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科手术学》混合式课堂全面践行“三全育人”

2023-01-06陈国仙黄亚纬方锦程岳休云范莉芳

科技风 2022年36期
关键词:外科手术考核手术

陈国仙 黄亚纬 方锦程 岳休云 范莉芳

1.皖南医学院临床医学实验实训中心 安徽芜湖 241002;2.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神经外科 安徽芜湖 241001;3.皖南医学院公共基础学院 安徽芜湖 241001;4.皖南医学院医学影像学院 安徽芜湖 241002

临床上不同手术科室的手术种类繁多,但是手术的基本操作技能相同,不外乎切开、分离、止血、结扎、缝合、换药、拆线、穿刺等,以及严格的无菌观念。医学生毕业后不管是从事临床各个专业的医疗工作,还是各种资格考试、职称考试,均涉及基本手术操作技能。《外科手术学》为我校独立开设的医学专业教育课程,授课对象以我校本科生为主,主要面向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口腔医学、法医学、预防医学、全科医学等五年制专业的大三及大四学期学生。

(1)本门课的实际操作性要求较高,由理论到实操的过程是不断训练,不断犯错、不停纠正规范,逐渐锻炼临床思维能力的过程。在没有实际接触临床前,单纯的课本文字及图片,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很难有多大的兴趣,预习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来到课堂时大多一头雾水。有限的教学课时数的情况下,教师如何讲通理论,讲明操作要领,规范操作,同时保证学生的练习时间?实操课不像理论课,目前的教学是一种无痕教学过程,学生操作完全无迹可寻,无法做到自评、同学间互评,学生课后亦没有复习的标准。

而对于专业兴趣较高,学有余力、个人能力较强的同学来说,“统一固定式”的授课内容在课程深度、难度、外延度均显得跟不上新医科背景下对培养探究式学习型、交叉学科医学人才的要求。适时适当调整课程的可选择性及进阶型的问题逐渐凸显。

(2)课程的带教教师来自外科系统不同的科室,专科的理念和操作可能有着专科特色的痕迹,对培养医学生的基础操作也存在着相当不利之处,如何规范各临床外科老师的操作,使老师授课有迹可循,有规可依,做到规范化、同质化教学?

(3)如何对其进行较全面和规范化考评,国内尚无标准化模式的推出与交流,这就无法对教学质量进行合理的评估。

(4)有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大学生的言行举止及思想影响最大的第一因素是专业课老师。本科教育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阶段,是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风貌的成型期[1]。如何更好地融入思政元素,所有授课老师在课程的全过程开展全方位育人,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铸就“生命至上、尊重科学”的理想信念,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新时代背景下,面对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结合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在特殊时期积极探索适应医学本科高校桥梁学科实践操作课程教学的新方式、新方法,在教学理念、模式、内容、方法、管理等方面不断改革创新[2],我们做了如下探索。

一、建立《外科手术学》实验教程视频库,优化教学资源、同质化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1)视频库内容以教学大纲为指导,同时参考国家教育部临床医学本科专业阶段化水平测试、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技能考核内容,选择外科学基本知识、基本操作技能、基本手术、临床手术视频(来源于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手术室)。根据前期视频库制作过程,系统梳理教学内容,修订《外科手术学实验教程》及实验指导,将录播课视频用于《外科手术学》实验课的教师集体备课中,规范了各临床外科老师的操作,使老师授课有据可循,有规可依,提高《外科手术学》教学同质化。

(2)学生不能有效消化知识技能的重要原因在于自主学习兴趣缺失,而年轻人对信息技术十分关注,中国大学生平均每天用手机上网至少3小时,移动网络设备已成为他们获取信息、交流情感、电商支付、资源共享等社会行为的主要平台[3]。将录制好的视频库上线我校临床医学院网站及安徽省网络课程学习中心平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学习进度,对于没有听懂的地方可以反复观看,这些能增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感。视频库面向社会开放,学生分布不仅限于我校学生,上线以来点击率已过万余人次。

二、积极探索线上(视频库)+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1)我们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结合线上线下,充分利用课前课后,优化教学设计,具体流程见下图。

《外科手术学》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典型章节教学流程图

课前:教师在课前线上下达自主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介绍e会学、雨课堂、外科实验实训中心智慧教室等相关知识,学生分小班,进入线上课堂学习。教师通过网络工具上传PPT、视频、图片、动画、文献,MOOC课程等学习任务单资料,同时提供国家级、省级外科手术学相关精品课程资源链接,要求学生反馈并记录疑问、完成预习测验。收集学生线上学习数据,了解学生的知识需求,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和制作教案[4]。

课中:①线上授课:通过课前掌握学生的疑惑点,教师知识点讲授将有的放矢和重点突出。采取线上授课,教师和学生通过手机或平板客户端等有效师生互动,以小组讨论、问卷调查、在线投票、云词汇、视频直播等方式,对学生给予指导和相关问题进行反馈,老师能较直观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②基本技能训练:教师讲解、示范时间明显缩短,实际增加了学生动手操作及教师指导时间。学生分组进入智慧教室实操练习,每组选派组员进行基本技能“教学”展示,组内其他成员补充,其他同学提问并点评打分,各组再回看自己组操作过程讨论,最后老师点评,保证每位同学基本操作技能的完成度。③早临床、开展人文教育:线上交互式教学,实时观看手术室手术,从手术方案设计、手术预案处理、人文关怀,最新手术术式探讨等开展课程思政教育。④个性化进阶式训练:由小组学习数据,为每组设定实操课的进阶目标,活体动物实操。

课后:学生利用课程作业、回顾分析等,深化对课堂知识的掌握,个性化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写学习过程心得体会,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提供课后有针对性的在线指导、教学资源分享和点评等线上交流。开放智慧教室,学生自主预约练习,学生自评及教师线上随时随地个性化指导。教师根据学生测评的反馈意见优化教学设计,线上线下资源共享。在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过程中,完善课程的形成性评价。

(2)成绩评定。丰富课程平时考核的形式,既有随堂操作考核点评,又有实验报考考核,建立起形成性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教学中的问题,改变以往的“一考定终身”的弊端。借鉴临床医学专业阶段化考核模式,以临床为导向,改革课程技能考核的形式和内容,将以往的固定考试内容形式改变为站点式模块化考核,分为两个站点(无菌术考核,外科基本操作考核),每个站点3个考核项目,学生轮流进入站点抽签决定考试内容。学生考试积极性更高,课后自学率大幅上升,考试成绩较以往提高很多。

前期的教学改革初探,经验特色总结如下:

(1)教学目标明确,补足知识短板。线上教学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明确教学内容及目标,保证理论知识的掌握度,解决畏难情绪,为技能操作打牢基础。注重师生情感交流,体现教学中的人文关怀。

(2)“早临床”激发学习兴趣、感受医者仁心。外科手术交互式学习,学生“现场”与“手术”亲密互动,感受手术室的紧张肃静、整洁有序,团队合作,体会“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早期接触临床,打通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教育的中间环节[5],使医学生更好地了解未来职业环境和职业角色,了解患者需求,提高学习兴趣,增强职业使命感[6]。

(3)“翻转课堂”+活体动物实操,培养创新人才。依托于临床病例的“翻转课堂”,完成基本操作技术模块后,进阶入活体动物操作模块,组员完成具体手术,处置突发情况,解决组内遇到的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7]。智慧教室留痕可视化,学生自主预约,练习过程均有视频留存供自评、互评以及老师点评,教学及自学全程可控溯源。

(4)深化改革考核方式,全方位、多维度完成教学目标。线上考勤+自主学习任务单完成情况+互动情况+课堂随机测验;线下互动+小组讨论+模拟实操+课堂考核+实验报告;学习心得体会+问卷调查反馈+期末站点式考试。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综合学业成绩评价体系,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客观地把控及评价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

随着“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到来,网络资源蓬勃发展,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方式方法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我们充分利用各种网络教学工具将大学慕课在线课程结合翻转课堂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转变传统教学理念,主动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学校教师教学能力,用高效率的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同时促进在线开放课程的应用与推广,推动高校优质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等一流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切实做到提高教学资源使用率和学校课堂质量[8]。线上线下教学融入思政元素,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式、进阶式学习,拓展知识深度和广度,提高学生主动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锻炼临床思维,充分做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在教学改革中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老师要更加注重学生课堂的主动参与度和学习的深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提升实践能力。

猜你喜欢

外科手术考核手术
自行设计的可调式抬手架在手外科手术消毒中的应用效果
轻松做完大手术——聊聊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手术之后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本刊2019年下半年各期重点内容安排
护理干预对骨外科手术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家庭年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