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学实验室存在的安全问题及改进措施

2023-01-08金益军

浙江化工 2022年7期
关键词:化学品管理制度危险

金益军

(普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 金华 322118)

化学实验室是教学、科研以及化工工艺研发的重要场所,做好实验室的安全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化学实验室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涉及化学、生物、辐射、特种设备,以及环境保护、行为安全等诸多问题,而且人员相对集中,风险较高,稍有疏忽就可能发生安全事故,对人员安全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及时找出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缺陷,系统性、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形成常态化安全管理机制,从而有效预防实验室各类事故的发生。

1 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化学实验室安全事故频发,通过对事故原因和现实状况进行调研分析,发现实验室安全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安全管理机构不健全,缺乏组织保障。安全管理人员和兼职安全管理人员职责不明确,未形成安全管理网络,缺乏专业的内部监管机制。院校实验室经常多头领导、责任模糊,企业则容易忽视实验室责任落实,因此缺乏可行的安全责任制、有效的责任考核和追究机制以及强烈的责任感。

(2)规章制度不完善,没有结合实际、基于风险制定系统管理制度,缺乏对作业人员的指导、约束,而且制度执行不严格,重科研、轻安全。

(3)培训需求不明确,培训方式单一,培训效果评价流于形式。实验人员安全意识和技能存在较大差距。

(4)危险化学品的采购、存储、使用、废弃等环节的管理漏洞较多,危险化学品事故概率较高。

(5)职业危害认识不足,化学品暴露控制不严,作业环境要求不高,实验人员健康未得到高度关注。

(6)设备设施未落实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要求,安全防护设施可靠性得不到保证,作业安全措施不规范,“三违”现象时常发生。

(7)危害识别不全,风险评价和管控不到位,存在较多隐患,管控措施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不强。

(8)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应急装备、设施不齐全。较少开展实战性演练和评估,员工应急能力偏低。

2 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改进措施

针对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人、机、料、法、环”等方面提出改进措施。

2.1 建立安全管理组织架构,落实全员安全责任

人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决定因素,只有激发人的内在潜力,人人重视安全、人人参与,才能确保安全管理稳定有效。实验室主要负责人是实验室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并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建立安全管理网络,实施全过程专业监管。

建立实验室安全工作评价考核机制,设置实验室安全工作评价指标,构建单位、实验室主任、各实验室负责人三级联动的责任链条,再将各实验室的安全管理责任划分到个人。通过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采用三级管理模式,保证垂直管理,责任到人[1]。实施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并将考核结果与薪资待遇和晋升挂钩,充分体现考核的引领作用。

2.2 健全并严格执行管理制度

应建立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至少包括以下内容:岗位安全责任及考核制度、风险评价与控制管理制度、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消防管理制度、安全培训教育管理制度、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检查管理制度、事故管理制度、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同时,按照有关规定,结合安全风险编制齐全、实用的操作规程。

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应传达至实验室相关人员,要求其学习、理解和执行,并定期进行评审及修订。

2.3 强化培训教育,切实提升全员安全技能和意识

实验室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应接受安全教育培训,具备与本实验室所从事的各类活动相应的安全和职业卫生知识与能力。对新员工、实习生、复岗、转岗的员工做好安全培训和考核。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并对培训有效性进行评价。

2.4 实施危险化学品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

危险化学品采购、贮存、使用、废弃等环节应符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易制爆危险化学品治安管理办法》等相关要求。涉及易制毒、易制爆和剧毒化学品等特殊化学品,应严格按照《剧毒化学品购买和公路运输许可证件管理办法》(公安部令第77 号)的要求,报有关部门审批后采购。

实验室应落实专人严格检查化学品名称、数量、包装、“一书一签”等符合性情况,确认完好后登记入库贮存。贮存易制毒、易制爆、剧毒化学品等特殊化学品的试剂库应符合《剧毒化学品、放射源存放场所治安防范要求》(GA 1002—2012)。危险化学品贮存应符合《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 15603—1995)、《易燃易爆性商品储存养护技术条件》(GB 17914—2013)、《腐蚀性商品储存养护技术条件》(GB 17915—2013)、《毒害性商品储存养护技术条件》(GB 17916—2013)等相关规范要求,按固体、液体、气体以及化学相容性评估情况对危险化学品实行隔离、隔开、分离或专库贮存,禁忌物料不得混合贮存[2]。

实验室内试剂架应保持整洁,试剂柜中的原料按性质分别存放,一般要求为上层固体、下层液体,固液分开、酸碱分开、性质相抵触的分柜存放。试剂柜门上应设置示意图,明确危险化学品类别、品名、数量。气瓶柜(间)、试剂架、试剂柜不得存放杂物,危险化学品包装和标识应符合要求。

实验室人员使用危险化学品前,应查阅化学品的MSDS。各类危险化学品使用安全可参考《检测实验室安全 第5 部分:化学因素要求》(GB/T 27476.5—2014)。实验室产生的废弃化学品,应参考《实验室废弃化学品安全预处理指南》(HG/T 5012—2017)的规定进行预处理;按《实验室废弃化学品收集技术规范》(GB/T 31190—2014)、《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01)、《危险废物收集 贮存 运输技术规范》(HJ 2025—2012)的要求进行分类、收集、贮存、管理,并合规处置,不得随意丢弃、排放、倾倒实验产生的废弃化学品。

实验过程产生的有毒、有害废气,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达标后排放。实验过程产生的废水应科学合规处置。

2.5 规范职业健康管理

(1)实验室应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 188—2014)的相关要求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人员进行体检,建立职业健康档案。

(2)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应设置相应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10)的规定,对可能导致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应设置检测报警装置,现场配置急救用品、设备,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并定期检查检测。

(3)实验室应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强)度不超过《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 2—2007)所规定的限值。

(4)实验室应根据接触危害的种类、强度,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个体防护装备。个体防护装备的配备要求和选用分别执行《个体防护装备配备基本要求》(GB/T 29510—2013)和《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 11651—2008)。

2.6 设备设施完整性管理管理

(1)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等相关规范要求设置安全设施,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各种安全设施以及定期检测、检查和维保。

(2)应针对高温、高压和使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等高风险设备,建立专项安全管理制度,并规范操作,确保其始终处于安全可靠的运行状态。

(3)实验室应加强设备设施的检修维修管理,制定年度检修维修计划,检维修前应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制定检修维修安全防范措施并有效落实。

(4)特种设备管理应符合《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有关规定,委托具有专业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进行定期检测、检验。

2.7 作业安全

(1)对危险场所动火作业、高处作业、受限空间作业等危险性较大的作业活动,应实施作业许可管理,严格履行作业许可审批手续,并符合《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 30871—2022)的要求。

(2)应加强现场人员作业行为的安全管理,监督、指导作业人员遵守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正确佩戴个体防护用品,杜绝违章指挥、违规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行为。

(3)使用特别危险的原料或进行高风险工艺操作时,应得到实验室负责人的同意,严禁单独操作。

(4)实验室应规范外来实验人员管理,外来实验人员应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进入实验室前需经过相关安全培训教育,培训合格后方可进行作业[3]。

(5)实验室所有工作场所应有清楚、明显和统一的标志,并符合《安全色》(GB 2893—2008)、《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 2894—2008)、《消防安全标志 第1 部分:标志》(GB 13495.1—2015)及《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 158—2003)的规定。

2.8 风险识别、评价和管控

(1)定期对实验相关的所有作业活动、设备设施进行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应考虑(但不限于)以下内容:①常规和非常规活动,包括新引入的化学品,新开发或引入的化学工艺等;②正常工作时间和正常工作时间之外所进行的活动;③所有进入实验室人员的活动;④人员因素,包括行为、能力、身体状况、可能影响工作的压力等;⑤工作场所的设施、设备和材料,包括本实验室的和外界提供的;⑥工作场所周边环境;⑦实验室功能、活动、材料、设备、环境、人员、相关要求等发生变化;⑧本实验室或相关实验室已发生的安全事故;⑨发生重大变动应重新进行风险评估。

(2)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并落实可行、安全、可靠的控制措施。在控制风险时,应根据消除风险、减弱风险、控制风险、个体防护的分级控制方式对风险进行控制。

(3)应将风险评估的结果及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对从业人员进行告知、培训,使其熟悉工作岗位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掌握、落实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4)实验室应建立安全检查管理制度,明确安全检查的时限、范围、内容、频次和要求,定期、不定期地组织各类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实行隐患闭环管理。

2.9 应急管理

实验室应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编制符合实际、针对性、操作性强的专项或现场处置预案。定期组织应急预案培训并开展应急演练,使实验室人员及时掌握岗位所需的应急处置能力。根据评估结论和演练发现的问题,修订、完善应急预案。配备足够的应急救援器材,并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维护和保养,保证其处于正常状态。

3 结语

实验室是科技创新的主要场所,其安全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国家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实现。目前国内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难以满足行业发展和国家要求,因此需要深层次分析管理中的缺陷和系统根源,针对性地加强硬件投入和软件管理,研究和探索出符合实际的实验室先进安全管理模式,并且形成计划、执行、检查、调整(PDCA)的良性循环,保障实验室安全平稳运行。

猜你喜欢

化学品管理制度危险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南通象屿将为日伸海运建造首批LNG动力化学品船
化学品库房施工组织设计分析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实践与探索
喝水也会有危险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解读
拥挤的危险(三)
西方国家土地管理制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