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院呼吸机的集中管理和预防性维护分析

2023-01-02李明宫

中国设备工程 2022年16期
关键词:调配预防性呼吸机

李明宫

(张家界市人民医院,湖南 张家界 427000)

在医疗设备使用管理领域,集中管理通常是指由专门机构负责对医疗设备进行统一的采购、调配、养护、维修、报废等一系列管理工作的管理模式,而预防性维护则可以理解为在设备隐性故障隐患发展为实际故障问题之前,对其进行全面检测与纠正处理的一种设备维护策略,二者都能够在提升设备应用效果、降低设备使用成本等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并为医院的医疗设备管理水平提升提供支持,而将集中管理模式与预防性维修应用到呼吸机设备的管理、维护工作中来,自然也是十分可行且必要的。

1 医院呼吸机集中管理工作要点

1.1 设立设备调配中心

对于医院来说,由于集中管理模式的核心是要保证各项管理工作的统一执行,避免因分散使用管理而导致设备利用率不高、设备使用不规范等问题,因此要想有效实现对呼吸机设备的集中管理,首先就必须要在医院内部设立专门的呼吸机调配中心,专门负责进行呼吸机设备的分类存放、维护保养、更新采购、巡视检查、使用调配等管理工作,为设备统一、规范管理创造良好基础条件。当然,如医院对所有医疗设备或部分急救设备均进行集中管理,也可以直接由有关医疗设备调配中心来负责呼吸机集中管理工作。

1.2 完善设备调配制度

在集中管理模式下,为有效满足各科室的呼吸机使用需求,并提升呼吸机设备的利用率,医院还需建立完善的呼吸机设备调配制度,将呼吸机设备的使用申请方式、调配流程、归还流程等方面的制度要求明确下来,为设备调配工作的有序进行提供重要依据。例如在呼吸机设备准备方面,应结合医院各科室呼吸机使用的最大需求及日常使用需求数据,计算出合理的医院呼吸机设备总数量要求,并将其纳入设备调配制度内容中,确保呼吸机设备(可正常使用)的数量能够始终保持在规定标准之上,以免出现呼吸机设备不足、无法正常调配的情况。而在设备使用调配方面,则需要借助具体、详细的制度内容,确定各科室呼吸机使用申请资格(通常仅授予治疗医师申请资格)、申请确认标准(如核对申请人身份与所在科室、查看该科室所申请呼吸机是否达到上限)、设备借用单填写规范(如借用时间、借用科室等信息)、规划单填写规范(如归还时间、设备完好情况等信息)以及设备归还后处理操作等各方面的要求,以保证设备借用、移送、归还等调配工作的规范性。

1.3 落实使用指导工作

从设备使用管理的角度来看,由于很多医护人员对呼吸机设备的性能、操作方法等并不了解,设备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操作不当的情况,并使呼吸机出现各种故障问题,因此在集中管理模式下,医院要想保证呼吸机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同样还需注意将设备使用指导工作严格落实到位,在各科室每次申请使用设备时,为其发放呼吸机规范使用手册,将呼吸机的各项操作规范明确下来,同时面向各科室提供呼吸机使用指导服务,要求有关医护人员在遇到呼吸机使用操作问题时及时通知调配中心,之后再由调配中心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前往现场,提供专业化的使用指导,以有效减少因操作不当所导致的使用问题。另外,医院还要定期组织各科室医护人员进行呼吸机使用培训与考核,确保其能够熟练掌握各类呼吸机的使用操作技能,进而实现呼吸机使用操作规范性的有效提升。

1.4 构建设备管理平台

在信息时代下,医院要想有效实现对呼吸机设备的集中管理,不仅需要做好机构设置、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基础工作,同时还应构建专门的设备管理平台,用于对医院现有呼吸机设备的使用状态、借用科室、型号与功能、已借用时间、以往故障情况、维护保养情况等各方面信息进行准确记录与实时更新,并将自动完成可借用呼吸机统计与集中显示、呼吸机待完成管理事项提示、呼吸机借用申请与审批、呼吸机归还申请提交与记录等平台功能开发出来,为呼吸机设备的高效、精细化管理与合理使用提供辅助。

例如在设备借用阶段,有关科室的使用申请人可以通过网页、APP等渠道来登录呼吸机设备管理平台,查看可借用呼吸机设备信息,之后根据实际使用需求来选择某一类呼吸机,并提交呼吸机借用申请。在呼吸机借用申请发送完毕后,平台系统会自动进行申请人资格审核、申请科室借用设备数量审核等工作,确定设备借用申请符合规定后才会将其发送给调配中心,反之则会拒绝申请并给出相应提示。而调配中心作为平台控制方,在接收到借用申请信息后,则可以根据借用申请中的要求,安排工作人员将某一类型呼吸机送往指定科室,并在确定移送完毕后上传借用记录。等到呼吸机使用完毕后,再根据使用科室提交的归还申请,及时安排工作人员前往该科室检查、收回呼吸机设备,再次上传借用记录。从整个呼吸机借用过程可以看出,借用申请、移送、归还申请等各项工作基本都可以在呼吸机设备借用平台上完成,且能够与设备使用的实际情况相适应,对设备管理效率与规范性的提升都十分显著。

1.5 重视设备存放管理

集中管理模式下的呼吸机设备需要存放在同一地点,而为了确保呼吸机设备始终保持正常运行状态,避免因突发故障问题而给设备调配工作带来麻烦,则需要提高对设备存放管理工作的重视,在呼吸机设备存放期间对其进行规范管理。例如在呼吸机每次使用完毕并送还后,应严格按照有关使用规程对设备进行清洁消毒处理,并查看设备运行是否正常,确定设备运行正常后方可将其存放到专门的呼吸机存放管理中心,以便于及时发现呼吸机潜在故障问题,并为下次使用做好准备。而在呼吸机存放环境的管理上,则要注意将呼吸机存放管理中心设置在距离各病区较近且运送方便的区域,将存放管理中心划分为登记室、储存室、消毒室等几个区域,同时保证存储室室内通风良好、空气干燥、配套装置(如空气压缩机等)齐全且电力供应正常,以便于有序开展呼吸机移送、消毒清洁等存放管理工作,避免设备存放期间出现内部零部件锈蚀等故障问题。

1.6 建立应急管理机制

在呼吸机设备集中管理工作中,由于呼吸机本身属于常用急救设备,与病患的生命安全有着直接关系,因此要想保证呼吸机管理的有效性,就必须要建立完善的应急管理机制,在呼吸机设备及零配件储备、设备及零配件紧急调拨、设备紧急维修等方面制定出合理应急方案,并将各项应急工作的执行责任人明确下来,确保呼吸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满足各科室应用需求。例如在设备及零配件紧急调拨方面,应建立多个设备与零配件供应渠道,并与有关供应商做好协商,要求其在紧急情况发生后,于24h内紧急调拨一定数量的设备及零配件。而在设备紧急维修方面,则需要做好对设备维修常用零配件的准备,同时要求有关维修人员实行24h值班制度,保证紧急情况发生后有关设备维修人员能够及时到场。

2 医院呼吸机预防性维护的有效措施

2.1 明确呼吸机使用规范

在呼吸机的预防性维护工作中,由于呼吸机设备的很多故障都出现在使用过程中,因设备使用操作不当所引发,因此要想通过有效维护来预防设备故障问题,就必须要将各类呼吸机设备的使用规范明确下来,直接下发给各科室,并要求有关医护人员严格按照使用规范来完成各项设备使用操作。例如在每次使用呼吸机之前,应要求医护人员进行试运行测试,确定呼吸机的各项功能均可以正常使用后,方可将其应用与临床治疗工作。而在呼吸机的使用过程中,则应要求有关医护人员随之检查呼吸储水装置,并对储水装置中的冷凝水进行规律处理。

2.2 规范呼吸机维护保养

呼吸机的报废更换虽然属于正常现象,各种设备故障问题也很难完全避免,但为了将呼吸机设备最大价值发挥出来,尽可能降低其出现故障问题的概率,并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医院仍然需要在预防性维护工作中对呼吸机的维护、保养工作加以规范。从具体措施来看,呼吸机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执行应尽量以设备管理平台作为辅助,通过呼吸机设备编号的方式,准确记录每一台呼吸机的维护保养情况,并对维护保养周期进行自定义设置,待到达呼吸机维护保养时间后,再由系统自动提醒调配中心有关工作人员进行维护保养工作。另外,为保证呼吸机设备维护保养操作的规范性,医院则需要按照各类型呼吸机设备的使用说明及厂家建议,编制详细的呼吸机维护保养操作规程,将各项维护保养细节要求明确下来,并由设备管理平台在每次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开始前,自动将该型号设备对应的维护保养操作规程发送给有关工作人员,为其提供维护保养操作指导,以解决其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2.3 全面落实设备检查工作

预防性维护的关键,是要在设备真正发生影响正常运行的故障问题之前,及时发现潜在故障隐患,并完成对故障隐患的有效处理,而要想在呼吸机设备的预防性维护工作,要想达成提前发现设备潜在故障隐患的目标,则需要将设备检查工作全面落实到位。一般来说,为保证呼吸机设备故障隐患检查的有效性,医院应建立多层级的设备检查体系,将随机检查、定期检查与日常检查结合起来。其中日常检查是指在每次使用、维护、保养、存放呼吸机设备之前,对设备进行简单的故障隐患排查与试运行检测;定期检查是指在呼吸机设备存放期间对其定期进行全面检查,仔细查看每一台呼吸机的运行情况;而随机检查则属于面向呼吸机设备管理的监管工作,需要由有关调配中心或医院领导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呼吸机设备进行随机抽查,通过设备性能、存放规范性等方面的细节,准确判断呼吸机设备管理工作完成情况。另外,由于各科室每次借用呼吸机的时间通常都比较长,如果设备使用期间出现潜在故障隐患,往往很容易被仅掌握设备操作技能的有关医护人员所忽略,因此在呼吸机设备的预防性维护工作中,调配中心还应实行设备使用巡视检查机制,由专业技术人员定期(通常以2-7天为周期)对正处于使用状态的呼吸机进行巡视检查,仔细查看设备运行状态,以便于及时发现设备使用期间出现的故障隐患,并及时将故障隐患排除,或是通知调配中心更换呼吸机设备。

2.4 实行设备智能化监管

在医院呼吸机设备数量较多的情况下,要想完全依靠人工检查来确定呼吸机设备潜在故障隐患,有效实现对每一台设备的预防性维护,其难度往往是比较高的。当前医院还需充分利用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将智能化的设备运行监管系统构建起来,同时依靠呼吸机设备上安装的传感器,对使用中的呼吸机设备进行运行监管,准确采集其各项运行参数,并根据运行参数来准确判断设备运行状态,一旦发现有呼吸机设备出现运行异常,即可由系统自动发出警报,提醒有关技术人员前往现场查看,以便于及时排除潜在故障隐患。

3 结语

总而言之,集中管理模式与预防性维护策略虽然能为呼吸机设备管理提供很大帮助,但对于医院来说,要想将其应用到呼吸机维护管理工作时间中来,保证呼吸机集中管理工作与预防性维护工作的有效性,仍然需要在设备调配中心建设、设备管理平台构建、设备存放管理以及呼吸机设备的维护保养、智能化监管等方面采取有效工作策略。

猜你喜欢

调配预防性呼吸机
柯惠PB840呼吸机故障分析与维修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PDCA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儿科非整支用药调配干预中的应用
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在现代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应用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养猪饲料巧调配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方法研究
2015款奔驰R400车预防性安全系统故障