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露梅播种育苗技术

2023-01-06李茂林

山西林业 2022年1期
关键词:底肥苗圃幼苗

李茂林

(山西省管涔山国有林管理局,山西 宁武 036700)

金露梅是管涔山林区的天然分布树种之一,具有耐干旱、耐严寒、耐贫瘠土壤等优良特性,对当地气候、地貌、土壤等有良好的适应性,可作为管涔山区荒山造林的备选树种。笔者通过多次实践,总结出了金露梅播种育苗技术,现介绍如下,旨在为今后金露梅大规模繁育提供技术借鉴。

1 生物学特性

金露梅属于蔷薇科、委陵菜属落叶灌木,成年植株高度一般在1.0m~2.0m 之间。树皮纵向剥落,小枝呈红褐色;叶片形状为长圆形或倒卵长圆形;全缘,边缘平坦,羽状复叶,长0.70cm~2.0cm,宽0.40cm~1.0cm。单花或数朵生于枝顶,花瓣黄色,宽倒卵形,顶端圆钝,直径约为2.50cm。果实近卵形,瘦果,成熟后颜色褐棕色,长1.50mm,外被长柔毛。花期6 月-7月。果期9 月-10 月。

金露梅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等多个省份均有天然分布,多生长于荒山、荒地、灌丛及林缘等地带,天然分布海拔范围在1 000m~4 000m 之间。金露梅适应能力强,耐严寒、耐干旱、耐瘠薄,喜湿润但怕积水,喜光照、在遮阴处多生长不良,对土壤要求不严,在沙壤土、壤土上都能够正常生长。

2 播种育苗

2.1 苗圃地选择

苗圃地选择应综合考虑自然条件和经营条件。自然条件方面,应选择地势平坦、灌溉便利、土层深厚、土壤肥力充足、交通条件良好的地块;土壤类型以沙壤土为最佳;土壤pH 中性或微酸性。切忌选择低洼、易积水、不易排水的地块,土壤湿度过大易引起苗木烂根现象。从经营条件来讲,苗圃地面积应满足经营需求,地块周边劳动力资源丰富,地块在3 年内未发生大面积病虫害。一般菜地不适宜做苗圃地,尤其是在茄科和十字花科的菜地、土豆地等进行育苗时,苗木出现根腐病的概率极高。

2.2 种子采集与处理

金露梅种子采集时间为9 月-10 月,待果实变为棕褐色以后即可进行采集。金露梅花期长,果期也较长,同一植株的果实成熟时间也不尽相同。因此,采种时,应分多次进行收集,每次采集的果实应为完全成熟的果实。果实采集后,置于光照充足、通风干燥处进行晾晒,晾干后轻轻揉搓,果皮即可去掉,过筛去除杂质,收集纯净种子。将收集到的种子装入布袋,置于阴凉干燥的条件下进行贮藏,待第二年播种前10d 左右取出。

种子播种前要进行消毒和催芽处理,有助于提高出苗率。播种前10d 将种子取出,在阳光下晾晒1.0h~2.0h。然后将种子放入水盆,加入清水冲洗,把水面的漂浮物及秕种子捞出,重复2 次~3 次后,再加入25℃~30℃温水浸泡24h;将种子捞出放入另一个水盆中,加入0.30%高锰酸钾溶液或0.30%硫酸铜溶液进行消毒(溶液恰好将种子淹没即可),浸泡20min后,捞出种子,用清水冲洗干净。种子催芽采用湿沙催芽法。首先将沙子用0.50%硫酸亚铁溶液进行消毒,然后将消毒后的种子与湿沙按照1∶3 的比例均匀混合,然后平铺在室内,厚度1.0cm 左右,上方铺一层塑料薄膜,每天早晚各翻动种子1 次、喷水1 次,当有1/3 种子露白时即可进行播种。

2.3 整地与做床

播种前,土地应进行平整、深耕、施入底肥、消毒、浅耕、耙平和做床等工序。将苗圃地地表的杂灌、杂草及石块等杂物清理干净,地表高低不平处整平,然后进行翻耕,深度35cm 左右。施入底肥,肥料以腐熟农家肥为主、化学肥料为辅,腐熟农家肥包括羊粪、牛粪、猪粪及人粪尿等。为提高有机肥肥效,减少氮素损失,应在肥料堆积腐熟前均匀混入4.0%过磷酸钙;化学肥料主要为氮磷钾复合肥,包括磷酸二铵、过磷酸钙等。有条件的地区,还可施入硼、锰、锌、铜等微量元素肥料。

土壤消毒一般与施底肥、翻耕土地同步进行,这样可消灭地下害虫及病原菌等。消毒时首先将硫酸亚铁干粉与细土按照1∶50 比例均匀混合,撒在苗床,用量每公顷150kg;然后用5.0%辛硫磷颗粒剂与底肥均匀混合后撒在地表,用量为每立方米底肥加入0.20kg 辛硫磷颗粒剂。肥料和消毒剂均匀撒入地表后进行浅耕,深度20cm 左右,以便将肥料和消毒剂翻埋于地下。浅耕后进行细耙,将地表整平,将耕地翻出的树根、石块等杂物清理到苗圃之外。育苗采用苗床,整地完成后进行做床。金露梅苗木忌水涝,多采用高床育苗方式,但管涔山林区春、秋季节较为干旱,因此床面不宜过高,高于地表10cm~15cm 即可。苗床规格长10m~20m、宽2.0m,两床之间留有宽30cm、高20cm 步道及排水沟。

2.4 播种

播种采用宽幅条播方式,时间在5 月中、下旬,即土地解冻后至苗木发芽前将种子播下,播幅在5.0cm~10cm 之间,行距20cm~35cm。用工具挖出一条深1.50cm 播种沟,将种子均匀撒入,用量约每公顷22.50kg。播种后,在种子上方覆盖一层消毒后的腐殖质土,厚度3.0cm 左右,然后轻轻镇压,有条件时再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可以起到保温保墒作用,也可用秸秆或干草覆盖床面。播种完成后,立即用喷壶向床面喷水,保持土壤湿度,之后每天喷水1 次~2次,10d~15d 后,幼苗即可露出地表,然后将塑料薄膜揭开。

3 苗期管理

苗期管理是提高苗木存活率和生长质量的重要保障,期间应做好间苗、定苗、浇水、松土、除草、追肥、越冬防寒、移植、病虫害防治等管护工作。幼苗出土20d 左右,长出4 片~6 片小叶,可以进行定苗间苗,将过密苗、弱势苗及病虫害苗及时拔除,保留健壮苗木。幼苗生长前期,每周用小水灌溉1 次;7 月-8 月上旬,根据降水情况,每15d 浇水1 次即可;8 月中旬以后,要减少浇水次数或者停止浇水,促进苗木快速木质化,以增强越冬抗寒能力;11 月上旬,土地封冻之前浇1 次封冻水;翌年春季4 月下旬,浇灌解冻水。松土除草要同步进行,尤其是在浇水或降水后要及时松土除草,避免土壤板结和杂草疯长。幼苗生长前期较为弱小,要将地表杂草全部清除干净,避免杂草与苗木形成竞争。为了促进苗木健壮生长,每年应追肥2 次~3 次,追肥与浇水相结合。4 月-5 月,肥料以氮肥为主,可适当追施磷钾复合肥;6 月-7 月,停止追施氮肥,采用叶面喷肥或地表施肥的方式追施磷钾复合肥;8 月之后,结合松土追施腐熟有机肥,也可停止追肥。金露梅幼苗具有一定的抗寒能力,无需采取过多的防寒措施,一般情况下除了浇灌封冻水之外,在苗木与地表相接处覆盖一层干草,即可起到御寒的作用。

金露梅幼苗通过一年生长,翌年春季高度即可达到10cm~15cm、地径0.50cm 左右。由于苗木生长加快,营养、水分及空间需求也随之增加,为促进苗木快速生长,需在春季进行移栽,经过第二个生长季的生长发育,第三年春季可以达到出圃要求。移栽地要求与苗圃立地大致相同,移栽前大水灌溉,待地表无积水后将幼苗挖出,同时将幼苗的主根剪去1/3,可促进侧根快速发育,移栽株行距5.0cm×10cm。

金露梅病虫害种类较少,苗期主要防治立枯病。幼苗出土后,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喷洒幼苗,每10d 喷洒1 次,连续喷洒3 次,可以有效预防;在苗木快速生长期,用50%辛硫磷乳油800 倍液喷洒,可以有效防治食叶害虫;在幼苗整个生长期间,用50%辛硫磷乳油2000 倍液进行灌根,可以有效防治地下害虫。

猜你喜欢

底肥苗圃幼苗
番茄“2+x”试验总结
林业苗圃设计与苗圃管理分析
种玉米要用“锌” 幼苗不得花白病
林业苗圃设计与苗圃管理分析
种植苗圃抢先机 解决好这些问题
浅谈玉米种植中底肥施用技术
车顶苗圃
如何防治黄瓜长势不一
默默真爱暖幼苗
底肥高效施用把握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