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成本核算的高校水电收费困境及改进措施探讨

2023-01-03陈秋云

高校后勤研究 2022年10期
关键词:院系水电用水

晁 炎 陈秋云

基于成本核算的高校水电收费困境及改进措施探讨

晁 炎 陈秋云

[中山大学]

水电管理是高校后勤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近年来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校区分散、学科多元,水电费开支呈现高幅度增长的态势,财政支付压力越来越大,以往“学校包揽”的粗狂式管理模式已不再适用。另一方面,随着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成本核算从制度理论到实践指引均已明确,成本核算作为成本管控的重要抓手已具备相应的实施基础。本文通过对高校水电成本核算实施的必要性、实施的困难以及改进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索改变高校水电管理体制、明确成本主体,进而推进校园节能减排的实施路径。

高校; 成本核算; 水电收费

近年来,我国高校规模不断扩大,在校师生人数持续增加,相应的办学面积、院系、学科也随着社会发展不断丰富,高校的水电费支出急剧增加,尤其是电费支出逐年高幅度增长;财政资金压力较大。另一方面,水电费作为学校后勤保障的基本支出,一直以来均由学校直接全额支付,少部分进行后续回收,管理责任不明确、管理主体单一,节能意识淡薄,导致浪费现象普遍,与绿色节能减排、建设节约型校园的要求相差较大。因此,改变高校水电管理的现有体制机制,对水电费进行全面成本核算,明确具体支出对象,有效落实节能减排,是当下高校的普遍迫切需要。

一、高校水电成本核算实施的必要性

(一)政府会计改革和成本控制的要求

《国务院关于批转财政部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明确指出,“条件成熟时,推行政府成本会计,规定政府运行成本归集和分摊方法等,反映政府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支出的财务信息。”[1]随着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力度的不断扩大,有关各方对加强高校成本核算工作的要求越来越迫切。高校作为事业单位已于2019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政府会计制度,权责发生制下的财务会计信息为高校开展内部成本核算坚定了制度基础。

为促进事业单位加强成本核算工作,提升单位内部管理水平,夯实绩效管理基础,财政部已发布实施《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基本指引》,指引不仅对单位履职中发生的各类耗费的成本归集、分配进行了相关规定,也指出“成本控制”是单位进行成本核算的主要成本信息需求之一。[2]只有完整、准确地核算清楚了特定对象的成本,清晰反映了成本的发生和形成过程,我们才能对影响成本的各种因素、条件施加影响或者管控,进而将实际成本控制在预期范围以内。[3-4]

(二)高校提升内部管理水平的需要

国内高校普遍按照“大院”模式进行物业、水电等管理,由学校后勤部门统一进行日常维护及费用收缴。管理模式比较粗放,在管理制度上普遍缺少激励和奖惩约束,院系认为水电是开展教学、科研的基础条件保障,学校理应进行全额补贴,师生缺少节能节约的主观能动性,导致“人走灯不灭”、空调电灯常开等浪费现象严重。[5-6]学校水电费的支出与各院系、各部门切身利益没有直接关系,水电用户不需要对水电使用情况进行负责,导致学校水电费支出常年居高不下。

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学校水电费年度总支出从2017年的6742万元,增长到2021年的12458万元,增幅高达85%。水电费作为学校日常运行的刚性支出,只有进行合理的成本核算及分摊,才能形成有效的成本控制机制。

二、高校水电核算和收费存在的困难

(一)科学、准确计量存在困难

学校作为一个“小社会”,水电用户类型多、水电管网结构错综复杂,准确计量各用户单位的用水用电量存在较大困难。国内大多数高校都有五、六十年的办学历史,百年历史的校园也不少,各类公共建筑物的计量总表基本不健全,更谈不上以“房间”为单位的计量。此外,校园内各类供水供电设施路线使用多年,老旧严重,线路维修改造规范性不足,部分楼栋、楼层即使安装了电表,也由于线路不准确,导致电表计量对象错误的情况时有发生。

高校对水电设施的投入普遍不足,绝大多数的楼栋都做不到用水用电的远程智能抄表;后勤社会化改革后,水电日常管理和抄表工作委托给第三方物业公司人员开展,每个月或每个季度的人工统计费时费力,数据具有较大的滞后性。

此外,近年来高校的办学面积普遍大规模增长,学校校区分散,楼宇众多,部分楼宇为多个单位混合使用,楼宇内部公摊水电费难以用统一的分配方案执行,统计各院系的水电用量存在较大的困难。[7-8]

(二)分类定额指标设定存在困难

高校水电收费的基本原则是“分类管理、指标核定”,即对不同类型的用户进行分类管理,每个类别根据不同的指标核定学校下达的水电补贴,院系超额自付。学校水电收费能否顺利推行,补贴指标核定的科学合理性尤为重要。但设立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需要几个前提条件:一是全面掌握学校各单位人员情况及水电设备,根据各类设备特点及使用情况测算出各单位的能源消耗指标;二是定期到各单位实际测量,采集水电运行的准确数据;三是收集各单位往年水电运行数据。对以上三组数据综合分析后核定各单位的定额指标。[9-10]

但现实中,高校水电计量的基础差,学科、学院调整常态化,较难收集到以上准确数据,导致分类定额指标核定时粗线条,很难平衡学科差异。即使考虑学科差异,也较难科学合理设定文、理、医、工的具体差异系数。

(三)院系交费来源存在困难

院系作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单位,经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学校下拨的运行经费,二是院系从外部获取的科研经费,三是成本补偿和经济政策调节下的创收返还经费。

从学校整体成本控制和财务管理的视角来看,学校已经下拨水电费补贴作为基本保障,超额自付的水电费不应该再从学校的经费中支出。

从院系的视角来看,创收返还经费、科研间接经费作为院系工资绩效的补充经费,院系不愿意用来交水电费。科研经费的直接经费虽然在政策上允许开支燃料动力费,但使用要求高、比较麻烦。部分老师认为科研经费是自己辛辛苦苦争取来的,是自己个人的经费,水电费作为公用支出应该由院系或学校承担,不应该分摊到老师的科研项目中。

三、落实高校水电收费的相应改进措施

(一)明确共识,改变“学校包揽”的惯性思维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强化高校成本意识,建设节约型校园,即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人才培养、履行社会责任的需要。高校要树立成本管理理念,强化成本意识,节约费用开支,提高资金使用绩效,自觉增加成本管理内功。[11]

在推进水电收费的过程中,学校后勤部门、财务部门需要从“节能减排”“成本控制”等多个维度、采用多种形式做好调研、宣传工作,达到形成共识和行为自觉的目标。

(二)科学设立、动态调整定额指标

根据学校水电用户的类型,对水电费收缴工作进行分类管理,可按照以下几个类别进行分类。

1.职能部门和公共服务场所,如:学校行政办公楼、公共教室、教学实验室、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体育馆以及路灯、消防、绿化等公共配套设施的用水用电,可根据上一年度的实际使用量结合节能目标核定本年度水电定额指标,节余额度管理单位可留用,超额部分作为年度考核指标纳入部门整体绩效考核综合核减。

2.院系用水用电,可根据学院在岗教职工人数和在册学生人数,结合学科差异系数,以定量标准核定年度水电定额补贴,定额补贴应可以覆盖院系正常教学和行政办公水电支出。院系科研用水用电应按照实际使用量向学校全额缴纳水电费,对于学校需重点支持的科研平台或科研项目,由学校科研部门下拨经费到院系进行相应水电费补助。

3.学校教职工住宅(含房改房和周转房等)条件成熟的尽量实行社会化管理,用户直接向政府水电部门缴费;受基础条件限制,暂不能社会化管理的,用户按照使用量和相应计费规则向学校全额缴纳水电费。

4.学生宿舍、学生食堂及校外单位或个人(商铺或施工用水用电等)场所的用水用电,用户按照使用量和相应计费规则向学校全额缴纳水电费。

(三)明确各类区域的水电分摊原则

受限于高校水电基础设施,各类用水用电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无法单独计量的情况,在具体工作中可明确分摊的基本原则有三条。

1.教工住宅区的分摊原则。对于水电可与校园其他区域完全分开的教工住宅区,住宅区范围内的全部用水用电应由用户分摊,相关分摊方案由物业管理公司或业务委员会制定后执行;对于水电确实无法与校园其他区域完全分开的教工住宅,可由学校承担楼栋外公用水电费用,楼栋内公用水电费用由用户分摊。

2.学生宿舍区:由学校承担楼栋内、外公用水电费用,学生承担房间内水电费。

3.教学、科研、行政办公区:由学校承担楼栋外公用水电费用,楼栋内公用水电费用由楼内各单位按照房屋使用面积分摊。

(四)扩宽院系水电费缴费资金来源

教学及行政办公的用水用电,作为高校履职的基本保障,主要通过科学测算补贴和目标完成情况考核来实现成本管控。科研用水用电是高校水电收费的重点和难点。以科技纵向经费为例,可开支水电费的预算有两部分:燃料动力费和间接经费。

燃料动力费作为直接费用的支出科目,是指在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直接使用的相关仪器设备、专用科学装置等运行发生的可以单独计量的水、电、气、燃料消耗费用等。而间接经费是指学校在组织实施项目过程中发生的无法在直接费用中列支的相关费用,主要包括学校为项目研究提供的现有仪器设备及房屋占用、日常水电气暖消耗,以及激励科研人员的绩效支出等。

从两者的开支范围不难发现,目前高校中大量的科研用水用电理论上可归属为燃料动力费的开支范围,但由于高校设备使用管理、水电计量等基础性工作难以达到科研委托单位的审计检查要求,导致学校、学院只能最简单的从间接经费中扣减水电费。但随着高校科研用水用电量的不断增加和科研人员绩效支出的诉求越来越强,从间接经费中开支水电费的额度非常有限。[12]高校需要不断完善设备使用登记和水电计量,将科研耗能准确反映,才能逐渐扩大水电费的缴费来源。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批转财政部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Z].国发〔2014〕63号,2014(12).

[2]财政部.关于印发《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基本指引》的通知[Z].财会〔2019〕25号,2019(12).

[3]陈健美. 新财务和会计制度背景下高校成本管理探究[J].财会通讯,2019(17):79-82.

[4]赵建新.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成本核算办法的研究——以教育成本为例[J].经济师,2022(03): 65-66.

[5]赵双全. 高校后勤水电管理中存在的缺陷与应对策略[J].市场周刊,2019(05):17-18.

[6]李刚. 水电指标定额管理在高校水电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水运,2013(10):60-61.

[7]高蒿. 高校能耗定额指标管理改革探索[J].科学管理,2018(11):157.

[8]朱峰,张建桥. 加强水电管理 建设节约型校园[J].高校后勤研究,2008(03):101-102.

[9]徐喆. 高校水电指标化定额管理应用研究[J].现代物业.现代经济,2012(11):14-15.

[10]章荣伟. 高校水电指标定额管理应用探讨[J].高校后勤研究,2016(06):75-77.

[11]郭秀国,范玲玲. 高校办学成本核算现状及实施路径研究[J].财会学习,2021(31):97-99.

[12]李雄平,蹇瑾洁,朱家位. 浅谈中国高校科研间接费用的现状及对策[J].经济师,2015(05): 186-187.

(责任编辑:卢彩晨)

猜你喜欢

院系水电用水
国际水电协会:2021年全球水电装机容量增长缓慢,难以满足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
高层建筑水电安装施工技术要点探讨
校园宿舍洗浴用水余热回收节能分析
建筑水电安装工程造价的控制分析
水电安装工程中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节约洗碗用水
浅谈SQL Server中Select语句的分组统计功能
将互联网+理念引入高校院系财务管理工作的研究
清华院系手机背景图
Units 13—14重难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