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浮针配合镇肝熄风汤治疗帕金森病及偏侧舞蹈症验案

2023-01-06李亚平施萌婧臧运华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2年2期
关键词:浮针二头肌针尖

李亚平,施萌婧,臧运华

(1.潍坊医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山东 潍坊 261000;2.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4;3.山东省青岛市海慈医院,山东 青岛 266000)

运动障碍性疾病是以随意运动迟缓、不自主运动、肌张力异常、姿势步态障碍等运动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系统疾病[1]。临床常见的有帕金森病、帕金森综合征、小舞蹈病、亨廷顿病、原发性震颤等。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已知病因有年龄与性别,家族遗传和基因突变、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等[2]。发病大多与基底核病变有关,基底核对运动的调节主要通过大脑皮质-基底核-丘脑-大脑皮质环路间的联系而实现。其致病机制主要有α-突触核蛋白调控异常,线粒体功能障碍、氧化应激、免疫炎性机制、胃肠相关功能障碍等[2]。

帕金森属中医“颤证”范畴。中医根据证型可分为肝肾亏虚型,治疗基础方为大定风珠加减;气血亏虚型,治疗基础方人参养荣汤合止颤汤加减;痰瘀动风型,治疗基础方摧肝丸合血府逐瘀汤加减;阴虚风动型,治疗基础方右归丸合温肾养肝方加减。外治法包括普通针刺治疗,浮针、电针、温针灸、耳针,艾灸治疗等[3]。中医推拿、拔罐、刮痧、以及气功、导引、食疗等[4-5]。

臧运华应用浮针联合镇肝熄风汤治疗运动障碍性疾病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例1:张某,男,78岁,2019年1月25日来诊。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肢不自主活动,如“学生挥动手臂数数字样”。2个月来进行性加重,并出现左上肢大幅度不自主运动。日间情绪紧张或烦躁时症状加重,放松或入睡时症状减轻甚至消失,病程中无抽搐、发热等症。既往脑梗死病史,遗留语言不利。有糖尿病病史,血糖控制可。查意识清,言语欠流利,高级智能未见明显异常,左侧肢体呈持续不自主且无规律的舞蹈样运动,左侧肢体肌张力降低,以左上肢为著,脑神经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腱反射正常,病理征阴性。舌紫黯苔微黄,脉弦涩。浮针患肌检查示左上肢肱二头肌(++++),左上肢肱三头肌(++++),三角肌(+++),斜方肌(+++)。西医诊断为偏侧舞蹈症。中医诊断为颤证,辨证为风阳内动,气虚血瘀证。治疗以镇肝熄风,舒筋止颤,益气祛瘀为主。予镇肝熄风汤加减配合浮针治疗。①中药:龙骨30g,牡蛎30g,川牛膝15g,龟板12g,代赭石30g,白芍12g,玄参15g,天冬15g,茵陈6g,川楝子12g,生麦芽15g,甘草12g,鳖甲15g,红花12g,桃仁9g,当归15g。7剂,水煎200mL,分早晚两次温服。②浮针选择患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三角肌、斜方肌。患者坐位,选取肱二头肌肌腹中段处作为进针点,局部常规消毒后,右手夹持浮针进针器放置于进针点,针尖朝向“患肌”肌肉紧张处,左手放置于进针器前方并将进针点处的皮肤推向针尖方向,将一次性浮针以垂直于提捏皮肤的角度射入皮下,轻柔准确缓慢地将剩余针身朝着患肌的紧张部位平行进入皮下层。针体进入皮下组织后,右手拇指、示指及中指合力固定 于针座处后进行扇形扫散,扫散幅度约120°,时间约30s,50次左右。扫散后配合再灌注活动,每次10s,休息10s,直至“患肌”的紧张感明显消减甚至完全消失[2],过程约3min。肱三头肌、三角肌、斜方肌等肌肉基本进针方法、扫散方法、治疗时间、频次基本同上。浮针治疗每周2次,3周为一疗程。治疗至第2周时左侧肢体舞蹈样运动明显减轻,仍存留左上肢不自主扭动,略感眼痒,予上方加浮萍9g,继续浮针治疗。浮针患肌检查,左上肢肱二头肌(+++),左上肢肱三头肌(+++),三角肌(+++),斜方肌(+++),冈下肌(++)。浮针治疗以上患肌。第3周,左上肢轻微不自主扭动,不影响日常生活,上方继服,未再进行浮针治疗。随访两个月未复发。

例2:周某,男,66岁,2020年8月5日来诊。近1年来行走不稳进行性加重,伴饮水呛咳,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抖动,行走缓慢,困难,右足跟上抬可诱发右下周抖动,曾外院就诊,诊断为帕金森病,并予以美多芭1/4片、tid,森福罗半片、tid,症状部分缓解。近感症状加重,右上肢轻微抖动,右足跟上抬可诱发右下肢抖动,咧嘴时感嘴角僵硬不适,面容呆滞,不能自行上下床,起床翻身困难,后背部僵硬不适疼痛。饮食尚可,大便不畅,2~3日一行。舌质淡红苔薄略黄腻,脉左侧关脉弦滑,迟沉滑,脉右侧寸略浮滑,余滑。既往脑梗病史多年。查体示双侧肢肌张力增强,左侧肢体肌力5级,右侧肢体肌力5级。共济稳准。双侧针刺痛觉对称存在。左侧腱反射(++),右侧腱反射(++)。左侧Babinski征(-),Chaddock征(-),右侧Babinski征(-),Chaddock征(-)。西医诊断为帕金森综合征。中医诊断为颤证,辨证为风阳内动、痰浊阻络证。治疗以镇肝熄风,舒筋止颤,化痰通络为主。予镇肝熄风汤加减配合浮针治疗。①中药:龙骨30g,牡蛎30g,白芍12g,天冬12g,玄参12g,龟甲12g,代赭石30g,浙贝母12g,甘草10g,茵陈10g,怀牛膝15g,川楝子9g,黄芪(生)30g,大黄(生)10g,厚朴10g,枳实12g,芒硝10g,川芎10g,桔梗12g,木蝴蝶6g,瓜蒌12g,金银花12g,连翘12g。7剂,水煎200mL,分早晚两次温服。②浮针:双侧腹直肌(++++)僵硬明显,双侧肱二头肌肌群(++++)。仰卧放松,针入皮下,针尖朝向腹直肌下端,行散手法,扫散幅度30度,约100次/min,同时配合腹直肌再灌注活动,患者用力鼓肚,10s后放松,重复3次致患肌明显松解。肱二头肌处同样操作,针尖朝向肩关节,患者曲肘向内侧用力,医者另一手置于手腕处反方向用力,予以抗阻10s后放松,重复3次致患肌明显放松或消除即可。首次浮针操作后,感觉良好,后背感疼痛不适明显减轻,有放松感,双侧上肢抖动感有所减轻。2020年8月7日再诊,右侧肢体抖动较前明显好转,后背部疼痛不适较前有所减轻。第2次浮针治疗:双侧竖脊肌(+++)僵硬明显,双侧腹斜肌(+++)双侧肱二头肌肌群(+++);侧卧放松,针入皮下,针尖平行于腹斜肌,行散手法,扫散幅度30度,约100次/分钟,同时配合腹斜肌再灌注活动,协助嘱患者做卷腹动作,使腹斜肌充分用力灌注,10s后放松,重复3次致患肌明显松解。肱二头肌处同样操作,针尖朝向肩关节,嘱患者曲肘向内侧用力,医者另一手置于手腕处反方向用力,予以抗阻10s后放松,重复3次致患肌明显放松或消除即可。患者两次浮针操作后,刻下后背感疼痛不适明显减轻,有放松感,双侧上肢抖动感有所减轻。电话随访,家属告知患者情况明显好转,上肢和下肢抖动明显减轻,希望继续浮针治疗。浮针治疗每周两次,连续3周为一疗程。抖动感明显减轻,生活质量较前明显提高,不影响日常生活,上方继服1周,未再进行浮针治疗。随访2个月,未再加重。

体会:帕金森病,偏侧舞蹈证等疾病并非单因素所致,而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所致;原发性脑血管因素、感染、创伤、中毒、基因的易感性、遗传因素、环境因素都会使患病概率增加。中医认为运动障碍性疾病属于“颤病”范畴。肝肾阴虚、筋骨失去濡养以致血不荣筋,筋惕肉膶而发病。《内经·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有学者提出[6]颤证病机为“风毒及肝”,风毒侵扰肝脉为标,肾虚脾弱髓空为本,主张从肝论治。肝为风木之脏,以血为体,以气为用,体阴而用阳,集阴阳气血于一身,其气升发,调畅全身气机,使全身气血阴阳畅达而无瘀滞。若肝失疏泄、气机郁滞则全身气血阴阳皆不通,气血运行不畅,阻滞于经络与脑窍,最终发为颤病。浮针为使用一次性浮针针具在引起病痛的患肌或在放松状态下全部或者部分依旧处于紧张状态的肌肉周围或邻近四肢进行的皮下针刺法,其针刺不会深入肌肉层,只作用在皮下组织[7]。浮针治疗运动障碍性疾病无法在短期引起大脑神经通路的变化,但是通过浮针治疗可以缓解局部肌肉的供血状态,是通过治疗肌肉而起作用,属于“治标”,局部选取患肌进行治疗,改善肌肉紧张状态,再配合镇肝熄风汤加减,标本兼治,共奏舒筋止颤之效。

猜你喜欢

浮针二头肌针尖
浮针疗法治疗眩晕的临床进展*
股二头肌长头肌腱断裂1例
缝衣针
纳米级针尖制备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中老年人易发的大力水手征
针尖和笔尖
写小诗
打招呼
肱二头肌长头腱断裂损伤机制法医学鉴定1例
浮针联合推拿手法治疗肩胛肌筋膜炎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