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主动精神

2023-01-05李万平吴家华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历史

李万平,吴家华

(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2021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首次提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主动精神”这一重要概念。他指出,“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难险阻、直面风险挑战,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展现出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形成了党的光荣传统”[1]。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公报也指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2](P11)。那么什么是中国共产党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百年党史如何彰显我们党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为什么我们党具有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新发展阶段如何发扬好我们党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这是我们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需要研究和回答的重大课题。

一、中国共产党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的核心内涵

中国共产党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和历史自信,遵循历史规律、尊重历史主体、把握历史大势、肩负历史使命、推动历史进程,展现出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这一精神集中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深刻反映了党在尊重历史发展规律和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方面做到了辩证统一。中国共产党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的核心内涵包括以下方面内容:

1.遵循历史规律的科学精神

这是我们党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的内在品质。一般来说,人类社会历史是遵循一定规律、按照一定趋势向前发展的,有着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比如,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阶级斗争规律、人民群众是世界历史的创造者的规律等。人们只有遵循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准确把握社会前进的脉搏,才能洞察历史发展大势,进而赢得改造社会的主动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只要把握住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顺势而为,奋发有为,我们就能够更好前进”[3](P13)。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和光辉成就,根本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遵循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自觉地走历史必由之路,既不急躁冒进,也不消极等待,而是准确把握历史发展大势,自觉抓住历史变革时机,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2.尊重历史主体的自觉意识

这是我们党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的思想前提。尊重历史主体的自觉意识,首先表现为我们党对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客观真理的深刻把握。毛泽东强调,“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4](P1031)。我们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主体、评价主体和享有主体,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最为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亿万群众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尊重历史主体的自觉意识还表现为我们党对自身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的清醒认识,对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自信。

3.把握历史大势的战略思维

这是我们党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的重要思想方法。战略思维本质上是一种全局性思维,它要求在作出战略决策时要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善于从长远、全面、根本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善于把握事物的发展方向、过程和趋势,体现的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视野宏阔的前瞻思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积极主动、未雨绸缪,见微知著、防微杜渐,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做好应对任何形式的矛盾风险挑战的准备,做好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社会上、外交上、军事上各种斗争的准备,层层负责、人人担当”[5](P222)。我们党在百年奋斗的历程中,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来解读历史和观察现实,不断增强战略思维能力,洞察世界大势,把握时代脉搏,进而提出正确的战略思想,确定合理的战略目标,制定恰当的战略方针,设计科学的战略步骤,选择务实的战略举措,从而能有效驾驭各种复杂局势,并在把握战略先机中赢得战略主动,最终实现战略目标。

4.完成历史使命的责任担当

这是我们党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的政治要求。我们党自成立时起,就自觉地、义无反顾地担负起谋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重任。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了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不断衰落到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这些都集中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无私无畏、敢于担当的政治本色和政治品格。

5.推动历史发展的创新品格

这是我们党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的基本内核。历史主动精神的核心要素就是创新、创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6](P59)我们党坚持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良性互动,以实践创新推动理论创新,以理论创新引领实践创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毛泽东思想引领了中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大踏步迈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邓小平理论指导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科学发展观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百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二、百年党史彰显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一百年的奋斗中,我们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把握历史大势,正确处理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善于抓住和用好各种历史机遇。”[3](P13)我们党顺势而为、应势而动、借势而进、因势而谋、乘势而上,牢牢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权。历史上我们党作出的一系列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决策,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有力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进步,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

1.顺势而为:成立中国共产党

“十月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的兴起,就是当时的世界大势。”[3](P13)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给尚处于在苦闷中摸索、在黑暗中苦斗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以一剂良药,使不甘落后的仁人志士们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伟大觉醒。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世界历史进入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在这一世界大势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继续走以建立西方式资本主义社会为目标的旧民主主义革命道路,还是走以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为目标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这是当时摆在中国人民面前重大而紧迫的时代课题。“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7](P1516)以陈独秀、李大钊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先驱者,开始研究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学习运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去观察中国社会,最终毅然选择了走俄国人的道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它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的发展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2.应势而动:建立新中国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立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和分析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制定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并应革命形势,积极推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对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军阀的运动,形成了如火如荼的大革命浪潮。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救亡强烈愿望的大势出发”[3](P13-14),针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阶级关系变化的新情况,适时调整了战略方针,制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形成了全民族同仇敌忾、各党派共同抗日的新局面,最终领导中国人民赢得了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进入了光明与黑暗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大决战,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我们党顺应时代潮流、遵从人民意愿,提出以“和平、民主、团结”的方针建设新中国的政治主张。在国民党统治集团蓄谋发动全面内战后,我们党又立足于历史发展趋势、道义所在、民心所向,向全国人民发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振奋人心的伟大号召,以革命战争反对蒋介石的反革命战争,彻底打败了得到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3.借势而进: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发展壮大,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出现了‘东风压倒西风’的气象”[3](P14)。新中国“借”此东风建立起来并站稳了脚跟。我们党从世界大势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及时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成功探索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我们党“以苏为鉴”,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尽管经历了严重挫折,但仍然取得了一系列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制定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思想,提出了“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社会主义建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建设方针、执政党与参政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等,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1970年代,我们党根据国际形势的发展,提出了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重要思想,推动我国外交工作迎来了新局面,对我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4.因势而谋:实行改革开放

我们党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不是应对艰难时局的仓促之举,而“是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是基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是基于对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8](P3)1970年代末,面对“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思想僵化问题,面对党和国家事业徘徊不前的艰难局面,面对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创新的日新月异,我们党根据世界局势的发展,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两大主题的科学论断,这为制定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提供了理论依据。邓小平强调,“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9](P150)“我们要赶上时代,这是改革要达到的目的。”[10](P242)在邓小平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有力支持和正确引导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思想的严重束缚,打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桎梏,端正了全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实践标准的权威,重新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从而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5.乘势而上: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世界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与改革也进入关键时期。在这一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顺应改革发展稳定的国内大势,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国际大势,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积极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新型国际关系的构建,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三、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源于党的先进性

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决不是任何人、任何阶级、任何政党都具有的。从根本上说,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根植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只有那些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人物、阶级和政党,才可能形成或具有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中国共产党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源于党的先进性。

1.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源于党的先进性质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历史主动精神形成的必备条件。马克思主义认为,所谓政党就是代表特定的阶级或阶层,为实现这个阶级或阶层的根本利益、政治主张和政治要求,在政治活动中采取共同的行动,以期取得或参与政权的政治组织。政党从本质上来说是隶属于各个阶级的,政党的阶级属性,决定着其性质、宗旨、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奋斗目标,决定着其能否代表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能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11](P11-12)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一直把自己定位为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始终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始终主张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我们党先进的阶级性和最广泛的人民性,为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的形成提供了阶级基础和社会基础。

2.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源于党的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是党的行动指南,也是党的历史主动精神形成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12](P15)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类社会进步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全人类的解放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是认识世界的“望远镜”和“显微镜”,是完成过河任务的“船”和“桥”,为人们观察世界、认识国情和解决问题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其核心旨趣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在于“改变世界”。我们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根据新的时代特点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科学的指导思想引领我们党正确把握历史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正确把握时代潮流和世界大势,进而为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3.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源于党的初心使命

初心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也是党的历史主动精神形成的价值源泉。“一个人也好,一个政党也好,最难得的就是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13](P538)我们党无论走得多远、取得多少辉煌的成绩,始终没有忘记走过的路,没有忘记走过的过去,没有忘记为什么出发,初心不改,使命不变。“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11](P3)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年代,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断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摸着石头过河”,目的就是为了让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的幸福生活。共产党人执着坚守初心使命、自觉践行初心使命、奋力完成初心使命,是贯穿百年党史的主线,为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的形成提供了价值引领。

4.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源于党的奋斗目标

奋斗目标是党引领革命前进、凝聚社会力量的战斗旗帜,也是党的历史主动精神形成的方向指引。19世纪60年代,在社会主义革命完成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后,党提出在20世纪内实现“四个现代化”目标的“两步走”设想;改革开放初期,党提出要在20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1980年代中期,党制定“三步走”现代化发展战略;1990年代中期,党制定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进入新世纪,党提出在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百年来,我们党总是能够听从时代呼唤、适应实践要求、顺应人民意愿,提出富有科学性、导向性和感召力的奋斗目标,并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为之共同奋斗。明确的奋斗目标使我们党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奋力拼搏的旺盛斗志、攻坚克难的责任担当,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为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的形成注入了强劲动力。

5.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源于党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和精神支柱,也是党的历史主动精神形成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常说,“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14](P339)崇高的理想信念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懈奋斗、勇毅前行的精神密码。我们党自诞生伊始,就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正是在这一崇高理想信念的感召和激励下,我们党才具备高度的政治自觉、理论自觉和行动自觉,并始终担当起“两个先锋队”的双重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绘就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不能忘却、不容否定的辉煌篇章。崇高的理想信念使我们党能够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认识,确保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永远不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永远不改,进而在各种复杂局势面前不迷失、不动摇、不懈怠,高扬共产主义理想风帆勇往直前,为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的形成夯实了信念之基。

四、发扬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开创新伟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能不能富强,一个民族能不能振兴,最重要的就是看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能不能顺应时代潮流,掌握历史前进的主动权。”[15](P165)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我们要始终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我们要继续发扬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不懈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在百年党史学习中深刻领悟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

党的历史经验是深刻领悟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把握历史主动的重要思想武器。党的历史是一部丰富而又生动的教科书,是最好的营养剂,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发扬历史主动精神要同党史学习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深刻理解历史主动精神的价值底蕴。一是站稳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我们党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只有相信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充分认识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和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决定性作用,才能深刻把握我们党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的人民性。二是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从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16](P2)。一方面,只有坚持唯物史观才能真正认清中国社会的根本问题与未来发展指向,才能真正理解历史主动精神的重大价值和深远意义。另一方面,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的彰显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和正确引领,只有牢牢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才能科学理解历史主动精神的深刻内涵。三是善于运用历史思维。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是我们党百年奋斗精神的哲学升华和概括,是生成伟大的建党精神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的主体条件。要在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同伟大的建党精神、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的内在联系中,深刻领会历史主动精神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和精神价值,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历史视野中把握历史主动精神的实践内涵与时代价值。

2.在先进理论武装中积极发扬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不断历经艰难困苦创造新的辉煌,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的头脑,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强大的战斗力。”[5](P67)新时代继续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必须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全党。一方面,要把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共产党人的看家本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一定意义上说,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度,决定着政治敏感的程度、思维视野的广度、思想境界的高度。”[17](P67-68)因此,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武装党员干部,能够保证他们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和历史转变的重大关头,都能找到正确方向。另一方面,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2](P10)。这一先进思想理论对于统一思想认识、把握发展大势、明确前进方向、凝聚社会力量、坚定胜利信念具有重要意义,为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

3.在新的伟大斗争中努力践行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

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成为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精神标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13](P225)。今天,我们必须要进行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并清醒认识新的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我们在伟大斗争中要努力践行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一是主动承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政治责任。要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把握好时度效,及时调整斗争策略,团结一切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牢牢把握斗争的主导权。二是自觉锤炼无私无畏、敢于担当的政治品格。面对大是大非要敢于亮剑,面对问题矛盾要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困难危机要敢于挺身而出,面对歪风邪气要敢于坚决斗争,牢牢掌控斗争的主动权。三是积极开拓高瞻远瞩、统筹全局的政治视野。要有“松风一起知虎来”“草摇叶响知鹿过”“见一叶而知天下秋”的见微知著和政治敏锐,“对潜在的风险有科学预判,知道风险在哪里,表现形式是什么,发展趋势会怎样”[13](P226),正确把握趋势、准确研判走势,在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的发展变化中始终保持战略清醒和战略定力,牢牢掌握斗争的领导权。

4.用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需要将我们党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环节和全过程。一是要继续保持奋发有为、蓬勃向上、与时俱进、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发扬我们党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巩固和提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确保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取得的各项成就经得起历史检验。二是要始终坚持将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相结合。要把发扬我们党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与发扬广大人民群众的历史主动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更好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条件,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汇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磅礴力量,从而不断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三是要坚持系统观念这个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各项工作彼此关联、各类要素相互交织,因而要坚持系统思维,立足新发展阶段,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全体人民在共同富裕之路上取得更大的实质性进展,在新阶段、新征程中开创新伟业。

猜你喜欢

中国共产党历史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九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