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反贫困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基于人的发展视域

2023-01-02黄平

鄂州大学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生产力贫困人口马克思

黄平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桂林 541004)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国“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1]。绝对贫困问题的解决意味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反贫困斗争取得了巨大胜利,也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在“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1]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领袖人物马克思的反贫困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推动了绝对贫困问题的解决。中国共产党一方面继续挖掘马克思反贫困思想的价值意蕴,另一方面用发展的眼光借鉴马克思反贫困思想,结合当前我国的实际,使马克思反贫困思想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和丰富,不断与时俱进,以崭新的面貌指导我国反贫困工作。在我国反贫困的战略政策制定和现实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的发展”问题放在反贫困工作的突出位置,一切发展关乎人,一切福祉为了人,以实现人的发展作为反贫困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起健全稳定的反贫困机制,同时增强贫困人口反贫困意识与能力,激发起人们反贫困的自觉与动力来推动反贫困事业的发展,为解决贫困问题奠定物质和精神等方面的基础,使贫困群众生活质量逐步提高,推动贫困群众不断地获得发展。

一、以实现人的发展作为反贫困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作为现实生活的反思者与批判者,马克思关注贫困群众的生存发展状况,深刻地揭露贫困群众在资本主义现实中的生存发展格局与制度运行中逐步深陷贫困与物化的命运。马克思的反贫困思想是直接针对人的片面发展和畸形发展的事实提出来的,马克思认为,“我们的一切发明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2],反贫困必须以实现人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及落脚点,才能抓住反贫困的本质和核心。

关注贫困群众的生存发展情况,以实现人的发展作为反贫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改善、提高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消除贫困,不断促进贫困群众自身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不变的初心,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历史使命。到2020 年,让贫困人口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是党对推进人民发展的庄严承诺。中国共产党始终将实现人的发展视为反贫困工作的必然要求:“要坚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指导扶贫开发,丰富贫困地区文化活动,加强贫困地区社会建设,提升贫困群众教育、文化、健康水平和综合素质,振奋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精神风貌。”[3]习近平多次强调,反贫困要始终以改善民生为基本、首要目的,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增进贫困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这充分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在推动反贫困与经济发展工作过程中都注重以实现人的发展作为反贫困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以人民为中心,注重人民根本利益的满足程度。

中国共产党以实现人的发展作为反贫困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在反贫困中始终坚持推进人的发展,这既是对马克思反贫困思想的积极探索,又是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必然结果。

二、建立长效反贫困机制以夯实实现人的发展的基础

马克思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视为全部历史实践活动与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目标。在马克思看来,反贫困是实现人的发展的前提基础,要实现人的发展,必须从多方着手解决贫困问题。制度因素、生产力因素、生产关系因素、教育因素、生存环境因素等在马克思看来都是解决贫困问题的关键因素。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反贫困斗争取得的巨大成果与胜利,并构建出反贫困整体推进方略,基于在马克思反贫困思想的指导和启发下建立起了长效稳定的反贫困机制。

(一)完善制度体系建设

贫困产生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制度是最根本的因素。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私有制是造成人们贫困的根源。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消除贫困扫除了根本性的制度障碍。建设反贫困新机制,改革旧制度、构建新制度,已经成为反贫困的主要手段。完善的制度建设,是反贫困的必要保障。制度脱贫有两层含义:一是创新新机制,通过反贫困制度建设,使国家新出台的反贫困政策在实践中落实,并取得反贫困成果。习近平强调,反贫困要寻求制度创新,将制度创新作为突破口,“要改革创新扶贫开发体制机制”[4],创新工作方法。建档立卡、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生态扶贫等都是在中国共产党推动下建立的创新性的反贫困工作模式;二是完善、改革现有制度,继续发挥优势制度的作用,改革阻碍反贫困的制度。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国家在制度方面的优势,是我国取得反贫困成效的根本保障。社会保障制度是保障人民生活的稳定器,特别是对贫困人口具有兜底作用。新时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继续完善、改革户籍、劳动就业、社保、教育、养老、医疗等体制机制,注重“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统筹城乡发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等措施,推动了农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实现。

(二)解放发展生产力

解放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财富增长,是进行反贫困工作的必要保证。没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5]538,人民基本生存需要必然得不到满足。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低,物质产品比较匮乏,人们往往把主要的乃至全部的精力集中于获取物质资料,以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由于整日为衣食奔波,既谈不上生活质量的提高,也谈不上人的素质的提升,人们更不可能按自己的意愿发展个性和爱好、展现自己的能力,推进人的发展便无从谈起。中国共产党十分注重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为消除贫困提供物质保障与支持。习近平强调:“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根本任务。”[6]完善的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还要利用制度的优越性,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逐步消除贫困,人才能有充分发展的可能。

(三)调整生产关系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反贫困斗争既离不开高度发展的生产力,也同生产关系密切相关。马克思肯定了生产力发展是消除贫困的前提,但也看到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人民却日益贫困,即产生了“富裕中的贫困”的社会现实。马克思认为,这是资本主义剥削关系造成的结果。因此,他看到了生产关系对贫困的影响,认为只有剥夺“剥夺者”才能消灭贫困。马克思说:“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7]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为人们消除贫困提供物质基础,但只有通过公平合理的分配才能使全体人民共享生产力发展的成果。因此,消除贫困,必须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变革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和谐统一。习近平指出,面对新时代我国的贫困状况,“我们要勇于全面深化改革,自觉通过调整生产关系激发社会生产力发展活力”[8]。我国围绕效率与公平的分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统筹城乡发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等反贫困举措正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深度的利益调整,以推动解决贫困问题。

(四)发展文化教育

马克思指出,教育是造就人的发展的重要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9]。只有文化教育获得极大发展,人才能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习近平指出,要加大政策落实力度,落实教育扶贫。现阶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继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为贫困群众接受教育提供人力、物力支持,传授贫困群众更多专业知识及技能,促进贫困者能力的提升,提高劳动力素质,为贫困群众摆脱贫困提供必要保障。同时,多措并举,实现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有保障,给予贫困大学生政策帮扶,保障贫困学生能接受良好的教育。通过文化教育手段加强贫困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从根本上提升其个人素养,培养其个性发展,为其实现自身发展提供良好条件,有助于其在服务社会中使自身甚至整个家庭摆脱贫困。

(五)改善生存环境

人不能脱离环境而存在与发展,人都无法摆脱与环境发生的各种必然联系。马克思对无产阶级在恶劣的环境中生活与工作寄予无限同情,无产阶级的生存环境状况是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立足点之一。生存环境是贫困发生和消灭的重要因素,改善生存环境和脱贫致富并非对立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我国,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大多十分恶劣,资源承载能力有限,生产条件差,产品产出量低。恶劣的生态环境是使得生活于此的人民变得贫困的一个关键因素,也使他们脱贫的难度更大。对于这些生态脆弱的敏感地区,反贫困必须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寻求最优解决路径进行。习近平指出:“有的地方实在是穷山恶水,可以整体搬迁,也可以分散移民。”[10]我国对居住在生存条件极其恶劣的地区的贫困人民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物理空间上改变了贫困人口的生存生活环境,破解贫困发生的地理瓶颈。

三、增强贫困人口反贫困意识与能力以激发人追求发展的自觉与动力

消除贫困离不开内因作用的发挥,必然是贫困者积极作为的结果。马克思揭示出,富有的资产阶级对待贫困的发生只会“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5]614,甚至掩盖产生贫困问题的根源。要解决贫困问题,贫困者不能寄希望于资产阶级去进行改变,而是必须意识到自己是反贫困的主体力量,使“剥夺者被剥夺”。马克思关于贫困的解决必须依靠贫困者自身主体性作用发挥的思想给予中国共产党反贫困实践以深刻的启示。中国共产党在反贫困实践中,十分注重增强贫困人口反贫困意识与能力,激发其追求发展的自觉与动力,使消除贫困具有主体因素的重要保证。

(一)重视贫困人口的主体性

马克思认为,人的主体性作用的发挥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变化。人能够意识到自己主体性的存在,而自觉主动地挖掘和发挥自己的内在本质力量与创造力去面对和解决自身发展问题。“人不是由于有逃避某种事物的消极力量,而是由于有表现本身的真正个性的积极力量才得到自由”[11],必须唤起贫困群众自觉参与反贫困实践的主体性。对我国反贫困事业来说,一方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方面力量都积极进行反贫困实践,为贫困人口提供必要的外部扶持;另一方面,还应重视贫困人口自我实现反贫困的力量。贫困人口既是反贫困事业的受益人,也应该成为反贫困的主体。只有贫困人口把脱贫当作自己的事,才能积极参与反贫困,也才能真正配合帮扶工作。如果贫困人口成为反贫困的客体,置身于反贫困之外,不仅反贫困效果不可能好,更不可能实现持续脱贫。正如习近平强调所言:“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1]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反贫困实践必须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必须紧紧依靠贫困人民自身的力量,

(二)激发贫困人口的能动性

马克思明确指出,“无产阶级能够而且必须自己解放自己”[5]262。只有挖掘人民创造历史进步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使人民在反贫困斗争中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的发展。习近平曾指出,“人,本质上就是文化的人,而不是‘物化’的人;是能动的、全面的人,而不是僵化的、‘单向度’的人”。[12]人具有能动性,在反贫困实践中,激发贫困人口认识自身优势,使其树立脱贫信心,激发其穷则思变的斗志与行动,才能使贫困人口顺利摆脱贫困,实现自身发展。要采取“志智双扶”的途径激发贫困人口的能动性。

一是通过“扶志”激发贫困人口能动性。在贫困尤其深度贫困地区,思想落后、低素质、懒惰成为部分贫困人口难以脱贫的深层次原因,也成为部分贫困人口返贫的直接诱因。这部分贫困人口不敢想不敢干、封闭保守、懒散,难以消除自身贫困。“扶志”有助于提高贫困群众对脱贫致富的认识,促进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扶志”即改变贫困群众意识、思想上的贫困状态,帮助他们树立致富信心、志向。习近平指出,“摆脱贫困,其意义首先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13]。可见,摆脱“意识贫困”是消除贫困的根本之路。正源于此,习近平提倡“弱鸟先飞”,认为贫困人口要有“飞”的意识与行动。

二是通过“扶智”激发贫困人口能动性。马克思认为,劳动能力的发展是人的发展的重要方面。贫困者由于缺乏必要的现代劳动生产技术并且自身只能从事简单生产工作导致低水平生产量。一定意义上讲,“扶智”就是帮助贫困群众充分发掘自身优势,掌握劳动技能,提高劳动能力,以促进其实践能力的发展。习近平指出,要“注重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在活力,注重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14]。“扶智”可以通过教育扶贫方式,让贫困群众接受教育,使他们改变贫困命运,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也可以通过帮助贫困群众掌握多种技术来提高其脱贫致富能力从而摆脱贫困,推动自身发展。

猜你喜欢

生产力贫困人口马克思
马克思像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关键措施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隐形贫困人口
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理性思考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