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美学视域下闻喜花馍图案的艺术解析

2023-01-03杨婉彤刘卷

湖南包装 2022年1期
关键词:花馍寓意图案

杨婉彤 刘卷

(湖北大学艺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2)

1 闻喜花馍的图案艺术风貌

闻喜花馍盛行于明清时期,距今已有几百年历史,在社会不断发展更迭的今天,已形成独特的制作技艺和成熟的创作风格,它始终与人生礼仪活动联系紧密,也因类型丰富多样、色彩艳丽、造型精致、制作考究获得美誉。闻喜花馍品种分为“花糕”“花馍”“吉祥物”“盘顶”四大系列200多个种类[1]。闻喜花馍广泛用于节庆、结婚、寿诞、葬礼、上梁、乔迁等多种传统节庆活动、岁时节庆以及祭祀礼仪活动中。

山西闻喜花馍在发展和传承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丰富的艺术题材,每个节日也有着相对应的表现形式,不同类型的花馍有着不同的用途,按性能主要分为实用性和观赏性两大类;按造型类型上,可以分为糕类、馍类、吉祥物类、盘顶类;按功能分为节日祭祀类、生日祝寿类、定亲结婚类、丧葬礼仪类、乔迁上梁类等多种。糕类中题材各式各样,主要分为动物类、祭祀活动类、戏曲故事类、神话传说类等,例如龙凤糕、十二生肖糕、九狮同菊糕、双喜临门糕、状元游街糕等[2]。龙、凤、狮子、老虎等动物图案的吉祥类花馍寓意祈福辟邪的美好祝福。每类花馍的使用功能和所表达的寓意也都不相同,其中,盘顶类花馍的作用是用来祭祀的,其图案主要包括了人物和动物两种类型,同时也是寄托着人们对去世亲属的深切思念之情。其中,菊花馍、桃型馄饨大花馍、喜鹊报梅花馍等展现了闻喜花馍图案艺术自然生态环境之美;大枣山、枣篮馍、枣花馍、元宝馍,糖枣月饼馍、节节糕、寿糕体现了闻喜花馍图案艺术的民俗文化生态之美;上梁糕、项圈花馍、老虎腿、九狮同菊糕等体现了闻喜花馍图案艺术的家庭社会生态之美。

从闻喜花馍图案的艺术特征来看,大多数丰富多彩的花馍样式题材取自大自然,在图案的装饰色彩流程工艺方面,从家庭生态视角来看体现出朴素的生态环境美以及民俗文化美和家庭社会生态美的特征。花馍艺术较具地域特色和审美价值,花馍在喜丧节典、庆贺活动、人生礼仪等各种活动被广泛使用,花馍也寄托了当地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期盼,期盼国富民强、繁荣昌盛。

2 闻喜花馍图案艺术中的自然生态环境之美

闻喜花馍艺术的形成离不开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由于山西位于中国中纬度地区的内陆,从气候类型上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受到阳光辐射、季候风环流和地理环境等的共同影响,山西省天气特点有着四季分明、雨热同步、昼夜温差较大、南北气候差异显著、冬夏温差悬殊的气象特点[3]。山西气候和地形复杂多样,促进了小麦的生长,有利于小麦品质的提高。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滋养了丰富的植物、动物资源,山西四季栽种的花卉植物,如腊梅、梅花、榆叶梅、杏花、桃花、丁香海棠等花卉都是具备耐寒、耐燥、耐旱等生长习性的植物。

从生态美学的角度看,人对自然界具有依存性,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主张人与自然平等和谐融洽共生为主导的生态审美观[4]。闻喜花馍种类十分丰富,也拥有丰富的生态文化积淀,其中花馍的图案艺术可以体现劳动人民从自然中发现元素并提取挖掘,将生态美学观念融入其中,也体现了具有丰富的审美特征和较高的生态美学价值。生态美学来自生命美学和生活美学而又高于它们,是目前对人与自然、社会关系的最好体现,它主张与追求审美化生存,强调与凸现生态和谐,趋向于发展生态审美文明,是站在“当代美学高原上的美学”[5]。山西人在生活生产方式、节日庆典、人生礼仪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智慧,闻喜人并没有很了解生态美学这一观念,但他们却在日常的生活中自觉追求和谐生态的观念,并将生态观念融入花馍艺术中。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闻喜人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其图案源自于人们对自然万物情感的艺术表达,也有闻喜人对生活的热爱和美好祝愿,体现了人与自然相互相存的联系。

闻喜花馍中以植物花卉为造型的题材广泛,花馍手艺人根据大自然中花卉的形态,利用梳子、牙签、剪子等工具,采用捏、擀、剪、压、点缀等专门手法,捏制出造型各异的花馍题材。在花馍艺术中,并不是简单地将捏制好的花放在花馍上,而是以竹签将面塑花进行连接,然后插在花馍或花糕中作为装饰物,植物题材的花馍造型主要有:荷花、菊花、太阳花、佛手、莲花、石榴、牡丹花、梅花、玫瑰等,源于大自然中花卉元素的提取,将花卉元素巧妙地融入花馍造型中,从生态的整体共生共存的视角来看,闻喜人将这些植物类图案提取凝练出来,保留原本的植物特色和原始色彩,增加了艺术感的图案融合到花馍艺术中去,也体现出自然崇拜和万物有灵的思想,传达了天、人、地之间和谐共生、协调为一体的理念。生态美学的美学实质是“生命”,思想内涵是“共生”,将“世界是一个生命整体”这样的观念纳入当代美学理论之中,使传统认识论美学逐步转向当代生态存在论美学。生态美是“人化的自然”和“自然的人化”二者的统一,反映了一种人和自然之间的“共生”“亲近”“协调”的关系[6]。其中花馍的手工艺蕴含的生态审美智慧是古老民族的历史、生产生活变迁、实践的印记。花馍图案流行的传统图案(如九狮同菊糕、莲花馍、菊花馍、桃花馍、喜鹊报梅花馍等)展现了闻喜花馍图案艺术中的自然环境生态美。

3 闻喜花馍图案艺术中的民俗文化生态之美

山西花馍艺术的民俗文化特征和当地人们的社会生产密切相关,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艺术源自于生活,并与人们的生产活动密切联系。生态美学是生态哲学与美学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理论形态,是中国美学界的创新[7]。这种新美学理论的形式体现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审美关系中,闻喜花馍的艺术创作就是先辈们在社会生活中所积淀的艺术瑰宝,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民俗特色,主要满足民俗风情、人生礼仪等各种社交活动,人们的宗教信仰和迷信崇拜也对闻喜花馍艺术的传承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闻喜花馍作为生长和扎根在民间的传统手工艺术之一,在这片独具地域民俗特色和历史渊源流长的文化传承的热土上,紧密联系着当地的民俗生活。

祭祀拜祖是中华民族传统的风俗之一,枣山花馍被广泛运用在民间的祭祀活动中,寓意为期盼祖先可以保佑后代能“早生贵子、大富大贵”。从古至今,春节作为大型的民俗活动,是中华最具传统的节日之一,是千百年来一直传承至今的重要庆贺节日,在春节期间人们要吃枣花馍、枣篮馍、元宝馍,寓意着在新年可以身体健康、平安喜乐、财源广进,另有用于祭祀天地和神仙的年糕、保佑家庭兴旺的老虎、狮子等花馍,有平安吉祥之意。在元宵节,人们蒸制馄饨和花馍,象征着家庭和谐、阖家欢乐。在清明时节蒸桃花馍,意在迎接万象更新的初春到来。清明节扫墓祭祖时会用燕子花馍,寓意着春天到来万象更新,春暖花开。每逢农历七月十五、十月初一,每家每户蒸制大花馍运用在各种祭祀礼仪之中,意为去世的亲人送去衣食和饭菜。每逢端午来临之时,家家户户会制作虎头花馍,传说有驱灾辟邪之意。六月六所制作的莲花馍,寓意着冰清玉洁、高尚纯洁、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每逢中秋之时还会有糖枣月饼馍,寓意家庭团圆、和和美美之意。重阳节制作的寿糕、节节糕是晚辈为长辈表达祝福和孝心。在生态美学的观念中,“民族性和地域性的传统习俗”是关乎文化生态和谐和人类自身和谐的重要文化事项,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其中包含着人类重要的生态智慧和生存智慧[8]。

闻喜花馍作为山西民众生活的重要载体,具备物质与精神双重意义的民间传统艺术,它的制作流程、色彩、形制、工艺以及装饰技巧等各方面皆展示出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花馍各方面深受当地百姓生活生产方式的影响,也受到当地地域特色文化的影响,具有浓厚的民俗意义和生态价值。

闻喜花馍发展至今没有书本材料的考究,主要靠师徒相传和手工艺人的分享传承得以延续至今,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历经了多种文化的影响,也经历了人们的遗忘、改编、设计,最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花馍瑰宝。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闻喜县花馍博物馆的建立也受到众多学者和群众的关注和重视,越来越多的人们了解和关注传统文化。传统技艺、手工艺等元素也逐渐融入纪录片、综艺节目中,花馍艺术也得到了发展。闻喜花馍首届文化节的创办吸引了上万群众参观并参与其中,成为群众文化活动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也弘扬和推动了闻喜花馍民俗文化的发展。

4 闻喜花馍图案艺术中的家庭社会生态之美

从家庭生态视角来看,幼童在出生和满月时要举办盛大的庆贺活动,枣花馍是礼仪活动上常见的一种,其中寄托了长辈们对孩子的关怀和期盼,亲朋好友要送老虎腿、老虎火喜等面塑,寓意有虎虎生威、安宁健康,充满吉祥之意。周岁的孩童吃鱼花馍,意为孩子一岁有鱼,代表年岁有余之意;十二岁的孩童则要吃项圈花馍,寓意为护身符,保佑孩子平安快乐,也保佑孩子健康平安地渡过此生。男孩子每年食用花馍,神采英拔、才貌双全;女孩子每年食用花馍,亭亭玉立、聪明伶俐[9]。这些图案都寄托了长辈们对子孙后代的殷殷期盼和美好祝愿,人的一生从孩童时期到老年之际,每一年每个人生的阶段里所蒸制的花馍都有不同的寓意。

中国人民一直将孝顺作为优秀的传统美德,长辈在大寿之时,晚辈们都怀着孝心和美好祝福为长辈祝寿,希望长辈健康长寿,也会制作相关题材的花馍。例如:寿联、寿桃、寿糕、寿面等,例如五福捧寿、八仙庆寿、九狮拱菊花馍等品种,其中,九狮拱菊花馍谐音为九世共居,寓意四代同堂、多子多孙,既表达了晚辈对老人的孝敬之心和美好祝福,同时也将中华寿诞文化表达得淋漓尽致。添丁添子是每个家庭极为重要的大喜事之一,从新人踏入婚姻的那刻起,双方家庭就盼望着能早日添丁,以延续家族香火,花馍寓意多子多福之意。闻喜花馍图案艺术中也反映了夫妻间相亲相爱、相伴一生,体现了当地人们家庭成员之间和谐相处的生态美。

从社会生态视角来看,作为人一生中最成功大业的一项大事就是上梁乔迁。从古至今,中国民间盛行在庆典活动中蒸制上梁糕,以祭拜神明。蒸制的桃型馄饨大馍、九狮同菊花馍等,都寓意着大吉大利、万事如意的美好祝福。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精心制作福寿禄大型花馍来表示祝愿与心意,寓意着福星高照、长命百岁、高官厚禄,而这种精致的大花馍也变成了现代民间人们表示情意的礼物佳品,体现了当地人们之间和谐有爱、团结互助的寓意,是一个家庭社会生态和谐美的体现与表达[10]。

5 结论

从生态美学视域看,闻喜花馍作为民间艺术的一种形态,融合在日常生活中,成为现代生活的一部分。花馍的图案形式是当地百姓创造的一种视觉符号,构成了一件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闻喜花馍发展成独具一格的经典的传统艺术品,在经历了漫长历史发展历程中,蕴含了古典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碰撞,反映出人们的生态审美观念,也承载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期盼之情,具有悠久的地域文化和丰厚的生态价值,是整个人类文明的艺术瑰宝。闻喜花馍不仅体现了当地的地域特色和人们的审美格调,也展现了当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也有闻喜人对天地万物的敬畏之心,体现了乐观积极向上的生存态度以及朴素自然的生态智慧。通过对闻喜花馍各方面形态的了解深入,探索其中的生态意蕴,能够让我们增进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猜你喜欢

花馍寓意图案
美好寓意品芝麻
盛放的寓意
闻喜:花馍的“花样生活”
《绿野仙踪》中隐含的颠覆性寓意
花馍(大家拍世界)
浅析山西闻喜花馍的发展
画中谜
画中谜
画中谜
模仿老鹰的乌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