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村官长效发展机制研究**

2023-01-04宋文华王子松师鑫义沈晓腾

南方农机 2022年1期
关键词:基层工作村官基层

宋文华,王子松,师鑫义,刘 洁,沈晓腾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化学工程学院,山东 东营 25700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三农”问题是关系国家发展和人民生计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1]。在全国大学生就业难与农村人力资源短缺的双重社会问题并存的情况下,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并保证长期任职,是党政机关和高校一项长远而艰难的任务,也事关我国经济社会的统筹发展与和谐稳定。为推动农村农业高效稳步发展,中央制定并实施了大学生到农村任职的相关政策,大学生具有专业知识和广阔视野,到基层去参与乡村建设责无旁贷。为此,国家大力发展“大学生村官计划”,这不仅减轻了城市就业压力,更助力了乡村产业发展,弥补农业现代化发展人才方面的匮乏,推动新型农业改革,进一步促进新农村建设。

1 研究背景

1.1 当代大学生村官对基层工作的解读

自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以来,大学生对此看法各不相同,大致分为两个时期。前期,绝大部分的大学生对进基层当村官是抗拒的,他们更希望去经济发展好的城市就业;随着政策深入实施,少部分学生希望有先例参照,来与其他工作对比,但也因家庭等因素影响,止步于观望状态。后期,由于国家大力支持和各项优惠政策的改善,以及自身思想意识的独立成熟和进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响应号召到基层工作;相较于之前情愿在经济发达地区打零工也不愿进基层的大学生,随着物质生活与科技文化的进步,大学生们逐渐开始重视怎样去实现更高的人生价值。

1.2 大学生村官对乡村建设的影响

大学生村官接受了高等教育,能够及时感知新文化、新思想的产生,快速推动先进思想在农村社会中广泛传播和发展,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可以提出建设性意见,同时有助于改善基层干部系统构架,提高基层干部的整体素质,为农村发展带来了新鲜活力与无限可能。但也并非所有的大学生村官都能在基层有所作为,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可能缺少做事的毅力与恒心、能力与经验、决策力与判断力等,这将严重影响他们在基层的工作质量和未来发展,又制约了乡村经济与文化建设。

2 大学生村官基层发展情况及积极意义

2.1 大学生村官在基层的发展情况

如今乡村振兴战略已发展到决定性阶段,到2035年要求乡村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而刚毕业的大学生村官有思想、有技术,身怀对社会的憧憬与敢闯敢拼的勇气,基层就是他们展示的舞台,不仅发展空间巨大,拥有无限创造的可能性,国家还提供了众多创业优惠政策,减轻了失败所要承担的后果,为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创业施展才能提供了保障。应用大数据、物联网、“互联网+”等技术与农业生产、产品销售、文化宣传等相结合,是当代青年干部带领农村文化经济发展所必须迈出的一步,也是现如今最常用方法之一,“科技助农”“电商助农”等新生名词是对其最好的诠释,大大加快了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步伐[2]。

2.2 提升个人思想境界,实现人生价值

国家引导大学生主动走向基层,踏上一线岗位,真正在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大舞台上发挥积极作用,从而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检验所悟所学,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助力。大学生走进基层,能够积累丰富的基层实践经验,提高自我向上意识,有利于形成敢于吃苦、甘于吃苦、敢于行动、甘于行动的创业冲劲,培养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奉献精神,为今后的成长夯实基础,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建设中去,追求更高的人生价值。

2.3 促进城乡经济发展,优化人力资本

青年人有朝气、有思想、有冲劲、有改革创新精神,这些大学毕业生渐渐成为了振兴乡村的主力军,为乡村建设带来了更为先进的管理观念与科学技术,优化了基层政府的人力资本构成,有效防止乡村政府管理层老龄化和思想固化等问题。众多年轻力量的加入,为基层发展与制度创新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提升了基层组织办事效率,成为促进城乡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2.4 基层奋斗楷模“小米姑娘”

2017年,“小米姑娘”韩梦娇考取选调生,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来到了山东省省级贫困村——济南市莱芜区牛泉镇的东王庄村,在这里开启了她的基层奋斗之路。毕业于山东体育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韩梦娇在校时表现就非常优异,她思想先进,做事踏实,学习认真,在大学二年级就成为当届第一批入党的学生党员,牢记老师所强调的:党员就要比普通同学做得多,做得好,做模范。这为她后来选择考公务员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担任大学生村官后,韩梦娇怀揣一颗赤诚之心,扎根基层,服务为农,敢闯敢拼,一心为百姓做事,并取得了优异成绩。有一次,韩梦娇见村里一位大娘独自推车去四十多里的镇上卖小米很是辛苦,便产生了要通过电商途径帮助村民卖小米的想法,利用无人机航拍东王庄村的优美环境和“绿色”小米生长田来做宣传,短短几个月就解决了小米滞销问题,实实在在为当地人民解决了“心头病”。身为党员的韩梦娇从未忘记自己的使命与责任,将电商知识教给村民,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带领大家走上致富之路,在不断成长进步中实现更高的人生价值。

3 大学生村官基层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大学生村官在基层的思想发展

秦玥飞、黄大年、韩梦娇等人因自身的出色成就而成为当代青年的楷模,本就受过高等教育和先进思想熏陶的大学生,走上了至诚为国、振兴乡村的道路,深入人民群众,体验人民不易,从根本上探寻农村农业发展之路,将其与自身所学和时代发展相结合,带领乡民发家致富。泪水与成长并存,成就感与幸福感的提升,村民脸上的笑容,都成为他们坚持下去的理由。但也有部分大学生村官因这份工作困难重重、缺乏艰苦奋斗精神、农村经济条件差、存在依赖心理、家庭传统思想限制、择业动机不纯等原因,而选择考取其他岗位或从事其他行业。不可否认乡村振兴现阶段的任务依然艰巨,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比如村民思想、基层制度、技术人才、基础建设等方面依然需要改善,这些都成为制约大学生村官长期留任的关键因素。

3.2 高校人才培养与基层发展脱节

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年纪轻、阅历浅,应变能力差、策略不足,所学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不相符,高校课程结构失衡等,都会造成大学生村官知识结构与实际脱节。我国教育的实践性课程较少,且部分高校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结构缺乏系统性,大学生村官到基层工作无法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基层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3]。对于缺乏一定科班知识与基层工作经验的大学生而言,基层工作无疑是具有挑战性的,需要耗费许多时间与精力去摸索学习,这不仅容易对大学生村官产生身心上的打击,更会消磨他们本身具有的工作积极性,增加他们的工作负担。

3.3 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

一方面,大学生村官的基层就任与农村现有的干部养成模式形成冲击,诸多地方的基层政府都未能建立一个规范合理的考评激励机制,在《公务员法》以及现有的政府干部管理体系中都很难实现科学考评,且日常管理要求与理念也不相同,这为大学生村官的选聘和后期培养增加了难度。另一方面,大学生村官在全国各地的政府管理中各自为政,想法不够成熟,实施不够严谨,所建立的标准规范也与实际实行的管理方式不一样,这些都会导致基层工作开展混乱或失误,进而影响当地村民与干部对其的信任度[4]。

3.4 优惠政策和扶持力度不够

大学毕业生缺乏工作经验与资金支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村官基层工作的开展。政府提供的支持政策力度不够,没有专业人员的带领,加之种种福利无法落实到个人,基层经济效益不稳定、缺乏配套设施、薪资待遇水平较低、社会保障系统不健全、医疗教育条件与城市差距较大等问题,都容易让大学生村官对基层工作失去信心,使得一些本就思想意志不够坚定的大学生选择离开[5]。

4 大学生村官健康长效发展的对策

4.1 加强高校思想教育,推进实践教学改革

高校应重视学生的思想文化教育,要求学生政治思想与时俱进,积极关注国情,关心社会发展动向,强化学习意识,增强知识更新和认识新世界的紧迫感,提升综合素质修养,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自觉培养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应大力培养服务型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人力资源和科研支持,加强对大学生村官政策和农村基层现状的宣传力度,鼓励毕业生下基层[6];高校应改善教学模式,将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与学校课程相结合,通过强化创新创业实践训练和增设基层实习岗位与志愿服务项目等,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基层工作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辱感。

4.2 完善基层基本制度,提高城乡包容度

提高人才选聘要求,高质量培养办事能力,高效率发挥领导作用,切实改进大学生村官的基层工作质量。做好大学生村官岗前培训和业务能力培训,实现村干部“一对一”指导,使其快速深入地了解基本工作情况,尽快熟悉当地人民群众,提高青年干部的工作自信;完善管理制度,严格要求日常工作质量,优化健全基层工作的考核激励制度,以此来增强基层干部的工作热情与长期留任意愿。政府部门更要加强对民众的思想道德教育,逐步转变他们固有思想观念和思维模式,矫正认知偏差,真心认可和支持基层干部的工作,使在基层就业创业的大学生有归属感和责任感[7]。

4.3 落实政策扶持,提供更多保障

大学生村官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国家政府和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为其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给基层创业项目提供更多政策支持与福利待遇,重视并改善当地医疗条件、保障薪资水平与福利补贴,在社保和经济上加大扶持;搭建起与乡民、与当地政府之间的交流平台,关注扎根基层的大学生的心理成长和生活问题,给予大学生村官足够的关怀和鼓励,合理分配和培养人才,使他们有信心和动力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确保基层政府单位的政策诚信度,严格贯彻落实党中央领导精神,将各种优惠政策、福利补贴落到实处,给大学生村官吃下定心丸,让学生和家长看到基层就业创业是有前途、有希望的。

4.4 提高党员意识,发挥基层党建引领作用

党建工作是乡村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必须常抓不放,大学生到基层当村官,自然少不了在党建工作方面下功夫,坚持党的领导,提高党员意识,发挥党员作用[8]。对于工作开展,一是制定工作计划与实施方案,并积极落实,总结经验。前期周密的计划是必不可少的,做到未雨绸缪,将工作任务与目的细致严谨地落到实处,最后总结工作经验,方便完成下一项工作。二是狠抓工作细节,使流程制度化和规范化。从以往的工作中总结案例,学习经验,将其制度化的模板保存下来,应用于日后工作的借鉴与指导,并在不断学习过程中创新制度形式及内容。三是以民为先,以人为本。民众是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基层党建工作中,要切实走群众路线,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群众生活,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9]。

5 结语

大学生村官计划是中央颁布的指导性政策措施,大学生到基层去助力乡村振兴,不失为一种优秀的人生选择,农村也正需要青年力量的加入。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意见》,要求加速形成“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长效发展机制[10]。要使大学生村官来得了、干得好、干得久,就必须要让他们不需要远离乡村,也能看到农村的美好未来,要从根本上为大学生村官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让他们无需苦思出路从而消磨工作热情,甘愿到基层去,留在基层,发展基层,这需要多方的支持与引导,多方联动提高当地群众的脱贫致富意识,制定完善的社保体系,构建“愿留、愿干、愿动”的有效机制,培养党员意识,发挥党员模范作用,让大学生村官能够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按照“人岗相适”“精准用人”发展下去,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落实提供更为坚实可靠的现代化、专业化人才资源保障。

猜你喜欢

基层工作村官基层
唱村官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95后”女村官的乡村振兴梦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让优秀“村官”有奔头
耶鲁高材生的“村官”之路
走基层
固本强基 推动基层工作取得实效
开展“五区”联动推动基层工作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