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外现代特色农业研究进展与启示

2023-01-03张梦琪

南方农机 2022年3期
关键词:特色农业研究

张梦琪

(河南工业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0)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关注乡村、研究乡村和建设乡村的积极性。《规划》提出以制度、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为动力,加快发展根植于农业农村、由当地农民主办、彰显地域特色和乡村价值的产业体系,努力开创农业农村发展新阶段。新阶段下农业如何突破自身的弱质性,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是我国探索农业现代化道路过程中要解决的问题之一。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依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建设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以特色农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突破口与战略重点,形成专业化、基地化、规模化的生产格局,推进现代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笔者通过梳理国内外现代特色农业的相关文献,从发展意义、发展模式、测度方法、实现路径等重点领域进行分析,旨在为今后探索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道路提供参考和借鉴。

1 国内现代特色农业研究动态

1.1 现代特色农业内涵研究

学术界对现代特色农业尚未有明确的定义,专家学者们站在不同角度各抒己见。从时间视角看,孔祥智、卢雪艳[1-2]认为现代特色农业是新时期特色农业和农业现代化相结合的产物;从产品视角看,田安国、潘时常等[3-4]指出现代特色农业是将富有地域特色的名优产品转化为特色商品的现代农业;从资源优势视角看,王捷[5]认为现代特色农业是将产业、产品、地域、品种等特色,同现代技术、生产模式、经营主体等集合在一起的共同发展的农业;从多功能视角看,刘晖霞、廖洪泉等[6-7]认为现代特色农业既要注重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效能,又要结合市场需求,依托特殊技术或区域特有资源优势,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业。

1.2 现代特色农业意义研究

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是当前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大力提升现代特色农业的发展,可以有效满足市场需求,推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上的核心竞争力。陈宇、程艺阳等[8-9]指出现代特色农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也为新阶段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新思路,为突出资源优势、强化要素投入、实施乡村培育工程、创新机制体制等奠定基础,赋予农民收入增长新动能。陈玫、白家和等[10-11]认为特色农业经济背景下,对传统农业进行多元化转变,充分将资源、政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打造特色化、绿色化、优质化的农业产业,加快区域的生态环境建设,可实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1.3 现代特色农业模式研究

国内学者关于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示范园区模式、龙头企业带动模式和产业融合驱动模式。

1)示范园区模式可有效推动农业转型升级、赋予农民增收新引擎、建设乡村产业振兴新高地。武虹岑、杨月元[12-13]认为示范园区的建立是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潮流的一项创新举措,能够有效带动当地农业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陈吉聪[14]指出南宁市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的建立有效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极大地提高了示范区组织化水平,使农户的经济效益得到了提升。罗荣标[15]指出凤山县通过建设现代化农业示范区的方式,大力发展核桃种植产业,截止到2020年,受益群众超过2.1万户,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了生态、经济双赢的目标。

2)龙头企业带动模式主要体现在地方政府以招商引资方式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彭火辉、史敦友等[16-17]指出这一模式不仅在引领农业农产品结构性调整、建立新型农业生产方式和销售模式等方面有着较强优势和不可替代作用,还带动农业、农产品加工、农业服务业、休闲服务业等产业融合发展。吴晶等[18]以永清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发展为例,总结出现代特色农业发展一方面倡导龙头企业、基地和农户共同努力,打造一个多功能的现代生态观光农业园,另一方面深入开展招商引资,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探索乡村振兴与现代科技农业结合的新路径。

3)产业融合驱动模式是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强大动力。廖芮[19]指出这一模式既保持传统农业原有的生产功能,又借助产业交叉、渗透、重组等途径,拓展农业发展新业态。徐涛、赵科研[20-21]认为产业融合驱动模式不仅在现有农村产业融合的基础上,加快了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以及社会服务的养老产业相结合的速度,拓展农业功能,还培育了新经济增长点,优化了地方产业结构,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与质量,带动周边经济的增长。

1.4 现代特色农业效率评价研究

随着研究的深入,一部分学者倾向于从资源、经济、环境、社会等角度出发构建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聚类分析法等测度现代特色农业效率。陈志峰等[22]在原有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建立了一套评价指标,运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福建省及9地市的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进行解析和评价;程艺阳等[9]在层次分析法(AHP)和熵值法计算的基础上,运用基于离差最大化的组合赋权法计算评价指标的组合权重,通过多因素综合评价法确定各指标的最终权重,进而对陕西省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测评。

另一部分学者倾向于借助DEA和拓展模型测度现代特色农业效率。魏浩好[23]采用阶段DEA模型计算云南省农业效率,通过Tobit模型对云南省现代特色农业效率和环境影响因子进行回归分析,以此对外生影响因素进行排序;刘隽[24]在剖析案例的基础上,引入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在对贵州省整体土地出产率和劳动力出产率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贵州省及各个地市、州的农业生产效益进行测算,为特色高效农业发展模式的选择提供参考。

1.5 现代特色农业实现路径研究

鉴于现代特色农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诸多现实困境,学者从不同视角提出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的实现路径。

1)从延伸产业链视角来看,甘海燕、郭晨军等[25-26]提出现代特色农业发展一方面可以提高产品的经济附加值和深加工层次,可利用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打造独特性、差异性优势产业和农产品,打造多业态、多功能的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另一方面从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战略任务出发,积极拓展农业多功能,将过去的只卖产品,拓展到卖风景、绿色、生态、观赏、养生等“产品”,形成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农耕体验、创意农业、养生养老等新产业。崔永伟[27]指出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借助企业与市场的力量,增强产业园公益性生产服务项目的供给能力,有效推动产业链延伸。

2)从打造供应链视角来看,供应链的拓展进一步加强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为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赋能助力。李秀珍等[28]指出农业生产要根据市场需要,带动农民整合农业资源,实施标准化生产,实现企业农民互惠双赢。罗雁等[29]提出要加强对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基层农业科技人员以及农民的针对性培训,同时扶持各类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加强农产品营销平台、市场体系建设。李跃平等[30]提出要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和全程可追溯制度,着力打造一批知名度高、示范带动作用强的产品品牌,巩固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3)从提升价值链视角来看,王军亮等[31]认为乡村产业增值、农民增收是新形势下的迫切任务。张耀一[32]指出农业产业价值链的良性运作,要进一步调整内部产业结构,加强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协调农户与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等组织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包维林[33]提出要加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养,完善农业产业发展相应制度规范,提升农业产业价值链的效率和效益,促进农业产业价值的建设。

2 国外现代特色农业研究动态

各国的条件、特点、农业发展阶段、形式及研究重点的不同,故而国外学者对“现代特色农业”之表述亦不相同。国外学者一般不直接采用“现代特色农业”表述,而是主要围绕“特色农业”来开展调查研究的,其宗旨和内涵基本相一致,使用的词汇主要包括“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智慧农业”等。归纳概括起来,国外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2.1 特色农业内涵研究

美国经济学家Theodore W.Schultz认为在比较优势理论的指导下,特色农业的本质就是将各地区涌现的大量特色农产品形成整体规模[34]。Phillips Sharon[35]认为特色农业的核心源于区域资源优势带来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其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与基地化生产、技术开发息息相关。

2.2 特色农业意义研究

Jill E[36]提出特色农业发展以环保为前提,以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基本态势作为突破口,是有效拉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阿维纳施K.迪克希特等[37]认为在特色资源的基础上,特色农业的发展使得农业生产要素得到充分利用,提高了农业生产综合实力,增加了农村工作岗位,实现了农业资本积累。C. E.Dobbins、Gerald C.Nelson等[38-39]认为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特色农业全方位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的效率,大规模、专业化、机械化等发展模式,可有效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2.3 特色农业影响因素研究

Winkelman J R等[40]认为资源是特色农业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每个地区因其不同的资源禀赋和气候条件会对当地农业、经济产生很大影响。Green V J等[41]认为市场化程度不高、有效运作模式的缺乏,将导致特色农业所发挥效果差强人意,遂也成为其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Diao X等[42]提出居民的思维方式、地方组织的组织能力以及当地领导的高瞻远瞩会很大程度影响地区特色农业发展。

2.4 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美国为代表的智慧农业模式。20世纪80年代,美国率先提出“精确农业”构想为后续“智慧农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进入21世纪,美国政府提供优越科研资源和技术条件、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更加重视智慧农业的发展;现阶段,美国“智慧农业”模式带动农业产业链条实现了全新变革[43]。

日本为代表的精准农业模式。日本结合自身小规模农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依托于“一村一品”的战略定位,利用有限的资源开发当地具有特色优势的产品,使得各个乡村形成独特的品牌定位,通过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民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的积极性,让农业特色产业成为当地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44]。

德国为代表的休闲农业模式。德国休闲农业融生产、生活及生态为一体,旅游功能、农业体验功能的引入,实现农业与旅游的功能性渗透和延伸,为人们精神享受提供一种全新方式,同时,兼具观光农业的农业景观观赏和体验农业的农业农村生活体验,拓宽了农民收入渠道,提高了农业附加值[45]。

以色列为代表的节水农业模式。以色列农耕条件恶劣,却创造了世界农业的奇迹,利用低压滴灌系统使得全国80%的水实现循环利用,有效节约了水资源。此外,以色列政府每年把高达一亿美元经费用于农业科研,鼓励农民积极使用新的农业技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46]。

3 国内外现代特色农业研究述评

3.1 述评

纵览国内外现代特色农业相关研究,均取得丰富成果。国内专家学者对现代特色农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现代特色农业的概念、意义、模式、效率评价、实现路径;国外专家学者主要研究发展特色农业带来的意义、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经过文献梳理可知,国内外学者均已从不同角度对现代特色农业展开了深入的研究。

1)从概念梳理来看,一方面,国外学者对现代特色农业概念不明确,需借助其他概念来定义现代特色农业;另一方面,国内学者虽能够对现代特色农业给出定义,但整体上来看代表性不强。此外,国外学者所定义的“特色农业”与国内学者所定义的“现代特色农业”能否画等号进行研究,还需学者们进一步探析。

2)从发展模式来看,国外学者更加注重实践,更多倾向于技术推广以及通过休闲体验推动特色农业的发展,发展体系相对完善;国内学者虽对各地特色农业模式进行了充分的总结提炼,但是许多研究还都是围绕其发展作用和重要性进行阐述,发展体系成形但不完善,发展模式还需进一步探索。

3)从研究方法来看,国外学者在研究方法方面涉及较少,国内学者很多研究都是从实证视角对国内一些地区现代特色农业发展进行了定量化研究,为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3.2 研究展望

1)完善现代特色农业发展顶层设计。国家层面可根据当前我国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明确各级政府的角色定位,确保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水平达到预期。地方政府层面应该从各省实际情况出发,进一步研究如何开展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制定相应配套设施,力保现代特色农业计划落实到位,促进现代特色农业有序发展。

2)加强现代特色农业融合发展。大力扶持农业产业龙头企业,进一步提升一、二、三产业间的合作能力,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同时,构建新型理念,加快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创新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实现经济、生态、社会协调发展以及人与自然持续和谐共生。

3)丰富现代特色农业效率评级体系。利用统计模型与数据相结合的方法,依据各区域实际情况,进一步选取合适的评价指标,比较各地区之间发展差异,为后续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开创现代特色农业研究新局面。

4 结语

综上论述,应进一步完善现代特色农业的内涵、理论构建、实证检验、发展模式,积极探索我国自主的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充分发挥农业特色效应,进而使其区别于其他农业发展形式,以达成自身收益的最大化。

猜你喜欢

特色农业研究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特色种植促增收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