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人口小县机构改革 着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2023-01-08山西省委编办

中国机构编制 2022年3期
关键词:试点县精简县委

●山西省委编办

编者按:

全国编办主任会议于2022年2月11日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在京召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编办处长以上干部,副省级市党委编办负责同志在分会场参加会议。山西省委编办、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编办、浙江省委编办、湖南省委编办、广东省委编办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编办在会上发言,本刊将以上发言汇编发表,以飨读者。

202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山西时指出,要实施一批变革性、牵引性、标志性改革举措,不断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和发展动能。山西省15万人口以下的人口小县数量较多,且普遍存在财政供养人员比例失衡、人浮于事等突出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山西省委选择忻州市河曲县、临汾市浮山县开展人口小县机构改革试点,按照重塑性改革思路,一体推进党政部门、事业单位、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和乡镇机构改革,努力构建简约高效的小县行政管理体制。

一、加大部门综合设置力度,构建运行顺畅、充满活力的工作体系

立足小县人员编制少、财政供养能力弱的实际,加大职能相近的党政机构重组整合力度,构建“大工业”“大农业”“大文化”“大组织”的机构框架。两个试点县的党政部门均分别由改革前的36个、35个整合为22个,平均精简38%;党政群机关科级领导职数总量则分别由改革前的151名、154名均精简为128名,平均精简16%。

改革后,由小部门“单兵作战”变为大部门“兵团攻坚”,实现了机构职能的有机融合和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一是行政效能明显提升。比如,县委政法委与县司法局合署办公,县信访局也并入县委政法委,基层平安建设、维护社会稳定、矛盾纠纷化解等能力明显增强。二是多头“跑”、多头“碰”、多头“报”现象大幅减少,可用人力明显增加。比如,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合署办公后,实现了资源整合、业务融合,办文、办会、办事高效顺畅,重要事项统一部署,基层报告只对一家,有效化解缺位越位问题,办事效率明显提高。三是公共服务效能明显提升。比如,浮山县人社局社保中心和民政局低保中心整合为社会保障事业服务中心后,职工参加养老、工伤、失业保险从原来需要前往3个窗口、递交3套材料,变成在1个窗口、递交1套材料,真正实现了“最多跑一次”。

二、实行扁平化管理模式,压缩管理层级、加快职能转变

针对目前县一级内部层级多、管理链条长、行政效能不高等问题,实行由县委、县政府领导兼任主要党政部门负责人的管理体制和领导方式,6个党委部门由县委常委担任,8个政府部门由副县长担任,简化中间层次,精干设置内设机构,科学配置权力,形成分工清晰、统一协调的高效组织体系。

改革后,机构运行更为顺畅、效能显著提高。一是领导效能明显提升。县委常委和副县长兼任部门负责人和党组负责人后,县委决策部署直达工作部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在落地落实方面效率更高,效果更好。二是上下沟通更为顺畅。县委常委、副县长由分管领导变为“一竿子插到底”,对下能直接做基层群众工作,对内与局里同志一起办公,基层情况更清楚,沟通环节更精简。比如,市政道路新建项目立项,改革前需经发改局公交股、分管副局长、局长、分管副县长逐级审批,改革后由兼任局长的副县长直接对接发改部门即可,管理层级减少2个,办事时间缩减1周。三是政出多门现象显著改善。比如,浮山县新组建的民政和人社局,内设机构由27个优化为7个,同类业务由一个股室主管、一名领导负责,重复管理、政出多门的现象明显减少。

三、推进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优化布局结构,进行功能再造

围绕解决县一级事业单位多数存在的“小散弱”问题,聚焦服务转型发展,调整优化事业单位布局结构,进行功能再造,大幅精简压缩机构和人员编制。除学校、医院外,两个试点县县直事业机构实行限额管理,由179个、186个分别减为40个,平均精简78%;事业编制分别由1944名、1964名精简为970名、659名,平均精简58%。同时推进编制资源下沉,2个县的乡镇事业编制较改革前分别增加139名、85名。

改革后,两个试点县统筹考虑事业需求、干部特点,实现了资源力量整合,做到了人岗相适,更有利于工作开展。浮山县从原事业单位班子成员中选拔40名干部担任“一把手”,实现了“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能干事的人有舞台”。河曲县把事业单位将在今后三年内退休的人员纳入内部“周转池”,从事社区网格长等专项任务。两县在公务员统一招录中提供岗位面向事业人员定向招录,拓宽了事业人员晋升渠道。

四、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问题

围绕解决县一级执法队伍过多、“多个大盖帽管不住一个破草帽”问题,两县整合市场监管、文化市场、农业、交通运输、城市管理、应急管理、劳动监察、自然资源、卫生监督9个领域执法职责,组建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在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加挂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牌子,实行“局队合一”体制,统一行使相关领域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处罚权,以及相关的行政检查、行政强制职能,最大限度减少行政执法队伍数量。

改革后,事业性质的执法队伍由原来的9支整合为1支,减少了部门间的职能交叉、权责不明、推诿扯皮,加强了执法力量统筹,突出了监管执法重点,初步解决了多头重复执法和执法力量分散、难以执法到位等问题。同时,通过建立部门间的会商会审机制,共同研究解决疑难复杂的执法问题,逐步统一执法标准、程序,实行统一指挥调度、统一量化考评,切实提升执法工作效能,促进了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五、创新举措办法,消化突出矛盾,确保稳妥推进

由于改革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山西省采取多种措施,确保试点工作稳妥推进。一是拓宽人员调整安置渠道。不搞“断崖式”精简分流,对符合职级晋升条件和提前退休条件的科级及以上领导干部,经本人自愿申请,按有关规定晋升职级后办理提前退休手续;其他因机构改革超出职数的科级领导干部纳入“干部周转池”管理,承担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入企帮扶、县乡工作督察等中心工作,保留现有待遇,发挥应有作用。二是招录招聘倾斜基层。创新引才办法,试点县三年内自主制定公务员和事业人员招录招聘计划、招录条件,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流得动、用得好。三是健全完善制度机制。探索建立简约高效的运行机制,包括议事规则、行文、会议、“一对多”制度等,努力实现机构职能有机衔接、运行顺畅。

一年来,试点县机构人员大幅压减,财政供养成本明显下降,管理效能有效提升,试点取得积极成效,初步构建了适应人口小县实际的机构职能体系和体制机制。

猜你喜欢

试点县精简县委
基于区域分割的多视角点云精简算法
很美,很暖,很享受 Unison Research(优力声) MAX Mini书架音箱 Simply Italy精简意大利真空管合并放大器
32个“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名单公布
“不务正业”的县委副书记
基于德美土地金融借鉴的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运行机制构建
村“两委”换届“十严禁”
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实施制约及推广
一种面向应用的流量监测精简架构设计
台江县委离退局传达学习十二届县委常委会第17次(扩大)会议精神
放开农村二孩生育的经验与前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