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星级评定+智慧监管 保障老人安享晚年

2023-01-08孟佳惠

中国信用 2022年2期
关键词:养老机构服务

◎文/本刊记者 何 玲 实习记者 孟佳惠

“现在的养老机构条件比以前好多了,房间更亮堂了,娱乐活动也多了,每个地方都非常好!生活上有专人照顾,在这里生活得很舒心。”今年87岁的涂爷爷,多年前中风后留下许多后遗症。自从儿女为他选择了这家五星级养老机构,涂爷爷脸上总是挂着浅浅的笑意,对照顾他的护工人员也是赞不绝口。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随着中国老年人口日渐壮大,“养老”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家庭难题,尤其是对于那些失智、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家庭而言,常常会因为老人住院、转院、出院这样无休止的“折腾”而身心俱疲。不少家庭在挑选养老机构时会犯难,究竟哪家更靠谱?哪家性价比高?如何选择适合家中老人的养老机构成为摆在众多家属面前的一大难题,也是行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

制度保障织密筑牢养老服务安全底线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约为2.64亿人,占总人口的18.70%,相比2010年,上升了5.44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而且随着时代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现如今,养儿防老已经成为过去时,维持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多次强调要提高养老院服务质量,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服务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

2021年10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提出了实施养老和家政服务标准化专项行动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北京、辽宁、上海等26省份出台民政“十四五”规划,上海、江苏、宣城、杭州等11省市出台养老“十四五”规划,北京、江苏、上海、山东、陕西5省份出台老龄事业“十四五”规划。

构建养老服务法制体系,是加快建设养老服务体系应有之义。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国各地已审议通过48件养老服务地方性法规。2021年地方养老服务立法进入快车道,审议通过内蒙古、江西、扬州、广州等16项地方立法,为历年养老立法数量之最。同时,今年1月1日起,我国养老服务领域第一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正式实施。这是全国保障养老机构服务安全的统一标准,标志着我国3.9万家养老机构将受强标约束与监管,200多万入住养老机构老年人的权益将受到保护,养老机构服务能力将进一步提升。

当前,我国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已基本形成,26项养老服务国家和行业标准发布,其中就涉及养老机构等级评定等相关内容。在此基础上,北京、上海、江苏、河南等多个省市建立完善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引导和激励养老服务机构诚信守法经营,建立养老机构备案信用承诺制度,加快推进养老服务领域信用体系建设,依托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强化信用监管,织密筑牢养老服务安全底线。

星级评定持续提升养老服务专业能力

中午十一点,入住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社会福利院的老人们准时开饭了。根据老人咀嚼、吞咽及消化功能,机构向老人提供普通膳食、流质及半流质膳食,有噎食风险的老人由护理员帮助进食。每天备餐前,后勤人员会再次与护理员确认老人需求。南京市建邺区社会福利院后勤主任刘会介绍:“我们这边接触的老人,都属于特殊群体,比如说糖尿病、痛风、高血压,各类疾病的老人都有。像有的老人有痛风,不吃豆制品,我们要给他单独配个什么菜。”入住老人刘奶奶说道:“老人的饮食是最重要的。基本来讲,护理员都掌握到我们的需求了,哪个吃多,哪个吃少,这种精神就很不简单。”

目前,《江苏省养老机构等级评定管理办法(试行)》已经施行。这是全国首个省级层面的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办法,江苏也被民政部确定为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先行先试地区。养老机构有了统一的评价体系,将大大方便老年人选择颐养天年之所,并促进养老服务品质提升。

与星级酒店的评级标准类似,养老机构等级评定采用等级制,从高到低依次为五级、四级、三级、二级、一级五个等级。级别越高,表示该养老机构在环境、设施设备、运营管理、服务方面的综合能力越强。当然,养老机构评上“星”后,也不是终身制;服务不达标,也会被摘星。目前,江苏共有22家养老机构符合五级养老机构标准,有效期三年。

除了更受消费者追捧外,星级养老机构在监管层面也享有一定优势。上海市民政局对养老服务机构进行动态评价,记分总分值为100分,根据不同的得分区间,将养老机构信用级别设A、B、C、D四级。民政部门也将信用评价结果作为重要参考,依法依规对不同等级的养老服务机构实施差异化管理。对A级养老服务机构,民政部门采取财政性资金支持、政府招投标优先、行政事项优先办理和简化程序、降低监测频次以及推荐纳入“信易贷”平台推荐企业名单等激励措施。

同时,北京市根据养老机构风险级别和信用状况,建立健全基于“风险+信用”的分级分类监管制度,实施精准监管,将风险较高、信用等级较低的养老机构作为重点监管对象,在日常监管中提高随机抽查比例和频次。而对于风险较低、信用等级较高的养老机构,则合理降低抽查比例和频次,在安排财政性资金项目以及实施各类优惠政策时,优先予以考虑和扶持。

标准不仅给养老机构划出了服务的安全“红线”,也提出了服务水平提升的方向。2021年年底,浙江省温州市公布了2021年度温州市养老服务机构星级评定榜单,被评定为三星级及以上养老机构有33家,四星级及以上养老服务中心37家。据了解,温州市民政局从机构环境、设施服务、运营管理等基础指标,以及创建党建品牌、推进智慧养老转型、创新康养建设、养老院获奖状况等创新指标等各个方面开展综合评比,最终评出年度星级榜单。各创新指标上的激烈争夺正清晰指明了养老服务机构未来的发展方向。

智慧养老加快探索养老服务转型升级

在民政部近日印发的《“十四五”民政信息化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到,要发挥全国养老服务信息系统作用,建设全国养老服务数据库,提升养老服务工作智能化水平。一段时间以来,多地民政部门纷纷打造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为老年人提供丰富的信息咨询和生活服务。

其中,黑龙江省民政部门运用大数据手段实现规范化、精准化、智能化监管,减轻养老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负担。统筹运用养老服务领域政务数据资源和社会数据资源,推进数据统一和开放共享。采集养老服务机构基本信息、服务质量、运营情况、安全管理、补贴发放,以及养老护理员等从业人员职业技能等级、从业经历、职业信用等数据信息,形成养老服务机构组织信息基本数据集和养老从业人员基本数据集,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和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推进有关基本数据集共享,推动技术对接、数据汇聚和多场景使用,实现跨地区互通互认、信息一站式查询和综合监管“一张网”。

不久前,由四川省遂宁市民政局打造的“遂州养老”小程序正式上线,为广大市民特别是老年人提供了一个内容全面、信息权威、便捷实用的养老服务信用信息平台。预约生活照料、寻找养老机构、查询养老政策……一系列养老服务需求在小程序中直观呈现出来。

“平台含有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志愿服务等9个服务模板,涉及个人卫生清理、上门聊天陪伴等。”遂宁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遂州养老”小程序还设有高龄补贴申请、养老机构查询、老年大学报名等功能,涵盖老年人日常生活相关的各个方面。截至目前,通过小程序申请、年审的高龄老人达2万余人,试点推出的生活照料服务项目已累计服务17万人次。

在全力推进养老服务实现“掌上办”“指尖办”的同时,多地民政部门也充分考虑到老年人不熟悉网络、智能设备使用等问题,在保留电话咨询、线下服务的同时,积极探索“预约到办”的“菜单式”居家养老服务模式。通过前期走访,将老人信息、需求录入区域智慧养老服务数据平台,建立家政、理发、送餐等服务“菜单”,主动为居家老人提供“精准化”上门服务。

“关爱今天的老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有业内人士对养老事业提出建议,一方面要高度重视标准化建设,为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探路,责任重大而光荣;另一方面要继续深入推进“一网三层”养老服务体系,打造15分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圈,让各个机构参与到大养老事业当中,构建一个多层次,老人都能享受基本服务的体系,实现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的需求。

猜你喜欢

养老机构服务
养老生活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养老更无忧了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