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造船设备的精益管理模式探讨

2023-01-02彭公武

中国设备工程 2022年4期
关键词:造船故障作业

彭公武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020)

作为造船企业生产的主要硬件,造船设备具有庞大数量基础,种类繁多,但凡任何一台设备出现应用问题,或者生产环节存在漏洞,都会对造船生产带来严重影响,进而引起经济损失。为提升企业综合实力,提高经营与生产能力,就要将设备管理放在企业经营重要地位。以提升设备应用效果,做到合理控制成本支出,实现造船企业健康运营。

1 设备点检

1.1 概念

预防性维修重点为做好预防工作,从而降低因后期维修造成停工,进而产生巨额损失,也可以减少维修成本投入。具有方法就是对设备采用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存在故障隐患,做好必要手段进行控制,或者预防其演变为安全风险。所以,设备点检在设备管理具有重要地位。科学设备点检能加强设备应用完好率,从而做到故障解除。而且,安全隐患排除越早,以后需要花费人力物力越低,也可以做到减小生产负面影响。以造船设备使用情况,其点检频率应划分成应年度、季度、每日与专项四类检查,要保证全员参与点检相关事宜。日点检主要是设备使用人员于在每日使用设备落实,针对设备是否具备正常外观,当前运行状态是否良好进行确认,如果在检查中发现异常情况,需要立即上报,由相关维护人员处理问题;月度和年度执行对象转换为维护人员,在每年初或每月初,制定检修计划。通常情况下,造船设备必须做到月度进行一次点检,从而及时发现设备运行问题。对于限位等重点部件,可以选择定期专项检查,保证设备使用安全。

1.2 基本要求

负责设备维护的工作人员是由点检与维修相关人员共同组成,并在其中挑选富有责任心,专项负责点检工作,并做到专人专岗,保证点检落实到位。现在点检会通过点检单记录先关信息,造船企业要定期更新点检项目,完善相关流程,检查数据信息,保证获得信息可以明确反映设备当前使用状况。在点检过程中发现问题,如果技术含量较低,可由点检人员及时处理,而技术含量高且复杂问题,则要在记录问题的同时,上报给相关部门,并由部门指派专业人员,对于故障问题执行跟踪处理。在每个月末,都要针对本月在点检时发现设备问题汇总,从系统逻辑上对于问题分析其是否存在共同点,进而发现故障规律,采用合适方法对故障进行处理,避免在以后出现同类型问题是。对于点检进行考核有多种方式,例如根据每月造船设备出现故障统计分析,判断故障产生原因是否是点检不到位引起导;以巡回制负责月度点检,即当月由某设备科长对全部设备集中检查,下个月再由另一个设备科长重复检查;针对设备运行情况采用不定期抽查;将设备发生故障进行统计,并将其作为考核内容。使用类似考核方法,提醒点检人员作业质量,进而提高细致点检力度,提升设备使用完好性,从而确保设备平稳运行,降低突发事故发生概率。

2 规划性维修与保养

针对造船设备维修或保养工作,都要贯彻设备的计划性维修与保养,并将临时修理作为辅助性工作使用,科学维修时间与临时故障消耗维修时间应保持2:1比例,如果比例上升,则会进一步提升设备维修质量。所以,要做到在设备管理将每个环节落实到位,每月则要将每日点检、报修存在问题汇总,并展开详细分析,从设备自身特点出发,制定专属化维护与保养规划。而规划制定需要与设备部门深度研讨,分析实际存在问题,解决问题后落实到日常作业中,避免对正常生产与其他工作造成影响。还要对现有设备保养规划、临时修理工作流程全部改进、升级,以规范性保证安全作业,从而确保数据准确,可以真实反映在规划进行后,设备维护与保养质量,便于以后进行调整。同时,要落实派工单规章制度,保证在作业中可以详细填写工作内容、原因分析等想换项目,并由组长、现场责任人等确认,避免出现错误。针对现场临时故障,则要由当前设备使用部门出具报修单,由科室下发派工单,再做修理工作,保证作业系统性。其他内容基本和计划保养保持相似工作流程。严格;落实派工单与报修单规章制度,可以有效提升设备在维护保养实际效果,提升时效性,也可以有效提升维修人员在工作中的责任感,保证设备故障有效处理,提升保养质量。

3 加强交流

在设备管理中,若想高效满足生产需求,就要加强设备应用部门交流频率与力度,并将交流机制以常态化方式落实,进一步强化沟通效果:所以,要做好设备维护发现问题的反馈机制,并对一线工人操作科学规范,和制造部相互协调,力求在设备设计阶段就可以大幅度减少因人为因素导致设备故障问题;同时,也要通过这种方法明确当前生产需求,从而有计划对设备优化,提升生产质量,满足当前造船企业生产需求。如有需要,可以将企业自身和其他同类型企业以设备为对象,对标工作内容,从而及时发现当前管理存在不足问题,保证可以有针对性处理设备管理,提升综合管理水平。针对频繁出现相似类型故障,要分析故障产生原因同时,提出对设备整改实际措施,避免这类故障频繁出现,降低生产效率。

4 提升数据分析能力

对于设备故障产生的数据信息,一定要重视其统计分析。将设备所有故障原因、维修方法,做好详细汇总统计,并以多年数据积累,精准发现故障规律,总结维修经验,从而提升日常工作质量。并建立责任制,强化量化考核,保证设备担当可以负责设备完好率,保证生产质量。同时,制定完善设备点检计划,维护与保养也要做到信息汇总,以此为作业基础,构成相应月度计划。综合管理科室则要负责对设备每月规划修理故障情况进行详细统计,保证统计资料真实性,将统计数据反馈回各科室,进一步分析比较,并将其作为对员工的考核依据使用。对于维护人员也要缩短维修用时,提升维修效果,并对其维修质量对比,分析维护人员在作业中是否存在问题,采用合适方法及时调整,优化改进当前维修方法。而提升工作效率,还可以通过每月总工时与工作次数之比,科学考核工作效率,督促员工在未来工作中提升作业效率。借助量化考核,推动员工提高点检质量,从而减少临时故障发生情况,缩短修理时间,进而降低维修费用,提升产品经济效益。

5 强化设备管理

在设备管理中一定要从以人为本出发,对问题齐抓共管,并将设备预防当成首要工作内容,以预防和及时处理相结合方法落实安全工作,在每个月开展安全巡回检查,力求降低安全风险递减,并对同类型企业产生安全问题跟踪了解,应用于本企业,做到设备安全隐患排查工作。造船企业要做好安全教育工作,保证员工可以在学习中稳定提升安全意识,在工作中提高危险预知综合能力。而在计划制定或对员工安排具体工作时,要将安全作业推到所有事项的首位,无论是什么设备管理,都要从安全角度具体分析工作性质,保证员工安全作业。考虑到造船设备安全问题可以划分成人与设备两种因素,前者需要通过员工严格遵守安全制度,提升作业安全性,并通过学习相关知识,提升安全意识,做到防范风险,并对行为科学规范,达到防范效果;后者则要借助国家检验、设备风险评估,或设备点检等方式消除。特别是设备点检,要保证可以针对安全因素重点检查、详细确认,并要由一线工作人员与相关负责人出具检查报告。如果在日常设备使用中,发现安全隐患,就要立刻上报并停机整改。造船企业也要根据设备不同应用与特点,制定专属化点检制度,进而提升修理质量,保障检修工作可以实现规范化、标准化。而提升员工作业安全条件,也可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行,有效降低设备安全风险的产生概率。

6 结语

设备管理最重要内容,当属对故障进行预判,从而做到防患于未然。而且,也要同时注重设备投入使用是否安全,采用科学方法,提升设备管理质量,尽量控制成本支出,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造船设备拥有多种管理模式,本文仅是针对部分内容展开探讨,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充分结合造船企业当前经营情况,分析造船设备实际问题对症下药,以提升设备管理质量,提高造船生产水平。

猜你喜欢

造船故障作业
故障一点通
作业
奔驰R320车ABS、ESP故障灯异常点亮
1~2月中日韩造船三大指标实现情况
SPP造船洽商10艘MR型成品油轮建造合同
不惧的船
故障一点通
江淮车故障3例
2014年我国船舶用钢需求约1300万吨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