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得州校园枪击案中的三个缺位

2023-01-05袁南生

清风 2022年8期
关键词:缺位枪击案枪手

文_袁南生

当地时间5 月24 日,美国得克萨斯州尤瓦尔迪镇罗布小学发生一场严重枪击案,案件造成19 名儿童和2 名教师死亡,另有至少17 人受伤;而经执法部门确认,制造这场残暴案件的凶手——萨尔瓦多· 拉莫斯(Salvador Ramos),竟是一名刚满18 岁的美国少年。案发后,他被警方当场击毙。

萨尔瓦多·拉莫斯也曾是罗布小学的学生,但他在升入同一学区的高中后,已基本处于辍学状态,案发前他与祖父母住在一起。案发这天中午,萨尔瓦多先是在家中开枪射击了自己的祖母,然后他携带着一把步枪和一把手枪,开车到达罗布小学,将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了无辜的学童。

这一悲剧是美国近十年来最严重的校园枪击案。案件发生后,美国的家长们人心惶惶,对孩子们在学校里的安全感到非常担心。而这本是一场可以减少死伤,甚至可以避免的校园屠杀;检视这一校园枪击案悲剧,不难发现三个缺位。

警察职责的缺位

根据目前公布的案发视频、报警电话记录和相关媒体报道,可以发现当地警方明显严重失职。

目前可梳理的案发时间线是:

11:28,枪手在校外撞车,并朝试图帮他的路人开枪。

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南部尤瓦尔迪镇,警察走在发生枪击事件的小学外

11:30,学校老师拨打911 电话报警。

11:33,枪手进入学校。

11:35,7 名当地警员进入学校,2 人与枪手交火受伤,随后警察撤出。

12:03,当地更多警察陆续抵达,走廊里有19 名警察,校外警察设置警戒线,阻止家长进入。

12:03,被困学生冒险拨打911,说自己在 112 教室。

12:10~12:13,被困学生第二次、第三次拨打911,称有人死伤。

12:15,边防警察携专业装备抵达。但当地警员拒绝他们进入,警局事后表示,他们误以为孩子们没有危险。

12:16,被困学生第四次拨打911,称112 教室还幸存八九名学生。

12:19,另一间被困教室的学生拨打911,说不敢出来,这是第五次报警电话。

12:21,又有学生报警,电话中能听到枪声,属第六次报警。

12:36,学生再次拨打911,第七次报警。

12:43,学生第八次拨打911,称能听到“警察就在隔壁”,要求“快来救我们”。

12:47,幸存的学生再次拨打911,第九次,哭泣着请求救救他们。

12:50,警察终于拿到钥匙,开门进入112 教室,一名边防巡警击毙枪手。

共有百余名警察来到现场,但花了90 分钟才打开门并击毙枪手。为什么?愤怒的家属咆哮:“警察为什么不冲进去?”令无数人不解又愤怒的是:枪手为什么能“畅通无阻”地进入教室?安保在哪里?警察为什么不行动?枪手先是朝自己的祖母开枪,祖母随后就报了警,枪手开车来学校时车子还翻入沟中,随后有教师报警;枪手抵达校园时,遇到了1 名学校职员和2 名警察,但都没能阻止他进入教室;警方控制了学校却迟迟不采取行动,居然隔着一扇门等待钥匙,直到1 个多小时后,才进入教室并将凶手击毙。警方行动的拖延和蠢笨无疑是造成如此严重后果的原因之一。

案发时,众多家长乞求警察让他们进去救人,但都被阻拦。一位学生家长说:“警察只是站在那里,等待保护装置到达现场,然后他们才进去。而我可怜的9 岁女儿,就在等待中死去。”为什么学校内外百余名警察冲不破一道隔绝生与死的门,还需要等待用钥匙打开?这对于死伤的孩子和教师,以及他们的家属来说,是无法接受的事实。

当地时间27 日,美国得克萨斯州公共安全部主任史蒂文·麦克劳(Steven McCraw)在新闻发布会上承认,枪击案发生时,警方做出了“错误的决定”。他解释说:“我们那时什么都没做,因为现场指挥官认为枪手已经不会再继续开枪了。”他声称:“我们当时认为,已经没有孩子处于危险之中。”他表示,现场指挥官希望“等待战术小组拿到钥匙后,带着装备破门而入,而不是与枪手交火”,这一决定显然是灾难性的。

5 月24 日,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首府奥斯汀的一栋政府大楼降半旗,向枪击事件遇害者致哀。(新华社发,李波摄)

从第一批7 名警员到场,到最后增援人马击毙枪手,枪手和被困的师生们,在教室里整整待了75分钟。其间学生多次报警无果,可以断定,如果警察职责不缺位,很可能就不会造成如此惨烈的后果,至少不会有这么多人伤亡。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这次校园枪击案发生后,人们在为不幸惨死的21 位蒙难者伤心落泪的同时,纷纷把怒火对准不作为的当地警方,强烈要求调查核实,追究失职警员的责任。

枪支管控的缺位

学校本是孩子读书学习、健康成长的地方,怎么却变成了枪手的“屠杀场”呢?一个关键的原因就是美国枪支管控的缺位。凶手一把步枪、一把手枪,进入学校大开杀戒;一个18 岁的中学生,他行凶的枪是哪来的?没有枪支泛滥,就不可能酿成这么大的惨案。很多人不禁疑问,为什么美国不禁枪?

关注时事新闻的读者,一定会留意到美国隔三差五就会发生枪击事件,在此次校园枪击案发生之前,美国纽约刚刚发生过一起骇人听闻的直播枪击案,造成10 人死亡。美国每次发生枪击事件后,都会有一些禁枪的呼声出现,但最终也都是不了了之;就在此次罗布小学枪击案发生后的第三天,5 月27 日,美国年度最大规模的“枪展”——美国全国步枪协会(NRA)年度大会及产品展览会在得州照常举行。别说禁枪,连严格枪支管理,美国也做不到。

美国民主党人执政时,曾经多次对禁枪做出努力,克林顿政府、奥巴马政府和现在的拜登政府,都希望在禁枪方面有所作为;但无一例外都雷声大雨点小,没有实质性的效果,枪支暴力事件一直层出不穷。据《纽约时报》统计数据显示,1975 年以来已有超过150 万美国人死于枪支相关的自杀、谋杀与意外,超过美国自南北战争以来所有战争导致的死亡人数之和。根据最近几年的数据,美国每年都有超过4 万人死于枪击,其中自杀占了多半,而死于谋杀者,每年约有2 万人,平均每天大约50 人。

既然禁枪禁不了,那为什么美国的枪支管理也总是缺位呢?其实,这与美国的历史和现实有着密切关系。具体来说,如下几点注定了美国难以禁枪,也注定了枪支管控的缺位是美国难以治愈的顽症。

一是意识形态的要求。美国一直标榜“人权”与“自由”,标榜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而美国人认为,拥枪权就是“人权”与“自由”的具体体现。在我们中国人看来,美国枪支泛滥,造成滥杀无辜,这本身就是对人权的侵犯。但在美国人看来,这是“自由”遍布人间。在美国,以拥枪为代表的“自由”概念已经被宗教化,神圣不可侵犯。别说禁枪,连控枪都很难做到,甚至连讨论都没有余地。美国民众持枪非常普遍,据美国司法部统计,全美40%的家庭拥有合法枪支,登记的私人手枪有6500 万把,如果算上猎枪,美国民间的枪支保有量高达2.44 亿支,基本上人手一把枪。据统计,美国的人口仅占世界总人口的4%,但美国平民拥有全世界40%的枪械。

二是由美国历史上与生俱来的尚武文化所决定的。美国民兵一声枪响,拉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而在美国的殖民开拓中,应对野兽袭击,驱赶杀戮当地土著,无时无刻无处不需要枪。对美国人来讲,枪是不可或缺的武力,已经深入美国文化中,是尚武文化的象征。立法控枪的努力在文化和传统面前往往是脆弱的。

三是受利益集团的影响。美国是最大的民用武器市场,美国众多的军火生产商会利用一切资源和手段阻止美国禁枪法案的出台,否则一旦禁枪或严格控枪,军火商利益损失惨重。

四是从众心理以及受环境的裹挟。在美国,大多数人买枪,是一种“羊群效应”,别人都买了,我也得买,否则如何保证自己的安全?笔者认识的美国旧金山的几位华人,他们平时很少碰枪;但新冠疫情发生、美国社会治安状况明显恶化后,他们还是去买了枪,目的就是保家护院。很多美国民众也是在枪支泛滥的环境中,被裹挟着不得不拥枪自卫。

五是美国法律法规的局限性。根据法不追及既往的原则,如果美国出台控枪法案,也只能对付“增量”,而对那么多的“存量”,根本无从下手。根据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宪法条文,民间已有枪支是合法的私有财产,政府奈何不得;如果禁枪,也只能限制今后想买枪的人,效果有限,也不公平。

道德教育的缺位

罗布小学枪击惨案发生后,人们不约而同地怒问:一个刚刚18岁的少年,一个本该在学校就学的中学生,怎么会有如此反社会的心理?怎么会对祖母、老师和学童如此凶残?花季少年之所以沦为冷酷杀手,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美国教育中道德教育的缺位。

从20 世纪60 年代开始,美国教育界开始流行一个灾难性的教育理论——“无导向教育”。“无导向教育”以尊重受教育者的自我选择为出发点,放弃了对学生道德观念、价值观的正确导向,结果给美国社会带来了无法估量的灾难。美国教育的惨痛失败给全球教育界敲响了警钟:教育需要正确引导,“无导向教育”无异于对学生放任自流,其结果是危害整个社会。

所谓“无导向教育”,就是用自我发现的过程取代在指导下进行学习的传统方法,主张学生自我决定标准和自我选择。这或许有某些可取之处,但也无异于告诉学生他们自己是道德观、价值观的唯一决定者,而社会认可的对错标准只具有参考价值。

“无导向教育”的提出虽然迎合了学生崇尚个人自由、个人自主的思想,满足了学生自行探索、叛逆传统及独立自主的欲望,但它贬低了教育者作为道德权威及指导者的地位,模糊了道德判断、是非标准。这种理论在美国最风行时,美国青年一代举起了反主流文化大旗,身着奇装异服,酗酒、吸毒、滥交。他们在“自由”的旗帜下追求个人满足,全然不顾自己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与此同时,主流文化的道德权威被大大削弱,长辈的思想观念不再被尊重。而且,该教育方法减轻了教师的责任,教师无须煞费苦心地纠正学生的价值观和态度,也不必严格自律、为人师表。

美国是世界上下半旗次数最多的国家,每次大的枪击案发生后,美国都会全国下半旗致哀。5 月24日罗布小学枪击案发生的当天,美国总统拜登就向全国发表讲话,宣布全国下半旗致哀。拜登在讲话中列举了近期在美国发生的一系列重大枪击案件,包括亚特兰大按摩中心枪击案、科罗拉多超市枪击案、南卡罗来纳枪击案以及印第安纳枪击案等,并称枪支暴力是美国的“流行病”,破坏了美国很多家庭的生活。拜登再次敦促国会听取包括多数枪支拥有者在内的美国人民的呼声,立即采取行动来结束美国枪支暴力。

可以预见的是,拜登总统结束美国枪支暴力的愿望,同他的前任克林顿、奥巴马一样,只会是一厢情愿;美国的现行体制决定了枪击案的悲剧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在美国重演。

猜你喜欢

缺位枪击案枪手
巴黎枪击案
大学枪击案
购物中心枪击案震惊丹麦
家校协同育人中的缺位、越位与归位
纽约地铁突发枪击案
保证学生睡眠,学校家庭社会都不能缺位
监督“裸官”,监察法何时不再缺位?
佛系枪手
中国最后一个枪手部落
枪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