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根本原因分析法的给药差错整改1例报道

2023-01-02唐晓雯周花仙顾建芳曾艺鹏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标识牌差错药房

唐晓雯 周花仙 顾建芳 曾艺鹏

(1上海市浦东医院-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护理部,2品质管理部,3院部 上海 201399)

中国医院协会公布的患者安全目标(2019版)中,为了确保用药与用血安全,全面、系统地明确了高警示、特殊药物的选择、医嘱、使用和监测的规定[1]。对于保护公众利益,每例给药差错报告均是宝贵的财富。但是,许多用药错误发生后,临床医务人员未进行深入分析和引起广泛重视[2]。根本原因分析法(root cause analysis method,RCA)是一种回溯性失误分析方法,以逻辑和推理的思维方式找出造成安全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开展系统性检讨,着眼于探究整个系统及过程[3],并执行改进措施,避免类似事件再度发生或大大降低该事件发生的概率[4]。本文借鉴发生于2020年的1例注射室护士给药差错的案例,经1年追踪后,评价基于RCA和系统理念的改进策略的实施效果。

案例资料女性患者,31岁,G2P1,孕38周,因凝血功能指标异常,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等级为“高风险”,需持续注射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抗凝治疗,因此就诊于我院门诊。某日在门诊接受第三剂注射时,注射室常驻护士A核对后发现,患者带来的针剂是赛博尔(促红细胞生成素)10 000 IU,而非医师为其开具的万脉舒(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4 100 IU。经该护士核对后发现,在首剂注射时患者已将3支针剂一并领回存放在自己身边,且前2剂注射已完成,遂立即与门诊药房负责人联系,同时汇报了科室护士长。

本案例是一起涉及多部门、多环节安全屏障缺失造成的严重给药差错事件。患者是一位孕妇,药物可能对患者和胎儿的健康产生影响,医院把其列为警讯事件,由品质管理部牵头进行RCA分析。

按照时间序列表法进行事件梳理 (1)患者付费后至门诊药房取药,医嘱包含万脉舒3支。调剂岗位药师打印处方清单后,拿取3张万脉舒的领药标识牌,连同自动发药机发出的其他药物放进药篮,传送至发药窗口。(2)发药窗口药师完成核对后,将药物连同3张万脉舒领药标识牌发放给患者。(3)患者向药师说明万脉舒当日须即刻注射,要求把标识牌换成药物。(4)窗口药师查看患者发票及处方清单,经询问确认,收下3张标识牌,自行去药品冰柜拿取3支赛博尔发给了患者。(5)患者来到注射室,代班护士B接过病历本,核对患者信息,查看医嘱为万脉舒注射液4 100 IU皮下注射,取出预充式注射剂,未经核对即为患者完成注射。(6)第2日,患者来到注射室,代班护士C从患者手里接过药物与病历本,核对患者身份及医嘱,发现当天已是第2剂次的注射,未核对药物名称、剂量,即为患者完成注射。(7)第3日,患者来注射药物,注射室常驻护士A核对后发现医嘱是万脉舒,而患者带来的药物是赛博尔,查看发票和处方清单,发现门诊药房发药错误,且患者已完成前2剂的注射。

运用问题树找出树干“注射错误药物”的近端原因 树枝1:门诊药房发错药物→窗口药师发药时未核对→药物调配与发放由窗口药师一人完成→窗口药师根据标识牌取药和发药时均未核对。近端原因:窗口药师未执行药物调配流程、药物核对制度及发药核对制度。

树枝2:护士接收、冲配药物时未核对→无简便的核对参照物→未打印药物治疗单。近端原因:未设置打印药物治疗单系统;护士违反药物核对流程;药物是预充式注射剂,无冲配核对步骤。

树枝3:护士注射药物前未核对。近端原因:护士违反药物治疗核对流程。

应用5 Why工具追究其根本原因,5Why分析法又称为“为什么分析法”,常被用来识别、说明因果关系链和分析各类安全事件的根本原因,对1项近端原因连续以5个“为什么”,将当前问题的结果当作下个问题继续追问下去,直至找到根本原因[5]。

近端原因1:窗口药师未执行药物调配流程。Why1:调剂药师未及时回应窗口药师要求;Why2:调剂药师正调配其他患者处方;Why3:适逢门诊药房患者取药高峰期;Why4:门诊药房未建立高峰期人力资源弹性调配机制。

近端原因2:药师未执行药物核对制度。Why1:窗口药师见领药标识牌,认为是血透患者用药;Why2:门诊药房使用标识牌的大多为血透患者;Why3:药师调配时凭主观认知。Why4:缺乏执行制度对保障安全的相关教育。

近端原因3:药师未执行发药核对制度。Why1:药物的调剂和发放由窗口药师一人完成;Why2:药师认为自己拿取的药物正确;Why3:药师未警觉自己的违规行为;Why4:缺少对员工药物调剂核对执行情况的督查;Why5:日常检查标准中没有相关内容。

近端原因4:未设置打印药物治疗单系统。Why1:注射室电脑未与HIS系统联通;Why2:本案例发生2个月前,医院刚将注射室由门诊改为急诊管理;Why3:信息科没有及时调整系统设置。

近端原因5:代班护士违反药物治疗核对流程。Why1:代班护士主观认为接收的药物正确;Why2:代班护士有一定的年资,过于自信;Why3:缺乏执行制度对保障安全的相关教育。

Why1:护士长对注射室代班护士管理欠缺;Why2:护理质控未对注射室进行有效监管;Why3:急诊室质控标准中未设置注射室相关内容。

具体整改措施

建立取药高峰期人力资源调配规则 门诊药房在人力资源不能满足工作量需求时,电话呼叫药房组长,进行人力资源的动态调配。

优化针剂调配药物的流程,取消领药标识牌推进“针剂整合计划”,即所有针剂药物由急诊药房发放,针剂可由“急诊药房”与“注射室”之间的传递窗口交接,药师核对,接收护士使用掌上电脑(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扫码确认。

加强案例警示培训 为强化医务人员执行制度对保障安全重要性的认知,品质管理部在每季度医院质控会议上,通报安全不良事件的分析和改进;药剂科每月总结潜在给药差错案例,对药剂科人员进行质量与安全讲评和培训;护理部每季度进行护理安全事件的讲评与分析,并发放科室分享;急诊室护士长每月进行质量与安全讲评时,进行案例警示培训。

重视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管 药剂科在“药事管理和药物治疗学”质控稽查标准中,增加“核查药物调剂程序”的稽查,并每月组织实施。护理部梳理给药过程中各个环节的风险点并进行干预,将“配置药品二人核对执行率”纳入《观察、了解和处置患者用药与治疗反应的制度》;修订《急诊室护理质量管理工作标准》,将对注射室的管理纳入三级质控管理。

改进信息系统 品质管理部协调注射室信息系统的改进工作,在注射室的电脑上能显示就诊患者的医嘱和生成条形码,并设置打印药物治疗单。

整改效果追踪 在改进措施落实后1个月内,护理部共抽查注射室5次,涉及护士16人,药品配置二人核对执行率为100%;药剂科每月质控自查,门诊药房年调剂规范率为98.52%;护理部每月质控自查,全院护士年药品配置二人核对执行率为98.37%;门急诊部每月质控自查,年药品配置二人核对执行率为95.00%。全年注射室阻拦潜在差错数从实施前的每月平均4.6起,下降到实施后每月平均1.5起。

讨论

RCA质量管理工具的应用提高了医院药品安全管理改进的成效 本次RCA分析由品质管理部牵头实施,过程中关注事件多环节的特点,联合护理部、药剂科、门急诊部、信息科等职能部门及科室之力,不断细化给药差错问题,通过使用问题树寻找引起本次给药差错的近端原因,运用5 Why工具法确认根本原因,找出操作流程和管理系统设计上的风险或缺陷,厘清涉及跨部门的药物管理流程,针对根本原因采取多部门联动的系统改进方案,降低了医院药房潜在给药差错的发生。

多举并用的系统改进方案督促各部门共同提升安全管理 给药差错的发生涉及到维持给药安全的各个环节和活动,在寻找原因和采取改进方案时,要保证各方面协调一致地提高医疗和安全,而不是各自为营[6]。在进行RCA分析前,组建工作小组,方便多部门联动工作的开展。针对找出的操作流程及系统性缺陷,由品质管理部根据职能和分工发放“整改通知书”,各部门制定任务清单,反馈需落实的具体工作及其时间节点。任务清单的制定基于与本部门日常工作密切相关的“内部流程”及需与其他部门协同开展的“合作流程”,提出切实可行的改善举措。修订标准作业程序(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OP)及配套的质控查检表单,对涉及的风险点维持较长时间的监管(至少为1年)。以督查促提升,各协同部门之间互相促进,使作业及管理流程得到持续改进。

从警示教育到系统化改进,有利于完善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患者安全2030》提出未来15年提高患者安全性的6个高潜力领域,其中就包括教育和培训[7]。教育和培训是推广患者安全的根本途径之一[8]。我院在各部门推行案例警示教育,目的是使医务人员能总结经验教训,做到“以他人为鉴”,提高员工对执行制度重要性的认识,强化流程制度的执行力,培养医护人员的警觉性和安全意识。

应用RCA核心理念,旨在通过分析整个系统及过程中的管理缺失,而非个人执行上的过错与责任[9]。本次给药差错采取的改进策略,注重了药品管理过程中缺失因素的改进,还将安全管理的屏障纳入质控,建立了核对风险点的指标监测,完善了长效管理的机制,使得药师和护士给药过程核对的执行率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

本案例在应用RCA时,虽然尽量避免思维定势对我们的禁锢,如主观臆断、权威性判断等,但在创新性思维方面还有待提高,如条件许可时,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建立安全风险的识别、拦截和保护屏障,以及学习和借鉴企业质量管理工具应用。

作者贡献声明唐晓雯 论文构思、撰写和修订。周花仙 数据收集和分析。顾建芳 案例完善,论文修订。曾艺鹏 方法学指导,论文修订。

利益冲突声明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标识牌差错药房
南方沿海地区电网标识牌褪色模糊机理分析
面向自动化药房的搬运机器人设计
皮肤科药房开展药学服务效果观察
直升机防差错设计
医院药房会计核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议探讨
基于组织行为学对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必要性分析
国内旅游景点韩文标识牌的翻译问题研究
差错是习题课的有效资源
药房里的照相馆
佛罗伦萨的交通标识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