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石相击谱华章

2023-01-06任丹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2年12期
关键词:水石梁衡壶口

任丹

“千里黄河一壶收”,壶口瀑布素以气势磅礴、雄伟壮阔闻名天下。梁衡所著散文《壶口瀑布》更是别具匠心,是“壶口”与“瀑布”共同演奏的一首交响曲,是“水”和“石”共生的一幅写意画,更是“黄河”与“民族”携手谱写的一部宏伟篇章。文章可分为三个篇章:壶口篇、水石篇、黄河篇。“壶口篇”品其景美,欣赏自然的馈赠,叹天地之雄伟壮阔;“水石篇”则景中含情,融情于景,结合自身体验感悟人生百态,挖掘内涵美;而“黄河篇”是在景与情中领略文化的理韵,由黄河联想到中华民族,唱响一曲民族文化精神之传承的赞歌。三个篇章由景入情,由浅入深,浑然天成。其中,“水石篇”呈现了自然与人文连接的纽带,是开启学生精神文化之门的钥匙。本文对“水石篇”做了如下解读。

语言丰富,行文有韵。作者运用丰富的语言描写水的多种形态,生动活泼,韵味十足。排比句式的连用,如“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漩”,一一描绘、娓娓道来,音韵和谐,读来有一种韵律美。动词精用,如“钻”“觅”“淌”“夹”等,简练传神,赋予水以人的动作和情态,极具表现力,气韵生动。又用叠词“汩汩”“潺潺”“哀哀”修饰泉、溪和漩涡,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增添画面感意境美,意蕴无穷。

性灵相通,情景交融。在梁衡的笔下,水是“活”的,充满灵性,它“汩汩如泉”“潺潺成溪”“哀哀打漩”,这既是丰富多样的形态,也是千姿百态的情态。面对这窄窄的壶口,也许它有时会以气吞山河之势排山倒海,来个轰轰烈烈;有时又闲庭漫步,任尔千锤百炼也云淡风轻;有时也会徘徊沮丧,任意东西……心态不同,处世的方式自也不同。涌向壶口的黄河水,被壶口阻挡,有“夺路而走”的,有“乘隙而进”的,也有“折返迂回”的,这正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是人生的一道坎,是磨难。人们面对困难阻碍会有不同的心理、不同的选择——有的果断放弃,有的伺机而动,有的灰心退却……与水共情,与文共鸣,人生百态,五味杂陈。

水石相击,迸发哲理。不知是水改变了石,还是石成就了黄河水,或是水石搏击才形成了伟大的奇观。脚下的石,形状“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一道深沟”,是被水“凿”“旋”“切”成的,作者运用的是“被”字句,是用“如钢似铁”的石的巨大变化来反衬水的威力,而“凿”“旋”“切”这些极具力量的动作背后,蕴藏的是黄河水面对阻挠而爆发的不可遏制的“怒”气。坚硬的石头阻挡不了黄河水前进的脚步,狭窄的壶口更消退不了黄河奔流入海的決心。无论前路怎样艰难,无论历史怎样曲折,依然百折不挠,勇往直前。

“未过壶口不成河”,这是黄河的个性,“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这也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未经磨难不成才”,百折不挠、敢于抗争、伟大坚强。“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令人震撼。

责任编辑/杨亮亮

猜你喜欢

水石梁衡壶口
壶口放歌
水石书店:英国老牌连锁书店
水石篇 ·觉悟
著名新闻人、作家梁衡
忆秦娥·临壶口
卖“体验”的水石书店
壶口放歌
鱼脊型泥石流水石分离结构中格栅跨度的研究
我去壶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