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9—2021年安徽省中粳水稻新品种比较研究

2023-01-06薛伟杰马晓春张俊江高前宝

安徽农业科学 2022年23期
关键词:香粳武运金丰

薛伟杰,马晓春,范 凌,张俊江,高前宝

(安徽隆平高科(新桥)种业有限公司,安徽合肥 230088)

安徽省作为我国重要粮食生产省份之一,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和5个粮食净调出省之一。2019年安徽省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为728.7 万hm2,粮食总产量为4 054.0万t。其中,水稻播种面积为250.9万hm2,水稻产量为1 630.0万t,分别占全省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的34.4%和粮食总产量的40.2%[1]。从水稻生产结构情况来看,安徽省水稻播种面积的70%以上是籼稻,粳稻在30%以内,粳稻播种面积接近70万hm2,总产约500万t[2]。粳稻作为安徽省水稻生产的重要水稻种植类型之一,其种植品种主要为江苏、浙江等省份的引进粳稻品种[3]。研究显示,2008—2019年安徽省通过审定的粳稻品种仅占该时期整个水稻品种审定数的18.2%,且审定的粳稻品种中大部分也是引种于江苏和浙江等省[4]。由此可见,安徽省在粳稻选育上缺乏足够的重视。因此,选育和筛选适宜安徽省种植的自主选育的粳稻品种是发展推广安徽省粳稻生产的重要途径。安徽隆平高科(新桥)种业有限公司于2017年开展安徽省中粳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已对2017—2019年品种示范筛选试验进行了阶段性研究结果分析[5]。在此基础上,笔者通过2019—2021年品种示范筛选试验,鉴定、评价水稻新品种在安徽省中粳稻区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性、米质及其他重要特征特性表现,为安徽省中粳稻区水稻新品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2019年试验品种为淮119、赛粳730、信粳糯638、隆粳糯319、赛香粳816、W062、W060、金丰糯、隆香糯5号、晶粳糯96、赛粳168、扬粳5118,以武运粳27(CK)为对照。2020年试验品种为隆粳糯319、W060、金丰糯、扬粳5118、W072、晚粳908、信粳糯6号,以武运粳27(CK)为对照。2021年试验品种为W072、晚粳908,以武运粳27(CK)为对照。

1.2 试验方法2019、2020和2021年在安徽中粳稻区分别设置7个试验点,分布在安徽省中粳稻区,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13.33 m2,所有品种同期播种、移栽,施肥水平中等偏上,其他栽培管理措施与当地大田生产相同[6]。

抗性鉴定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负责稻瘟病、稻曲病、白叶枯病抗性鉴定。鉴定地点如下:稻瘟病、白叶枯病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网室;稻曲病在金寨、潜山、太平。鉴定方法如下:稻瘟病为人工接种(感病对照品种为原丰早、WH26、长粳糯2号);白叶枯病为人工接种(感病对照品种为金刚30);稻曲病为自然诱发。稻瘟病综合指数(级)=叶瘟级×25%+穗瘟发病率级×25%+穗瘟损失率级×50%;在感病对照品种叶瘟未达到7级(叶瘟试验无效),穗瘟达到7级或以上时,按照下列公式计算抗性综合指数,稻瘟病综合指数(级)=(穗瘟发病率级×25%+穗瘟损失率级×50%)/75%。米质检测由农业农村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负责检测分析。米质评价按照农业行业标准《NY/T 593—2013食用稻品种品质》,分优质1级、优质2级、优质3级,未达到优质级的品种米质均为普通级[7]。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根据调查数据,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6软件进行数据的录入、计算与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参试水稻品种产量比较由表1可知,2019—2021年对照武运粳27(CK)产量均处于较低水平,分别为9 632.86、8 171.50 和9 204.64 kg/hm2。3年试验中,品种间产量存在显著差异。2019年试验中,产量表现较高的品种有扬粳5118、隆粳糯319、淮119、W060、赛粳730、金丰糯和信粳糯638,平均产量为10 204.64~10 511.79 kg/hm2,比对照武运粳27(CK)增产5.94%~9.12%,以上品种与对照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产量表现中等的品种有W062和隆香糯5号,平均产量分别为9 957.14和9 904.64 kg/hm2,比对照武运粳27(CK)分别增产3.37%和2.82%,增产幅度较小;减产的品种有晶粳糯96、赛粳168和赛香粳816,其中赛香粳816减产幅度较大,比对照武运粳27(CK)减产10.65%,两者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5]。

表1 2019—2021年参试水稻品种产量比较

2020年试验中,产量表现较高的品种有W072、扬粳5118、晚粳908和金丰糯,平均产量为8 548.50~8 726.50 kg/hm2,比对照武运粳27(CK)增产4.61%~6.79%,与对照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产量表现中等的品种有隆粳糯319和W060,平均产量分别为8 484.00和8 465.00 kg/hm2,比对照武运粳27(CK)分别增产3.82%和3.59%,增产幅度较小;产量表现一般的品种有信粳糯6号,平均产量为8 303.50 kg/hm2,比对照武运粳27(CK)增产1.62%,两者间差异不显著。

2021年试验中,W072产量表现较高,平均产量为10 022.86 kg/hm2,比对照武运粳27(CK)增产8.89%,达极显著水平差异;晚粳908产量表现中等,平均产量为9 428.57 kg/hm2,比对照武运粳27(CK)增产2.43%,增产幅度较小。

2.2 参试水稻品种主要农艺性状比较由表2可知,2019年试验中参试品种生育期为140.0~149.1 d,对照品种武运粳27(CK)生育期为144.7 d。隆粳糯319和赛粳730的生育期最短,为140.0 d,比对照短4.7 d;隆香糯5号的生育期最长,为149.1 d,比对照长4.4 d。晶粳糯96的有效穗最少,为299.0万穗/hm2;赛粳730的有效穗最多,为342.1万穗/hm2。赛香粳816的株高最矮,为85.1 cm;隆香糯5号的株高最高,为105.1 cm。赛香粳816的穗长最短,为15.4 cm;W062的穗长最长,为18.3 cm。赛香粳816的每穗总粒数最少,为135.9粒;W062的每穗总粒数最多,为182.7粒。赛香粳816的每穗实粒数最少,为117.8粒;W062的每穗实粒数最多,为161.2粒。赛香粳816的结实率最低,为86.7%;淮119的结实率最高,为92.5%。W062的千粒重最小,为24.7 g;晶粳糯96的千粒重最大,为28.4 g[5]。

表2 2019—2021年参试水稻品种主要农艺性状比较

续表2

2020年试验中参试品种生育期为136.2~143.8 d,对照品种武运粳27(CK)生育期为143.6 d。隆粳糯319的生育期最短,为136.2 d,比对照短7.4 d;金丰糯的生育期最长,为143.8 d,比对照长0.2 d。W060的有效穗最少,为255.9万穗/hm2;金丰糯的有效穗最多,为299.7万穗/hm2。金丰糯的株高最矮,为86.5 cm;W069的株高最高,为98.9 cm。金丰糯的穗长最短,为15.1 cm;W072的穗长最长,为18.9 cm。金丰糯的每穗总粒数最少,为136.4粒;W060的每穗总粒数最多,为210.2粒。金丰糯的每穗实粒数最少,为110.8粒;W060的每穗实粒数最多,为172.7粒。金丰糯的结实率最低,为81.2%;W072的结实率最高,为87.7%。W060的千粒重最小,为23.9 g;武运粳27(CK)的千粒重最大,为27.0 g。

2021年试验中W072和晚粳908的生育期分别为142.8和143.0 d,分别比对照武运粳27(CK)短1.6和1.4 d。W072的有效穗297.9万穗/hm2,株高95.7 cm,穗长17.9 cm,每穗总粒数185.0粒,每穗实粒数164.7粒,结实率89.0%,千粒重24.5 g;晚粳908的有效穗299.4万穗/hm2,株高97.9 cm,穗长17.3 cm,每穗总粒数158.1粒,每穗实粒数144.2粒,结实率91.2%,千粒重26.3 g。

2.3 参试水稻品种抗性比较由表3可知,2019年对照品种武运粳27(CK)感稻瘟病、感稻曲病、感白叶枯病。参试品种中,隆粳糯319、W060、W062为中抗稻瘟病,扬粳5118、淮119、赛粳730、金丰糯、信粳糯638、隆香糯5号、赛粳168、赛香粳816为中感稻瘟病,晶粳糯96为感稻瘟病。赛粳730、信粳糯638为抗稻曲病,隆粳糯319、金丰糯、晶粳糯96、赛粳168、赛香粳816为中抗稻曲病,扬粳5118、淮119、W060为中感稻曲病,隆香糯5号为感稻曲病,W062为高感稻曲病。扬粳5118、赛粳730、金丰糯、信粳糯638、隆香糯5号、赛粳168为中感白叶枯病,隆粳糯319、淮119、W060、W062、晶粳糯96、赛香粳816为感白叶枯病[5]。

表3 2019—2021年参试水稻品种抗性比较

续表3

2020年对照品种武运粳27(CK)感稻瘟病、感稻曲病、中感白叶枯病。参试品种中,W072、晚粳908、金丰糯、隆粳糯319为中感稻瘟病,扬粳5118、W060、信粳糯6号为感稻瘟病。信粳糯6号为高抗稻曲病,扬粳5118为中抗稻曲病,W072、金丰糯为中感稻曲病,晚粳908、隆粳糯319、W060为感稻曲病。扬粳5118、晚粳908、金丰糯、信粳糯6号为中感白叶枯病,W072、隆粳糯319、W060为感白叶枯病。

2021年对照品种武运粳27(CK)中感稻瘟病、高感稻曲病、感白叶枯病。参试品种中,W072中感稻瘟病,感稻曲病,感白叶枯病;晚粳908中抗稻瘟病,高感稻曲病,中感白叶枯病。

2.4 参试水稻品种米质比较由表4可知,根据农业行业标准《NY/T 593—2013食用稻品种品质》,2019年试验中,对照品种武运粳27(CK)为普通级,参试品种中W060、赛粳168、赛香粳816为优质3级,其他品种皆为普通级[5]。2020年试验中,对照品种武运粳27(CK)为普通级,所有参试品种皆为普通级。2021年试验中,对照品种武运粳27(CK)为普通级,参试品种W072和晚粳908皆为普通级。

表4 2019—2021年参试水稻品种米质比较

3 结论与讨论

安徽省粳稻发展具有较强优势,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过渡区,是我国籼粳稻种植边缘地带[8]。2010年安徽省被农业农村部列为重点扩大粳稻种植地区之一,2011—2015年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要求积极推进南方稻区“单改双”,稳步推进江淮等粳稻生产适宜地区“籼改粳”,进一步扩大粳稻生产[9]。研究显示,2009年安徽省粳稻种植面积恢复到20世纪90年代的53万hm2左右,随后安徽省粳稻种植面积趋于稳定且稳中略增。自2011年起,随后几年增加明显,到2016年发展至67.8万hm2,近几年更是接近70万hm2[2]。但从单产水平来看,安徽省粳稻单产较低,在全国粳稻种植省份中最低[10]。因此,安徽省粳稻发展潜力还很大。加强粳稻品种选育,着力提高粳稻单产是发展安徽省粳稻的有效途径。试验结果表明,综合2019—2021年参试品种的产量、生育期及主要农艺性状、抗性、米质可知,隆粳糯319、金丰糯在2019—2020年试验中连续2年综合表现突出,W072则在2020—2021年试验中连续2年综合表现突出,因此上述3个品种适宜在安徽省中粳稻区示范推广种植。

猜你喜欢

香粳武运金丰
优质稻新品种(系)对比试验研究
金丰公社成立一周年,180余万社员迎来了首个自己的节日
——升级起航!迎接下一个丰收季
农民不管种田只管收粮 金丰公社全程土地托管模式落地信丰
溧阳市2016年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抗条纹叶枯病香粳品种‘沪香粳106’
“武运粳31号”在江阴市的引种表现及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黑龙江省香粳型水稻遗传背景分析
“武运”岂能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