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基于“一带一路”建设背景

2023-01-02杨姝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背景一带一带一路

杨姝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盘锦 124000)

2013 年以来,“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取得了实打实的显著成就。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渠道[1]。“一带一路”建设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积极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高职院校响应国家政策的主动举措。高职院校必须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一、“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就业水平

“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能大幅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同时,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更利于顺利就业。创新创业教育能为学生提供接触多元化创新创业项目的机会,学生创新创业的眼界得以开阔,这无疑为学生提供了创业就业的新思路。

(二)夯实科研发展基础

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必然需要进行人才标准化培养研究,有利于推动科技发展;高职院校的科研资源得以高效利用,有利于推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持续发展,并最终形成良性循环格局。“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高校科研转化推动了经济发展,创新创业教育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创业氛围,点燃了创新创业热情。学生创新创业成功率大幅提高,进一步推进了“一带一路”建设[2]。

(三)为“一带一路”提供理论支撑

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一带一路”建设内容广泛,包含了地区文化、社会经济、政治思想等的交流与合作,能够为社会文化建设奠定基础。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融入“一带一路”内涵,可使人才培养与“一带一路”建设紧密结合,有利于优化地区产业结构,彰显自身教育职能,保证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及理论研究的高效性。

二、“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体系不够科学

“一带一路”建设全面而广泛,“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应具备国际性。在创新创业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案例教学,将“一带一路”内容引入课堂,让学生了解相关国际规则,这样学生在开展创新创业项目时,才能符合规定要求,有效控制自身的创业风险和成本。一些创新创业教材仅讲述了国内相关法律法规,没有对国际层面的法律法规予以说明,还有的高职院校未开设必要的双语课程,如此培养出的创新创业人才难与国际接轨,缺乏国际竞争力,容易遭遇创新创业失败问题[3]。

(二)教师素养亟待提升

“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很多高职院校对此有了深刻的认识。需要注意的是,当前,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培养创新创业人才面临巨大的挑战。高职院校须建设一支具备国际视野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团队,从“一带一路”的视角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国际化素养,了解、掌握国际前沿技术,拥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换言之,教师除了具备丰富的创新创业知识,还要具备开阔的国际视野、国际相关知识等。现实情况是,一些创新创业教师的国际化素养不高,部分教师对人才的国际化培养方向不清楚,对“一带一路”内涵的理解不够深刻。如果教育者本身缺乏国际市场创新创业实践,是无法给予学生创新创业帮助和指导的。

(三)实践教学有待加强

“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提高了对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的要求。要想培养国际化、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必须以跨境实践为依托,大力开展实践教育。只有学生感受到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风土人情、文化经济,才能更好地把握商机,掌握处理各种事务的规则,从而提高创新创业成功率。然而,受各种因素影响,现阶段一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力度不够,教学中缺少涉外教育资源,学生很难有跨境学习和实践的机会。这不仅会阻碍学生国际化素养的培养,还会影响其创新创业能力发展,最终降低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性[4]。

三、“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

(一)增加国际化教学内容

“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要把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放到重要位置,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设置课程。创新创业课程要与专业课程相互融通,课程设置要两者兼顾。高职院校应充分调研市场,了解“一带一路”建设急需的创新创业人才类型,结合本校特色专业,加强学生国际专业能力建设和培养。全面丰富学生财经、法律、税收、政策、文化等方面知识,开阔学生眼界,使学生保持敏锐的头脑,善于捕捉各种潜在的创新创业机会。受高职教育学时限制,高职院校应有意识地编制创新创业教材,供学生课后研读。教材内容要与时俱进,囊括创新创业相关政策信息,为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后深度学习创造条件。

(二)打造优秀教师团队

教师素质直接影响“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因此,高职院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应首先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努力打造优秀教师团队,升华导师队伍。首先,教师必须具备完成一般知识教育的素养,具备较高的创业素质、领导气质,能对学生进行高质量的风险教育;其次,教育者必须具备国际业务处理能力,具备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能力,熟悉国际前沿技术、国际业务等,能够结合国际会计、国际项目管理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最后,教育者应精通双语,具备丰富的国际工作经验。只有具备上述三方面技能,教育者才能更加全面地掌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历史、科学、经济等信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向大学生渗透,开阔高职大学生的眼界,丰富其创业经验,避免高职大学生在后续的创新创业中出现交易问题和合作误会。值得一提的是,现阶段我国国际化导师资源稀缺,高职院校想聘请具备上述技能的优秀教师,难度较大。因此,高职院校应充分考虑自身实际情况,对校内已有导师进行培训、遴选,创建创新创业教育学院,深挖已有教师潜力,设置专职导师[5]。高职院校还可以面向社会广泛开展招贤纳士工作,积极吸纳优秀的创新创业成功者、致力于公益教育的爱心人士等丰富教师团队,提高教师团队的整体素质,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创新创业教育和指导。

(三)打造跨境实践教育平台

“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无法脱离教育实践活动。在开展教学实践时,高职院校必须抓住“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与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企业和区域优势产业能为高职院校实践基地提供资金和物质支撑,对于高职院校降低人才培养成本、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效果,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须积极主动开展校企深度合作,及时与合作企业交流沟通,结合市场调研,为企业提出人才培养建议。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境外实践必须落到实处,让学生真正了解“一带一路”国家的经济、文化、政策等。只有如此,才能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综合能力,实现其社会价值。高职院校利用优势产业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可以推动区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可以有效提高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水平,帮助学生顺利就业,为科研发展提供良好支撑。创新创业教育也不仅仅是告诉学生怎样开办一家公司,更着眼于培养学生创新、开拓进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受众多因素影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高职教育界应加大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力度,合理利用现有条件,开展多元化创新创业教育,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环境,使学生有足够的机会和平台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广大高职教师应进一步强化育人意识,在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技能的同时,引领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背景一带一带一路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一带一路风光无限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黑洞背景知识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