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职院校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典型案例挖掘*
—以《财务管理》为例

2023-01-08

智库时代 2022年8期
关键词:专业知识育人思政

冯 珊

(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当代教育并非只是职业技能教育,在教育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让学生在获得职业技能的同时也有思想上的收获,才是对学生全方位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怀,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2020年5月,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纲要》中将课程思政教学作为高等学校课程教学中的重点部分加以强调,指出了课程思政教学的原则和方针,成为我们开展教学活动的指导。本人一直以来从事大数据与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在教学工作中,我对课程思政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一、“三全育人”与课程思政

(一)“三全育人”

2018年9月10日,在全国教师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讲话中提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成为“三全育人”教学观念形成的基础。“三全育人”即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结合,是我国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是在习近平教育思想的正确引领下教育事业的新发展。

相比起传统的教育理念,三全育人强调“全”的重要性,体现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优越性,能够充分调动起社会各界的教育力量为育人事业服务,能够将终生学习、终生教育观念贯彻实施,体现了我国对新时代教育形势的思考,对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建设有很大帮助。在高职院校中,“三全育人”观念同样深入人心,尤其是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中,“三全育人”的观念有助于课程体系的建设,提升了教师把握课程方向,选择课程内容和进行课程考核的素养,有助于全员全程全方位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是在“三全育人”教学理念下形成的教学新体系。我国课程思政教学由来已久,早在2004年,上海市便在教学改革活动中提出了学校思政教育的试行方案。在“三全育人”教育理念提出后,课程思政便与“三全育人”相结合,二者相辅相成,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两大抓手,在“三全育人”基础上实施课程思政教学,在传统的课程教学的背景下进行课程思政的改革,既保证了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学习到专业知识,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提升思想政治水平的空间,以一种学生普遍欢迎的方式,润物细无声地开展思想政治教学,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的人才。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是不同的,思政课程是指专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如高等院校中常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等,思想政治是这些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但是课程思政则有所不同,课程思政要求在其他专业课程中融合思想政治教学内容,如在《财务管理》课程中,通过专业知识的教学和教师的讲解,将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课程思政教学方式目前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重点环节,与思政课程共同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作用。

二、当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陈旧,缺乏建设思路

尽管课程思政在我国已有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但是课程思政这一教学方案正式在高等院校中开展,却只有寥寥数年。因此在当前高等院校课程思政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观念陈旧等问题,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理念尚未形成,课程思政教学的效果难以发挥。课程思政教学与课程教学是有机结合的整体,从课程的设计之初,便应该将思政教学的相关事项融入到课程教学之中,如在教材中对思政相关内容加以突出强调,在教学案例中鼓励学生结合思政内容进行分析等,各个院校还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对课程思政教学进行系统的设计。但是在目前的高职院校思政教学中,上述要求很难实现,高职院校普遍效仿普通本科院校进行思政课程的设计,在思政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没有考虑到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整体上看,思政教学缺乏系统布局和整体指导,建设思路模糊。

(二)教学能力欠缺,思政元素挖掘能力不佳

目前高职院校为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工作,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教师作为教育第一线工作者,在课程思政教学中责无旁贷,理应仔细研读相关资料,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实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的目标。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教师教学能力的欠缺是影响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课程思政教学要求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挖掘思政元素,将思政元素提炼整合,最终形成教学内容。这些思政元素一般是蕴含在教学内容之中的,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思考思政元素与专业内容教学之间的结合点,在课程教学中将之均衡地展现出来。但是很多教师尚未形成课程思政教学的观念,在教学中依然过于重视专业内容的教学,而忽视了思政教学。一些教师并不擅长从教学内容中寻找思政元素,在课堂教学中也不能灵活地将思政元素与专业内容相结合,在教学中过于生硬,导致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不高,不仅难以达到思政教学效果,原有的专业教学目标也受到了影响。

(三)合作意识欠缺,不同课程之间缺乏交流

课程思政教学并非是孤立的教学,而应该是系统的、综合的教学,不止在思政课程与普通课程之间需要有所联系,在不同的普通课程之间也需要建立起思政教学的桥梁,将众多的课程相结合,进而提升课程思政教学的效果。但是在当前的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中,各个课程之间是孤立的,每一个课程都在向着自身的教学目标前进,使用着本课程的教学方案,不同的课程之间缺乏交流,教师也难以就课程思政教学进行协同。这种情况造成了课程思政教学进展缓慢的问题,在“三全育人”的模式下,孤立的教学方式显然无法达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要求,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亟须改革。

(四)评价体系尚未形成,思政教学结果难以判定

课程思政教学是针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情况开展的教学活动,因此对于此种教学的效果评价,需要与传统的对专业知识的评价体系区分开来。但是在目前的课程思政教学中,尚未出现独立的评价体系。尤其在高职院校中,高职院校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为主要教学目标的院校,在课程评价体系中也多是注重学生是否掌握了专业知识和技能,而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情况缺乏考核标准,更多的是依靠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的观察。在这种模式下,课程思政教学的效果很难判断。教师如果不了解课程思政教学的效果,便无法在后续的教学活动中对教学方案进行改进,课程思政的教学水平便难以提升。

三、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典型案例挖掘—以《财务管理》为例

(一)《财务管理》课程思政教学难点

《财务管理》是本专业教学中较为基础的课程之一,该课程中主要包括财务管理基本认知、财务管理基本理念、筹资管理、项目投资管理、证券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等内容,知识体系较为庞杂,是对财务管理相关专业知识的总体论述。

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存在难点有以下三点:首先,在《财务管理》教学中,由于课程知识较多,学习难度较大,很多学生存在畏难心理,且该课程所教授的知识,在学生参加的初级会计职称考试中并不常见,导致学生对这一课程并不重视,对课程中教师的思政教学内容也同样如此。其次,在该课程中,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都十分重视专业知识的教学,力图通过有限的课时教学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这就导致一些教师在课堂上“争分夺秒”,并不愿意将时间分配给思政教学,教师对思政教学的忽视导致了《财务管理》课程中思政教学的效果并不如意。第三,在《财务管理》课程考核中,本校采用的是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的模式。其中,平时成绩主要关注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表现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等,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则完全以学生的卷面成绩为准。在此考核模式下,学生的思政学习效果无法得到考查,教师很难通过考试成绩获知学生的思政学习情况,这给课程思政教学水平的提升带来了困难。

(二)《财务管理》中课程思政元素挖掘

为提升《财务管理》课程中思政教学效果,需要首先对财务管理中思政元素进行挖掘。通过对日常教学经验的总结,本人将《财务管理》中的思政元素总结为以下五个方面: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财务管理》课程的始终,其中,财务管理基本认知课程中,需要对我国财务管理的发展历程、社会环境等进行说明,该课程教学中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通过对国家、社会发展情况的分析,帮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我国的财务管理水平和发展趋势,并让学生学习财务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同感。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要求学生正确认识国家、社会和个人之间的关系,自觉地将小我融入大我之中,这一思政元素在财务管理基本理念等课程教学中有所体现。该课程教学中需要对学生进行财务管理意识的培养,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价值土壤,在《财务管理》课程中,如筹资管理课程中,需要学生树立诚实守信的职业品德;在项目投资管理中,需要学生树立艰苦奋斗的创业观念;在财务预算课程中,则需要学生了解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道理。上述种种,都可以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找到着眼点,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向学生讲授专业知识,另一方面也要将职业素养等内容升华和总结,将之用学生更容易接受的形式表现出来。

4.宪法法治教育

宪法法治教育是《财务管理》中较为重要的思政内容,在该课程中,宪法法治等思政元素也是较多的。如在筹资管理课程中,需要向学生讲解筹资管理相关法律,要求学生树立法律意识,一方面培养遵纪守法的职业道德,另一方面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树立法治观念。在《财务管理》中宪法法治元素的挖掘中,还可以结合学生生活中的热点,如校园贷等学生关注的问题,教师可以用专业的知识对校园贷等问题进行分析,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了解到校园贷的危害,进而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

5.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

会计专业是对职业道德要求较高的专业之一,在《财务管理》教学中,要深入挖掘职业道德相关元素,如在营运资金管理、收益分配管理等课程中,可以结合社会上出现的腐败案例进行说明,提升学生对该职业的认知水平。

(三)《财务管理》课程思政教学策略研究

1.转变教学观念,重视课程思政教学

通过上文中对《财务管理》课程中思政元素的分析,可以发现,《财务管理》课程中思政元素是较多的,而思政元素的存在对于《财务管理》教学效果的提升也有很大帮助,在思政教学的帮助下,学生能够更好地解读《财务管理》的相关知识,对其日后的职业规划也有很大帮助。因此在《财务管理》思政教学策略中,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提升对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视度,将课程思政教学提升到专业技能教学相等的水平上来,系统规划课程思政教学方案,从整体的层面看待课程思政,让课程思政教学发挥切实的作用。

2.多课程协同,创建课程思政平台

在《财务管理》课程中,包含着大量的专业知识,而这些专业知识在后续的教学中还会有相关的课程。因此教师应该与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师做好交流工作,互相进行课程思政教学经验的探讨,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水平和能力。在此基础上,学校方面应该建立起课程思政教学平台,教师可以在平台上进行经验的交流,学生也可以登录平台主动地进行思政学习,提升学生在思政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化被动为主动,提升学生对思政学习的重视度,让学生有意识、有目的地提升自己的思政水平。

3.建立综合评价体系

为考查学生对思政知识的掌握程度,应该建立起与专业知识与技能考查相配套的思政考查体系。本文认为,在思政考查体系中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日常表现部分,通过教师对学生的日常观察,对学生的思政水平进行评价;第二部分为考核部分,通过多样化的考核方式,考查学生对于思政知识的掌握程度。在考查中要注意避免考查方式的僵化,要采用灵活的考查方式进行评价,如提出相关案例,要求学生结合专业知识与思政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等,通过这种方式,对学生的综合水平进行判断。

四、结语

课程思政教学在高职院校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在此背景下,我们要不断提升对课程思政教学的认知,提高课程思政教学水平和能力,更好地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让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中获得思政意识的培养,实现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的最终目标。

猜你喜欢

专业知识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山西省芮城县 畜牧兽医发展中心开展专业知识大实践活动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专业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如何判断你的老板是个“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