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例仔猪腹泻的治疗与体会

2023-01-05张学虎王旭杰魏玉明胡立国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22年1期
关键词:补液断奶病原

张学虎,王旭杰,魏玉明,胡立国,王 鹏

(1.张掖市动物卫生监督所,甘肃 张掖 734000;2.张掖市甘州区党寨镇畜牧兽医工作站,甘肃 张掖 734000;3.张掖市金农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甘肃 张掖 734000)

党寨镇位于张掖市甘州区东南部,平均海拔1 356 m,总面积76 km2,辖20 个行政村,耕地56.667 km2(8.5 万亩),总人口3.22 万人。2020 年,全镇畜禽饲养总量48.21 万头(只),出栏量达16.22 万头(只),畜牧业总产值5.62 亿元,占农业生产总值的38%。党寨镇的生猪养殖以散养居多,现有规模化猪场29 家,生猪养殖小区1 个,生猪养殖大户17 户,生猪规模化养殖占34.1%。

1 发病情况

2021 年8 月,该镇十号村某猪场主反映,该猪场最近陆续有3 窝仔猪发生不同程度的腹泻。经询问场主,该猪场存栏能繁母猪220 头,8 月以来妊娠13 头,产崽13 窝共113 头;共发病7 头,日龄为20 d~28 d 不等,已死亡2 头,均发生在断奶后3 d~5 d,饲喂方式为人工喂给奶粉,辅助以蛋白饲料。

2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2.1 临床症状

发病猪均表现为食欲不振,精神状态不佳,喜卧少动,体型消瘦,体温在39.1 ℃~40.2 ℃,排粥样稀便,呈淡黄色或黄绿色,严重的2 头发病猪在腹泻4 d 后死亡,死亡时呈现拱背、极度消瘦等体征。

2.2 病理变化

对2 头死亡猪进行解剖,发现肝脏、肺脏、脾脏及肾脏色泽红润,无出血及肿大等病变,但双侧腹股沟淋巴节有轻微肿大现象,同时发现小肠中的内溶物较少且胀气严重,肠内容物呈黄色泡沫状,随即取5 mL 左右的肠内容物及部分肠组织进行实验室病原检测。

3 病原检测及病因分析

3.1 实验室检测

取肠内容物,采用丁光明等推荐的多重PCR 检测法[1],进行猪腹泻病毒筛查,未检出阳性样本,故排除病毒性腹泻;进行大肠杆菌、沙门菌及魏氏梭菌PCR 检测,也未检出阳性样本,故也排除了细菌性腹泻的可能。

3.2 病因分析

根据现有的报道,引起本病的因素很多,有病毒性和细菌性[2],还有寄生虫[3],部分病例是因断奶后饲养环境及饲喂条件改变出现的“应激型”腹泻[2,4]。根据仔猪腹泻的流行病学研究,病毒性腹泻多发于冬春交接时节,细菌性腹泻多为外源性或食源性感染,寄生虫性腹泻多由饲养环境的卫生差引起,而“应激型”腹泻多为饲养管理不当造成。经询问饲养情况及病史,该猪场采用“自繁自养”模式,近半年未引进生猪,结合实验室病原检测结果,排除传染病引起的腹泻;另外,该猪场规范化程度高,饲养管理规范,卫生条件好,饲养员固定,结合临床症状,基本排除寄生虫感染引起的腹泻;最终判定为断奶期间转窝后,因饲养环境及饲喂方式的变化而引起的胃肠道感冒型腹泻,这与张掖地区7~8 月份气温高、昼夜温差大易出现感冒的情况相吻合,因为如在转窝后不注意防暑降温,加之仔猪断奶初期抵抗力弱,容易引发此类腹泻。

4 防治及护理

对于本病的预防,常以接种疫苗为主[5]。对于本病的治疗,尤其是断奶后发生腹泻的治疗,常见的有抗菌消炎治疗[6],复方中草药治疗[7],也有部分报道使用偏方进行治疗[8-9];在治疗的同时辅以补液[10]以及改善营养水平和饲养管理。但不论采取何种防治措施,总的治疗原则是:“一抗病原,二补液,三理肠健胃,四强机能”[11]。鉴于已排除本起病例为“非病原性”腹泻,故按胃肠感冒型腹泻处理,通过隔离观察、常规治疗、辅以补液及强化机能等措施进行保守治疗。

4.1 隔离观察治疗

立即隔离发病及有疑似症状的猪,将它们转入其他猪舍单独饲喂,并对其原来饲养的猪舍及饲喂工具进行彻底的清洗和消毒;隔离观察期间若有新发生的病例,也随时转入隔离舍进行治疗。对于腹泻的猪,使用清瘟止痢中草药组合:淫羊藿、黄芪各15 g,连翘、蒲公英、苦参、白头翁、柴胡、苍术、白芷各10 g,龙胆草、陈皮各12 g,细末后按照每千克体重2 g 冲服给药,每日一次,连喂3 d~5 d;对于同窝未腹泻的猪,使用板蓝根汤剂进行预防:板蓝根20 g、夏枯草18 g、冬青叶25 g、紫苏15 g、薄荷15 g,煎水取汁,侯温喂服,一次半剂,每日一次,连服3 d~5 d。

4.2 适当辅以补液

对于已发生腹泻的猪,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辅助以补液治疗。鉴于本次病例为小范围群体发病,且猪的日龄稍大,故采取口服补液的方法。具体为:取3.5 g 氯化钠、20 g 葡萄糖粉、1.5 g 氯化钾、2.5 g 碳酸氢钠,溶于1 L 的温水(水温控制在37 ℃~42 ℃),配制好后让发病猪自由饮用,直到症状缓解。在治疗一周后停药,用黄芪多糖辅助治疗3 d,每日一次,用于增强病猪机体免疫力。

4.3 强化日常护理及饲喂管理

采取通风及降温措施,使猪舍的内环境保持干燥及恒定的温度,避免因高温、湿热使仔猪产生应激反应;治疗中途定期对猪舍清洗消毒。调整饲喂方式为:在饲喂奶粉的同时,渐进式添加饲料,按照3 d 一次减量的方式,逐步减少奶粉的饲喂量;在治疗后期,可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健胃药,如人工盐、硫酸钠、大黄苏打片等,用于促进消化吸收、增进食欲。

5 治疗效果观察

由于本次病例发现及时、处置迅速,未出现大范围的发病情况。对治疗中途新发病的3 头仔猪也一并进行了隔离治疗,其中4 头症状较轻的仔猪在治疗后第2 天症状开始减轻,第5 天症状基本消失;4 头症状严重的仔猪在给药第3 天病情有所好转,食欲逐步增加,第6 天基本恢复健康。本次病例治疗8 头,治愈8 头,治愈率100%。

6 预防建议

结合本地区仔猪腹泻的流行病学调查[12],“应激型”腹泻常发生在冬季严寒或夏季酷暑时节,故建议采取“预防为主,科学护理,治疗为辅”的总体防治策略。

6.1 强化饲养管理

在对断奶仔猪进行转栏保育时,应特别注意温度的变化;在冬季严寒时节做好保温,在夏季酷暑时节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使保育舍内的温度保持在26 ℃~32 ℃,相对湿度保持在45%~55%,避免冬季干冷或夏季湿热使仔猪不适。在转栏前,对保育舍进行彻底清洗消毒;转栏后定期对保育舍进行卫生清洁和消毒工作,每周至少2 次,及时清理粪便及剩余饲料。

6.2 科学精准饲喂

由于仔猪胃肠机能尚未发育完善,分泌的胃液和胃酸相对较少[5],对大分子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利用率不高,建议在断奶前3 d~5 d,饲喂适量的哺乳料做为辅食,使仔猪胃肠道的消化机能得到锻炼和适应[13];断奶后应先选择含有动物性蛋白质的哺乳料,随后逐步向含有植物性蛋白质的饲料过渡,并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脱霉剂和酶制剂,一方面可预防饲料霉变引起的腹泻,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幼龄仔猪胃肠中的酶含量偏低导致消化不良而引起的营养性腹泻[5]。

6.3 理肠健胃,增强机能

适当调节和改善仔猪胃肠道内环境,可以预防腹泻的发生。因此,建议在哺乳料中加入适量的益生素,以促进仔猪肠道中微生态的平衡;在转栏后的饲料或饮水中添加适量的硫酸镁、硫酸钠等人工盐,以促进消化吸收。由于仔猪的免疫力低下、抵抗力弱,易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建议在仔猪断奶转栏时,口服适量黄芪多糖溶液,以增强机体免疫力[5,11]。

6.4 强化饲养人员防疫意识

张掖地区冬季气候干冷、夏季昼夜温差大,容易使仔猪因着凉而引起腹泻。因此需要保育员强化仔猪的护理意识,断奶时期增加巡栏频次,确保冬季取暖设备、夏季通风降温设备正常运行,避免保育舍温度过低或过高而引起仔猪感冒后发生腹泻。除此之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保持工作人员的稳定;培养保育员树立生物安全意识,避免发病期间窜栏作业;进入产床或接触不同窝仔猪时,必须更换手套、鞋套等,做好消毒工作,避免人为引起的病原传播。

7 体会

引起仔猪腹泻的原因有可能是单一的,也有可能是多重因素混合引起的;除病原性腹泻外,环境改变、营养不足或湿热感冒等应激因素也会引发仔猪腹泻。因此,笔者认为,应在掌握该病在本地流行病学的基础上,采取综合的防疫措施,坚持“预防为主、辅以治疗、防重于治”的原则,结合养殖场(户)的生产实际,制定科学可行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来加以预防,在降低仔猪发病的同时增加养殖收入。

猜你喜欢

补液断奶病原
仔猪断奶后消瘦应采取哪些措施增肥
早期液体复苏不同补液速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红尾皇冠鱼头洞病的病原分离鉴定及药敏性分析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2014~2018年门急诊手足口病的病原构成变化
鱼类烂身病病原研究综述
Hunter—Gatherers
如何用好口服补液盐
孩子高热易脱水,备点口服补液盐
冬天不宜给孩子断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