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规划“在地式”教学可行性路径研究

2023-01-06袁小晗覃孔韬

安徽农业科学 2022年23期
关键词:乡村规划发展教育

王 敏,袁小晗,覃孔韬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 430000)

2020年,我国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继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建设现代化乡村成为下一阶段发展的重点目标。2021年2月24日,中办、国办印发《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意见,指出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当前,乡村规划的教育及其建设实践表现出显著的离土化问题。在乡村规划教育方面,教学体系和方法内容上偏向城市型人才需求,导致乡村认知不深入,乡村理论研究滞后,乡村知识体系不全面,实践教学难以开展等现实困境。继而在乡村建设实践中,缺少真正了解乡村,能站在乡村思维考虑问题的实施者。面对乡村特色和地域个性的现实挑战,参与到乡村文化承续、特色景观营造和村庄规划的设计师就缺少适地性设计语言。为此,回归乡村规划教育的适应性,探索“在地式”教学的本质需求和实施路径,相较于传统规划的结果式、片段性的教学目标,体现了重过程、问结果、可持续的转型特征。

1 “在地式”教育的适应性认知

在全球化、趋同性不断剥削地方性、特色化的时代语境下,在地重构的探讨成为解读当代文化回归思想的一个独特视角,被不同学科提及。关照本土的社会、文化和生态基质,扎根地方,在地化教学通过深挖地方性知识和加强地域情感联结,因而具有较强的适应性。20世纪70年代,西方学者开始研究“在地式”教育,发端于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学说,受美国环境保护运动的影响,逐渐形成了学科融合型与学科渗透型的教学类型[1]。

1.1 实用主义教育哲学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哲学深刻的阐释了教育的本质。“教育是生活的必需品”[2],生活涵盖个人与种族的全部经验。经验的传递通过学校进行的正式教育以及与他人共同生活而获得的非正式教育两种途径完成。其中,来自学校的正式教育由于教育素材容易符号化,容易出现课本知识与社会经验割裂,教育与现实生活脱节。实用主义教育哲学提出教育即生活[2]。教育离不开人的活动情境,教育必须与环境互动。寻找并提供适当的教育环境,走进生活挖掘到优质的教学资源,成为教育的关键。

现代“知行合一”教育理念正面阐释了实用主义教育哲学。2019年颁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坚持知行合一,让学生成为生活和学习的主人。将学校教育与社会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理论联系实践,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自觉性。落实到“在地式”乡村规划教育的实施,面向现代乡村的复杂系统特征,以不断发展的眼光探求乡村现实问题的解决路径,不仅需要在理论上不断总结乡村发展规律,更为迫切的是把规律转化为面向操作的规划设计机制。

1.2 自然与人的生态关系教育要统筹自然与人。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能力的关键[3]。“未来数十年间,自然和社会科学家将面对一个巨大的挑战,即如何理解人类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尤其是人类生态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4]。”在此背景下,全球化、城市化、标准化带来的自然生态破坏、地方认同危机和乡村教育衰败,为在地式教育刻画了出场语境。“人的发展属性和交往逻辑的生态性确认对学校教育的内容、形态以及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关系型存在的认识论转向让创造人类和谐共生的自然和社会生态系统成为学校教育新的使命[5]。”生态文明背景下乡村共同体转型与重构,适应与共生的生态智慧将回归人与自然真实联系的自然价值观基础。

人地互动与共生适应在于主动创造能适应地域基础的乡村环境,从村民群体对乡村环境的感知、认知、判读入手,优化乡村的生活条件,协调城镇化进程中乡村经济发展、生态修复和情感认同的基本依存关系,共同建构乡村主体与地域环境客体协同共生的健康环境。

1.3 个人与世界的可持续关系教育要考虑个人的差异,也要与地方诉求有机统一。在地化作为优化教学的一种方法,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当地的文化、社会现象和重要议题,在兼顾地方发展诉求与国家教育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成为参与型公民的能力,最终为所处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增加福祉[6]。探索适应现代乡村复杂性发展诉求的教育,才是差异化、多元化与个性化并存的可持续教育模式。在当下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乡村地域“人-地-业”协调发展决定了乡村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真正实现乡村生态-社会、时间-空间的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拓展乡村复杂适应性系统理论认知,丰富美丽乡村、健康乡村、韧性乡村建设经验。乡村规划教育目标中,需要融入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效益统一与韧性治理,拓展以一种复杂动态的思维关注乡村的发展与演变。

“在地式”乡村规划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真正了解乡村,具有扎实稳定的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储备的乡村规划师,将现代乡村地域系统的规律性总结转化、应用于乡村规划与建设的复杂系统方法论与技术规程。从理论探索到实践总结,如何重新认识现代乡村,在理念、体系和内容上都需要积极深入乡村地域展开在地式教学研究。

2 “在地式”乡村规划教育的现实诉求

2.1 补充现代乡村复杂系统认知近30年,中国农村经历了高速发展,但乡村建设缺少适宜农村思维的建设方式和管理模式,乡村发展依然表现出严重的现实矛盾:乡村现代化、快节奏、遽变化的行为模式持续地扰乱乡村地域所惯常的演化节奏及自我调适机制。究其原因,就在于无视乡村规划与建设中特殊的生态-社会基底特征及其共生演化关系。现代乡村是人与自然共生演化的复杂适应系统,受到外界影响和扰动时,具有开放性、不确定性、多稳态、迭代进化等结构特征。一味照搬城市,会造成个性丢失、品味低下、乡村特色危机问题突出,急需补充现代乡村复杂系统理论。

乡村地域系统因自然禀赋、区位条件、经济基础、人力资源、文化习俗等各要素交互作用而不断演化与重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等子系统构成乡村地域系统的内核系统;区域发展政策、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水平等构成其外缘系统[7]。乡村规划的本质是为人类居住的可持续发展服务[8]。充分认知系统内外部构成要素的互动机理,为适应乡村资源配置和有效管理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

2.2 紧抓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乡村规划是一种公共政策,重点用于解决乡村发展不平衡问题,通过规划解决乡村资源的过度开发,空间配置的不合理设计。不仅要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发展农村产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9]。更为长远的目标在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格局,提高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10]。

2.3 跟踪乡村规划教育的人才需求根据2020年毕业生流向报告(图1)和流向城市分析(图2)可知[11],大量毕业生流入华东地区,占比39.72%。华东地区经济在全国较为发达,具有较强的地理资源优势,现代化发展位于国家前列,众多优质企业在此聚集。西北、东北两地毕业生选择人数明显减少,西北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人才需求量少。东北地区为老工业区,产业转型步伐滞后,新兴行业发展受限,天气寒冷等气候因素也存在一定影响。以流向城市来看,北京上海两大城市仍是毕业生工作城市首选,前十五个城市均为一线城市或省会城市。

图1 2020年毕业生流向报告Fig.1 Report on Graduates Flow in 2020

图2 2020年毕业生流向城市分析(top 15)Fig.2 Analysis on Graduates Flow to City in 2020(top 15)

乡村规划教师离土化问题突出。城市地区占有教育资源略高于乡村地区,导致大多数规划教师为城市居民,没有乡村生活经历,对乡村的特色产业、乡村发展现状和村民需求模糊不清。在授课时,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空间重构教育脱离乡村的实际经济社会状况。对乡村了解不足,最终导致学生规划方案落地后给村民带来或多或少的不便,后期规划维护者开展工作异常艰难。长此以往村民与规划维护者的矛盾便会愈发严重,乡村规划发展受到极大阻碍。

2.4 保持课程体系革新城市规划与乡村规划在课程设计上求同存异。“同”体现在它们都属于规划设计学类,其基础理论和设计原理是相同的,很多方面也可互相借鉴。“异”体现在城市与乡村的生活方式、人际关系、空间结构、建设风貌以及规划方法均存在差异,在规划时需要因地制宜,抓住特色[12]。近30年乡村高速发展,乡村教育的课本编纂相对滞后。现阶段的高校教材应与时代同向,注重学生思想建设,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注重教材科学性,系统准确地阐述概念要点及基本理论;注重时代切合性,把握学科前沿研究成果,紧跟时代潮流,满足学生需求。特别在乡村实践教学方面,需加强“产—学—研”人才培养。乡村社会正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乡村生产、乡村旅游等热点项目需积极体现在日常教学中。以学生未来职业规划为起点,适时调整教师教学模式,面向实践需要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创新能力。

3 “在地式”乡村规划教育的可行性路径

“在地式”乡村规划教育的价值观在于实现乡村地区人地共生,在乡村规划中融入绿色发展,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因此新时期乡村的重新认知、深耕工匠传统、植入现代元素、扎根乡村实践是实施“在地式”乡村规划教育的四个重要环节。

3.1 新乡村的重新认知当前,乡村发展问题恰恰说明了乡村研究中存在着严重的线性、静态的思维定式。思考问题往往局限在当下的、本身的状态,并不考虑这个乡村样态的现状与过去、未来的样态之间是否存在关联以及什么样的关联,同时也较少关注乡村形成发展中的因果关系和内生机理。依然以传统的静态思维和线性规划去应对现代乡村的复杂性问题,就会显示出理论局限性。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的直接结果便是,乡村趋同与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持续存在;人们面对一放就乱(散)、一抓就死(板)的乡村特色二元困境,苦无良策。

“在地式”乡村规划教育的起点是基于系统理念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乡村可持续发展,是跳出线性、静态思维定式的新型乡村规划思路。充分认识现代乡村的开放性和复杂系统特征,解决乡村问题立足历史和未来之间的联动关系,探索宏观的空间样态与微观的组织结构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与行为规则,以此实现对乡村的发展预测和合理调控。

3.2 深耕工匠传统“工匠精神”凝结了中国上千年的优秀传统,体现了工匠敢于钻研、勇于创新的优良品质,以及对技艺和产品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13]。透过工匠精神,人们可以探究传统、特色之来源的有序化组织机制。复杂系统理论认为,结构决定功能,功能映射形态,形态动态演化。有序的系统意味着结构稳定、功能明确、形态鲜明。从复杂系统组织机理来看,乡村之所以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与审美判断,就在于乡村空间的有序化组织。乡村与城市在建设方式、管理模式方面有根本的不同。乡村建设是政府主导与村民自建相结合的建设方式,村庄格局不是规划师选的,它是农民世世代代跟自然斗争磨合而形成的;建筑设计也沿袭着自治规则,山墙的形式、屋脊的高度、滴水巷的间距、下水道的接入等都有细致而有效的“村规民约”。这些规则是乡村赖以生存的遗传密码,是乡村空间营造的秩序与法式,是乡村规划与设计中的工匠传统所在。它们在空间形式和文化意义上是协调一致的,因此成为乡村特色的身份标识。总结、尊重并响应乡村地理过程中的组织规律和传统规则是乡村优化和特色村庄营造的先决条件。

3.3 植入现代元素循环经济的定义为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基础上,将生产过程中的循环模式运用到地区发展中,用于指导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等多方面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发展理念。此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具有生态化特征的经济生产组织形式,关注现代化经济体系内绿色发展、环境保护占比,提高资源利用率,营造经济、生态双赢局面,实现可持续发展。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建设绿色乡村、生态乡村等新型乡村均与循环经济理念相关,高校乡村规划人才也应深入学习循环经济理念,为后期实践课程做好铺垫[14]。

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校通过公开招聘的方法聘用优秀社会人才进入校园教授知识或高校与校外精英签订劳务合同,定期在高校授课。该方式是现代新型教师队伍改革成果,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乡村的认知,激发学生的钻研热情。更能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与高校课程教学的融合,用现代科技推动乡村规划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15]。

3.4 扎根乡村实践讨论实践式教学法是教师在一定的教学目标指导下,启发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将大量的学习时间用在实践上,教师予以指导,以此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实践创新的能力。以往教学都是以学生齐聚教室,教师用多媒体设备教学。随着学业任务的改变,学生逐渐步入大学校园,在这里需要学习的不仅是课本知识更是未来的职业技能。单纯依靠多媒体教学,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因此教学环境不能仅仅围绕在教室这个小范围内,还需将大部分时间安排在教学基地或者课外实验室等实践环境(图3~4)。

图3 大学4年教学安排Fig.3 Four-year teaching arrangements at the University

图4 实地教学规划Fig.4 Field teaching planning

现代农村地区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在经济体系中,商品经济发展迅猛,农村消费结构也发生改变。由此产生一系列人才需求变化,如我囯乡村建设用地粗放问题要求城市规划师成为“乡村用地精算师”,我国乡村市政公用服务不足问题要求城市规划师成为“乡村市政工程师”,我国乡村建设照搬城市模式问题要求城市规划师成为“乡村风水规划师”,我国乡村生态环境污染问题要求城市规划师成为“乡村环境保护师”[12]。

4 结语

当前,我国的城乡关系已近进入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乡村振兴和城乡协调发展是国家重点战略。在具体的实施中,乡村规划在全国各地全覆盖展开。城乡规划学为城乡统筹和乡村建设培养专业人才,面临着思想方法、学科体系以及教学内容上的重新认识和归纳创新。“在地式”教学模式以其特有的能动性和实用性将使得乡村规划专业得到质的提升,注重学生为主体,增强学生感知认识,拓宽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学习途径,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虽在教学开展中会存在学生安全等突发问题出现,但就发展方向而言,实地研究是必不可少的。课程还应结合国家要求增加实践思政课程安排,厚植家国情怀,培养学生建立新时代奉献观,实现“教”与“育”并行。一方面,在思维转变上,需要补充现代乡村复杂系统特征认知,简单套用城市规划体系并不适用于乡村,需要归纳总结乡村规划理论体系。另一方面,在规划技术上,需要适地、在地。规划教育内容要因地制宜,规划设计要落地生根。在地式乡村规划是一种活化的动态式行动过程,规划教育与设计创造将是一种长期的、全过程的调控。

猜你喜欢

乡村规划发展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贵安新区葵林村乡村规划探究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休闲旅游型乡村规划研究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关于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深入思考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乡村规划、建筑与大地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