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晰县乡职责 规范“属地管理”持续推动乡镇减负增效赋权扩能

2023-01-08朱建超

中国机构编制 2022年7期
关键词:属地县乡网格化

●朱建超

威海市聚焦基层反映的突出问题,以党建为统领,通过厘清边界、建设平台和强化保障,为乡镇减轻负担,推动县乡工作优化协同高效,构建起边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行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

长期以来,“属地管理”作为一种工作方式,在明确责任、推动落实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一些地方也存在以“属地管理”名义把责任层层下移问题,使得乡镇不堪重负。山东省威海市深入贯彻党中央和山东省委部署要求,聚焦基层反映的突出问题,以党的建设为统领,通过“厘边界、建平台、强保障”,为乡镇减轻负担,推动县乡工作优化协同高效,构建起边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行高效、依法保障的基层管理体制,集成式解决了一系列难点问题。

一、坚持以党建为统领,凝聚改革攻坚合力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先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乡镇建设的意见》,把规范“属地管理”、减轻基层负担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县级党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年度任务安排,作为党委(党组)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的重要内容,高位抓好落实。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广泛动员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群众积极参与规范“属地管理”、减轻基层负担工作,夯实基础,丰富内涵。比如,环翠区实施党建+“属地管理”,明确202个网格党支部、1611个楼宇党小组承担“属地管理”职责任务,夯实了社会治理最小单元;荣成市组织全市1.1万余名基层网格员和5500支双报到服务队、志愿服务队共同参与社会治理。2021年以来,累计处置“属地管理”事项1100余件,增强了社会治理合力。二是强化机构职能。从机构职能上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在县级组建了党政主要领导为“双组长”的基层治理领导小组,作为县级党委议事协调机构,发挥制度优势,加强工作统筹。整合相关机构职能,成立社会治理服务中心,乡镇成立分中心,对所有的县乡共办事项,由县级社会治理服务中心负责统一调度、督办、考核,所有县级领导按照“谁分管、谁负责”原则,直接参与分管领域事项的协调处置,有力推动落实。2021年以来,由县级社会治理服务中心统筹,全市72个乡镇高效解决安全生产、生态环保、拆除违建、整治违法经营等县乡共办事项3300余件,按期化解率100%。

二、坚持厘边界编清单,推动县乡协同高效

一是实施清单管理。聚焦基层反映的县乡职责不清问题,先后编制公布3批次《县乡“属地管理”事项主体责任和配合责任清单》,涵盖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城乡建设、安全生产等24个领域153项事项,逐条明确了县乡两级“谁为主、谁配合”的主次关系和职责分工,乡镇承担主体责任的仅9项;编制公布《威海市乡镇职责任务清单》,梳理乡镇责任事项189项,明确了乡镇在基层党建、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方面的主责主业,构建了“照清单履职、依清单办事”的高效治理新格局。二是实施流程再造。指导县级将“属地管理”清单进一步扩展颗粒化,形成细化分解事项2921项,打造清单事项“施工图”“说明书”共612项,逐项细化县级部门与乡镇的职责分工,明确了从问题发现到事项办结的程序环节、承办机构、办理时限等,同时,针对渔船管控、监管执法等复杂事项,细化协作流程47项,有效减少了部门之间、部门与乡镇之间的推诿扯皮。三是实施“两单”联动。推动“属地管理”与社会治理共联共建,将“属地管理”清单纳入网格服务管理清单,推动“两单”融合联动,提升工作实效。比如,文登区将网格化清单中的安全隐患排查、矛盾纠纷化解、重点对象服务管理等119个具体事项整理归纳,把其中59个事项纳入“属地管理”清单范围,实现“属地管理”清单事项、职责任务、工作力量与网格化服务管理“三融合”。

三、坚持建平台促统筹,建立“乡呼县应”机制

一是统筹数据平台。聚焦基层反映的县乡协同不畅问题,出台《关于依托网格化治理信息系统完善“乡呼县应、上下联动”呼叫响应平台的指导意见》,在全市范围内实施“属地管理”数据平台优化提升工程,整合12345政务服务、城管数字化、社会治理网格化及各类民生服务平台,建立统一的“吹哨报到”平台。平台在乡镇设置“呼叫员”,县级督查机构设置“督办员”,县级职能部门设置“专管员”,对县乡共办事项呼叫不“响应”、迟“响应”的,由平台转交督查工作机构,责令整改并适时通报。比如,荣成市建立“吹哨报到”联动一体化平台,融合原有民生110、网格化治理、智慧社区、数字城管、“一钉办好”5个平台功能,实现基层治理“一个入口汇集、一个出口交办”。二是统筹派驻机构。将实行派驻体制的机构纳入乡镇工作体系,赋予乡镇党委对其考核评价权、指挥协调权。加强派驻执法机构统筹,在乡镇设立综合行政执法领导小组,由乡镇长担任组长,辖区行政执法机构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乡镇综合执法办公室,按照不少于2名的标准配备持有执法证的专职工作人员。三是统筹资源下沉。充分赋予乡镇对公共事务的综合管理权、规划参与权、区域内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建议权等五项权力,依照有关规定,将直接面向企业和群众且乡镇能有效承接的县级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通过直接下放、委托下放和下放实质性审核权等方式交由乡镇直接办理,确保乡镇有权办事。积极推动编制资源下沉,2021年以来,通过减上补下,全市累计为乡镇增加编制912名,确保乡镇有人办事。

四、坚持强保障严考核,提升乡镇“话语权”

一是完善考核体系。聚焦基层反映的责任下移问题,完善与乡镇职责相适应的“属地管理”考核评价体系,全面取消街道招商引资、协税护税等考核指标。健全县乡履职双向考评制度,乡镇对县级职能部门的评价结果占被考核部门绩效考核权重的30%以上,对派驻机构履行职责评价占派驻机构考核权重的60%以上,变过去“上对下”单向考核为双向考核,切实增强了乡镇抓工作的信心和底气。二是完善准入机制。建立“属地管理”清单动态管理和清单外交办事项准入机制,根据需要及时按程序对清单进行调整,严禁县级职能部门擅自将自身承担的职责任务交由乡镇办理。全面清理县级部门与乡镇签订的责任状,明确要求任何县级部门不得擅自设立考核评比项目对乡镇进行排名,为乡镇取消各类“一票否决”事项,根治了对基层问责过滥问题。三是完善督办机制。针对县乡共办事项中个别部门搞“降格落实”“悬空落实”等问题,依托社会治理一体化平台,建立“五色”督办机制,根据事项的类型和紧急程度,分为“红、橙、黄、蓝、绿”五档,对推诿、超期、退办等问题实行阶梯式督办,对红色、橙色事项,直接向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推送工作提示单,对超期、退办的,由县级政府主要领导直接约谈;对黄色、蓝色、绿色事项,通过平台统一分派督办,3个工作日办结。2021年以来,针对县乡协同中暴露出的问题,先后约谈县级部门负责人73人次,倒逼各部门在基层治理中履职尽责、担当作为。

猜你喜欢

属地县乡网格化
“早、稳、清”山西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完成
排堵保畅良策:共享汽车+网格化智能立体停车库
属地管理不是“万能筐筐”
智慧社区视野下网格化社会服务客体研究
新时代推进县乡人大工作的思考
基层队站班组HSE属地标准化创建
属地管理在钻井施工现场的应用
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思考
加强党的领导是做好县乡人大工作的关键
河北发力网格化监管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