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为背景探索龙舟项目“一条龙”运作方式研究与实践

2023-01-09周凡

当代体育 2022年45期
关键词:普陀区龙舟运动

周凡

本课题研究是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为背景,按照上海市中小学体育艺术“一条龙”工作要求,结合学校多年龙舟实践经验,按照校内、外两条途径以龙舟项目为研究对象,探索龙舟项目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相衔接的闭环式发展模式,夯实学校龙舟运动的发展基础;同时联合区域内社会力量共同打造龙舟运动生态圈,增强学校体育资源服务社会的功能,给学生提供一个终身锻炼的体育环境。

1 选题依据

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出台,提出了一系列新目标、新论断、新要求,是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和施工蓝图。2020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本市中小学体育艺术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强调,原则上,一所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阶段学校按照项目与一定数量的初中和小学共同组成一个基本的“一条龙”布局单位,在课程、师资、场地、科研及评价等方面,形成相关项目的高品质、系统性供给。

2 加强自身建设,开拓校外“一条龙”运作模式

学校作为龙舟项目“一条龙”运作方式的主体,积累了十多年龙舟项目运行制度和校园文化建设经验,在持续做强自身的同时积极探索与区域内开展龙舟运动的兄弟学校建立良好衔接。

2.1 龙舟项目运行制度

2009年学校首次参加普陀区龙舟比赛就连夺两项冠军,同年12月还在学校举办了上海市曹杨职业技术学校龙舟论坛活动,普陀区人民政府和教育局领导出席并发言,这项活动标志着曹杨职校从此接过普陀区中学生龙舟运动发展的大旗,在此基础上学校成立了龙舟项目管理机构,确保龙舟运动健康、持久在校园开展。通过十多年龙舟运动实践总结,形成了具有职业教育特征的龙舟运动发展模式,核心内容就是全校师生思想统一、坚持不懈,经过十年精心打造,终于将龙舟运动建成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提出“齐心协力 敢为人先”的龙舟精神口号,与校训一起镌刻在学校门口的基石上,时刻提醒学生以“龙舟精神”为驱动力向着“一专业一特长”的曹杨职校办学目标努力,将学生培养成生活有方向、升学有希望、就业有能力的高素质建设者。

2.2 学校龙舟资源建设

开展龙舟运动需要体育经费支撑和人才培养;学校每年龙舟项目的投入逐年增加,师资培训和学生营养费有计划安排,龙舟经费占全年体育经费的60%左右,具体情况如下;

在硬件设施方面,目前学校建成的陆地训练设施有200多平米的多功能健身房、两台龙舟测功仪和300米跑道的陆地训练场;专业设备有4条12人的小龙舟和2条共享的22人大龙舟,40多把碳素桨和40多套救生衣;水上设备包括一处共建水上运动训练基地,这些硬件设备是龙舟运动开展的基础。

在专业师资方面,学校长期聘请了普陀区水上运动高级教练一名;同时也在本校体育教师中培养了两名龙舟专业教师,在2019年分别完成了上海市龙舟协会举办的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班的学习培训,达到国家龙舟一级和二级裁判资格,为学校龙舟训练水平的科学化提升,进行了必要的储备。

在食品安全及营养保障方面,学校对龙舟社团学生的身体健康非常重视,每次训练结束都会安排后勤部门对学生晚餐适当加强营养,保证学生身体健康成长。

2.3 跨界合作,资源共享

由于普陀区人民政府的大力推广,龙舟運动在区域内具备了一定的群众基础,为了使区域内的龙舟运动开展学校形成初、高中有效衔接,在实践中采用三种方式进行操作:

(1)联合本区公办和民办学校共同培养。由于本区学校一起参加龙舟比赛活动的机会较多,通过各个学校师生之间经常性的实践交流,以及教学、训练资源共享等方式建立良好互信,形成普陀区学生龙舟项目生态圈。

(2)在跨校活动中,利用中小学校“双减”后的活动课,增加龙舟项目宣传(包括视频和训练基地参观)内容,将我校编制的龙舟操等实践活动方式在活动课中进行推广,即丰富了该校活动课的内容,又给学生龙舟兴趣的培养创造了氛围。同时配合师资、设备等资源的共享,促成区域学校龙舟项目“一条龙”衔接方式形成。

(3)随着上海市龙舟运动的推广,与区域内学校共同参加市级比赛中,通过互相鼓励,互相帮助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将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扩展至学校之间,增进彼此师师、生生之间在实践活动中的情感交流,为今后更广泛合作创造条件。

3 双向发展,塑造龙舟项目区域优势

作为上海市普陀区一所职业学校,围绕龙舟项目在校外依靠优异的运动成绩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校内凭借龙舟课程的实施增厚龙舟项目底蕴,这种齐头并进策略是形成区域优势的基础。

3.1 特色项目,荣誉加持

学校自从2009年参加每年一届的上海市普陀区中学生龙舟竞标赛至2021年,囊获该项目高中组10次冠军;在第二项赛事中,自2009-2021年上海苏州河城市龙舟国际邀请赛(中学组)共13届赛事中;除2020年疫情中断一次,共获得9次冠军;3次亚军。2014年上海市首届学生最高级别的龙舟赛事活动暨上海市学生龙文化活动正式举行,在已经举办的八届龙舟比赛中曹杨职校取得5次一等奖,两次二等奖,2020年受疫情影响受邀进行了表演赛。

随着学校龙舟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学校计划让龙舟队尝试参加跨区域的龙舟比赛,不断开阔师生的眼界,将学校的龙舟运动水平推向新高度;2019年参加了江苏宜兴首届龙舟民俗文化节暨东洘龙舟俱乐部邀请赛,作为唯一一支中学生代表队参与成年组500米直道赛取得第六名,这次比赛让学生收获更多的社会实践经历。

3.2 课程引领,创建校内“一条龙”运作方式

依据上海市《指导意见》精神,在建立“一条龙”项目运作方式时,以上海市曹杨职业技术学校作为研究与实践的主体,通过校内“一条龙”结构搭建、课程学习和终身发展三方面运作方式操作,总结推出以课程体系为指导的校内“一条龙”普及形式。

3.2.1 组织结构

学校学制为三年;第一学年学生按照学校体育课程安排,龙舟项目是必修内容,学习形式以班级为单位,通过一年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和学校的龙舟文化,学会身体素质练习方法和掌握简单的龙舟运动基本技术,这个学段的目的就是实现普及推广效果。第二学年龙舟课改为选修课,以龙舟社团形式进行活动,重点提高学生的龙舟运动专项实践技能,增强比赛能力。第三学年上半学期仍以社团活动方式为主,将实践技能和辅助教学定为主要任务,初步学会制定个人训练、比赛计划,注重个人实践能力的提升。以这种组织结构方式建立学校内部龙舟项目“一条龙”运作形式,实现龙舟项目的有序发展。

3.2.2 系统课程学习

作为“一条龙”运作方式的重要环节,课程学习决定了项目实施的质量。学校按照高中阶段体育课教学要达到专项化要求,通过规范的课程设计让对龙舟运动产生兴趣的学生在三年时间内熟练掌握龙舟运动技巧,而对于其他学生的要求是了解龙舟运动的基本特点,能够正确欣赏龙舟比赛。根据这一目标,我校把龙舟项目纳入到日常课程标准中(如下图)并制定出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课时安排和教学评价内容。

(1)教学目标:

(2)课时安排:

第一学年,以班级为单位每学期上半学期要上一节龙舟理论课,五节实践课和每学期各有一节考查课,全年共13个学时。同时还要参加每天早晨大课间的龙舟操练习,每周1个学时,一学期16个学时,所以第一学年全校学生龙舟课时数为45学时。

第二学年,龙舟项目纳入到任意选修课范围,理论课每学期各一节,考查课下半学期一节,实践课变为以社团训练形式,每周两次,每次2小时折算3个学时,全年课程学习195学时。再加上大课间活动,整个学年211学时;另外,每年至少三项固定的龙舟赛事活动,使总课时超过220学时。

第三学年,由于学生在校学习只剩一个学期,龙舟项目总课时在第二学年的基础上减半,学习以实践技能提高和辅助教学为主。

(3)教学评价

4 培养体育人才,拓宽就业渠道

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技术教育越来越重视。上海的职业教育发展也在不断深入推进,2021年上海市高职院校也开始向下寻求“一条龙”合作途径。我校目前与三所高职院校建立了中高职贯通学制,有相当一部分龙舟队员进入高职院校学习,有同学还加入到所在高职院校的龙舟队,随着全市高职院校体育品牌意识的增强,学校“一条龙”上、下游链接的框架初步形成。

除了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外,学校还有一些龙舟队员走上社会工作岗位,凭借在学校掌握的龙舟技能,工作之余参加了当地的龙舟队,每年的上海市龙舟比赛中都会看到已经毕业学生的身影,现役龙舟队员很多都是这些已经毕业学生介绍进入母校,这是学生对母校多年培养的信任。学校同样对毕业学生的动向十分关注,每年端午节普陀区举行龙舟比赛,很多参赛单位没有舵手,学校就会将已经毕业学生舵手推荐给这些单位,为学生在社会上的发展尽了一份力。

5 借助社会力量,促进龙舟运动健康发展

学校龙舟运动发展的十多年离不开社会力量的支持,我们开始阶段对此的认识不是非常明确,随着近年来龙舟运动水平出现“瓶颈”现象后,认识到单靠学校资源是难以再上一层楼了,所以我们接下来的工作重点就是寻求新的发展源动力,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寻求再次腾飞的方向。

5.1 共建稳定的训练环境

学校从2008至2018年開展龙舟运动以来,一直是靠租借场地进行训练,对于体育经费有限的中等职业学校,随着租借费用的不断提高,只能用降低训练次数进行对冲,这种状况不要说提高龙舟运动训练水平,能维持现状就已经不易了。学校龙舟运动走到今天与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分不开,在有限的体育经费中重点扶持龙舟运动砥砺前行,十年磨一剑。

2018年借助普陀区体育局与中小学创建体教结合工作的契机,学校与普陀区体育局水上运动中心达成合作意向,从此解除了学校龙舟队的后顾之忧,有了稳定的训练基地,学校龙舟队又焕发了活力,在市、区各项赛事中战绩越来越好。经过这一事件我们懂得引入可靠的战略伙伴,对稳固我校龙舟运动基础多么重要。

5.2 建设高水平训练体系

一项体育运动长期保持高水平离不开高素质的教练员,学校龙舟队长年外聘的专业教练,明年即将退休,虽然学校也培养了两名龙舟教练,但是与专业高级教练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平时训练中我校教练主要担负龙舟队的思想工作、基本技术和体能训练的任务,在高水平运动训练方法上功底不足,当然迅速提高本校教练训练水平是当务之急,为此学校积极支持学校体育教师参加上海市龙舟协会组织的专业培训班学习,希望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龙舟项目高水平训练体系,推进学校龙舟运动长期、持久向前发展。另外,引入社会力量降低了龙舟项目运行成本,节省下来的费用可以对龙舟专项设备进行升级化改造,训练手段的科学化、精准化,确保龙舟项目的竞技水平维持在高位。

5.3 区域社会信息共建

(1)普陀区体育局水上运动中心在运动训练方面拥有雄厚的专业储备,而这些优势能够帮助我校师资队伍更新训练手段,提高训练效果。同时也会将一些专业培训信息介绍给我们,通过参加高水平学习开阔眼界,促成专业素养的升级。

(2)区域社会信息共建给学校龙舟队增加了参加社会各项龙舟活动机会,以赛带练是提高训练水平的有效手段,尽可能多的参加各种比赛,除了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还能促使学生实践技能趋向成熟,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为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6 展望

随着体育“一条龙”运作模式的推广,将来给学校体育工作也会带来一些变化;首先,学校体育不再是校园围墙内部的活动,体育资源要对社会区域形成高品质、系统性供给,提高学校的社会职能作用,教育部要求学校体育场馆在节假日对社会开放就证明了这种发展趋势。其次,服务社会的需要也会带来学校体育运作形式的改变,学校体育俱乐部将会成为学校与社会沟通的桥梁,学校体育俱乐部不仅能够帮助学校管理好校外事务又能让学生在校期间掌握的体育技能在毕业后继续得到延伸,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作者单位:上海市曹杨职业技术学校)

猜你喜欢

普陀区龙舟运动
屈原 端午 龙舟
上海市普陀区朝春中心小学四(7)小精灵中队
I CAN DO A JUST DO——上海市普陀区管弄新村小学少先队活动掠影
I CAN DO I JUST DO——上海市普陀区管弄新村小学少先队活动掠影
龙舟
《金娃——龙舟》
公共租赁住房的基本公共服务可达性研究
——以上海市普陀区为例
不正经运动范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