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美中教化 在环境中育人*—美育视野下的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文化建设

2023-01-08

智库时代 2022年8期
关键词:美育校园文化心理健康

谭 燕

(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校文化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一所学校办学宗旨,它承载着学校的理想和信念。我校是云南省内唯一一所面向能源、煤炭行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公办高等职业院校,40多年的发展始终秉承“明德尚能励志笃行”校训,把“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思想始终贯彻于校园文化建设中。以美德在个人成长中起着根本性、决定性的作用为主旨,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办学理念,实现审美教育与价值观教育的统一;创新美育与思政教育的统一,立足学校实际,形成自己鲜明特色。

一、校训之美—迎光而行,初心使然

(一)我校校训蕴含的儒家文化美学思想

“明德尚能、励志笃行”校训根基于我校厚重的历史文化,引领未来的发展蓝图,成为我校校园文化精神的主旨。无论是办学治校的理念还是精神始终以它为标准,一直以来,鼓励和鞭策在校的师生,成为铭记在心的信念,是历代广大师生的精神家园。我校校训内涵丰富,蕴含着儒家文化的美学思想。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塑造中国心和中国魂的根本。源于儒家文化的美学思想,以仁爱为核心,体现对人的关爱,主张人的精神美和人格美地塑造,实质是追求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和个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孔子的美学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说是道德美学,主张利用艺术形式的审美价值,发挥政治伦理作用,在满足人们实用与审美需求时,还有强大的教育功能,思想内容的积极、进步能给人以思想启迪,并在艺术欣赏中愉悦身心和优美情绪、情感,滋润人的心灵,培养健康人格,最终达成美与善的统一。

(二)我校校训对儒家文化美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我校校训“明德尚能、砺志笃行”是对儒家文化美学思想的传承与发展,有着丰富的内涵。明德:除了《礼记•大学》赋予意义外,我们主要解释为:它要求学生以德修身,与人为善,和谐相处,诚实守信,学会做人。要求教师要修身养性,师德高尚,“教书者必先强已,育人者必先律己”。明德是我校“立德树人、德技并修”价值理念的遵循,我校把它列于首位,与儒家美学强调道德对人塑造的根本性力量这一主旨是一致的。“尚能”之“尚”有尊崇、注重的意思,“能”可解释为能力、才能。“尚能”体现了我校倡导“热爱学习、注重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会学习、学会实践、学会做人”贯穿在一切教育活动之中,在“德能”和谐统一的关系中,美德引领和规范着才能,使其始终为社会的进步服务,才能在优秀品质的指导、激励下,尽量发挥其潜质和创造力,使内在的美外化为精神的美、行为的美。培养大德大志、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诚信为本的时代新人,正是我校矢志不移的理想和追求。“励志”之“励”为激励、磨砺之意,“志”是志向,是目标。惟有目标明确坚定,方能乘风破浪“济沧海”,披荆斩棘“凌绝顶”。“笃行”之“笃”为忠实、专一之意,“行”是行动,是实践,是努力和奋斗。“行”是成人成才的关键,儒家经典《中庸》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最终落脚在“笃行”,即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有了明确的志向,更要有实际的行动,要有切实的努力、踏实的拼搏、不懈的奋斗。“砺志笃行”是对中华民族努力奋斗、持之以恒、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美、意志美、行为美的传承和弘扬。我校兴学育人40多年来,始终将校训作为价值遵循,全面渗透在办学思想、发展规划、校区建设、校园文化、课程教学、学生管理等多个层面,多年来始终一以贯之,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实现跨越式发展,开启了发展新阶段。“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时期,也是我校争取建成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的奋斗时期,我们将迎光而行,初心使然。

二、能源精神之美—立根铸魂,风雨无阻

(一)以精神为魂,立德树人

儒家以“仁”“礼”为核心思想,建构礼法社会和道德体系。礼的精神是序;是创造社会秩序与和谐的基础。“礼之本”在于仁,礼法的真精神真意义在于精神美的追求和塑造。应该以什么路径来实现儒家思想的达成。《论语》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这表明文化对人的塑造要从《诗》开始,以礼来调节,用乐来完成,重点强调乐在儒家学说中的地位。孔子诠释的乐是:“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强调,乐不只是钟鼓悦耳之声,它内涵一种精神本质。以善为内在美、乐为外在美。乐是艺术教育,是美育;礼是德育,应实现美育和德育的统一,通过审美价值取向、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发展人的精神能力。孔子的美学思想穿越时空,与我们这个时代遥相呼应,具有深远时代价值和意义。深刻明确了中国传统文化独有的价值和重要意义,中国文化塑造了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是铸根立魂的根本。这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提出了期望与要求,青年大学生要继承中华民族爱国主义光荣传统,在创新驱动的大潮中练就扎实的本领,拓宽国际视野,树立忧患意识,培养艰苦奋斗精神,成为新时代的奋进者、搏击者,用奋斗书写美丽人生。

(二)以美育塑造能源精神

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旨的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源,立足于我校悠久的历史与厚重的学校文化内涵,创立了“以崇德尚能的理念塑造人,以艰苦奋斗的精神磨砺人,以乐于奉献的情怀感染人,以居安思危的意识警醒人,以知行合一的作风锤炼人,以坚韧笃定的品性成就人”的能源精神,是我校历史文化建设积淀起来的理念、核心价值观和师生共同心理特征,成为学校的校风、教风和学风的标尺和学校文化建设的价值标准和价值追求。我校始终把能源精神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初心使命,并贯穿于学校发展目标、发展思路以及发展愿景中,营造健康、和谐、向上的精神文化,造工匠之技,铸工匠之魂。通过生活化、大众化、多样化的艺术实现路径,使学生在美的熏染中,感受人文关怀,感悟人生价值,使能源精神落到实处。在校级层面;把中国精神、建党精神与能源精神结合起来,打造以“能源精神”为主线的校园文化精品活动。我校以“建党100周年”“创建文明校园”等目标任务为主线,以“学党史,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庆祝建党100周年”为主题开展了文艺汇演、理论宣讲、故事演讲、主题征文、书法比赛、红歌比赛、主题讲座等活动,搭建多元化的艺术平台,让全校师生在丰富多彩的艺术氛围中,培养审美情趣,在情感体验中深化认知,强化道德意识。组建“云能师学生宣讲团”,深入各班级、各党支部、各团支部宣讲党史、校史的活动。2021年12月8日,我校云能师生宣讲团开展第一届“学党史,悟思想,争做时代新青年”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活动在国歌声中拉开帷幕,以“我们的国旗为什么是红色的”这个问题为引,确立《踏寻百年仍少年》《鸭绿江畔的呼唤》《强国有我》《家乡的变化》主题,采用话剧、诗朗诵、舞蹈、唱歌等艺术形式,弘扬红色文化基因,让师生们在艺术熏陶下全面了解党的奋斗历史,深刻感悟伟大建党精神,最后在《故事里的中国》聂耳创作国歌的片段中落下帷幕,真正落实了“学党史,悟思想,争做时代新青年”。学校立足客观需求,与时俱进,创新多元化方式,营造良好的艺术文化氛围,让学生亲身感受学校的校园文化积淀和传承,彰显我校能源精神的校风和学风。在院级、班级层面;以我校能源精神为宗旨,探索丰富多彩的美育活动方式,增强学生对艺术的感知和鉴赏能力,在艺术熏陶和实践中获得科学认知和深厚情感。比如经管学院的红歌比赛、资环学院的卡拉OK比赛等,通过丰富多样的艺术载体,增强学生对艺术的审美能力,增强情感认同,实现认知与情感的统一,坚定铸魂育人。

三、行为之美—知行合一,开创未来

(一)以实践为根基,以行励人

马克思曾说过:“人以两种不同的方式来把握世界。一种是理论方式,它把表象加工成概念。科学包括哲学就是把握世界的理论方式。另一种是实践精神方式,艺术和宗教就是这样的方式”。(《1857-1859年经济学手稿》)所谓实践精神方式,就是以现实为根据,以客体为对象,进行主观改造。艺术就是以现实为基础所进行主观再创造的过程,实践创造是艺术的生命之源。孔子在“击磬于卫,取瑟而歌”中丰富情趣,体味人生意义,张扬生命价值;王羲之在抽象的点、线、笔画中,书写自己的情感、生命的内容和意义;徐飞鸿在任意挥洒中,用笔墨的浓淡,点线的交错,明暗虚实,形体气势的开合,谱写一副生命画卷。实践性是孔子美学思想的根基,中国传统艺术就是在探究宇宙根源、思考人性的本原、探索人与世界关系的实践中不断丰富与发展。

(二)探索多元化美育方式,以行育人

我校以美育人,以行励人,统筹校内外各种艺术资源,积极探索美育的实现路径。在校级层面;坚持高雅艺术进校园、戏曲艺术进校园、话剧艺术进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注重学生广泛参与和艺术体验;邀请云南省话剧院和艺术专家进学校为学生表演、讲座,辅导学生开展美育活动,学生在参与和创造中培养审美情趣、提升艺术素养。重点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艺术节,通过舞蹈、民谣、小品、独唱等相关系列活动,活跃了校园艺术氛围,使学生受到了极好的艺术教育和美的熏陶。定期举办“校园好声音歌手大赛”, 既是艺术竞赛,也是艺术盛会,使学生的艺术修养得到了提升。定期举办的“文明校国我先行宣传活动暨迎新晚会”由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院记者团、院舞蹈队、院合唱团、武术协会、模特协会、DOS街舞协会、BBOX说唱协会、财会协会共同举办,其中舞蹈、小品、乐器、歌唱、说唱等精彩的节目为学生们呈现了丰富的视听觉盛宴。做强大学生艺术社团建设,既有利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宗旨的校园文化建设,也有利于美育建设。我校充分发挥学生社团面广、影响力强、发展快的特点,进行整体设计,打造花样年华礼仪社、Beatbox&说唱协会、DOS街舞社、广告协会、电影协会、华韵国风社、梦想动漫社、模特协会、书法协会、三月文苑等学生社团,通过举办书画创作、微电影拍摄、动漫制作、国画国服展示等活动,以培养学生审美情感,让学生在丰富的审美想象中提高审美能力。在院级、班级层面;结合学院专业特色和学生实际,探索多元化美育活动的方式,增强学生对艺术的感知、认知和情感,在艺术熏陶和实践中获得科学认知和深厚情感。例如信息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产业学院党支部,为培养学生的审美修养和人文底蕴,定期举办“书香润心灵”读书活动,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使学生在欣赏经典文学作品中,满足审美需求,品味情感,感受和探索生命意蕴,滋养精神生命。人文与艺术设计学院举办建筑装饰技术应用竞赛和家具设计竞赛,既提升了专业人才培养水平和职业核心竞争力,同时在形线美中,使学生感受建筑艺术的魅力,升华情感,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升智美的修养。

四、心灵之美—身心和谐,青春永驻

(一)以和谐为目的,以美养心

中国现代美学奠基人朱光潜先生认为:“乐精神和礼的精神是儒家思想系统的基础。乐的精神是和,即和谐,使人的知、情、意彼此协调,内心和谐。礼使人的行为端正,行为端正正是内心和谐的外在表现。”对于个人来说,儒家美学思想通过欣赏艺术与自然,并在创造艺术的情感体验中感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怡情悦性,养成内心的和谐,对于当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借鉴作用。目前我国正处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加上思想意识的复杂性,给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带来巨大压力和挑战。大学校园里学生的心理疾病和人格障碍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学业。为此,通过美育的路径,让大学生形成对生命的科学认知,从而珍爱生命和敬畏生命,能从根本上解决心理问题和危机,并利用心理技术手段调适身心状态,塑造健康人格,以健康和谐的心态,书写美丽的青春。

(二)美育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助力

我校在学校层面,成立了在学校党委领导下,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指导、服务和科研为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咨询中心。建构了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各二级学院心理健康工作室、各班心理委员、各宿舍心情联络员四结合的队伍体系。通过定期开展新生心理普查,建立心理健康电子档案,筛查出重点关注的同学,建立约谈机制,并持续关注和跟进咨询。对于老生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排查、干预、咨询、回访、督导工作。除此之外,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中心还提供了针对性服务,比如音乐治疗、绘画治疗等。定期举办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月实践活动,包括优秀心理委员评选、心理情景剧大赛、心理健康教育主题讲座、“呵护心灵,百分成长”主题系列活动、“人生旅途,爱的绽放”团体拓展等活动,积极培育和塑造大学生的“心灵美”。建设了心理健康教研室专职、兼职及外聘师资库,进行公共必修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生全覆盖工作,并开展线上线下心理健康选修课工作。落实“示范中心”对心理育人体系的教育教学要求,对大学生进行全程的教育教学。院级、班级层面;着力打造特色,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活动。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心理诉求,针对性开展主题班会,分别以“团结、协作”“做情绪的主人”“正确认识爱情”“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展望未来”“增强自信”“增强抗压能力”为主题,通过微视频、演讲、唱歌、诗朗诵等活动,让学生在艺术滋养中体验生命的存在感和意义,促进身心和谐,以积极乐观的心态书写多彩的青春。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学校美育建设,要始终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校园文化、艺术实践、心理健康、艺术社团等美育建设路径,营造求真、求美、求善的美育环境,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美育校园文化心理健康
论公民美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对农村初中合作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
冰雪休闲体育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