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摄影棚实验室的建设以及管理研究

2023-01-02沈彬

中国设备工程 2022年16期
关键词:实验室摄影设备

沈彬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各大高校的多个专业均面临全新的机遇和挑战,摄影课程教学工作的改革同样势在必行。实验室课程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衡量各大高校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摄影棚实验室的建设管理工作是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有效结合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高校新型教育形式发展的重要措施。现阶段我国的高校摄影棚实验室建设工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未能达到理想效果。对此,我们应针对具体问题进行细致分析,提出解决方案,加快我国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步伐。

1 建设高校摄影棚实验室的作用

当前社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地加大,各大高校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时,不仅需要注重理论知识教学工作,同时要加大实践教学内容的比例,以此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摄影教学是一门具有艺术、文化以及技术性的专业课程,其理论教学目的主要在于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但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摄影教学课程属于实践性较强专业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设备的具体操作内容,直接关系到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摄影棚实验室的建设能够有效保障学生认识到真实的摄影设备,并将课堂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充分掌握摄影技能。而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摄影设备发生质的改变,数码设备的应用逐渐取代了传统摄影技术,以灵活、便捷、操作简单的优点逐渐改变人们的摄影习惯。数码摄影也成为当前高校摄影教学工作的主要内容。摄影棚实验室的建设符合当今时代发展的需求,通过传统摄影设备与现代数码设备的对比教学,使学生明确多种摄影技术的优缺点,加深学生对于摄影艺术的理解程度,对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很大帮助。总之,高校摄影棚实验室的建设水准对学校摄影教学课程的质量具有直接影响,同时多种类、多层次的摄影设备操作教学保证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效果。

2 高校摄影棚实验室建设工作内容概述

在高校摄影的教学工作中,通常情况下室内光线难以达到拍摄状态的实际需求,因此需要在摄影棚实验室中安置光源设备,调整摄影棚亮度,降低因光线问题给摄影教学带来的不良影响,打破摄影环境的限制,提升摄影教学工作的效率与灵活性。摄影棚实验室的建设规模需要根据学生数量进行布置,在通常情况下,摄影棚大小在30m2左右,长度大于6m,以保证在摄影教学过程中,不会出现摄影人物变形的情况,便于在人物背后进行布光,摄影作品成像不会出现投影现象。摄影棚宽度布置不小于5m,以保证在两旁部位进行布光设置时,不会对摄影教学产生影响,同时给特殊灯位要求预留充足的空间。摄影棚高度需要高于4m,以便于整体教学空间的布光设置。同时为保证摄影棚内无杂光,需要在摄影棚窗户装置灰色遮光布,墙面颜色以灰色调为主,地面铺设深色木质地板。墙体设置自动化背景升降机,以此调换摄影教学背景。同时设置柔光、聚光等多种辅助灯光设备,创建多种拍摄效果。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除传统的摄影设备之外,摄影棚需要配置相应的数码摄像机,如佳能EOS1000D套机,并配备长焦镜头、广角镜头、微距镜头、鱼眼镜头;尼康D3300单反相机套机、尼康D810相机,配备标准、广角、长焦、定焦等专业镜头。

3 高校摄影棚实验室建设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3.1 摄影实验课程教学内容过于单一

我国的高校教育进程中,传统的教育理念主要以理论教学工作为主,轻视实践教学工作。即使在实验室教学工作中,其相应的教学体系并不完整,实验室利用效率较低,实践教学工作进展并不理想,难以达到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目的,同时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现阶段仍有部分高校受此类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摄影棚实验教学工作仍作为理论教学的辅助手段,相应的教学内容与当今时代发展状况不符,过于单一陈旧。教学模式仍采用传统的教师讲解的形式,学生对于摄影设备的操作方式了解程度过低,实验课堂缺乏学习活力,难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实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同时,学生在完成相应的摄影作业时,多采用数码摄影设备,而课堂内容注重讲解传统的摄影技术,难以到达锻炼学生的目的,不利于学生摄影技术的提升。

3.2 设备过于陈旧

我国多数高校的摄影专业在摄影棚实验室的建设方面重视程度不足,投入的经费有限,导致实验室的建设工作滞后,未能满足实际的教学需求。许多高校的摄影棚实验室均是在传统摄影技术实验室的基础上进行建设,摄影设备以传统照相机、放大机、冲洗机为主,甚至部分高校实验室的教学项目仅限于黑白、彩色相片的拍摄、冲洗和放大,教学效率低下。同时,摄影器材属于高度精密的教学仪器,并且更新换代的频率较快,市场价格相对昂贵,所以摄影棚实验室的建设资金投入数额较大,各大高校的教学经费审核程序较为复杂,审批难度较大,资金难以在短时间内到位,相应的摄影教学应用的设备得不到及时更新,应用传统摄影设备教学严重影响专业教学活动。同时摄影设备的核心配件相对脆弱,容易损坏、老化,且造价相对较高,后期的保养、维护、维修费用较高,需要一定数额的资金保障。摄影棚实验室的建设工作不仅包括摄像设备,同时包括灯光、背景、道具等,摄影实验教学过程中的仪器设备种类较多,需要整套实验设备协调配合,此类设备同样需要资金进行购买、保养、维修,以保证摄影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3.3 师资力量薄弱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大一部分人对摄影专业具有一定的误解,单纯地认为摄影工作即进行照片的拍摄、冲洗、放大等,此类工作技术含量低且重复量大。而摄影棚实验室的工作即为对相关的摄影器材、场地、背景进行管理,工作归于简单无聊,对于高素质人才缺少吸引力。在进行招聘过程中,摄影棚实验室岗位难以引进先进人才,给实验室的日常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同时,各高校对于摄影棚实验室工作人员的重视程度不足,多数工作人员的待遇相对较低,且无缺少职称评定、学习进修的机会,难以达到自我专业生涯的提升,工作的积极性较差,制约了摄影棚实验室工作的进一步开展。高校摄影棚实验室的师资力量薄弱,最终导致整体教学工作质量较差,难以发挥实验室教学工作应有的效果。

3.4 摄影棚实验室管理制度并不明确

我国的各大高校建设摄影棚实验室,主要是针对校内的设计类、传媒类专业学生摄像教学工作,同时也能够有效的保证此类专业教学的教学、科研工作,应用时间具有一定的固定性,管理难度相对较小。由于在整体管理过程中,相应的管理制度并不明确,出现一定管理缺陷。例如其他专业的学生对于摄影棚实验室的应用机会较少,相应功能未得到有效地开发,场地和相应的设备利用率较低,摄影棚实验室的开放性较差,造成教学资源浪费的情况。而摄影棚实验室的多个使用部门之间管理权限并不清晰,例如新闻、广告、教育技术专业均有摄影教学课程,对于摄影棚实验室的使用机会较多。但每个专业在应用过程中对于场地、设备的要求各不相同,一旦出现设备故障问题,相应的责任、权力范围相对混乱,管理难度较大。

4 高校摄影棚实验室建设管理工作的优化措施

4.1 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针对高校摄影棚实验室教学工作的优化,需要在教学内容与模式进行改进、更新,以此在短时间内提升实验室教学的整体教学效果。针对教学课程的创新,首先需要打破实验室教学是理论教学的辅助手段这一教育理念,最大程度提升摄影棚实验室的利用效率。从宏观角度出发,强化高校摄影棚实验室的管理,可由适当采用实验室使用绩效对教师进行年度审核,并进一步提升实验室工作的信息质量。摄影棚实验室的场地、设备、课程安排由专业人员进行统一管理,最大程度提升摄影棚实验室的应用效率。根据高校的实际教学环境与学生综合素质情况,合理改进实验教学内容与评估方式,充分改善所有师生的教学、学习观念,体现摄影棚实验室教学课程的科学性和时效性,将摄影艺术与拍摄技术在实践操作中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深度领会摄影艺术的表达含义。同时,由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创新设计,以某一摄影项目为载体,完成教学创新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4.2 加大实验经费投入,促进数字化摄影棚实验室的建设

高校摄影棚实验室的建设,需要校方加大实验资金的投入,以此保证摄影设备能够及时进行更新换代,符合时代发展需求。而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数码摄影设备已逐渐取代了传统摄像设备。即拍即取、操作简单、携带便捷等优势促进了数码摄像的普及,高校摄影教学也逐渐向数码摄影教学方向转变。数字化摄影棚实验室核心内容为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影像处理,不仅保证了摄影棚实验室的信息化建设程度,促进实验教学工作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和变化,保证实际教学效果。数字化摄影棚实验室建设可结合摄影设备特点,搭建虚拟仿真摄影平台,既保证了实验室教学工作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同时降低了实验场地空间、教学内容、专业摄影设备以及场景搭建等条件的限制,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性,并减少了现有摄影设备的损耗、破坏几率,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实验经费。教师在完成专业设备教学之后,适当讲解手机拍摄技术,拓展学生的学习范围,并将生活中的细节作为拍摄作业,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4.3 强化摄影棚实验室队伍建设

摄影棚实验室的建设不仅需要适合的场地和先进的摄像设备,同时需要一支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实验室教学队伍。实验教师是摄影教学工作的引导者,同时也是相关课程的开发者,必须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摄影专业并非是单纯的“照相”技术,而是一门结合了艺术、文化以及技术的综合学科,同时也是知识、设备以及技术更新速度较快的专业,要求摄影专业教师不仅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艺术鉴赏能力,同时需要具有较高的学习能力和洞察力,以便于实时掌握该学科的最新发展状况,及时进行教学内容更新。因此,高校摄影棚实验室教师的选用工作需要具有一定的标准,必须严格进行专业匹配,保证其符合专业资质需求,并实行短期试岗制度,保证岗位工作适宜。高校领导需要加强对于摄影棚实验室教师的重视程度,为实验室教师提供岗位培训机会,促进教师实现自我能力的提升。给予实验室教师同等职称评定和职业晋升机会,增强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并有效激发实验室教师的工作热情,提升整体教学质量。

4.4 完善摄影棚实验室管理制度

良好的制度是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有效保障,同时也是提升管理工作质量的有效依据。高校摄影棚实验室是多个专业的师生共同使用,因此需要完善的管理制度对使用行为进行约束、管理,以保证摄影棚实验的日常教学工作有序开展。管理制度的制定需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对每个使用群体均进行明确的规定,如对应专业学生、应用频率较少专业的学生、相应专业的实验教师等,每个群体均履行各自的责任义务,以此保证科研、教学任务的完成。同时,针对在摄影棚实验室的教学、活动、科研内容,需要制定管理制度进行相应管理,如摄影设备的使用、场地的清洁保障、实验耗材的应用说明等,以确保实验室内的活动均符合管理标准。针对摄影设备的领取、借用,应制定详细的借还制度,明确器材损坏的责任,降低因不良操作导致的设备损坏。

5 结语

在高校摄影棚实验室的建设管理工作中,领导者应加大重视程度,及时发现实质性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更新教学内容、设备,打造先进的实验室教学队伍,最终提升整体教学质量,为高校的教学以及科研工作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实验室摄影设备
调试新设备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基于MPU6050简单控制设备
WZW—bewell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
摄影42℃展版
视听设备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