团花类比、补缀方式等多方面探讨,推论出此团花大致的制作年代及使用者身份。这能在一定程度上启发研究传统服饰史的年轻学者。

民间的图案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会产生一些不符合制度但是合乎情理的形式,我们在进行综合的服装史研究时,既要考虑文献、形制、制度,也要考虑到公益价值。东华理工大学马伟教授作了题为《绘画中明代文武官服探讨,与民间雕刻图案比较》的报告[4],该报告以临川地区明朝门坊上浮雕人物的官帽为对象,针对明代绘画中的有关服饰进行了探讨,通过与民间牌坊上雕刻的图案进行比较得出了关于牌坊浮雕上武官与文官服饰上差别的一些结论。

对戏剧服饰和唐人着装研究的探究,不仅能让观众感受到唐代流行服饰的风尚,还能为当下影视作品和文艺节目的创作带来理论意义上的指导。西安工程大学的张彬教授以《唐代长安大面、踏摇娘歌舞戏服饰研究》为题[5],对唐代长安歌舞戏服饰进行了研究,深入分析唐代长安歌舞戏中大面、踏摇娘服饰的形制特征及其与唐人日常生活服饰之间的关系,阐释丝绸之路上唐代长安与西域在歌舞戏服饰方面的文化交流以及其传递的各种信息。

尤其重要的是武汉纺织大学陶辉教授汇报的《让历史照鉴未来:从三加冠看中国服饰礼仪》,陶老师讲述了中国传统服饰与传统礼仪的关系、传统服饰传承与创新的意义等。从冠礼的角度阐释了“三加冠”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性,同时讲了中国传统礼仪对于当代社会的重要意义,包括汉服的一些产业如何将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与现代的服装教学、服装设计教学融合在一起,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可以参考的内容。

二、历史研究

中国历史上中西方在不断交流的过程中互相影响,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其实是在这种影响下逐步形成的。北京服装学院的宋炀教授以《丝绸之路中外纺织文化交流》为题对这个主题进行了阐述。宋老师首先介绍了13世纪蒙古西征形成的政治格局使欧亚大陆间的国家疆界开放这一研究背景,蒙古政权在伊朗及周边地区设置的藩属政权伊儿汉国使丝绸之路上东西方两大帝国——中国和伊朗两地之间的纺织文化交流达到巅峰。在此基础上,宋老师深入分析了伊朗纺织品和其他装饰物当中的中国元素,并对其形成的历史文化原因、本土化的过程、文化差异带来的异域特征以及其对于中伊两国纺织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她在发言中对伊斯兰文化的式样和中国的传统式样之间的交流、融合,包括一些凤纹的构图式样和造型特征变化进行了很详实的分析。

在中外服饰文化、文明交流的过程中,宁波地区的红帮文化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对于这个主题,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的冯盈之教授以《中西结合,洋为中用——红帮服饰的历史贡献》为题,对红帮服饰的历史贡献进行了阐述。同时,还有宁波大学的刘云华教授通过对“红帮”熨斗与中国传统熨斗的比较,阐述了中西方服饰文化交流过程中呈现方式的一个侧面,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

三、民族服饰

众所周知,“民族服饰”的内容能够最生动、鲜活地反映我们民族文化的内涵,因此除了历史之外,本届“华夏衣裳论坛”进一步丰富了对民族服饰的相关讨论。在民族服饰里不仅可以看到丰富的文化象征,还可以体会到吉祥寓意的文化内涵,这些都是我们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元素。闽江学院的陈栩教授就福建畲族服饰文化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讲解,通过对实物、文献、历史渊源的阐述,让我们了解了畲族服饰的图案性和礼仪性。

贵阳苗疆故事民族服饰博物馆的曾丽老师以《蝴蝶妈妈,苗族纹样文化与服饰设计》为题对苗族服饰文化进行了阐述,苗族服饰是我们传统服饰里面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很丰富的纹样构成形式,也有自己独特的设计语言。蝴蝶图案在苗族纹样里面是非常重要的,曾丽老师给我们作了分析和阐述,让我们了解了蝴蝶纹样在苗族服饰里面的重要性及其文化内涵。

同时,北京服装学院的王薇教授对于中国的一个非常独特的绣种就是发绣工艺的真实性,进行了非常生动、有趣味又有思辨性的考证和阐述,让我们知道中国古人的精工技艺达到的令人赞叹的高超水准。

发言嘉宾中浙江理工大学的崔荣荣教授对汉族传统服饰文化进行了系统的阐述、研究和分享,其中包括他对明清时期汉族服饰发展脉络的梳理,崔教授还对当代中国风格设计语言体系的建设提出了非常有学术价值和实践价值的建议。这些都让我们受益良多。

四、设计创新

面对当代的新生活、新视野,我们在继承和传承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同时,还要为满足人民大众的新需要进行创新性的、实践性的设计。中国美术学院的吴海燕教授就明代法海寺服饰图案设计与转换的内容进行了主题分享,展示了一些实际设计过程中的工作方法,讲述了传统文化的活化转化与东方范式,分析了壁画中璎珞图的活化转化案例、古今图案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范畴和法海寺壁画的传播效果,并强调了传统文化转化设计带来的巨大影响力。她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对于我们的年轻学者,对于我们的产业都有很大的参考和借鉴意义,给了我们非常有启发性的思路。

同时,中国美术学院的钱麒儿教授也对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当代语境进行了阐述,钱麟儿老师以敏锐而独特的视角,从“时间、历史”的维度,为我们解读了东西方服饰文化的差异、融合和发展,并从三方面阐述了长久弘扬和发展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路径:加大对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研究深度,避免文化研究的“同质化”现象;加大宣传、教育与支持力度,避免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发展的断层现象;注重研究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当代全球语境,注重研究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现代发展与创新。

湖北美术学院的李海兵教授作了题为《汉剧戏衣的数字化保护研究——以汉剧十大行当为例》的汇报,李教授以“数字化保护”为主题,就数字化、非遗保护、国家级非遗汉剧、汉剧戏衣十大行当穿戴艺术、活化传统、文化传播和推行美育等方面内容进行分享。李海兵教授对其融合理论与实践的实际案例分析,非常具有借鉴意义。

来自巴黎娜丽罗荻创新趋势事务所的王淑扬老师以《中国传统文化色彩与流行时尚》为题发表了演讲。王老师以对新中式流行趋势的理解和预测引出话题,重点阐述了传统文化与当代流行相结合的可行路径,通过收集在社会群体中广泛流传的生活方式所产生的海量信息,提出在色彩、面料、廓型、风格、主流消费人群的消费理念等方面,预测发布当季或未来1~2年的流行趋势分析。在演讲过程中她阐述了如何将传统的文化与当代流行时尚结合,非常具有实用价值和市场价值。

“中国风”在时尚界热度上升,国际时尚界“国潮风”盛行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什么样的“中国风”是为当代人所喜爱的?又怎样用具像的服装表现抽象的精神?这些都是现代服装设计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服装教育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来自天津工业大学的李凌教授以《去符号化中国风服装设计》为题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回应。李老师从当下服装设计师的中国风服装设计工作切入,分解了服装的符号化元素及其特征。“去符号”更准确地说,是把具有高识别度的视觉元素,比如圆薄领、襻扣、民族纹饰或者浓烈的民间配色去除。把这些一眼即能识别的民俗服饰符号化特征去除,代之以隐性的、精神性的意蕴,简化为功能性的结构,以弥合现代与历史的精神代沟。同时,创造新的视觉样式,也是服饰求新求异的发展规则。这意味着设计师要创造一种全新的符合服装本体、符合现代生活方式的服装。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侯凤仙教授的研究以3D技术的形式复原了《簪花仕女图》,将传统服饰和软件结合,形成虚拟的图形。侯教授从《簪花仕女图》的研究现状入手,使用3D形式对该图进行虚拟表现,展示了软件选择、《簪花仕女图》元素、服装面料、3D设计表现等方面试验路径。侯教授的研究与当下流行的“元宇宙”“数字化图像表现”等概念息息相关,是传统文化呈现形式的全新尝试,可见传统文化的呈现有多种方式,需要不同研究专长的学者、不同领域的专家群策群力,一起发扬中国传统服饰文化。

五、结语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华夏衣裳论坛”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召开的,它为中国高等院校、研究机构、行业单位的学者、专家,在服装史的教学改革、产学研究、产业化发展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平台。“服装发展史”是人类历史文明发展的侧影,“服饰史”的发展也体现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服装文化的舞台上大放异彩,研究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美学思想,对于推动服饰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猜你喜欢

服饰文化服饰服装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让人心碎的服装
动物“闯”入服饰界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从《长安十二时辰》看唐代服饰
非遗视角台湾高山族(原住民)传统服饰文化研究
甘丹颇章时期藏族服饰文化解读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现代流行服饰文化视阈下的符号化消费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