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穴位按摩对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焦虑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3-01-07孙黄涛周鑫游贯淼叶旭东邱志宏谢爱民江西省人民医院南昌330000

江西中医药 2022年12期
关键词:夹层主动脉穴位

★ 孙黄涛 周鑫 游贯淼 叶旭东 邱志宏 谢爱民(江西省人民医院 南昌 330000)

主动脉夹层作为心血管外科极为凶险的危急重症,具有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较高的特点。目前,针对主动脉夹层,外科手术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低温体外循环下开胸切除主动脉夹层,进一步置换人工血管,有利于减少疾病的危害[1-2]。但临床上主动脉夹层手术创伤大、时间长、出血量多,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目前临床以康复训练对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进行治疗,其虽可缓解患者的症状,但由于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所以治疗尚未达到预期效果[3-4]。近年来穴位按摩逐渐成为临床治疗研究的热点,在部分心血管外科疾病治疗中取得良好效果[5-6]。然而,中医穴位按摩治疗主动脉夹层术后的效果尚不清楚,鉴于此,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154 例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探究中医穴位按摩对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焦虑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7月—2021年7月我院收治的154 例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7 例。对照组:男47 例,女30 例,年龄38~69 岁,平均(55.26±7.12)岁,病程3~15 d,平均(10.21±0.22)d;观察组:男45 例,女32 例,年龄35~67 岁,平均(49.9±7.05)岁,病程4~16 d,平均(11.01±0.33)d。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纳入标准

(1)均符合《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与治疗——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及诊断》中的主动脉夹层诊断标准者[7];(2)均完善影像学相关检查者;(3)均行主动脉夹层手术者;(4)患者及家属均签署本研究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1)合并心脑血管、肝、肾疾病者;(2)有缺血缺氧性脑病者;(3)有精神疾患或既往有精神疾患病史者;(4)过敏体质者;(5)孕妇及儿童。

1.4 方法

(1)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卧床休息,常规监测、护心、利尿、抗感染治疗等,低盐饮食,注意休息,避免情绪激动,按医嘱有规律服用降压药物。治疗2 周。(2)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穴位按摩治疗,选取穴位:百会、印堂、肝俞(双)、内关(双)、合谷(双)、太冲(双)、神门(双)、三阴交(双)等穴。操作方法:让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选择舒适的体位后,进一步嘱其全身放松,同时按照标准的腧穴定位选准穴位,采用点、按、揉等相关的按摩手法,每穴按压50~150 次,每次2~5 min,按摩要力度均匀、作用持久、和缓有力,进一步使力量向穴位的深部渗透,以患者出现酸、麻、胀、痛的感觉为标准。每日2 次,持续治疗2 周。

1.5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8]分别在患者入院治疗前及出院1 个月后进行评估。SAS 量表共20 项条目,分别赋分1~4 分,得到标准总分100 分,分数越高焦虑情况越严重,≥50分被认为有焦虑情绪。(2)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GQOLI-74 评分: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GQOLI-74)[9]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总分值100 分,得分越高则生活质量越高。(3)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不良事件:统计患者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心包积液等发生情况。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或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SAS 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AS 量表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AS量表评分比较(±s,n=77) 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AS量表评分比较(±s,n=77) 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59.55±8.52 41.04±3.11*#对照组59.87±8.6652.58±3.88*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GQOLI-74 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生活质量GQOLI-74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GQOLI-74 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GQOLI-74评分比较(±s,n=77) 分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GQOLI-74评分比较(±s,n=77) 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40.55±7.42 78.57±8.52*#对照组41.88±7.6365.68±7.99*

2.3 两组患者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n=77) 例(%)

3 讨论

主动脉夹层手术治疗如果成功,后期血压控制良好,夹层可逐步修复,患者可长期存活,夹层对患者寿命不会产生太大影响;若血压控制不好,夹层继续扩大,甚至再次出现主动脉夹层血管瘤破裂,患者很有可能出现死亡。因此,主动脉夹层术后恢复,仍然是非常重要的,主动脉夹层的高危因素包括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吸烟、饮酒、主动脉瘤病史、高脂血症,其中高血压是最常见的病因[10-11]。如果血压控制不理想,最终可导致主动脉夹层,手术虽然成功,但后期会出现不良事件。因此,应找到适合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治疗的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好的方案。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SAS 量表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中医穴位按摩有利于缓解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的焦虑情绪。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应注意控制血压,并要定期进行复查,以防出现主动脉夹层术后复发的情况。穴位按摩通过按摩相应穴位产生刺激,有利于通过一定的手法激发经络之气,缓解患者焦虑情绪。相关研究指出,中医穴位按摩由经络传导至全身各脏腑,可以鼓舞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之正气,调畅气机、调和气血以减轻焦虑感[12-13]。本研究和上述相关研究结果均表明了中医穴位按摩有利于缓解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的焦虑情绪。

本研究还发现,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GQOLI-74 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生活质量GQOLI-74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中医穴位按摩有利于改善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穴位按摩可有效缓解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胸痛、胸闷、心痛等症状。合谷为手阳明经原穴,通过按摩合谷穴,有利于疏肝理气、补气回阳,进一步疏解心胸不适,定息宁神;百会为手足三阳经及督脉阳气的交汇处,百会穴与大脑内部组织关系密切,是调节大脑功能的重要穴位,可以通过按摩提神醒脑,增加脑组织的血供,改善脑组织血氧,有开窍醒神、回阳固脱之功效,现与内关、神门、太冲、三阴交等穴合用治疗心律失常、高血压、眩晕、头痛等病症;印堂是人体腧穴之一,属于经外奇穴,此腧穴位于人体额部,两眉头中间,有明目通鼻、宁心安神的作用。相关研究指出,对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进行中医穴位按摩,可完善患者围术期的治疗干预方案,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继而加速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改善生活质量[14-15]。此外,观察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中医穴位按摩有利于降低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为安全。中医穴位按摩通过调畅气机,有利于调节患者脏腑的阴阳平衡,改善患者的预后。

综上所述,中医穴位按摩不仅可以缓解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的焦虑情绪,而且可提高生活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夹层主动脉穴位
胸主动脉阻断联合主动脉旁路循环技术建立大鼠脊髓缺血损伤模型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整层充填流动树脂与夹层技术在深楔状缺损修复中的比较研究
浅谈夹层改造常用设计方法
穴位埋线法治疗肥胖症的中西医机制研究进展
压缩载荷下钢质Ⅰ型夹层梁极限承载能力分析
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在进展期胃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主动脉球囊反搏应用于胃贲门癌手术1例
隔夹层参数对底水油藏注水效果影响数值模拟研究
——以渤海A 油藏为例
夏季穴位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